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搠思吉斡节儿是元代高僧,被元廷尊为国师,是对蒙古文化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泰斗。他整理并规范了蒙古文书写系统,编写的语法著作是后世蒙古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作品。他继承蒙古文传统诗歌格律,同时吸收梵、藏诗歌的某些结构形式,使蒙古书面语诗歌格律趋于定型。古今中外学者常把搠思吉斡节儿同其他人相混淆,但这些人的生活年代与搠思吉斡节儿相距较远,可见不是他本人。
〔关键词〕 搠思吉斡节儿;元代;蒙古文化
搠思吉斡节儿是元代高僧,被元廷尊为国师,是对蒙古文化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文化泰斗,是佛学理论家,精通蒙、梵、藏、畏兀儿等多种语言文字。他为蒙古文化建设所做出的第一大贡献就是编著《蒙古文启蒙———吉如很套勒图》,可以说这是最早问世的、奠定后世蒙古语研究基础的语法著作,是20世纪以前蒙古语语法研究最重要的范本。搠思吉斡节儿整理并规范蒙古文书写系统,使之更适合于佛经翻译及其印刷。从这个意义上说,现行蒙古文的出版印刷史可追溯到搠思吉斡节儿。搠思吉斡节儿的原著没有流传下来,相关记载多见于17、18世纪的蒙古语文和蒙古历史著作中。于18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丹赞达格巴撰写的蒙古语语法著作《蒙古文启蒙—奥突尔贵嘛呢》一书中,对搠思吉斡节儿《蒙古文启蒙》的具体内容有很多介绍和引证[1]。
《入菩提行经》是印度7世纪寂天(shantideva)撰写的一部佛经,是讨论菩提行的名著。10世纪译为汉文,11世纪译为藏文,1305年搠思吉斡节儿由梵文译成蒙古文。这个译文后经乌拉特固师毕力贡达赖校勘,编入蒙古文木刻版《丹珠尔》经第114卷。1311年,搠氏奉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汗圣旨,用蒙古文撰写《入菩提行经释》,并于1312年在大都白塔寺(今北京白塔寺)木刻印刷1000本。这1000本著作几乎全部失传,后来由于德国考察队在1902—1914年间四次赴新疆吐鲁番等地考察,找到其中一本的最后12页,才使我们有可能看到搠氏跋诗。这是我们所看到的最早的蒙古文出版物残片[2]。
他还用蒙古文创作了《大黑天颂—摩诃迦罗颂》,是前述德国考察队从吐鲁番地区找到的。结尾处交代“由比丘·搠思吉斡节儿,以此韵文来赞颂” [3]。摩诃迦罗为梵文Mahakala之音译。在元代,由八思巴赠送元朝宫廷一尊用一千两黄金铸造的摩诃迦罗神像,成为世祖以下历代崇奉之神,蒙古文文献称之为阿拉坦·摩诃迦罗。《元代画塑记》记载:“仁宗皇帝皇庆二年(1313)八月十六日,敕院使也纳,大圣寿万安寺(今白塔寺)内,五间殿八角楼四座,令阿僧哥提调,其佛像计并禀搠思哥斡节儿八哈失(乔吉敖德斯尔大师)塑之。……西南北角楼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东西角楼四背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4]搠氏写《大黑天颂》的起因与元朝宫廷的这些宗教活动有关。
搠思吉斡节儿在《入菩提行经释》的跋诗和《大黑天颂》中,继承了《蒙古秘史》及之前很早就形成的蒙古文传统诗歌格律,例如押头韵、押尾韵等韵律形式和同韵诗行间音节数、词数基本相同等格律形式;同时吸收梵、藏诗歌的某些结构形式,例如,一般四诗行为一诗段等。可以说,通过搠氏诗歌创作实践,蒙古书面语诗歌格律形式已趋定型,并一直沿用至今。
搠思吉斡节儿还用藏文撰写了《佛陀十二事业》,由当时的蒙古族高僧席日布僧格用蒙古文翻译了其中的四章即四种事业。这是蒙古人最早看到的蒙古文释迦牟尼传。原稿收藏于俄罗斯前列宁格勒大学东方学图书馆。美国著名蒙古学家尼·鲍培于1967年在威斯巴登发表了这个蒙古文原稿及其研究论文、拉丁文转写、注释和英文译文。[5]
