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是百越族群的后裔。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黎族人口为1,248,022人,主要分布在海南省、贵州、广东雷州半岛、广西、浙江、云南等地。其中,海南省黎族人口1,172,181人,为全国之最,占全国黎族人口总数的93.9%,主要聚居在三亚市、五指山市、东方市、白沙黎族自治县、陵水黎族自治县、乐东黎族自治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在万宁、儋州、屯昌、琼海等市县亦有散居。目前全国各地都有黎族人生活。黎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有五种方言,即哈(侾)、杞、润(旧称本地)、美孚与赛(又称加茂)。其中,使用哈方言的人数占到58%,人数最多。方言下又有土语区,哈方言分为罗活土话、哈应(侾炎)土话、抱显土话三个土话区,杞方言分为通什土话、堑对土话、保城土话区。润方言分为白沙土话、元门土话 2个土语区。 黎族民歌是黎族人民表达心声、传递情感、传授文明的重要手段,被纳入2005年海南省第一批非物质遗产名录、2008年中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民间音乐项目。2012年3月21日至4月初,笔者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黎族文化调研小组,对黎族民歌的现状、保护和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调研,在此将自己的经历与收获诉诸笔端,期待有助于黎族民歌的传承。 一、调研内容 1、五指山市南圣镇“三月三”活动中的民歌表演 在海南五指山,笔者首先参加了3月24日由五指山市南圣镇委、南圣镇政府组织的黎族苗族“三月三”活动。在民众踊跃参与的活动现场,有民歌对唱与演唱等节目,观众反响热烈,证明了黎族的民歌仍大受欢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进行民歌对唱表演的6人,均为五指山市南圣镇人。他们在台上对唱了海南话的黎族民歌,共6首,均为他们自编自创的作品,每首内容分别围绕欢迎朋友光临、感谢党和政府关怀、歌颂家乡新面貌而展开。演员的基本信息如下:1、王英兰,女,47岁,南圣镇毛祥村人,为该村村长,杞方言黎族,从小喜欢唱歌;,2、王春妹,女,48岁,保亭县大本村人,杞方言黎族,嫁到南圣镇牙南下村,喜欢学歌唱歌;3、王秀英,女,34岁,来自同甲村永忠队,杞方言黎族,是青年人中比较喜欢学习、演唱黎歌的一位;4、黄永义,男,54岁,南圣镇红合村人,杞方言黎族,职业为村医,业余喜欢唱歌;5、黄则全,男,59 岁,南圣镇毛祥村人,杞方言黎族,务农,喜爱听歌、唱歌;6、黄国光,男,50岁,南圣镇牙南下村人,杞方言黎族,在家务农,平日喜欢唱歌、编歌。 根据他们提供的信息,以前在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中,都能听到优美动听的情歌对唱。一年到头,在婚庆仪式、生产劳动、日常休闲时都有自发的民歌演唱。他们从小便广泛接触到各种各样的黎族民歌,并在耳濡目染之中主动地接受、学习,使黎族民歌成为自己表达心声、抒发感想的有力武器。但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速度加快,他们能够演唱民歌的场合在减少,而他们所能够记住的传统的、用黎语演唱的民歌,逐渐呈下降趋势。经笔者要求,他们勉强能够唱出几首老人家曾经唱过的黎语民歌,包括《捡螺歌》、《砍山栏稻》等。他们对于较长一些的、叙事类的黎语民歌印象都已经模糊,如《甘工鸟》、《龙子歌》等,演唱一、两句就要推脱自己不会唱,只有村里的老人家才能完整地把这类民歌唱出。如今,他们平日里演唱民歌的机会也骤减,只有在婚宴等场合,大家兴致高昂时才会演唱民歌,而听众的数量也比以前大为缩减。