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曾斌]传统的价值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多重选择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4-01  作者:曾斌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少数民族文学得到了长足发展,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也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当前,少数民族文学评论的学术空间和理论视野都得到了不断拓展,较多关注地域文化、民族特性、宗教属性、民间资源等,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呈现出丰富而多元的局面。

  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生活的重要表现,镶嵌着历史,是长期形成的传统的真实呈现,当然也是对当下生活的人文关怀。关注时代、审视传统、聚焦民族性特征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必然选择。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经历了从非传统到传统的嬗变。传统渗透在民族生活中,是作为在场的存在,也是作为内在价值的存在,这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应把传统作为多种批评话语的基点及原因。

  一、从非传统到传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嬗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现实建设的需要,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经历了一个从非传统到传统的转变过程。有关“传统”的批评话语包括民族性、地域文化、边缘性、宗教性、民间资源等。

  (一)从非传统到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

  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算起,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保持着与主流文学批评一致,把关注重心放在当时的社会主题上,与主流社会意识形态相契合,即少数民族文学如何表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如何塑造新时代的英雄。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在某种程度上忽视或者无暇顾及民族文化属性、传统属性、地域特征,而这一切都让位给了时代这一主体。文学批评在原则上、策略上立足现实自觉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改革开放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文化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新时期以来,在强调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少数民族文学更加关注民族传统、审美心理,更加注重民族传统的差异化特征。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也从时代主题转移到对本民族的认同上,这种转变背后的逻辑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对民族差异特征的认可。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往往致力于表现民族文化的特质,以其迥异于他民族的文化属性引发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是在少数民族文学中见到大量异质文化要素的重要原因。基于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少数民族作家努力通过边缘优势来弥补文化的边缘性限制。少数民族文学对于传统独特特征的表现,是在历史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

  (二)审视传统:聚焦民族性特征

  民族性依靠民族文化身份来表现,文化身份既是传统的也是现实的。霍尔认为,文化身份不是固定的本质,它由记忆、叙事和神话组建而成。民族性:“至少包含内容、形式和审美心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鲜活的民族生活内容、独特的民族表现形式、鲜明的民族气派和民族审美风格。”

  在对传统的重新审视下,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聚焦于具有民族特征的文化景观,民族风土人情、神话传说、风俗习惯、服饰、地理空间等都成为其关注对象,在民族文化批评中都成了表达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质的载体。我国新时期文艺学的核心思想是以审美意识形态为本质的文学活动概念。传统的民族性、文化资源、地域特征纷纷成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新的关注点,形成新的批评话语,正是对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这一思想的积极回应。由此,处于边缘境遇的少数民族文学单边叙事呈现出意识形态话语的张力性姿态。

  二、在场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选择的基点

  传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影响巨大,是批评话语不能绕开的。因此,需要对“传统”的内在价值作学理分析,进而将其引入到文学批评中去。传统是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传统最基本的涵义看,它是指代代相传的东西。实质性的内容以及必要的形式,如口头文学、民俗童话、神话传说、礼仪仪式、风俗与服饰都能够形成传统,世代相传形成的一系列经验总结,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代代增减内容并固定成与现实相适应的图式模型。

  (一)传统的缺席: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自娱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者将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中的精神分析批评、形式主义批评、神话原型批评以及接受美学等批评方法,运用于民族文学研究,通过大胆挪用,进一步拓展了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空间,这无疑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诚然,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也存在大量关于家族变迁、生离死别、爱恨离愁等具有人类共通性的题材,但在民族传统中形成的民族性往往成为少数民族文学的底色。

  在这个众声喧哗的语义场中,淹没了对传统的深入分析与发掘,作家对传统的表现需要投入真诚的情感,缺乏温度与情怀难以真正表现传统。沉淀了民族文化精神与能够展示民族品格的传统的缺席,导致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追随着各类批评理论之后,缺乏自信,不能真正进行有意义的分析和价值引导。这也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实际状况。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传统的在场,其原因是对文学表现内容的认识有所偏差。这类批评对于民族文学的表现内容能否紧跟时代步伐、表现现代性等具有某种焦虑性。

  传统的缺席导致民族文学批评言而无据,缺乏自信,从根本上导致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焦虑感。实际上,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完全可以充分挖掘民族传统的精神内涵,展示在民族文化发展中的情感蕴藉,丰富文明的多样性,自成一家。传统的缺席实际上也常常是情感的缺席,容易导致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自娱。

  (二)在场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抵达真实的基点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要坚持传统的在场,是由于传统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当中,各种物质遗存、社会范型、审美趣味等传统世代相传,影响到了当代,并对现有秩序发挥作用,裹挟当下的状况延续到未来社会中,进而形成新的传统。只有关注传统,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才能抵达真实。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需要重视“传统”的价值与作用。传统深深根植于民族精神深处,绵延于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因其独特的民族发展历程而形成独具的体系,无论是外在的民族习俗、风土人情,还是内蕴的民族精神、文化观念等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都能彰显出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所具有的魅力。一个群体常常有自己共同的文化,文化差异决定了身份的归属,而这种文化是身份认同的依据。

  三、传统作为内在价值: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多重选择的可能

  传统因为传承到当下社会而获得了生命力,传统是作为一种内在价值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现实就是传统的再现。过去以及生存于过去中的人们所形成的文化传统,为当下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模式。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多重选择必然要以此为基点,这也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从非传统到传统转变的实质原因。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对于民族性、民族文化、边缘性等方面的观照实际上是一种批评的自觉,注意到了民族文学的核心特征,因而也关注到了传统的内在价值。

  传统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内在价值决定了它是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的基点和归宿。对于“传统”的书写并非少数民族文学独有,对于传统表达及其价值的探析也并非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专有,而是中外文学批判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表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遵循着一种共同的话语模式,它实际上就是一种普遍的人学价值模式。

  对于传统的尊崇与敬畏是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普遍现象,它在本质上是将传统视为核心价值,这是文化自信的表现。重新认识传统、肯定传统价值,不只是为着突出某一民族的特性,而是让文学批评能够直面文学作品背后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意蕴,从根本上还原文化本相。关于传统话题的少数民族文学批评话语,正是这一核心价值的体现。与传统相关的文学批评话语并非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所特有,而是文学批评中的普遍现象。与真、善、美这类价值评判标准相比,“传统”批评更加感性与模糊,却更接近生活的实际原象,这表明少数民族文学批评遵循一种普遍的人文价值话语模式。从这个意义上,“传统”应当成为当代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理论概念。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原文载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18年第3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韩卓吾/摘)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03-28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