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纂出版藏文《格萨尔》精选本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4-17  作者:降边嘉措
    藏文《格萨尔》精选本前4卷(即:《英雄诞生》、《赛马称王》、《魔岭大战》、《霍岭大战》(上、下册)经过长期的编纂工作,克服了各种困难,在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新世纪曙光到来之际,沐浴着灿烂的阳光,终于正式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是藏族文化史上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它是几代《格萨尔》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是党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在民族文化领域的一个具体体现,是我国藏学领域和民间文学领域一个重要的学术成果。
  全国政协副主席、我们课题组的学术顾问阿沛·阿旺晋美在听取汇报时,对课题组几年来所做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去年12月1日,阿沛老人又亲自出席出版座谈会,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国民间文学界的前辈专家、98高龄的钟敬文先生亲笔撰文,给予高度评价,称赞这是“一件文化界值得瞩目的盛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精选本课题组专家组组长杨义同志撰写评论《藏文〈格萨尔〉精选本的文化启示录》,从多学科研究的角度,深刻地阐述了它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其他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领导,或撰写文章,或发表讲话,给予积极的评价。所有这些,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一、不断加深对《格萨尔》的认识和理解
  在编纂整理过程中,我越是深入地、认真地、刻苦地阅读、学习、欣赏和研究这部史诗,我越是感到《格萨尔》精深博大,内容丰富,是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也就更加热爱她,意识到过去对她的认识和理解太肤浅,太片面,太一般化。
如果把编纂工作比作攀登高峰,那么,你越是向上攀登,越能感受到“一览众山小”的豪情;经过艰难的攀登,才能领略“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丽景色。
  如果把编纂工作比作采矿,那么,你挖掘得越深,越能采得丰富的、珍贵的宝藏。
  在编纂、审定过程中,我不只一次地发出过这样的感慨:现在藏民族和能够读懂藏文的人数太少;藏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太不发达,从事《格萨尔》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真正懂得《格萨尔》的人太少,否则,《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一定会更大,更广泛。
  由此我感到在搜集整理和编纂出版过程中,要不断地对《格萨尔》进行再学习,再认识,再评价,再研究,再宣传。这样,一方面可以不断提高我们对《格萨尔》的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进一步做好编纂出版工作。另一方面,可以不断宣传介绍《格萨尔》的价值和意义,扩大她的社会影响。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她历史悠久,卷帙浩繁,内容丰富,精深博大,千百年来,在藏族群众中广泛流传,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格萨尔》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她是藏族人民历史的总结,智慧的结晶,文化的宝库。是藏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贡献。《格萨尔》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格萨尔》反映了藏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是一部活形态的、形象化的藏族历史,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伟大著作。
对于这一点,我觉得我们从事搜集整理和编纂出版工作的同志们,应该有一个充分的、清醒的认识。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觉性、使命感和责任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早已把我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格萨尔》这部史诗也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了中国各族人民追求公平、正义和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
  《格萨尔》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藏族历史上少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
  从她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从藏族的社会形态来看,自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社会,部落社会和部落联盟,经历奴隶主专政的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农奴制时代,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依然在喜马拉雅山周边地区、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格萨尔》也流传到云南的丽江、迪庆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玉龙雪山和卡瓦噶博雪山的周边地区广泛流传,融汇了“神山”的灵气和庄严,在各民族同胞兄弟之间,架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文化之桥,友谊之桥,成为这些多民族聚居地方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正因为这样,《格萨尔》在藏族文化史上确立了她不可动摇、不可替代、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藏族文化史上,没有第二部著作,能像《格萨尔》那样深刻地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部宏伟的史诗,过去从未有系统、有计划地进行搜集整理,至今没有能够反映史诗全貌的整理本。广大读者无法完整地了解她精深博大的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地欣赏她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众多的研究《格萨尔》的专家学者,如同瞎子模象,也只能从一个侧面、一个局部探索,而不能从整体上去认识她,把握她,研究她。
  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人民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各民族的《格萨尔》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搜集整理,从五十年代直至上世纪末,还将继续进行下去,这是一项跨世纪的文化建设工程。
  这种搜集整理工作,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参加人数之多,影响面之宽,成绩之显著,在藏族文化史上是空前的,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壮举。在我国民族文化和民间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也不多见。这一切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保护和弘扬藏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高度重视,对藏族人民的亲切关怀。