甚至在黎族传统的“三月三”节日期间,除了政府组织的各式各样的节日汇演,民间自发的活动都已基本绝迹,着实可惜。 在现场,被誉为“五指山百灵鸟”的著名歌手黄婷丹也参加了活动。黄婷丹是五指山市毛道乡人,目前为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歌唱演员。她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出了两张专辑,即《五指山的歌声》和《大地恩情》,其中的主打内容为原生态的黎族民歌。在南圣镇现场,黄婷丹演唱了一首“三月三”黎族民歌,受到了不同年龄阶层观众的热情呼应。可见,经过包装的、以舞台形式出现的黎族民歌,同样能够引起民众的共鸣,这也为黎族民歌如何发展提供了一个参考。作为一名从小在黎寨长大的歌手,黄婷丹爱唱歌,虚心向会唱歌的前辈学习,她曾参加过由国家民歌传承人王妚大等知名老歌手开办的培训班,改进自己的歌唱技巧。她还曾在通什(现五指山市)旅游山庄、海南联通歌舞团等地方做过合唱或独唱演员,在不同的场合、舞台进行民歌表演,既历练了自己,也增强了歌唱的技艺。她勤学好问,通晓五种不同黎族方言的民歌唱法,在国内、省内外民歌比赛中多次获奖。她不但成功地把黎族民歌通过各种媒介带到了观众面前,还自费购买相关的录音设备,深入黎寨搜集各类黎族传统民歌,具有很强的传承使命感和文化自觉性。这些因素,都迅速地将黄婷丹打造为黎族民歌艺人中一颗闪耀的明星。 南圣镇“三月三”活动中的民歌表演,不仅具有黎族民歌明星的参与,还有普通歌手登台献艺,既适当地发挥了明星的效应,对年轻人起到了一定的号召作用,还通过普通民众的本色演出,拉近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使民歌的亲和力通过更多的途径得以展现,增强黎族民众对于传统民歌的认同和传承。 2、五指山市“三月三”节日活动中的民歌比赛 2012年3月23-25日,五指山市举办了一系列庆祝黎族苗族“三月三”的系列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就是民歌表演赛。3月24日上午,来自五指山市南圣镇、畅好乡、水满乡、毛道乡、番阳镇、冲山镇、毛阳镇七个乡镇的民间歌手,即兴表演,放情纵歌,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他们身着黎族传统盛装,用抑扬顿挫、悠扬动听的黎歌,充分再现了黎族文化的悠久、丰富。现场观者如云,听得懂的在精彩之处会心一笑,听不懂的也完全被他们生动的表演和优美的歌声深深地吸引,听得十分专注。 我们在南圣镇曾采访过的王英兰六位歌手也代表南圣镇继续来参加比赛,他们是第二个登场的队伍,所唱的民歌中,部分使用了黎语,部分使用了海南话,二者曲调、句长均不一样。内容包括情歌对唱、知识问答、劳动描述等。对唱情歌时歌手含情脉脉,演绎生动;知识问答时则斗智斗勇,灵敏机智。 笔者也与其他几个队的民间歌手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一些基本情况。第一个登场的番阳镇邢进昌(男,50岁)等6名队员,他们平日里也喜欢唱黎族民歌,但村中会唱民歌的年轻人很少,只有中、老年人才经常在各种场合哼些民歌。村里在“三月三”等节日庆典中也会组织一些民歌对唱活动,在婚礼、满月酒等民俗活动中,年龄比较大的人还会在不同的场合唱传统的民歌,表示祝福、祝贺等,但演唱的时间比较短,规模也不如从前了。水满乡的黄菊二(女,51岁)等6名歌手,自幼就对民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从父母亲、长辈那里习得不少传统的歌谣。黄菊二等女性在嫁人之后仍旧没有放弃学歌,她们从家婆等亲友那里学到新的民歌,把传统延续了下来。黄菊二的家婆特别地会唱传统民歌,在共同生活中她又从家婆那里学到一些黎族传统民歌片段,如《甘工鸟》等。但当我们请她演唱的时候,她只能唱出几段短短的黎语传统民歌,歌词大部分都不太记得了。