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文学:低调却有腔调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22  作者:俞灵

 
  文学可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命运、精神,是个人创作的结果,但又并不是纯粹的自我表现。它超越个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社会性。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学不应该是简简单单地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它要承担的是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展现,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探索;这个时代的民族文学也是幸福的,它能渗透到当代的生活,深刻地剖析自己的民族和内心世界,与生命的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4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举办的为期两周的“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改稿班”在京拉开序幕。此次改稿班旨在促进少数民族母语翻译作品和人口较少民族文学创作的进一步繁荣发展,以文学交流的形式增进民族感情,促进民族团结。近40位藏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民族的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家、具有创作实力的青年作家和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作家,携带他们的最新作品齐聚北京,不仅仅要探讨创作问题,还要作一下关于文学本身的思考。

  要珍惜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载体,在《民族文学》主编叶梅看来,少数民族地区保留了特有的语言习惯,并没有受到公共话语太多的影响。“现在的很多作家,基本上是在用公共话语写作,遣词造句用的是惯常的思维方式。而少数民族作家会用他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写作。在公共话语以铺天盖地之势把我们包围起来的时候,尤其要珍视我们每一个民族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如何在保留那些难得的文化记忆的同时还要让读者读懂?叶梅给出的答案是,在语言的把握上要适度。“既要有优美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语言,又要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习惯和能够接受的程度。”

  翻译少数民族母语作品的基础就是语言的转换。什么样的翻译作品才是好作品,如何才能翻译出优秀的母语文学?叶梅认为,“那要看翻译者对汉语的把握、他自己的学养以及对原著深刻的理解。作为少数民族作家,语言尤其要有味道。”

  扶持翻译作品,

  实际上是在保护文化物种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文学是多民族的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的母语创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影响较大,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尤其要引起关注。“一种文字就是一个文化物种。保护翻译作品、扶持翻译作品,实际上就是在保护文化物种。” 叶梅强调,在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使用本民族文字作为工具的人会受到很多挑战,比如上学和就业。这样的态势,无疑给多民族文学风格的延续带来了很大的危机。“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应该义不容辞地做保护文化物种的努力。所以我认为,重视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不仅仅是文学的工作,更是全人类多个民族文化平衡的需要。我们的翻译作品要和汉语作品同样地受到读者欢迎,同样不感觉到阅读障碍,不仅要获骏马奖,还应该获鲁迅文学奖。”

  另外,翻译要选择那些被大家所认可的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作品。改革开放30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应该在文学作品中留下痕迹。

  人口较少民族作家要做本民族的发言人

  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目前的整体创作水平及成果还不能和其他民族的优秀作品相提并论,而且中国55个少数民族里,还有十几个民族没有中国作协的会员。“这些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夸张一点说,是我们的国宝。他们身上所担负的责任和道义非常沉重但同样也非常令他们自豪。人口较少民族的作家要代表这个民族,做一个本民族的发言人。”叶梅认为,人口较少民族作家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急于仿效其他民族作家去写都市、写更大范围内的生活,而应先写好本民族的生活,并且千万不要图解式的、广告式的、资料式的写作。其次,人口较少民族作家一定要文学地书写自己的民族,使自己的作品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时代性。“现在有一些作品不精致、不讲究,缺乏诗意。而民族文学的作品就是要有诗意,因为他们本身就很浪漫、很有诗意,那是从他们祖先那里延续下来的。诗性是少数民族作家的宝贝。”

  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这是《民族文学》的办刊方针。在多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形式下,《民族文学》尤其关注少数民族母语作品的译介情况以及人口较少民族作家的文学创作。此次举办改稿班,便是编辑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家和人口较少民族作家之间一次面对面的思想交锋。当少数民族作家真正意识到对于本民族没有人比他们更敏感、更敏锐、更敏捷时,便会给这个时代留下自己民族的文本和对世界的解读。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0411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