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詹艾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问题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11-28  作者:詹艾斌

  内容提要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它鲜明地指向当下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的建设,致力于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文学批评语境下主导性存在地位的确认和强化。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在当下时代与世界语境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视野内,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形态的坚持与发展。文学批评研究者需要有效而明确地确立其总体理论态度,形成一些基本的理论观念,并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出发,积极开展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主导形态的建构

  在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图景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批评形态,它既是整体意义上的现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有机构成部分,也是百年来中国文学批评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换言之,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现代中国文学批评发展与变化的见证者,也是至关重要的参与者。然而,在当前,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困难,也就是说,在当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需要发展,但其建设却又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基于创新发展的考量与要求,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就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设这一问题进行一些集中的讨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其根本性质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到底指向什么?期望对这个问题做出合理的解答,我们需要先行关注这个问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来尤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一段较长时期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毛泽东文艺思想或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得以确立并逐步被强化;但与此同时,这一经典形态也遭遇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曲解甚至是变异。比如,在十年“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探索与研究陷入了严重的误区,出现了诸如“从属论”、“服务论”、“工具论”等政治语境下的基本文学观念。这是在极左路线与庸俗社会学的主导下,完全歪曲或篡改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根本精神与理论旨趣而产生的必然结果。这一历史教训是深刻的。也正因为如此,进入新时期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发展中首先就出现了理论质地上的“先天不足”局面,它迫切需要新形势下的开拓与创新。但是,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新时期的文学批评慢慢地丧失了建国后30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独尊天下”的态势,而渐次形成了多元化文学批评的基本状况;无疑,这给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有学者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到1984年几年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辉煌”的,处于“独语”地位;然而,在当前,由于多元化的文学批评理论及其实践的持续而蓬勃地开展,它却不期然地进入了一个“失语”的发展情形之中。①这一判断基于新时期以来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总体状况,无疑是具有相当的合理性的。只是,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当下“失语”除了受制于今天的文学批评多元化境况而引发文学批评的无主导情形之外,还自然与我们对于它的认识缺少更为充分的合理性②从而导致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并由此严重制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体实践的开展密切相关。这样,致力于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设或者说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下创新发展也就无可置疑地成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命题。  

  2011年,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申报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研究”这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获批立项。是年11月至2013年4月,在前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专题学术研讨会二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相关议题进行了认真的交流和颇具深度的特别讨论。应该说,这是一种标志,它充分说明在当下学理性地考量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这一考量究竟意味着什么?其根本学术意图与愿景又表现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胡亚敏教授在第一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上就说得很明白:建设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一种必要而自觉的理论建构,具有充分的主动性,卓具建设性品格。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俄苏形态、西马形态等存在明显的区别,研究者需要积极寻求不同理论形态之间的交往和对话。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世界性意义。③后来,她又这样指出:当前,致力于建构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它既是学科发展的需要,也顺应了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④。这里的表述至少有两点必须加以重视:其一,在世界范围内确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独立性、主体性与差异性,即强调它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俄苏形态、西方形态等之间存在着明确的不同之处;其二,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在当前的建构性要求,它在根本上强调的并非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已有理论和实践成果,而是鲜明地指向在这一基础之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下建构,它是未完成的。  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尚处于一种未完成状态 ,因此,它还需要在世界学术语境的差异性认识中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下建构。而事实上,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这一当下的特色性建构其实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语境下的当代形态建构问题;换言之,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下建构,亦即致力于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  

  由此,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认识到的是,在当下,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并不是一种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倡导或者说不是对当前文学批评已然存在的多元境况的进一步推动,而是鲜明地指向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主导形态的建构⑤,它致力于确认和强化当前中国文学批评语境下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主导性存在地位。这表现为在当代文学批评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坚持与发展,也表现出在一定程度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其实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中的一种自身的内部运动,是其内在活力的基本表现。  