根据水满乡歌手提供的信息,乡里近年来活动骤减,除了参加市里组织的活动外,他们平日里很少有机会在公开的场合唱黎族民歌。乡里的婚庆等活动都日益简化,婚礼上年轻人都是西方做派,穿婚纱,黎族民歌也少有人唱了。 毛道乡的黄大仁(男,47岁)、黄菊兰(女45岁)等6名歌手,从小就喜欢听村里的人唱歌,他们从老人家那里学到了很多黎族的短歌,在各种节庆场合中还会唱一唱。冲山镇的朱大琳(男,52岁)、黄英香(女,53岁)等6名歌手,经常到保亭、白沙县等县份参加民歌对唱表演,平时婚宴、聚会等场合仍然在唱民歌表达情感、活跃气氛。毛阳镇的王健强(男,51岁)、王正南(男,49岁)等6位杞方言黎族歌手,也是因为自幼听歌、和长辈学歌而成为当地著名的民歌演唱者,在婚礼等各种喜庆活动上经常被请去对唱民歌。畅好乡的黄玉莲(女,46岁)、黄德海(男,55岁)等6名歌手,亦从小爱好民歌,在日常生活中学到了大量的黎族民歌,但因为演唱的场合日益减少,所以只有在组织性的民歌比赛中,才能尽情地演唱他们喜爱的这些歌曲了。 经过2个多小时的比赛,南圣镇民歌队以出色的演唱赢得了一等奖,水满乡夺得二等奖,畅好乡和毛阳镇则并列荣获三等奖,并有数额不等的奖金。 根据访谈可以看出,黎族民歌依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传承人以中老年人为主,少量青年人仍然会唱。由于黎语五个方言之间不能对话,出于交流和扩大受众面的目的,歌手用海南话演唱黎族民歌的情况较多。他们虽然也会唱黎语民歌,但唱的机会少,所能够记得住的曲调和歌词不多。因此,海南话的民歌相较而言更受欢迎。其次,民间歌手演唱民歌,多数还处在个人兴趣爱好为基础的自为状态,各级政府每年组织的各种民歌活动日益成为歌手展示自己的重要舞台,而平时的民歌演唱活动则出现骤减状态。 3、白沙县润方言民歌 2012年3月27日,在白沙县文体局的帮助下,我们请来牙叉镇符耀祖(男,66岁)、符妹荣(女,47岁)、李芳(女,47岁)演唱当地润方言民歌。 他们唱的润方言民歌,包括早中哇调、砍山调、oi调三种。其中,早中哇调主要在婚庆场合下使用,采用男女对唱的形式,是男女双方相互赞美、表达新郎、新娘双方心意、祝福新人的曲调。砍山调是三月三期间,青年男女上山谈恋爱时主要使用的曲调,为表达爱慕、结为恋人的对歌调。砍山调的《龙子歌》讲述了龙子和一位黎族姑娘相爱的故事,龙子和姑娘不顾世俗的阻挠,勇敢地相爱,并以死殉情。 据3位歌手的介绍,他们也是出于爱好而从小自发向老人家学习、演唱民歌,在婚礼、入新房等活动中也常被请去唱歌,唱歌多用黎语,少用海南话。但牙叉镇歌手队伍仍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少。由于现在黎族“三月三”活动多为各级政府行为,在县城中都有庆祝汇演,村寨中“三月三”节日期间的民歌演唱基本绝迹,年轻人都已不再通过对歌寻找配偶,民歌的流失速度加快。 4、乐东县哈方言民歌 2012年3月29日,我们来到乐东县,在黎族知名作家龙敏先生的带领下,进行调研工作。他带我们来到抱由镇抱由村,采访了哈方言的龙亚关 (男,72岁)、卢亚神(女,74岁)、和吉玉英(女,58岁)三位歌手。他们为我们演唱了黎族史诗《姐弟俩》片段、《私奔歌》、《龙篷》、情歌等,采用了摇篮调、罗活调、哎调等。他们会唱的民歌亦是从亲人、村里的老人那里学来的。 在演唱过程中,歌手出现了时断时续的现象,他们需要不断地停下来回忆这些曾经唱过的民歌,尤其是史诗《姐弟俩》,他们只能唱出一些非常短的片段。而自编的情歌对唱情况则好一些。调研过程中,龙亚关儿子一家、村里10余人都来听歌、看我们录像。但他们都不会唱这些传统的黎族民歌。龙亚关的儿子龙海会唱一些民歌,但他羞于表现,且不承认自己会唱民歌,这让我们感觉到黎族民歌日益淡出黎族人的生活,面临着消亡的危险。 我们还到达了乐东县保定村采录民歌,这里的民间歌手王和民(男,80岁)、陈东花(女,73岁)、王秀英(女,62岁)演唱了当地罗活调、生产调、摇篮调的民歌,包括叙事诗《甘工鸟》片段、《离婚歌》、《犁田歌》、《鸟歌》、情歌对唱等。凭借自身的爱好,他们自幼从老人、父母那里学歌,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平日里很少唱歌,民歌已被逐渐遗忘。