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民]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的路径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2-12-06 作者:张清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二十大精神落实到文学创作、批评和研究等各个领域,从多个维度繁荣和发展中国当代文艺思想,创造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艺话语。
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党和国家立足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力量、价值支撑,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一系列战略设计,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国家文化战略布局。国家文化战略既是国家文化发展计划的内部规程,更是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规划。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繁荣新时代的文艺和学术事业,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是每个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文艺批评与研究要为国家文化战略服务。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应当紧跟社会发展需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学术之笔描绘新时代的文艺精神图谱,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学术研究培护中国文化元气,以思想创新铸就中国文艺之魂。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要从中国文艺发展实际出发,反映新时代中国文艺界所取得的成就,彰显新时代的精神气质,力争提出原创性思想和标识性概念,创新发展中国文艺话语。
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应时刻牢记中国文艺的特质:当代中国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既有世界各国文艺的共同特征,又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因此,对于国外文艺理论和研究成果,不能一味跟跑、模仿。在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过程中,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立足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建构具有中国特色和当代形态的文艺话语体系。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是不同文明寻求合作共赢的必然途径。不同文明既有各自特殊的价值,也有共同的追求。为提升中国文艺话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形成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要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推动中外文艺话语的交流互鉴,在对话中学习,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进行自主创新,使中国文艺话语在国际文艺领域发挥更好更大的作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文艺工作者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要自觉从学术角度为人民立言,做人民满意的文艺批评与学术研究。
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要在感情和立场上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一致,关注人民生活,关心人民疾苦,表达人民心声,乐人民之所乐、忧人民之所忧,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履行文艺工作者的职责,践行文艺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提升自身的批评与研究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新时代的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新时代的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贴文艺发展实际,密切关注文艺创作中的短板,从理论上解决文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学理念、研究方法,在学术观、方法论层面提出创新性观点和思路。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要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严肃对待文艺批评和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加强文艺基础理论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组成部分,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的创新发展自然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解决中国文艺的问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艺思想精髓,努力探索和总结新时代文艺活动的规律,更好地推动文艺发展。
文艺话语要实现新突破,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进行。一是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和文艺现实,对现有文艺话语从理念到方法加以系统性反思和提升。二是着力加强文艺基础理论研究。文艺话语能否实现实质性的突破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艺基础理论研究的水平。
之所以特别强调基础理论在文艺话语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是因为基础理论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学者在思维深度、逻辑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中国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就难以在文艺话语领域提升国际竞争力,也难以与国外学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对话。现在,我国文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界推出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文艺基础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学术原创能力还有待提升,中国文艺界提出的具有学术引领力的标识性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还不够丰富,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文艺话语建设中加以解决。
要实现文艺话语在基础理论方面的创新,就需关注文艺基本理论问题,鼓励研究者深化对文艺性质、特征、价值、功能、研究方法、评价标准等方面的讨论,立足于新时代的文艺实践活动,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提炼出富有美学洞察力和逻辑概括力的理论概念、术语、范畴、命题,更好地发挥文艺批评和研究的引领作用。
广大文艺批评与理论工作者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主体性,像钱锺书等前辈学者那样,在批评与研究中沉下心来,瞄准某一个对象或领域,扎硬寨,打死仗,围绕所研究的问题深思熟虑,提出富有概括力的概念、术语、范畴、命题,这样才能在文艺批评与研究中开辟新境界,提出新理论,创新发展新时代中国文艺话语。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学科形成机制研究”(20BZW02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文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年12月05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