  问题讨论到这里,我们需要对建设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当代形态”这一概念或观念进行必要的理论思考。也就是说,“当代形态”、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当代形态”这一观念进行历史性考察,我们会发现,它构成了一种颇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其最先起源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划时代变革,由于这些变革,传统的经典形态与革新的当代形态问题得以出现,而且,它们之间的区别也日益突出。在这种观念的持续影响和深入冲击之下,在西方社会包括其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声势颇为浩大的当代形态化运动,亦称现代化运动。由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慢慢地把“当代形态”这一观念运用于马克思主义发展问题的探讨之中。他们认为,在19世纪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传统的经典形态,已经处于日益僵化的危险之中;基于这种判断,他们给自己设立了一个理论目标,那就是要重新“发现”、“革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亦即塑造和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⑥然而,在此我们必须注意到并需要明确加以区分的是,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如上所说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并非我们在本文中论及的“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意识形态差异。建设“当代形态”,当然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的必然,唯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才能在对时代和世界变化的积极因应中建设与发展自身。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生存与发展原本就与时代的进步和世界的变革息息相关,它是与时俱进的,体现着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鲜明的当代性和现实性。  

  当前,建构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自然要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这里所说的“经典形态”至少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以及我们在前文已经论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毛泽东文艺思想或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笔者认为,期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设取得实质性进步,那么,充分而合理地考虑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这一问题并以之作为建构实践的基本出发点就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开展的一个根本方面。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我们说,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也就表现为在当下时代与世界语境下,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视野内,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形态的坚持与发展。  

  二、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问题的基本考量  

  当前,讨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既是一件颇为迫切的工作,也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在此,我们仅就其当下建构问题谈谈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总体理论态度  

  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需要有效而明确地确立总体理论态度,择其要者,在这里我们主要谈四点。  

  其一,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经验作为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基础。这是一个总体的出发点问题。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我们需要明确其发展基础问题。毫无疑问,在当下的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中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自然首先必须以近一个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发展进程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确立的根本经验与成就作为考察和探究的前提。这既是一种历史性视野的表达,表现出对历史的尊重,也鲜明地体现出我们试图解决问题的现实的中国立场。“当代”从“历史”中走来,我们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能任意地裁剪和割裂历史,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只能首先直接面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这一历史性问题。后者是一种基本的历史存在,它对于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不仅具有构成性影响,更具有塑造性作用,我们需要以此来看待和确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自身的内在发展活力,换言之,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发展。当然,这一发展是现实中的发展,它期望解决的是当下语境中的中国文学批评问题,尤其是文学批评面对现实的未来发展问题。  

  其二,在其一的前提下,确立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建构的具体出发点。很显然,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具体出发点就是前文论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两种经典形态,即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或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在这两种经典形态问题上,学界对于前者的研究不能说已经做得很充分了,甚至可以说近年来的直接学术关注可能都还做得不够,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问题上,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研究状况并力求通过实际努力实质性改变这种情形。毛泽东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它确立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理论范式,也成为了一段时期内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共同纲领”。然而,历史地看,这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在理论上也存在不少更多地是基于当时现实发展的需要而导致的在今天看来却存在局限的问题。有论者甚至认为,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其实并没有真正建构成为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而最多只能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雏形。⑦这一论断当然值得商榷,但它所说的重在建构的“中国形态”,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需要从对经典形态的深入关注和研究中确立,它是对经典形态的坚持和发展。换言之,建构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必须依据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天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  

  其三,除了必须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形态的基础之上以外,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还必须面向当代,面向变革中的现实,面向发展中的包括理论学说在内的一切有价值的精神文化;由此,我们也就理应明确,进行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必须确立科学的、来源于现实而又富于生命活力的哲学与文化基础。这样,以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完整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建构的思想支点就成为了我们的根本选择了,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身创新方可得到有效的保证。在这个问题上,一些研究者已然做出了不小的理论努力。比如,有论者如是进行理论设想,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点的确立问题上,应该将原本依据的认知论哲学与社会学的统一调整转换为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哲学与人学的统一,并由此自觉走向文学批评观念的系统整合。具体而言,这一整合的基本架构,大体可以确定为主体论、本体论与价值论的三维理论图景。⑧也有研究者这样持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基础;而作为实践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一个整体,它包括实践的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与价值论四个方面。⑨诸如此类的论述当然是合理的,我们当下需要做的,是在诸如此类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探求,在更为完整、准确的唯物史观视野下确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理论基点,并在具体的建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发展和完善。  