这从他们只能唱《甘工鸟》非常有限的片段就能看出来,民歌不再像往日一样成为生活中交流、娱乐的重要方式。 3月30日,乐东县南美村的民歌手邢色开(女,71岁)、杨亚要(女,72岁)、杨亚用(女,69岁)、龙玉美(女,60岁)、符少英 (女,45岁)5位歌手,也在他们1993年迁入的、宽阔、亮堂的新房前演唱了黎族口头传统《姐弟俩》、《甘工的故事》、《砍山种山栏歌》、《犁田歌》、《敬酒歌》、《摇篮歌》、情歌等,所使用的有哎调、仍调、欧呃调、江边调等。其中,龙玉美是从隔壁抱道村嫁过来的,她能唱的《姐弟俩》、比较完整。事出有因,当时我们并没有和她们约好,而是直接从县城到达村里,因此,村里会唱歌的男性都已外出,无法进行男女情歌对唱。但她们的演唱十分流畅,篇幅较长,除了记性较好的原因,这和平时经常使用也有很大关系。据村委会主任符亚庆介绍,在没有搬迁之前,“三月三”等节庆活动比较多,民歌对唱也是大家娱乐的一种方式,它在婚礼等各种民俗活动中都比较受欢迎。但搬迁过来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变动及村民适应新生活、寻找新经济来源等多方面的需要,活动减少了。另外由于现代化的冲击,年轻人已放弃了学习和演唱民歌,民歌面临断代的危险。 5、东方市西方村美孚方言民歌 3月月31日,我们来到调研的最后一站——东方市西方村。东方市是美孚方言黎族的聚居区,而西方村也是一个传统的美孚黎族村庄。在村子里,符仁旺(男,73岁)、符仁娘(女,64岁)、符桂珍(女,77岁)、符农变(女,66岁)、符拥斌(女,66岁)、符拜马丁(女,56岁)唱了2天的歌谣,内容有《姐弟俩》、《文身文脸》、《漂亮女孩》、《龙子与女子的恋歌》、《我的情人在哪里》、《犁田歌》、《摘山栏稻》、情歌对唱等,调子有砍山调、敖敖调、呃调等。和其他地方的黎族一样,这里的歌手也是在世代相传的模式中习得了各种各样的民歌,其中符仁娘17岁时就曾经在东方县(现东方市)黎族歌舞团工作,具有丰富的民歌演唱经历。 歌手们演绎最精彩的是黎族的情歌男女对唱,一整个下午,他们都沉浸在愉悦的、彼此呼应的氛围中,如同谈恋爱的年轻人一样,通过歌声展现了黎族恋歌的优美、绵长。情歌的内容从他们情窦初开、女孩文脸唱起,描绘了他们如何成长、结识心上人、彼此考验、坠入爱河的历程。在歌中,他们还憧憬了男女双方如何结成夫妻、举办婚礼、染布织衣、渔猎农耕、抚养子孙等过程,以双方白头到老为结束。他们的歌声优美,引得村里的老人小孩都来围观,大家听得兴致勃勃。《姐弟俩》是黎族很有名的、关于洪水神话、姐弟婚再造人类故事的史诗,历史悠久、内容古朴。他们的演唱为调研搜集的资料增添了分量,保存了珍贵的篇章。 6、与黎族学者就民歌问题进行探讨 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也与海南省群众艺术馆王海昌先生、琼州学院高泽强先生、海南民族研究所原所长林开耀先生、原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则全先生、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罗文雄先生等进行了座谈。 他们对黎族民歌传承的现状进行了深刻的总结和分析,认为民歌历来是黎族人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被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实属名至实归。目前黎族民歌传承中较突出的人物是王妚大、黄婷丹等。黄婷丹还自费搜集民歌,并扩大了它在舞台上的影响。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文体局、文化馆也做了一些工作,包括开设民歌培训班、组织各种民歌表演活动等。但各地的工作成绩不一,比较突出的是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黎族民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者就是他们。