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阿扎河歌舞街:快乐的多声部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28  作者:陶红 王洪伟/文 周文瑾 陶红/图


 
 
  阿妈正为17岁的侬简帕精心打扮


 
  哈尼族6月节里的阿扎河歌舞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普思成则和她的老伴刘登品向笔者讲述当年的经历仍激动不已


 
  不久前,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阿扎河乡的民族歌舞街,当听到震动山谷的掌声响起时,我被深深地震动了。因为这雄浑、响亮,带着韵律感的掌声意义不同凡响。一条歌舞街,上万个人的掌声,都是为当地哈尼族、彝族喜爱的“乐作舞”而激情伴奏——


  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为“乐作舞”伴奏的“乐器”,它的古朴、自然、生动完全超出想象。最重要的音乐竟是人们的掌声。舞蹈圈外,人们在拼命地鼓掌,手拍得通红,上万人一起鼓掌,掌声震撼山间,动人心魄。


  激情百年歌舞街

  7月17日,一大早,家住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阿扎河乡阿甲村的哈尼族姑娘侬简帕一家就忙开了。这天是哈尼族的6月节,阿妈侬秀芬正忙着煮前一天村里分到的牛肉,为全家人准备早饭;同时,拿出和女儿一起准备好的哈尼族传统服装,精心打扮侬简帕。17岁的侬简帕要代表村里到乡政府所在地参加歌舞街表演,阿妈希望女儿能带去全家人的心愿,跳好“乐作舞”,为村里人祈福和争光。

  这是我们的镜头捕捉到的侬简帕家过节的一个片段。陪同我们的乡文化站陈波虾站长告诉我们,6月节又叫“矻扎扎”,是哈尼人以欢庆为主题的重大节日。节日期间,阿扎河乡一带的哈尼族、彝族群众要聚在一起,参加歌舞街,以村为单位跳欢乐的“乐作舞”。传说,歌舞街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跳“乐作舞”是为了祈祷丰收。当天,各寨还开展比赛呢,据说,哪一个寨子的舞跳得好,时间跳得长,庄稼就会长得好,就能丰收。所以,各寨子都精心准备,老、中、青三代加上少年和儿童轮流上阵,勇争第一。节庆12天中,各村寨还要开展立磨秋、转秋、荡秋千等传统的体育活动,并且每个村都要杀猪杀牛以示庆贺。

  中午12点,长约千米的街道上已来了不少身着节日盛装的哈尼族、彝族、瑶族群众,他们有的在逛街,有的在交易家里带来的山货,更多的人已主动围成圈,准备跳舞。身穿五彩斑斓服饰的群众穿梭流动,把歌舞街染成了一条彩色的河,生动而美丽。

  过了不久,也不知是哪个村的队伍首先传出清脆的掌声,人们开始舞蹈起来。年轻人首先上阵。他们舞姿有时奔放、有时优美自然,手中握着的白毛巾随舞姿上下翻飞,十分漂亮。夏日的骄阳热情似火,一会儿,跳舞的人已是挥汗如雨。但他们并没有停下来休息,而是尽情挥洒着快乐。最让我们感动的是为舞蹈伴奏的“乐器”,它古朴、自然、生动,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舞圈外,围观的人们拼命鼓掌,手拍得通红,上万人一起拍,掌声震荡在山间,动人心魄;还有的音乐声则是人们用当地产的棕树皮敲打地面发出的;有的音乐是用一节竹子劈开两半,相互撞击发出的声响。每个舞蹈圈内还有一个三五人组成的小乐队,他们使用哈尼族、彝族的三弦、四弦、竹笛、巴乌、鼓、二胡,甚至树叶和草秆等器乐来伴奏,声音虽然小,但也十分动听。