关于搠思吉斡节儿及其作品的研究工作自14世纪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较而言,作品研究胜过生平事迹研究,对其生平事迹,学界有不同意见,甚至有误解,其主要原因是文献资料的缺乏。根据蒙汉文文献记载,我们目前仅仅掌握他在1305—1321年间的一些活动情况。例如,上述《入菩提行经》第十章结尾记载:“蛇(乙巳,1305)年译完。”《入菩提行经释》结尾记载:“遵照汗王圣旨,……吾比丘·搠思吉斡节儿,猪年(辛亥,1311)秋元月初一写完。”“鼠年(壬子,1312)夏,在大都白塔大寺将入菩提行经释刻板印刷一千册,分发众人。皇庆元年。”《元史》记载:“皇庆元年(1312)……冬十月甲子,……云南行省右丞算只儿威有罪,国师搠思吉斡节儿奏请释之,帝斥之曰:‘僧人宜诵佛书,官事岂当与耶。’”皇庆二年(1313)三月壬子,“赐西僧搠思吉斡节儿钞万锭”。英宗至治元年(1321)春四月,“敕搠思吉斡节儿八哈失寺内,常令军士五人守卫”。[6]另外,《元代画塑记》记载搠思哥斡节儿八哈失于1310和1313年参与白塔寺佛像的雕塑。《通制条格》记载,搠思吉斡节儿于1314年12月28日上奏河西地区宗教人士应被免税收等等。[7]澄清搠思吉斡节儿在1305—1321年间的活动情况,对研究他的生平事迹意义重大。
中外学者关于搠思吉斡节儿生平事迹研究中常把他与其他人相混淆。一是将搠思吉斡节儿同西藏夏鲁寺创建人布顿大师之老师的老师滚·却姑峨色(法身光明)相混。例如,答里麻固师《金轮千辐》、章嘉·益喜丹必若美《智慧之源》、[8]洛桑泽培《蒙古佛教史》[9]等蒙古文文献及俄罗斯著名藏学家Ю·Н罗利赫的有关论文等。[10]根据迅鲁伯《青史》等藏文文献记载,却姑峨色生活的年代为1214—1292年。[11]二是将搠思吉斡节儿同元代帝师乞剌斯八斡节儿相混。例如,伊希班觉《如意宝树史》。[7]根据汉文、藏文历史文献记载,乞剌斯八斡节尔生活的年代为1245—1303年。三是将搠思吉斡节儿与林丹汗《甘珠尔》经翻译班子3306个固师中的被授予乔吉斡德斯尔·达日汉喇嘛称号的萨木坛僧格相混。[12]萨木坛僧格于17世纪20年代参加过《甘珠尔》翻译工作。以上三个人的生活年代与搠思吉斡节儿的生活年代相距较远,所以他们不是搠思吉斡节儿本人。更详细的考证,请参阅拙文《再论元代搠思吉斡节儿生平事迹》。[13]关于搠思吉斡节儿1305年以前和1321年之后的事迹及其祖籍、生卒年月,以至族属等问题,由于史料缺乏,至今没有弄清楚,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丹赞达格巴.蒙古文启蒙—奥突尔贵嘛呢[A].蒙古语文研究资料(蒙古文)[C].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1-21.
〔2〕道布.回鹘式蒙古文文献汇编(蒙古文)[C].民族出版社,1983.159-182.
〔3〕DalantaiCerensodnom,ManfredTaube.DieMongolicaderBerlinerTurfansammlung.AkademieVerlagGmbH,Berlin1993.TafelⅧ-ⅩⅢ.〔
4〕秦岭云.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C].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5〕NicholasPoppe.TheTwelveDeedsofBuddhaAMongolianVersionoftheLalitavistara.MongolianText,Notes,AndEnglishTranslation.OttoHarrassowitz.Wiesbaden1967.
〔6〕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4519,642,553,555,2537.〔7〕黄时鉴.通制条格[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328.
〔8〕章嘉·益喜丹必若美.智慧之源(蒙古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48-50,171-172.
〔9〕洛桑泽培.蒙古佛教史(蒙古文)[M].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康德11年抄本.
〔10〕李佩娟.十三至十四世纪的蒙藏关系[A].民族史译文集(4)[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8.
〔11〕郭和卿.青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244-263.
〔12〕Д.Цэрэнсодном.ⅩⅣзууныуеийняруунайрагчЧойжиодсэр[M].Улаанбаатар:ШинжлэхУхааныАкадемийнхэвлэл,1969.12-15.
〔13〕贺希格陶克陶.蒙古古典文学研究新论(蒙古文)[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516-543.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