他们还出版了《琼中黎族民歌》(2009)一书。2001年,海南省文体厅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举办了首届黎族歌手培训班,这是海南省建国后第一次举办黎族歌手培训班。来自三亚、五指山、保亭、白沙、琼中、昌江、陵水、乐东8个市县的24名35岁以下的黎族歌手参加了培训。在2008年 1月,海南省委宣传部、省文体厅联合琼中县委县政府有举办了国家级黎族民歌传承人王妚大民歌培训班。培训班的持续开展对黎族民歌传承意义重大。 但目前黎族民歌传承仍然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是黎族民歌传承人的断代问题,年轻人多在外工作,无法有充足的时间来学歌。他们的认同观也已经发生变化,对于黎族民歌的喜爱远不及当下的流行歌曲。其次,以往“依歌择偶”的社会生活模式已成为昨日黄花,现代的通讯工具和交往方式都使黎族民歌的传承不具备优势。再次,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重点是黎族织锦,当然黎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无可厚非,它直接给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这一定程度上使黎族民歌的传承工作收到了忽视,影响了黎族民歌在当下语境中的保护。这从黎族民歌的出版搜集工作情况就可窥见一斑。第四,黎族民歌中用海南方言演唱的数量愈来愈多,黎语使用减少,这和民族交流、融合速度加快有关系,但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黎族民歌的传承,加速了黎语民歌及其曲调的消亡。 二、黎族民歌与壮族民歌、侗族大歌传承机制及传播途径的比较 在进行黎族民歌调查之前,笔者曾到广西壮族、贵州侗族地区分别进行了壮族民歌、侗族大歌的调研,将这三个壮侗语民族的民歌传承情况做一个比较,将有利于发现黎族民歌传承的优势、劣势,将其发扬光大。 1、传承机制的比较 从调研中我们可以看出,黎族民歌主要是依靠代际自发传承为主,喜欢民歌的年幼者向周围擅于唱民歌的长辈学习。这些长辈,可能是自己的父母亲、祖父母、外祖父母,也可能是村子里某位大家公认的、唱得很好的歌手。只要是有演唱活动,他们都可以随时到旁边去聆听、学习,当然也不是非要到场不可,而全凭兴趣爱好自己主动去学习。在以前,这种学习是为了能够在男女聚会,特别是“三月三”活动上,吸引异性的赏识,故而人人都会努力去学唱民歌,但在“依歌择偶”的时代过去之后,这种带有更多娱乐性成分的歌唱,则更多地吸引那些真正对民歌有着浓厚兴趣爱好的社会成员。目前,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人多外出工作,同时,唱民歌没有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这使得年轻人大多放弃了主动学习民歌的机会。 相较而言,侗族大歌除了代际传承的模式,还有集体歌班的重要传承模式。每个村寨都会组织分别针对男、女青少年儿童的歌班培训,请寨子里最有名的歌师和歌手来一点点地教会他们唱歌,以前,这是“依歌择偶”的重要训练,现在,这是各村寨之间进行友好往来、比赛的重要基础。一个人是否会唱歌,关系到村寨的胜负和颜面,所以村子里的年轻人都很积极地参加训练,每个人都能够在侗族大歌的演唱中获得一个角色,集体的荣誉感和个人的满足感都能够得到充分地实现,这使侗族大歌依然贴近侗族民众的生活,发挥了重要角色。同时,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过“民族文化进课堂”的方式,将侗族民歌和大歌带进了中小学校课堂,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也使侗族学生对自身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认同,从更深的层面上去理解自己的民族,实践自己的文化。 