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社科要论·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⑫】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4-09-29  作者:彭俊杰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这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了重大部署、锚定了改革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一以贯之、理念一以贯之、工作一以贯之、要求一以贯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扎实行动。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质上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为指引,以降碳倒逼减污、以降碳促进扩绿、以降碳引领增长,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而实现生态环境由重点整治到系统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重大转变。
  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通过高水平环境保护,不断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持续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另一方面也要处理好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多污染物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在体制机制上,要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比如,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强化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加快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国际能效、低碳等标准制定修订,推动建立更为公平合理的碳排放标准体系。完善国家生态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在具体行动上,要围绕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农村、生态建设等领域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增效,推进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森林植被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
  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性论断,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为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指引,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关键是要加快完善落实“两山”理念、拓展“两山”转化通道的体制机制,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一是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法治保障。统筹推进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等领域相关法律制修订,实施最严格的地上地下、陆海统筹、区域联动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完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二是推行市场化机制,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将碳排放权、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等资源环境要素一体纳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盘子,支持出让、转让、抵押、入股等市场交易行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节能低碳产品和有机产品认证、能效标识管理等机制。推进节能发电调度,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发电资源,按机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依次调用化石类能源发电资源。积极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引入社会力量投入环境污染治理。三是加强科技支撑,推进绿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强。把应对气候变化、新污染物治理等作为国家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重点领域,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创新重大行动,培养造就一支高水平生态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深化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构建美丽中国数字化治理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是要从源头上推动生态环境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关键路径,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产品价值主要体现在大气、水、土壤、森林等这些生态产品能够维系生态安全、调节生态功能、提供良好环境的自然要素,如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茂密的森林等。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关键在于将其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转化为生产力发展的动能,通过体制机制的有力保障,通过?政策体系的有力支持,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加快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双赢。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首先要建立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不同路径,考虑不同类型生态系统功能属性和不同类型生态产品商品属性,加快构建因地制宜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和核算方法,形成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在生态保护补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经营开发融资、生态资源权益交易、政府决策和绩效考核评价中多方面的应用。其次是健全生态产品经营开发机制。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鼓励采取多样化模式和路径,科学合理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增值。例如,依托洁净水源、清洁空气、适宜气候等自然本底条件,适度发展数字经济、洁净医药、电子元器件等环境敏感型产业。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最后是健全生态产品保护补偿机制。中央和省级财政参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等因素,进一步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鼓励生态产品供给地和受益地按照自愿协商原则,开展横向生态保护补偿,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作者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8-0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