  其四,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是已经长久开展而当前依然还在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问题中的一个基本的构成环节,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其独立性,但它显然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需要关联着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大众化等问题进行综合性考量。这也就是说,在中国语境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不仅需要在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的区分中确立当代形态,还必须从中国当下的文化生态与文化建设需要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在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结合的大思路与大方向上建设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陆贵山先生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孤立地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或中国化问题是不合适的,必须要把它与时代化、大众化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他进而强调,我们还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时代化来强化中国化。⑩这也就是说,关注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和时代化问题是可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建设的。其实,在与时代化、大众化问题的关联中来探索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建设,亦即我们所说的当代形态建构,它不仅表现为一种必要的理论视野,也是理论建构过程中我们应该持有的现实性态度的基本体现。  

  (二)基本理论观念的有效确立  

  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这一工作,需要其研究者确立一些基本的理论观念,而且,有的理论观念也将会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推向深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表现为我们在上文所说的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创新问题。  

  其一,“走进”马克思。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或当代形态建构问题上,存在一种“回到”马克思的声音和主张。比如,有论者就这样认为:“回到马克思”是在当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基本前提,如是,我们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精神实质,并确保理论形态的建构工作不会出现严重的方向性问题。(11)这样的说法当然存在其很大的合理性,但笔者更愿意使用“走进”马克思这一称谓。“走进”,它首先是一种态度,同时,它也是一种要求,更明确指向在“走进”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性要求。笔者的这一表述与张永清先生的如下观点是更趋于一致的,他持论: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现状,需要进行多种努力,其中之一就是要“回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文本,挖掘其根本性的批评精神,从而,以之为基础,并在与其他批评理论的积极对话与交流中,创造性地建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理论。(12)其实,“走进”马克思,“走进”马克思文学批评,意味着要真正“走进”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总体思想与特定的文学批评文本深处,只有这样,并且在充分关注现实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理性地省察,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避免对马克思的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误读甚至是恶劣的态度倾向的形成。埃及思想家萨米尔·阿明曾经立场鲜明地对这种态度倾向以及受这种态度倾向所决定而在当代西方社会不可避免地出现的“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时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他看来,很多人在对马克思主义予以机械化、单一化读解的基础上而表现出来的对马克思的无端指责与批评显然是不合适的,而且,这对马克思而言无疑也是不公平的。(13)很显然,这种“不公平”的产生与未能真正“走进”马克思存在极为重要而且直接的关联。  

  其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的创造式改进与坚持。话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单位,话语模式更是一个民族其文化传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特定的社会现实相关联而渐次形成的理论范畴、思想构架与价值规范。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进程中批评话语与话语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的把握无疑可以有效地整体性地理解和解释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历史脉络与逻辑进路,在此基础上自然也就存在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设问题进行理论创新性研究的可能。有研究者这样合理地指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指的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话语体系所彰显的共同的原则、观念、方法、问题意识及其理论阐释的审美倾向和语言风格的“家族相似”特征,而这是在特定历史阶段表现出来的。继而,他认为,受具体历史语境的制约和时代召唤的驱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大致经历了启蒙话语、革命话语和人民话语这三种话语模式的嬗变。(14)应该说,这种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阐释途径以及对其话语模式进行区分的实践努力是值得肯定的,然而,我们也需要认识到,它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话语模式的具体阐述却也是有待讨论和深化的。比如说,启蒙话语模式与革命话语模式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理解?它们之间是“泾渭分明”的而且呈现出一种断裂性的矛盾与对立抑或二者其实是存在重要的内在勾连的?再比如人民话语模式,在论者看来,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人民话语模式被鲜明地赋予了文学批评人民性的意义,从而使之成为了一整套倾向明确的人民符号系统和知识。(15)这种对于文学批评的人民话语模式的理解、对于文学批评人民性的理解在新形势下我们又该怎样赋予它更具时代性的特质?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其实,当前的文学批评同样也需要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导向,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必须有效地将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在二者关联、勾连、融通的视域中来看待文学的人民性、文学批评的人民话语与话语模式的创造性改进与坚持问题。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需要科学地、与时俱进地创制新形势下的文学批评的人民话语与话语模式。  