壮族民歌的传承,主要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歌圩活动来实现。壮族各地的歌圩多达数百个,有的小歌圩是常年开放,大家可以经常在这些歌圩上听到本民族民歌,歌圩为壮族培养了一批批不同年龄段的歌手。如广西百色市平果、田东县一带的壮族,他们常年的歌圩场所就是当地的广场、花园甚至烈士陵园等适宜长时间歌唱且不打扰别人的地方,这对当地的壮族嘹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比较大的人口基数基础上,喜欢唱歌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可以在一起交流、相互学习,虽然没有严格的培训制度,壮族嘹歌依然保有相对固定数量的、不同年龄层的杰出歌手。 相较而言,黎族的民歌传承,缺乏较有组织性的培养,又无法通过常年存在的歌圩等文化场所来提供一个有效的学歌渠道,黎族民歌所面临的传承问题显得更为迫切。同时,目前各个民族都积极开展民歌培训班,但是从民歌培训班的效果、培训班的持续行这点来看,黎族地区相关部门的工作仍需要继续加强。 2、民歌传播途径的比较 从目前来看,黎族民歌的传播,主要途径是政府组织的“三月三”活动。不同层级、不同地点的民歌比赛,让大家可以通过现场观看、电视屏幕增加对民歌的认知,欣赏到民歌的韵味和魅力。除了三月三的活动之外,婚庆、节日上还有少量的歌唱事件在发生。个别歌手,如王妚大、黄婷丹等,通过发行歌碟、举办培训班与演唱会等,使黎族民歌的传播范围甚至进入了高校。这是黎族民歌传播的两种主要途径。但总体来看,政府组织的活动分量重,而民间的活动则十分有限。 相较而言,在各种节日活动表演的基础上,侗族、壮族民歌的传播途径显得更为灵活。侗族、壮族的民间歌手所唱的歌曲经常被刻成光碟,在各种场合下销售。一张光碟虽然也就3、5元钱,但这使本族人民花小钱,便能听到地道的民歌,皆大欢喜。市场上这类光碟的销量非常好,在考察期间,我们经常能够看见偏僻的村中小店,虽然没有人唱,却传来依依呀呀动听的民歌,这就是在播放买来的光碟。在这种环境下,本族民歌获得的认同度会更高。这种并非一次性的传播,所带来的影响力,可以更持久。 虽然很多黎族人民还能演唱黎族民歌,但它需要通过更多的、更有效的传播来使增加人们对它的了解,这对于民歌的传承和保护而言亦十分重要。只有先认识了民歌、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去保护它、传承它。可见,无论是在传承机制还是传播途径上,黎族民歌的发展都比较有限,急需增强。 三、黎族民歌传承的特点及其发展建议 1、黎族民歌传承的特点 基于我们的调查及比较,可以对黎族民歌的传承现状及特点做一个归纳。 首先,黎族民歌仍有相当数量的传承人,但队伍以中老年人为主,如何培养新生的民歌传承力量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长期问题。我们到达的4个县市,都不乏会唱、善唱的民歌手,但年轻人能够认同、接受并打算传承民歌的却很少。他们对民歌的理解,仅限于“好听”,而且不认为自己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民歌、促进它的发展。 其次,政府组织的“三月三”活动已经成为黎族民歌展示的最大舞台。其他途径传播的黎族民歌十分有限。政府力量占主导,而民间自发的活动则十分少见。集中的、有组织的、大规模的民俗表演活动扼杀了原先应属于乡野的、全民参与的、自发性的活动。 再次,黎族民歌的传承,缺乏深入的研究为基础。要将黎族民歌传承好,离不开对它进行深层研究和规律探索。目前,关于黎族民歌的相关出版物比较少,相关研究著作、论文不多,这同样制约了黎族民歌的保护和发展。