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调研座谈会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6-21  作者:曲珊珊/文 李鹤/图

  6月13日上午,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丁国旗研究员主持召开“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调研座谈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袁正领,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处长何美,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研究处干部吴英华,民族文学研究所藏族文学研究室主任意娜,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李昕揆,文学研究所白奕旻等参加了此次座谈。

  会议主要议题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阐释存在的问题不足,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对策建议,以及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方面民文所与中国文联合作的新途径等。
  
  丁国旗发言  摄影/李鹤)
  丁国旗主要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学科的发展脉络,认为目前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学理性研究有了长足发展,学理性阐释文章数量自2013年起呈现递增趋势,专题性质的集刊、论文层出不穷,重要学理阐释文章引领讨论习近平文艺理论研究风尚。中国社会科学院依托《中国文学批评》这一平台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青年论坛及其刊物《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等,均在领域发声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相关的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与支持作用,吸引了大量理论性阐释,与此同时也反哺了阐释性研究的输出。同时也应看到,目前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系统性、整体性研究不多,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在学科建设上要加入文艺批评专业,需要建设专门的人才队伍,加强对文艺评论人才的培养,发出更强声音。
  
  意娜发言  (摄影/李鹤)
  意娜提出“破圈”理念。她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少数民族研究者的圈子里涉及较少,在写作中能够接触到的相关理论资源也比较局限。在整个文艺理论的圈子中,关于少数民族主题的也非常少。在未来希望能够借助国家平台推动文艺理论研究与民族文学研究的合作与突破,在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合作推动破圈事宜。目前中国文艺理论、文艺评论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化的大背景,数字技术的发展将不同学科放在同一对话层面上,可以借助这一背景,不同学科进行平等对话交流,从而推动学科学界的扩容转向。并从“人民性”的角度以及“多民族文学交往交流交融”的视角提出民文所与中国文联未来合作的建设性意见。
  
  袁正领发言  (摄影/李鹤)
  袁正领对于中国文联对文艺评论人才培养的方式,文艺理论建设的有效途径进行了介绍,并就中国文艺评论转变行风提出了有力举措。何美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紧迫性与深刻意义展开了深入了讨论。李昕揆对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的历史沿革与组织机构、学术活动情况、学术研究情况以及会员情况作了详细介绍。白奕旻老师对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青年论坛的举办情况进行了介绍。
  此次座谈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系列活动之一,是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工程”的有力举措,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民族文学研究的融合发展作出全面探讨。大家一致认为,未来民文所将持续探索系统化整体化研究阐释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途径,着力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有力结合。
  (民文所党委办公室 曲珊珊 供稿)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