  其三,19世纪后期西学东渐以来,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学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文学理论本土化的生存发展空间。当然,本土化问题的真正提出,是在文化全球化这一问题生成之时或之后才有的事情。也正因为是这样,近些年来,文学理论本土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艺学问题。结合这一学术语境来考察,我们需要思考: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是否有利于促成文学理论的本土化?显然,这是一个重大问题。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无疑能够大力推动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基本观念的确立和创新。王先霈先生认为,在当下,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问题,必须思考其如何能够促成文学理论实现本土化的创新。或者我们也可以换句话说,实现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建构的应然要求和状态。实现文学理论的本土化,根本的是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也就是关注和应答现代化过程中民族文艺遇到的现实问题。王先霈说得相当明白:直面本土的当下社会生活是今天的文学理论实现直面本土现实这一要求的更为重要的方面。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发展期,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必须回应本土文化生活、文学实践中的尖锐问题、重大事件。(16)这一看法是敏锐的,它抓住了文学理论本土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当然,文学理论的本土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以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推进文学理论的本土化进程。  其四,促成和实现文学理论的本土化在很大意义上说是一个文学理论批评的民族性的营构问题。在这里,民族性不是一个简单的地域、地方问题,而更是地域、民族文化中的价值倾向的集中体现。而无可置疑的是,在当下的全球化语境中、在当下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在重视文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之外,推进学术的现代化、文学理论的现代化以实现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现代性的彰显和弘扬也成为了一种基本的价值诉求。这就自然地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也是一种要求,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需要做到和实现现代性与民族性的融合与统一。这同样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个能够有效地对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予以支撑性说明的重要问题。中国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它理应是“中国”的,也是“现代”的;换言之,在根本质地上,它应该具有民族性,也应该具有现代性。  

  (三)从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出发  

  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的基本特质与精神出发,以此致力于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无疑,这是一种立场鲜明的价值选择。如是,在这里,问题探讨的出发点也就集中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究竟具有哪些根本性的特质与精神这一问题的概括和提炼上来了。  

  其一,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是其建构者基于当时他们所面对的文学基本问题与文艺现象积极寻求解决方案而确立起来的。比如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莎士比亚、席勒的评价,对于巴尔扎克的评价,对于歌德的评价,对于拉萨尔的《济金根》、哈克奈斯的《城市姑娘》等的评价都是如此。这无可置疑地确证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基于现实的当代性特质与精神意向。同样的道理,在当前,致力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的建构同样要从在当下我们的文艺面临着哪些重要问题出发,即从关注文艺现实出发,积极回应现实中的文学发展问题,以此确立文学批评的基本品格与质地。这与我们在前面所论及的文学理论的本土化问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指向的。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文艺的人民性的坚持与发展问题等等,这些就是我们在当下需要充分加以探讨和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自然也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其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是开放性的。这里所说的开放性,其基本意蕴之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经典形态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的理论资源的开放性、跨文化跨学科的综合性。其实,这也是人类思想在文明发展进程中得以不断交融并持续生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和鲜明的特质。正因为这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构也就当然需要而且必须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这就要求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下建构中,需要深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批评思想的深厚土壤,需要对西方文学理论批评尤其是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批评采取一种批判性借鉴的开放姿态,而且,还要在跨学科视野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当代形态的建设。事实上,这也是致力于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设或者说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当下建构的必由之路。  

