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报道 (记者 鲁蒙海) 《江格尔》是在我国蒙古族同胞中传唱的一部英雄史诗,被中外学者誉为“蒙古民族史诗发展的顶峰”,是包括藏族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在内的我国三大史诗之一,系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
《江格尔》除蒙古文版本外在国外还有德、日、俄、乌克兰、白俄罗斯、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爱沙尼亚、图瓦等多种文字的部分译文。研究《江格尔》已形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在苏、蒙、匈、捷克斯洛伐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英、美、法、芬兰等国都出版过不少《江格尔》的研究著作。
《江格尔》为何有如此的影响力?它对人类有什么特殊的贡献?记者多方采访,得出结论:它是塑造蒙古民族精神的活化石。
★蒙古民族智慧的结晶:《江格尔》
由于历史上卫拉特蒙古迁徙和战争等原因,《江格尔》成了一部跨国界的大史诗。据悉,无论中国、俄罗斯,还是蒙古国,凡有蒙古人居住的地方,几乎都存在《江格尔》的演唱活动,而其发源地应该在中国新疆。过去,如同敦煌的所在地在中国,而研究活动首先在国外开展一样,《江格尔》的研究也仅限在欧洲、日本和蒙古国”。谈及《江格尔》的影响。”我区著名蒙古文化学者郭雨桥接受记者采访时讲,“1802年,德国的别尔克曼出版德文《江格尔》;1903年,俄国的米哈依洛夫出版俄文《江格尔》;1904年,芬兰的兰司铁出版芬兰文《江格尔》。直到1942年,中国的边垣出版汉文《江格尔》。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于2004年9月份举行《江格尔》在欧洲出版200周年学术讨论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国外《江格尔》研究的连续性。
《江格尔》从产生到定型经历了漫长的流传过程,是蒙古族劳动人民长期的集体的智慧成果,它以神话传说为根基,以英雄故事为主干,以诗韵说唱为形式,经过历代民间艺人江格尔奇的千锤百炼,内容不断丰富,篇章日益扩展,最终发展成为长达60余章、10多万诗行的宏篇巨帙。
★蒙古族文化瑰宝:《江格尔》
郭雨桥说:“《江格尔》这部宏伟的英雄史诗,内容极其丰富,情节结构极为独特。它的各部分、各章节,内容和主题思想并不十分统一和贯穿,完全不像希腊史诗那样始终被一个主角和一系列基本情节连贯起来,而是以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人物形象的数十个故事所组成,每—部分都像一部独立的叙事长诗,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只有序诗才是歌颂赞美的抒情长诗,因而每一部分都可以单独被民间艺人江格尔奇们演唱。全诗只有个别几篇故事在时间上和情节上有某些联系,而绝大多数故事的情节都互不关联,往往难以从中找出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关于《江格尔》的结构问题,郭雨桥对记者说,“因此,从故事结构框架上看《江格尔》很类似于中国《水浒传》。可以说《江格尔》里除了江格尔、洪古尔之外,其它英雄都单独成立一个故事,而且每一部分都能起到教科书的作用,生活中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有益的精神食粮。”
★江格尔奇:塑造民族精神
《江格尔》以其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容,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在蒙古族文学史、社会发展史、思想史、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江格尔》是蒙古民族文化的瑰宝。《江格尔》不仅代表了远古蒙古族文学的最高成就,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珍贵的史学价值,而且对于研究远古蒙古族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认识作用。
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中短篇英雄史诗直接发展的结果,是远古蒙古族文学综合、演化、发展的高峰,它与藏族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并列为中国三大英雄史诗。由民间艺人江格尔奇抒情吟唱的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数百年来一直萦绕在蒙古族人民的耳畔,至今还活跃在民间,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史诗。
演唱《江格尔》的民间艺人,蒙古语称作“江格尔奇”。江格尔奇同《江格尔》—样,产生在卫拉特蒙古人中,随着《江格尔》的流传而世代传承。江格尔奇是不朽的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的创作者、保存者和传播者。目前国内外搜集到的60余章《江格尔》以及近200种文字,都是靠江格尔奇们创作、记忆、演唱,—个世纪又一个世纪流传下来的。
★道尔吉仁钦:当代“江格尔奇”
我区著名曲艺家道尔吉仁钦也是一位擅长演唱《江格尔》的江格尔齐。他20多岁时,就把《江格尔》全部背诵下来,每当乌兰牧骑(1963年,道尔吉仁钦参加本旗乌兰牧骑,翌年调入内蒙古直属乌兰牧骑。)下乡的时候,他就给当地牧民演唱《江格尔》。同时也因受《江格尔》主人公的鼓舞,道尔吉仁钦也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演唱《江格尔》的好演员。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道尔吉仁钦创立了语言雄浑而俊逸,节奏平稳而矫健,曲调婉转而流畅的艺术风格,因此他演唱的《江格尔》也颇受欢迎。
1993年10月,第二届中国曲艺节在南京举办,道尔吉仁钦演唱《江格尔》获一等奖;1997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蒙古国乌兰巴托举办“亚洲蒙古族三大英雄史诗演唱研讨会”,道尔吉仁钦应邀参加演唱《江格尔》,获得蒙古国文化部“召哈”特别奖。
