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浅谈对彝族克智诗歌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10  作者:基玉阿布

[内容提要] 尽快对彝族克智诗歌抢救保护与传承。彝族人民居住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筑就成了彝族克智诗歌独特的文化圈。彝族克智诗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成为千古传承的艺术载体。对彝族克智诗歌记录整理要尊重历史,记录原生态。深入全面的调查、搜集和整理,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

  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程是一项具有世界性和世纪性的伟大工程。根据国务院(国办发[1984]30号)文件:“少数民族古籍是祖国宝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抢救、整理少数民族古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政府(川办发[1984]75号)文件和凉山州政府(凉府发[1985]1号)文件,中央文化部、财政部(文社图发[2004]11号)《关于实施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通知》的通知,四川省文化厅、财政厅(川文发[2004]24号)文件,凉山州文化局、财政局(凉文发[2005]16号、17号)文件的通知,国家民委、四川省民委、凉山州语委也多次为“抢救少数民族古籍”发出了通知。我县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办公室,作为常设机构,抽调了七名专业业务骨干组成成员,负责保护传承的具体日常工作,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指导。根据县政府领导的指示,建立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加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人员队伍建设。积极抢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文化遗产,组织人员进行记录、整理、编辑、出版。对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遗产,采取重点扶持,鼓励带徒授艺,使彝族民间绝技后继有人,特别是对彝族民间克智诗歌的传承进行了多期培训,达到了预期的保护与传承效果。

  一 、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筑就成独特的文化圈

彝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智诗歌是口头创作在民间流传的诗歌。如不及时采录,就可能象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彝族的民间克智诗歌十分丰富,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抒情诗和史诗,许多老人都会朗诵,几天几夜也朗诵不完。如不尽快抢救保护,这些文学珍宝,就可能人亡歌歇,把诗歌也带走了,这是多么可惜啊!彝族的民间克智诗歌好似珍珠宝石,在民间到处流落散失。如果再让其抛洒,就是极大的过失。我们现在把它拾掇起来,擦拭掉它被蒙上的尘埃,穿织成熠熠生辉的珍宝,让它发出本身夺目的光彩。勤劳勇敢的彝族人民,把自己漫长的历史和美丽的山川草木,编织出一个个想象丰富的神话,一首首抒情言志的克智诗歌,一条条哲理性强的警句,来美化自己的生活,装点出繁花似景的美丽世界。

记录整理彝族民间克智诗歌文学作品可以学到许多文学素养。纵观中外文学史,几乎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很注意学习与记录民间文学的。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采集自民间的。是十五“国风”的民歌,是流传于民间的小调的汇总选集。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诗经》仅靠汉儒口传。屈原记录楚国民歌写成《九歌》。李白二十五岁离蜀前曾在峨眉山盘桓甚久。也许可能接触过彝族民间克智诗歌,因为当时峨眉山及周边地区都居住着彝族。甚至到了清代,《四川通志》“峨眉喜寨土千户,其先倮倮(彝族)”(1)和洪雅县有五百多户彝族的记载。只要同时读过李白的诗和彝族民间克智诗歌都有一种如出一辙的感觉。大翻译家杨宪益先生在《译余偶拾》中考证:李白的《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梯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因为李白是氐人,生长在昆明(今盐源),所以幼时就受了西南音乐的影响。在唐开元年间,李白流落荆楚,路过鼎州沧水驿楼,登楼望远,忽思故乡,遂以故乡的旧调《菩萨蛮》作为此词。《忆秦娥》和《清平乐》也是李白利用故乡的俗曲写成的,……。”(2)大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说:李白的生长地在昆明(今盐源),是彝族。《菩萨蛮》中的“菩萨”一词,汉族至今称彝族头囊叫“天菩萨”。“蛮”字古代作为民族称谓,不含贬义。《说文》释为南方有自己语言,衣穿丝绸,以虎为图腾崇拜的民族。众所周知,南方以虎为图腾崇拜的民族只有彝族。“清平”一词出自彝族南诏国的清平官,相当于汉族辅佐皇帝的职官丞相一职。《曲江集》卷十一《敕吐蕃赞普书》说:“昆明即嶲州之故县,盐井乃昆明之本城。”(3)古嶲州治所在今西昌、泸沽、越西。盐井就是今天凉山州的盐源县。《隋书.地理志》云:又有昆明蛮,亦谓之乌蛮。”(4)众所周知,氐羌、南诏、乌蛮都是古文献对彝族的族称。《菩萨蛮》、《忆秦娥》和《清平乐》就是唐代彝族南诏国的宫廷乐调。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李白,字太白,以古代彝族川西南地方政权“太白国”国名为字号。(5)(6)李白被贬官回乡,返回的地点是回夜郎彝族地方。李白年迈乡归,回归地是嶲州(今凉山)。途经泸州,不幸死在一位彝族老太婆的船上,可谓狐死首丘。彝族称泸州为“翟夷”,与“当阳”音相偕,而讹传为死在什么安徽当阳(途)。李姓是汉唐时期嶲州的大姓,是凉山彝族的贵族,至今凉山地区的彝族多李姓。(7)唐代凉山彝族贵族派遣子弟留学成都为时尚。(8)从古至今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民歌风味十足的《木兰诗》,就是采集民歌整理而成的。普希金说:“我听民间故事,以弥补我所爱的可诅咒的教育的缺陷。”他记录许多俄罗斯民歌与故事,写成优美的诗篇,成为俄罗斯诗坛的奠基人。莎士比亚最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罗米欧与朱丽叶》等,都取材于民间传说故事。民间文学表现了民族的灵魂,人民的爱憎,集中了群众语言艺术的精神和集体智慧。不少作家就是从学写故事开始创作生涯的。