  另一方面,不容讳言的,是出于种种原因,对《格萨尔》在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某些方面,认识不足,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评价、帮助和支持,其中可能包括学术观点的不同,也可能有利害冲突,门户之见,个人恩怨,等等。但是,就我们自己来说,决不应该气馁,更不应该妄自菲薄,而要充分认识自己工作的作用和意义,热爱《格萨尔》,热爱《格萨尔》事业,自尊、自重、自信、自立,自强不息,

  二、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在《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从大量鲜活的第一手资料,从众多的分部本和异文本,择优选粹,取其精华,精心编纂出版一套能够反映《格萨尔》的主题思想、基本内容、主要情节、艺术特色和整体风貌的比较完善的精选本,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这套精选本,应该具有浓郁的雪域文化的风采、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要能够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更强烈地表现这部古老的英雄史诗固原的思想内容、社会意义和艺术魅力,成为能够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历史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也要能够比较集中地展示20世纪、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作为我们对于新的世纪、新的千年的一个奉献。
  在藏族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使《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能够以较为完整的形态保存下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得到继承、传播和弘扬,让她在建设藏族新文化的过程中,放射出新的光辉。
  编纂整理的基本要求是:既要保持民间文学固有的风格和特色,保持《格萨尔》的神韵,又要提炼和升华,使之更突出、更鲜明、更强烈、更有感染力,更能震撼人心,更具艺术魅力。
  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录,编纂整理,使之成为更高形态的艺术精品,成为经典作品,更便于保存和传播,而不让它们自生自灭,这也是世界上一切伟大的史诗和优秀的民间文学作品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
  从历史上看,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古印度的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以及芬兰的《卡勒瓦拉》等世界上一些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著名史诗,在它们发展的历史上,大体都经过历了这样的过程。
  现在,在搜集整理和学术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一套能够反映《格萨尔》全貌、充分体现我国《格萨尔》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的精选本的任务,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这是责任,也是机遇,我们这一代人是幸运的,我们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工作。既有现实意义,又有历史意义;既有学术价值,又有政治意义。我国民族民间文学和藏学研究领域里的杰出领导人和优秀的专家学者周扬、钟敬文、贾芝、马学良、王平凡、黄静涛、才旦夏茸、桑热嘉措、任乃强、王沂暖、扎西泽仁、更登等人,披荆斩棘,艰难跋涉,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正是在继承他们开创的事业,同时要用辛勤的劳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这一事业推向新的阶段,开创新的局面。

  三、编纂过程中的实践问题与理论问题
  我们在编纂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某些方面来说,是古希腊史诗、印度史诗、欧洲史诗所没有过的,在国内其它兄弟民族的史诗中也不多见。
  与古代希腊的荷马史诗、印度的史诗,以及世界上其它一些著名的史诗相比,《格萨尔》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第一,它世代相传,至今在藏族群众、尤其是农牧民当中广泛流传,是一部活形态的英雄史诗。
  第二,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就篇幅来讲,比古代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古希腊的《依利亚特》和《奥德修纪》、古代印度的《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长,堪称世界史诗之最。
  而这两个特点,都与民间说唱艺人有着直接的联系。千百年来,《格萨尔》能在世界屋脊之上广泛流传,历久不衰,主要应该归功于那些优秀的民间说唱艺人,他们是史诗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格萨尔》作为一部伟大的史诗,就其本质意义上讲,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藏族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在其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众多的文化人、尤其是僧侣文人参与搜集整理、记录刊印,对《格萨尔》的流传、保存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但是,从藏族的社会历史,从藏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就其《格萨尔》的本质特征和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来讲,《格萨尔》是民间说唱艺人用嘴唱出来的,而不是文人用笔写出来的。因此,我们在编纂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应该牢牢地把握这个本质特征。  如果忽视了这个本质特征,也就忽视了《格萨尔》作为英雄史诗的本质特征。
  正因为这样,我们在编纂出版工作中,十分注意尽可能准确地把握并充分反映这一本质特征。
  扎巴老人是当代最杰出的《格萨尔》演唱家,为《格萨尔》的搜集整理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是我们这条战线、这一学科领域一面光辉的旗帜。扎巴老人生前共说唱25部,总计近60万诗行,600多万字。这25部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它相当于25部希腊的荷马史诗。15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3部《摩诃婆罗多》。如果按字数计算,相当于5部《红楼梦》。
  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整的一套艺人说唱本。它凝聚着人民艺术家扎巴老人的智慧和艺术天赋,是他生命的结晶。
  因此,这套精选本,拟以扎巴老人的说唱本为基本框架。同时参考桑珠、才让旺堆、玉梅、昂仁、古如坚赞和其他优秀艺人的说唱本,尽可能吸收各种唱本和刻本、抄本的优点和长处。
  关于《格萨尔》的结构,按照传统的说法,有《天界篇》、《英雄诞生》、《赛马称王》等分部本作为序篇,描绘了整部史诗的基本框架。接着是四部降魔史。格萨尔降伏四大魔王的英雄业绩,构成了史诗的主体部分。假若把《格萨尔》这部卷帙浩繁的史诗,比作一座宏伟的艺术宫殿,那么,这四部降魔史就是支撑这座宫殿的四根大柱。其它各部,都可以看作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由此便产生出“十八大宗”、“十八中宗”、“十八小宗”等部。最后是《地狱救母》和《安定三界》。
  民间艺人在说唱时,常常用这样三句话来概括史诗的全部内容:“上方天界遣使下凡,中间世上各种纷争,下面地狱完成业果。”
  《格萨尔》这部英雄史诗,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的英雄业绩,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斗争。降妖伏魔、惩恶扬善、抑强扶弱,除暴安良、维护公理、主持公道、消除苦难、造福百姓、铲除人间不平、伸张社会正义的主题思想,像一根红线,贯穿了整部史诗。正因为《格萨尔》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人民的心声,表现了藏族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深受苦难的藏族人民当中引起强烈共鸣。这是《格萨尔》这部古老的史诗世代相传,历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