目前,已出版的有《黎族情歌选》(1982)、《黎族传统民歌三千首》(2008)、《琼中黎族民歌》(2009)、《三亚黎族民歌》(2011)等寥寥数本民歌集,关于黎族民歌的研究专著至今尚无,只有在《黎族文学史》(2008)、《中国黎族》(2004)等著作中有一些相关介绍。关于黎族民歌的研究性论文只有十余篇,如《黎族民歌的多彩曲调》(1987)、《海南黎族民歌的演唱特点初探》(2001)、《海南黎族民歌的发展及多样性》(2010)、《黎族民歌分类探微》(2010)、《论黎族民歌的歌词艺术特征》(2010)、《如何让黎族民歌走向艺术的前台》(2011)等。这些论文都对黎族民歌的种类、特征、发展规律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但研究力量和成果较单薄。 相较而言,中国壮学界对于民歌的出版和研究工作较为重视。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壮族民歌的书籍有《壮族排歌选》(1980)、《壮族民歌古籍集成》(1993)、《壮族山歌集》(2009)等10余部。在此基础上,壮族民歌的出版精益求精,现多采用国际音标、本民族文字、单字汉译、整句汉译四种基本要求的来翻译民歌,如《壮族伦理道德长诗传扬歌译注》(2005)、《壮族卷: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注》(2009)、《平果嘹歌(五卷本)》 (2009)等。对于壮族民歌的研究著作亦较为丰富,如《瑰丽的壮歌》(1990)、《壮族歌圩研究》(1991)、《桂西壮族民间歌曲透视》 (2005)、《生生不息的传承——孝与壮族行孝歌之研究》(2010)等。当然,关于壮族民歌的研究历史较悠久,研究力量大,这和她巨大的人口数量等各种因素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但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黎族民歌的发展,还有大量需要做的工作。 2、对黎族民歌传承与发展的若干建议 黎族民歌要继承并发扬光大,必须要采取一些得力的措施。其一,首先要通过更多途径、更多方式来推进民歌的宣传,使民歌得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人士的认同和欢迎。在途径上,可以多出版音乐歌碟,通过电视、网络、电台等形式,促进民歌的出现频次;在方式上,可以使民歌在不同程度上与现代文化携手并进,如引导年轻人组建民歌乐队,将原汁原味的民歌与乐队表演结合在一起。其次,恢复民歌传唱的各种场所与语境,包括各种歌圩场合、民众为主导的“三月三” 民间对歌活动等,使民歌具有更坚实的发展基础和空间。再次,开设民歌培训班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方式,但不能将之视为一次性的行为,而应将之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工作。同时,还可以将民歌培训推广到黎族地区的中小学校,让孩子们能够聆听并学习自己本民族语言唱出的歌曲,这对他们建立自信心、了解民族文化都大有裨益。 四、小结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开始步入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之中。但旅游不应该以文化的牺牲为代价。在黎族民歌中,有沉甸甸的历史,有他们悠久传承的技艺,有丰富的民族情感与不可复制的经验智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所给予的重视和采取的大量措施告诉我们,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因此,在旅游开发的大潮中,保护黎族民歌,保护黎族传统的艺术精华,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