  其三,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之一,不少学者把马克思的学说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对这一根本特征的有力佐证。马克思本人也曾经在撰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中就鲜明地指出:人的思维是不是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在本质上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需要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来印证个人思维的真理性。(17)出于这样的深刻认知与自觉努力,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体现出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在当前致力于中国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或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的建构过程中,我们需要切实遵循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这一实践性要求。但是,我们却不能不看到,在当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领域里,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倾向,一些理论研究者是无视当下鲜活的文学与文化现实的,而狭隘地追求与认同理论逻辑的自洽性,这无疑将严重折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下发展。法国思想家萨特曾经指出: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势必带来严重的后果,它既导致实践蜕变为一种无原则的经验论,也把理论改换成了一种单一的、固定化的知识。(18)无疑,这是相当具有警示意义的。在当前,我们需要以实际行动强化文学批评的实践性品格,在这一品格的持续增进中才能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  

  其四,19世纪是一个出现重大社会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批判的时代;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文学批评作为产生和形成于这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经典形态,批判也成为了其强烈的精神意向与鲜明的思想特质。比如,在写于1844年的《神圣家族》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分析指出,在《巴黎的秘密》这部作品中,欧仁·苏存在一种唯心主义倾向;进而,在这一批判的基础上,他们明确提出了文学应当“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的现实主义立场。(19)当然,我们必须看到,时代的影响只是铸就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批评的批判精神的一个方面的因素,起着更为根本作用的其实是马克思主义学说自身的根本价值诉求。马克思的思想是一种革命性学说,它致力于在资本主义时代考察和叩问人的解放与自由全面发展这个重大问题,这也就从最根本处决定着其思想存在的批判性。然而,从总体而言,当下的中国文学批评却是严重缺乏这种在马克思的学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学批评中原本处处洋溢着的批判精神的;无疑,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建构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以实际性的理论努力有效促成文学批评的多种批判功能的实现,从而实质性地恢复作为一种先进文化的文学批评自身原本就应该具备的学术批判质地(20)。

  标题注释:

  本文系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创新发展”(项目号16WXO4)的阶段性成果。

  ①(12)张永清:《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困境与出路》,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第18、23页。  

  ②比如,有研究者这样指出: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未对其文学批评的理论范式予以明确规定,但其实它还是在后来的文学发展的过程中被关注、被认可。进而,他认为,审美意识形态批评的范式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它在马克思所创立的人类社会结构的二重理论架构(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中得以确立。(段吉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知识经验、理论模式与当代语境》,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29页)。这一认识当然值得重视,它试图明确地确定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基本范式,并且,论者在具体论证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力图揭示马克思主义立场下审美意识形态批评范式理论形态多样性的思想动向与实践努力;然而,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一判断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认识还显得相对单一,未能很好地、全面地洞察到唯物史观的完整性及其内蕴的历史发展性以及在此视野之下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丰富性问题。此不详论。  

  ③⑤⑩胡俊飞、吴亚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北京:《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第140、142、140页。  ④见胡亚敏:《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主持人话语》,载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3年第2期。  

  ⑥狄其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形态》,北京:《高校理论战线》,1992年第6期,第44页。  

  ⑦张玉能、张弓:《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形态》,福州:《福建论坛》,2012年第8期,第123页。  

  ⑧赖大仁:《关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当代形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第94页。  

  ⑨张玉能、张弓:《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哲学基础:实践唯物主义》,青岛:《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27~31页。  

  (11)张玉勤:《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理论特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第40页。  

  (13)[埃及]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管理》,丁开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14)(15)范生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话语模式演进》,北京:《文艺理论与批评》,2013年第4期,第100、103页。  

  (16)王先霈:《如何实现文学理论本土化》,深圳:《深圳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108~112页。胡俊飞、吴亚南:《“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北京:《文艺理论与批评》,2012年第2期,第140~14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18)[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林骧华等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246页。  

  (20)季水河:《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精神对中国当下文学批评的指导意义》,哈尔滨:《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1期,第198页。

文章来源:中国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