彝族的民间克智诗歌历史比较悠久,古代的文人多有记载。《天启滇志》、《腾越州志》、《滇南杂志卷九》、《云南通志》、《元史类编》载:“古有阿田可者,马隆人,盘瓠裔纳垢酋之后,隐岩谷,撰爨字如蝌蚪。三年,始成字母一千八百四十,号曰韪书。 爨人至今习之,以为书法。”(9)《汉书》记:“邛都夷者,……喜讴歌”。(10)讴歌,就是克智诗歌。《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中记有“夷中有桀黠能言议屈服种人者,谓之‘耆老’便为主。论议好譬喻物,谓之《夷经》,今南人言论,虽学者亦半引《夷经》”。(11)陈羽《城下闻夷歌》诗:“犍为城下牂牁路,夷歌铜鼓不胜愁”的名句。(12)贞观二十年,嶲州(今凉山)都督刘伯英上疏曰:(彝族)“然有城郭、文字、颇知阴阳历数。……男子毡革为帔,女衣絁布裙衫,……”。彝族地区地理也比较特殊,如象白居易的《蛮子朝》诗:“讯皮船兮渡绳桥,来自嶲州道路遥。”雍陶的《哀蜀人为俘虏》诗:“越嶲城南无汉地,伤心从此便为蛮。”(13)葛峻起的《大渡河》诗:“西来邛笮千山远,南去牂牁万里长。”《汉源县志》载张应台的《大渡晴波》诗:“皮艇两三人恰受,蛮商络绎牛同过。晶辉此际横铺岸,玉斧当年画断河。”(14)彝族人民居住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筑就并发展为独特的文化圈,这就是光辉灿烂的彝族克智文化。

  二 、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千古传承的艺术载体

彝族的克智史诗、克智叙事诗和克智抒情诗都极为丰富,是彝族人民贡献给中国文学的耀入眼目的珍珠玛瑙般的作品,是彝族人民的骄傲和自豪,受到国际文学界的高度重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在克智诗中表现更为强烈,是彝族人民追求幸福的坚强意志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克智诗的表现手法上,它娴熟地运用“盘”与“绕”的艺术手法,“盘”就是在对吟中反复问答,一吟三叹,起到酝酿情感和吸引注意力的作用。“绕”就是将单纯的情节不直说,而是绕得又长又远,然后回归本题,使情节的发展和诗意层层递进,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盘绕”手法的运用,使彝族的克智诗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和民族特色。在“比兴”手法的运用上,散发着浓郁的山野芬芳。比喻法也清新独特,生动形象,极富浪漫的气息。那些用来起兴的克智诗句,不但在结构上起关联作用,而且气氛的渲染和声韵的回环上,都起到超常浓烈的艺术感染效果。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彝族的口头文学较为发达,特别是英雄史诗和克智叙述长诗方面的成就,更是遥遥领先。彝族文学克智长诗的成就,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学中最有光彩的一章。说彝乡是诗的海洋,彝民族是诗的民族当之无愧。说彝族能歌善舞,不如说能诗善歌恰当。每遇逢年过节,婚姻嫁娶,超度做帛等各种仪式都要赋诗吟歌,对诗对歌,善于用克智诗歌表达情谊。运用克智诗歌总结自己的民族历史和生活经验。在各种集会中,相互问候、祝福、祝贺都要用克智诗的语言表达,如果你不善于克智诗的语言,就被搁置,无人与你搭话。著名诗人何其芳高度评价了彝族的克智诗歌,认为它“很有特别色彩,就像在辽远的寂寥的山谷中忽然出现的奇异的迷人的音乐。”彝族克智诗歌的丰富性,使这种艺术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民间诗人娴熟地运用克智诗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愿望,几乎同说话一样方便。彝族克智诗歌一般都要求押韵,对仗,讲究节拍曲调,既可以在高山峡谷间引吭高歌,也可以一人浅吟低唱,即兴抒发自己的感情。

彝族克智诗的用韵、格律、对仗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彝族韵文诗体,是一个丰富的宝藏。过去由于受到各种社会制度的限制,文学创作不能全部以书面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彝族口头创作格外发达的重要原因。克智诗正是为了适应口耳相传,易诵易记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毋庸讳言,流传于彝族民间口头创作的许多作品,我们现在还来不及作更深入、全面的调查、搜集和整理。许多有价值的克智诗歌作品,至今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高度重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认识的提高,可以预料,更加丰富多彩的整理作品,将不断地被发掘出来。

