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江格尔》研究的最新成果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4-27  作者:新疆大学出版社 宋鸿忠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是一部不朽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是蒙古族古代文学艺术的颠峰。它的根深植于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古族众英雄长期征战生涯的沃土中,还有清代卫拉特蒙古横跨欧亚的大迁徙等重大历史事件。英雄史诗《江格尔》流传于欧亚大陆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部跨国界的伟大史诗。

  由于《江格尔》跨国界、跨民族、跨时代的复杂性,资料的搜集、整理、鉴别、翻译涉及的面非常广,学术要求高,难度很大。自1804年德国学者别尔格曼(Beregman)在里加市出版《江格尔》开始,200年来,俄罗斯、蒙古、中国等国的学者相继出版了这部史诗的专著。国际《江格尔》研究学术界对《江格尔》名称的由来以及史诗主人公的生活原型,《江格尔》产生的历史文化原因,《江格尔》之源流等问题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最近,历经十几载,由贾木查先生主编的《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蒙古、汉、拉丁、英4种文字合璧出版的200万字的文学巨著,堪称这一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这部著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新疆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所重点研究项目。课题负责人贾木查先生不顾年高体弱,带领课题组同志不畏艰苦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不懈的努力。他们多次赴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蒙古国和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搜集资料,听江格尔齐(演唱家)演唱,和中外学者研讨交流、鉴别翻译、反复论证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

  在该书的导论中对19世纪以来,国际《江格尔》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问题和课题组做了有益的探索论证,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如对《江格尔》的源流问题,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所取得的文献资料,论证了“《江格尔》发源于中国漠西卫拉特蒙古”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又如“江格尔”一词的含义及出处,中外学者就有十几种不同的解释,一直未有定论,贾先生也作出了正本清源的论证,阐明了“江格尔”这一名词“原出自波斯Jihangir——世界征服者”之意,同样是非常有见地的。作者从蒙古族历史学的角度审视了《江格尔》的情节,又从《江格尔》的情节探究蒙古民族历史事件在《江格尔》中的痕迹,从而找到了200年来一直未解开的江格尔名称由来及史诗主人公生活原型,以确凿的论据证明了江格尔可汗的艺术形象,源于以成吉思汗为首的历代蒙古族英雄豪杰们的群体形象这一论点。导论中对《江格尔》的各种中外版本作者及其内容作了介绍,还对其资料、科学性、艺术性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评点,许多见解是具独创性的。

  可以说,该书导论是对200年来国际《江格尔》史诗搜集、整理、研究、出版、翻译工作的总结。贾木查先生对《江格尔》源泉、起源、生活原型等问题的研究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在国际《江格尔》研究史上具有突破性。

  1804年以来陆续出版的《江格尔》各种版本都是用单种语言以单项整理的方法整理的某国某地的《江格尔》故事,这些文本中没有一本是像该作那样精练,用多种文字合编。贾木查领导的课题组,搜集整理的25章《江格尔》是从中、俄、蒙等国业已出版或者个人珍藏的手抄本,或从江格尔齐(演唱家)们演唱录音资料中,经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筛选,分析其章节的结构和内容顺序,考虑其流传地域的共性和个性,从《江格尔》史诗的创作规律和流传地域着手,重点选择各国代表性章节,并对所选的同类章节的结构和内容进行综合和互补,加工后的各章节优于其他版本,各章节的内容更加丰富,各节之间的关系更加合理。

  作者在整理过程中从《江格尔》艺术角度出发,对原故事中不够连贯的做了调整,吸取其变体(即异文)中的有用部分进行加工。这些经多方面整理的《江格尔》比原故事更加精彩生动,其内容、艺术的升华程度具备了经典性,可读性、实用性、整理性、科学性更强。

  《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是我国《江格尔》研究学者奉献世人的优秀作品,这种用4种文字合璧对照形式编纂,在国内外研究史上是首创,这种新的编纂形式对蒙古族经典文学作品传播和世界化作了有益的尝试。贾先生在《江格尔》史诗研究方法上提出了一系列独到见解。每章后面所附的名词注释和文后的索引对理解、研究《江格尔》史诗将起到重要的借鉴作用。

  结构完整、内容丰富、艺术质量高的《史诗〈江格尔〉校勘新译》的出版,标志着史诗《江格尔》的研究又创新高。它对蒙古古典文学和历史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对弘扬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和人类文化遗产收藏价值。
 

文章来源:中华读书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