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姚慧]在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4-01-10  作者:姚慧
  编者按:2023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召开主题为“勇担时代重任 贡献青春力量”的青年工作座谈会。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兼所长丁国旗出席会议,副所长王瑾瑜主持会议。姚慧副研究员、赛音毕力格助理研究员、在站博士后苏培作为民族文学研究所青年学者代表发言。他们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了学习心得与体会。本网全文刊登三位青年学者的发言稿。

  在接到会议通知后,我认真思考我该怎么讲,我能讲什么,可想来想去似乎在我有限的田野工作经历中难以找到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实践经验。此时,我才意识到,自己以往田野工作中的不足。因此,今天的发言,我想先从我对自己的反思讲起。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倡导从保护“作品”到保护“人”的实践范式转换,近些年我在史诗音乐和非遗保护两个领域同时开展研究工作,但却未能打通两个领域深刻反思自己的研究方法,事实上田野工作也需要从关注“物”到关注“人”的视域转变。这里的“人”不只是抽离民众生活实践和民情、国情的、我们所称的艺人。在以往田野工作中,我更多关注的是调查对象史诗音乐,以及与史诗音乐有密切关系的临界学科知识。虽然史诗艺人是我以往田野工作的重点,虽然我努力在田野工作中俯下身子向民间艺人请教,认真聆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对自身文化与地方知识的认知与阐释,并客观真实地记录,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进而达到理解与对话的目的。然而,我关注史诗艺人是为了观察他们是如何理解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观照的重点依然是形式研究层面的问题,未能跳出形式本身的局限去关注创造形式的人,我的研究视野也容易被形式本身所局限,忽视了对史诗歌手日常生活和基层社会民情的深入了解与调研,而这失去了一个扎根中华大地、深入理解基层社会、发现切近民众生活真问题的机会。
  为什么这样讲?我想以我2017年受院人事局派遣的挂职经历做进一步解释。这里,我只是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点切身体会。记得我刚入所,参加院里的某次青年座谈会,时任副院长李培林在会上讲述了他自己对挂职工作的体会,他的发言大意是,挂职让他重新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而这对他后来的社会学研究颇有助益。我当时并没有完全领会院长的话,但他的话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17年,我也与大多数青年科研人员一样,对挂职的认识更多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因此为了缩短挂职时间,尽快回到科研岗位,我在院机关和去基层之间选择了后者,最后有幸被派往甘肃省敦煌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挂任副局长一职。可能在座的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是从校门到校门,一直在与书本打交道。平心而论,我们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的了解少之又少,甚至不夸张地说,可能是零。当我真正从一名科研人员转换为基层干部时,当我要像所有的基层干部一样承担分管工作的责任和压力时,我才发现,我看待问题的角度不自觉地发生了变化。
  当地文体局局长得知我是做非遗研究的,就让我分管文化馆的工作,因为基层非遗保护的具体工作往往都是由文化馆来负责完成的。挂职前,我像很多学者一样,对于非遗保护中的政府行为多数时候持批评态度。在我转换角色、换位思考之后,我才意识到,地方政府肩负着管理一县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的责任,有其自身的立场、考量标准和复杂性,而这个标准和立场与作为他者的、不涉足当地生活和利益诉求的学者完全不同,而这样基于基层锻炼产生的认识,后来被转化为论文写作,反映在我的《何以原生态——对全球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反思》一文中,成为我思考和写作的基石。这篇文章发表后得到了学界的认可,我想,它之所以被认可,正是得益于基层实践给予我的启示和思想的转变。
  此时,我才真正理解李培林院长当年发言的深刻含义。后来在院人事局召集的挂职总结会上,我谈的挂职体会之一,也是从关注物到关注人,乃至由人构成的社会。因此,挂职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基层社会,进而重新理解中国,因为县域是中国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的运行机制是中国社会运行机制的透亮缩影。我相信真正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是需要有对基层社会的了解、体认、认知、理解和尊重的,基层社会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根基、起点和宝藏。没有脚踩大地,我们的理论研究就容易浮于表面,只有拥有体察民情和国情的使命和担当,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来理解基层社会中的“人”及其社会关系,才能深刻体认中华文明的底层逻辑,我们的研究才能有厚度和深度,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建设才能更容易找到切合中国国情和民情的中国方案。非遗这样的应用对策研究如此,我们的史诗研究和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亦如此,因为我们的艺人,我们的研究对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社会中的人。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的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迫切需要中国理论、中国方案和中国学派来应对和破解中国乃至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当今的中国学术也已在逐步实现新的研究范式转向,即从应用西方理论、阐释西方理论,用西方理论的思维来解析中国案例,向从中国实践到中国理论的跃升和提炼转变。在这一方面,民族学、哲学、社会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均已有新的探索和高见,民族文学研究也需要紧跟时代步伐,而中国理论的孕育、发展与成熟需要吸收、借鉴西方理论,更需要俯身向下,深入基层,去总结和抽绎基于中国民情和国情的、中国民族文学自己的理论与方法。这样的历史时刻,需要青年学者迎难而上,在自己的科研岗位上奋发有为,勇担时代使命,克服一切困难,扎根中国大地开展田野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文化沃壤。中华文明蕴含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就在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因此,我们的学科性质为我们提供倾听民众声音的机会。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更应该赋予田野工作新的使命和意义,在学科固有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写出反映国情、民情,具有历史性根基和时代性需求的精品力作,将个人抱负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为人民做学问,为中华现代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辜负院党组和所党委对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
  青年之所以谓之青年,一方面青年是希望和未来,另一方面青年尚有不足,还有进一步提升与完善的无限空间和可能。以上所谈,我自己做得也不好、也不够,仅在这里与大家共勉!谢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