道尔吉仁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江格尔》包含了蒙古民族关于历史、社会、自然、科学、宗教、道德、风俗、文化、艺术的全部知识,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美学价值和欣赏价值,是研究古代蒙古族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
谈到《江格尔》的影响,我国蒙古文学权威期刊《花的原野》编辑腾吉斯说:“小时候,在家乡我们听江格尔齐演唱《江格尔》并不亚于今天的世人关注世界杯。《江格尔》的确培养了我自强不息的精神,使我不断努力成为一位翻译家。”
★权威著作:《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的面世,是课题组主持人贾木查教授组织新疆、内蒙古的多名学者克服困难、齐心协力、不懈努力的硕果,也是对世界有关专家学者在《江格尔》搜集、整理、研究方面所取成果的总和。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由导论、正文和名词索引三部分组成。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正文共二十五章,包括托忒蒙文、拉丁文转写、汉译文等。这二十五章的故事情节均是从中、蒙、俄三国《江格尔》的各种文本(包括以前没有出版的手写本和录音带)中挑选校勘和精品。用托忒蒙文、拉丁文、汉文所写或翻译的二十五章故事,每一章的开头都分别用蒙文、英文、汉文附有内容梗概,每一章的结尾都有疑难名词、典故和历史人物、地名的注释。全书附有用蒙文、汉两种文字编排的名词索引,以便读者查对。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导论对《江格尔》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二十五章故事分别用多种文字合璧编排,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中国著名作家王蒙在《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序中写到:“阅读该书的导论、正文和名词索引,觉得该《江格尔》版本的问世,是国内国际《江格尔》研究中的一件大事。”
★填补《江格尔》版本史上空白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课题负责人贾木查在该书后记中写到:“由于该二十五章《江格尔》的资料来自国内外《江格尔》不同文种资料版本,托忒文手抄本和记录本以及口述录音磁带等,所以它的代表性和资料价值比以前的任何《江格尔》版本都强。
比如说,这次选用的《哈拉·肯尼斯》一章,据专家考证,是大约160多年前装订成册的手抄本;据中国科学院语言调查组1955年来新疆时所记录的《洪古尔之子霍苟·乌兰杀死哈拉·索弄凯》一章故事听写本的后记,那是126年前新疆和静县小克列特部艺人巴德玛说唱的《江格尔》故事。
新疆有些江格尔齐说唱的《江格尔》故事有的也发表过,但这次,我们发现已发表的故事与他本人说唱的故事有出入,于是根据录音记录,认真地校勘并整理,以保持故事情节的真实性。”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是从200年以来国内外不同语言文字出版的435种版本中挑选整理的新版本,是新疆史诗研究领域里的重大科研成果。该成果在政治上无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该版本用汉、蒙、拉丁、英四种文字进行整理校勘编成一部新版本,填补了《江格尔》版本史上的空白,在国际《江格尔》研究史上将会产生重大影响。
★记 者 手 记
值得学习的经典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每个民族都在某些方面优越于其他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人民曾经创作过许多丰富多彩的英雄史诗,从史前时期就流传在蒙古族人民中间,迄今还保持着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并且越来越多地引起我国各民族人民群众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兴趣。
据郭雨桥讲:在我国境内搜集到的蒙古族英雄史诗已经有近百部,在世界各国蒙古民族中收集到的有300余部。在这些为数众多的蒙古族英雄史诗当中,最长而且最优秀的—部,是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
《江格尔》和《蒙古秘史》、《格斯尔可汗传》一起被学术界并称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3个高峰,这些传世佳作不仅是蒙古族精神世界里的宝贵财富,也是我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
如果说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远古文学中最重要的民间文学体裁,那么《江格尔》就是这一体裁中篇幅最长、容量最大、艺术表现力最强的代表,它代表了蒙古族英雄史诗的最高成就,从而也代表了蒙古族远古文学的最高成就,成为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
《江格尔》给予后人的东西太多太多,它的确是蒙古族文化的瑰宝。《江格尔》不仅是塑造民族精神的活化石,也是我们人类值得学习的艺术经典。
★相 关 链 接
《江格尔》梗概
史诗《江格尔》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它热情讴歌了以圣主江格尔为首的6000又12位勇士,歌颂了他们为保卫以阿尔泰圣山为中心的美丽富饶的宝木巴国,同来犯的形形色色凶残恶魔进行的斗争,也赞美着英雄们的爱情、友谊和欢宴。多少年来,这些故事都是通过口头传播而得以流传。它的情节和人物都是虚构的,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历史、现实生活、思想愿望和崇高理想,是一部不朽的,富有理想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的英雄史诗。
《江格尔》的开篇是一部优美动听的序诗。它称颂江格尔的身世和幼年时代的业绩讴歌江格尔像天堂一样的幸福家乡宝木巴地方和富丽宏伟的宫殿赞扬江格尔的闪射着日月光辉的妻子和智勇双全、忠诚无畏的勇士们。《江格尔》的故事繁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大类作品即结义故事、婚姻故事和征战故事以最后一类故事最为常见。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