彝族克智诗是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描绘彝族人民生活的巨幅画卷,表现了彝族人民劳动斗争的广阔生活图景,克智诗诗中创作了彝族的各种习俗风尚和整个生活进程。几乎人民生活的所有方面,都在克智诗中得到了现实主义的生活描绘和真实反映克智诗中充满了彝族人民生活经验的结晶,充分地表达了他们的爱憎,是彝族人民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这类诗词,词句简练,音节铿锵,易传易记,常常含有训诫,讽喻的意味。彝族人民往往把这些诗当成生活的准则,交往的法章,行动的指南和做人的依据。

彝族克智诗的语言和情节生动地反映了彝族人民的生活,它与彝族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环境,自然状况,心理素质,风俗习惯等紧密相联,息息相关。对神力的夸张描写,姻亲姓氏间的和谐和睦,部族家支间的战争,与自然界的斗争都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诗句声声呼唤,震振人的心魄,撕心碎肺,夺泪迁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曲调哀婉低沉,凄楚动魂,是一本倾诉苦情的哀歌。克智诗不仅叙事,而且充满浓郁的抒情气氛。多用暗喻手法,以景喻物,以物喻人,表达了彝族人民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追求。这既是一首爱情的诗,又是一曲劳动的歌。克智诗歌充满欢快,风趣的情调和自信,乐观的精神,充满了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的色彩,颇具艺术魅力。

  三 、要尊重历史 记录原生态

彝族克智诗是彝族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集中表现。克智诗是歌颂并反映当时彝族社会形态的,在搜集和整理过程中,要采取尊重历史的态度,记录原生态,除个别的字、词外,不要进行润饰、加工和改动。彝族克智诗主要盛行流传在越西、美姑、原邛部宣抚司、普雄宣抚司、腻乃安抚司、大孤山土千户、暖带密土千户、滥田坝土千户辖区之阿合土百户、苏呷土百户、咱户土百户、墓虐土百户、阿苏土百户、滥田坝土百户、黑堡土百户等管辖的地区。(15)土司制度从元朝兴起,历经元、明、清、民国,在凉山统治了五、六百年之久。清末,赵尔丰强行改土归流,试图直接派流官(满汉官)统治彝族地区。但由于受到语言等诸多障碍,加上满汉官劣极度贪财腐败,极力推行民族压迫政策,强行掠夺彝族地区的各种资源,受到彝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为捍卫自己民族尊严,卫护民族利益,保卫民族原有政权,争取民族自决权利,各地风起云涌,代表真正民族利益的腻乃、卜特、普雄、阿合、洛伍、马、果基等著名土司黑彝纷纷带领彝族人民起来反抗,流官终将无法在彝区实行统治。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土司制度很快在凉山复辟,彝族的家支势力乘机爆长和蔓延。直至一九五六年,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土司制社会才最终被废除。土司制社会的凉山,彝族内部冤家械斗不断,克智诗中免不了有反映当时家支相互仇视,贬低,讽刺,嘲笑的成分和英雄主义的色彩。当然,反映当时土司制社会落后、愚昧,要求社会进步的控诉诗和反抗歌,更是感情激越,荡人心魂,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古代凉山瘴气盛行,人们畏惧瘴气。彝族克智诗中类似描写瘴气如象唐朝诗人骆宾王诗《军中行路难》中“三春边地风光少,五月泸川瘴疠多。”李太白诗《怀赠南陵常赞府》中“毒草杀汉马,张兵夺秦旗。”白居易诗《折臂翁》中“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和清朝末年编修的《越西厅志》载:“云路出自陷河西,毒草长青瘴气低,渐近蛮城(西昌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嘘。”(16)的诗句举不胜举。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彝族克智诗歌颂土司土目的成分过重,我们以为这是彝族的历史,是彝族古代社会形态的集中反映,是彝族原有的自身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未被中原王朝政权形式彻底冲破的最后的完整的最具魅力的原生态。前人创造了历史,后人有责任记录历史。

综上所述:彝族民间克智诗歌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和就是财富。记录整理保护与传承彝族民间克智诗歌的目的,就是为了抢救和保存彝族祖先千百年来创作的光辉灿烂的优秀民间口传文学遗产,并使它继续为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现实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书目:(1)《四川通志》(2)《译余偶拾》(3)《曲江集》卷十一《敕吐蕃赞普书》(4)《隋书*.地理志》(5)《唐书》)(6)(《宋史》)(7)(《汉书》)(8)(《唐书》)(9)《天启滇志》、《腾越州志》、《滇南杂志卷九》、《云南通志》、《元史类编》(10)《汉书》(11)《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12)《蜀中名胜记》(13)《汉源县志》(14)《唐诗》、《宋词》(15)《邛嶲野录》(16)《越西厅志》

文章来源:彝族人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