  正当我们在各个舞圈徜徉时,见到了哈尼族艺术家吴志明,他说,红河县群众的歌舞情结极其浓厚,有“听见三弦响,脚杆就发痒”之说。自古以来,哈尼族、彝族就会跳“乐作舞”,“乐作舞”是哈尼语的称谓,彝族称“乐作舞”为“栽比”,两个民族的乐作舞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哈尼族的“乐作舞”最早是由哈尼族的祭祀舞蹈“打摸撮”演变而来,是哈尼人在守灵、送葬时跳的一种舞蹈;而彝族的“乐作舞”(栽比)发源地是阿扎河乡的垤施、洛孟村,彝族同胞在生产劳动中根据晒荞子、踩荞子的基本动作首先产生了“踩荞舞”,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了今天的“乐作舞”。哈尼族的“乐作舞”分为5套,而垤施、洛孟村彝族的“乐作舞”有12套,主要由《踩荞》、《经线舞》、《斗脚》、《翻身舞》、《撵调》、《擦背》等组成,形成独特的舞蹈韵味和风格,是一套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歌舞。目前,红河县已把垤施、洛孟村彝族的“乐作舞”作为县舞进行推广。根据“乐作舞”改编的节目也多次获奖。

  流淌千年的古歌——哈尼族多声部

  入夜,听着乡文化站传出古朴的歌声,我们寻声而去,原来是陈波虾站长在回放到普春村委会采风时摄录的哈尼族多声部演唱。在山里静静的夜晚,仔细聆听哈尼族多声部的歌声,那被高原太阳温暖过,如清泉般的美妙歌声在不觉中已流淌到每个人的心里。

  陈站长告诉我们,1999年,垤施、洛孟村的艺人受邀到美国巡演,普春原始的哈尼族多声部合唱《栽秧山歌》很受欢迎。阿扎河乡普春是哈尼族多声部发源地,多声部音乐《栽秧山歌》的历史渊源目前已无从考证。但据调查,它是哈尼族一种古老的传统民歌,千百年来,哈尼人在劳动中自然产生了《栽秧山歌》。在普春,16岁以上的姑娘及中老年妇女都能演唱。世代与梯田打交道的哈尼人最注重的是栽秧季节,每当那时候,梯田里山歌此起彼伏,遥相呼应,震撼山间。《栽秧山歌》是1986年红河州开展全州民族音乐集成调查活动时,哈尼族艺术家吴志明下乡调研时偶然发现的,他坚信这是一种多声部音乐。1988年,云南艺术学院器乐系教授张兴荣夫妇来到红河县,这独特的音乐引起了他的重视。而后,他确认云南哈尼族有八声部音乐存在,这引起了国内外音乐界的广泛关注。

  红河县文化馆的赵志明馆长还告诉我们,多声部原生态哈尼族民歌音乐形式在中国各民族民间音乐里很少见。国外的音乐权威曾断言:“中国没有多声部音乐民歌”,可恰恰在云南红河州偏僻大山深处的普春村,在哈尼族世代传唱的民歌中,就隐藏着如此美妙的艺术珍品,这不仅是红河的民间艺术珍品,也是世界的艺术珍品。

  唱着山歌上北京

  看到我们也喜爱民歌,陈站长说,1964年,垤施、洛孟村的民间艺人在北京参加建国10周年的演出时,哈尼族女歌手李莫努以一曲《太阳没有照不到的地方》唱响京城,表演队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表演队演唱的《阿波毛主席》唱遍大江南北。而今,当年表演队的彝族女队员普思成则就住在红河县城里。

  经当地县委宣传部的同志多方查找,我们在一农贸市场门前见到了普思成则。60岁的她在自己的小百货摊前忙碌着。普思成则告诉我们,自己有一个温馨的家,老伴退休在家,两个儿子都是县里的干部,摆摊只因在家闲不住。得知我们的来意,普思成则老人显得有点意外。听说老人家里有当年进京的照片,我们想去看看,老人高兴地邀请我们去玩。普思成则的家是一栋宽敞的三楼,在院子里我们见到了普思成则的老伴刘登品。巧的是刘老就是县里参加该项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那时,19岁的普思成则和22岁的刘登品就是这样认识的。刘老回忆说,当年是省艺术学校的杨放教授向省委宣传部、省民委和省文化厅推荐垤施、洛孟村的特色歌舞进京表演的。19岁的普思成则和其他6名队员在昆明排练了两个月之后,就和来自文山、大理、西双版纳、丽江、德宏等地州的16种少数民族演员组成演出队,参加了文化部和国家民委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两个月的演出很受欢迎。而后,普思成则和队友回到了家乡。由于想家,普思成则放弃了留在州里的机会,但却收获了和刘登品的爱情。普思成则抚摸着演出的照片说:现在,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就像一场梦。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0422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