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文化的困境与传媒的价值观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04-29  作者:何晓兵

 
  达斯坦表演与口头传播面临着生死存亡。在过去的近一个世纪中,随着西方文化的大量进入及其涵化式影响,随着“五四运动”以来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痛加垢詈,随着中国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型,中国人的文化价值观也发生了前所未见的巨大变化。这个价值观的变化可以概括为:多数中国人对以“现代化”为标签的欧美文化和文明趋向于过度的认同,而对于自己以“落后”、“保守”为罪名的传统文化趋向于蔑视与弃守;对商业性流行文化(又称“大众文化”、“时尚文化”)趋向于过度的肯定与趋奉,而对古老悠远、积淀丰厚的民族民间文化趋向于否定与离弃。在这个新的“西化”(现代化)加“商业化”的价值观主导下,中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遇上了一个“三千年来从未有之变局”。这个迄今已历百余年的“变局”,是一部喜剧与悲剧交杂上演的大戏剧,在这部戏剧中,许多美丽的希望终于成为了现实,同时也有许多美丽的现实最终碎裂为烟尘。达斯坦很不幸地成为后者,与之同属不幸的事物还有很多。我们常常为这些美丽事物的消逝而扼腕长叹,我把这一感受称之为“熟悉的悲哀”。

  如达斯坦之类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消逝,固然要归咎于我们所有持有偏执价值观的人,但首先要归咎于当代的传播媒体。因为,在当前这个由信息主宰的世界里,传媒并不仅仅是一个信息的简单载体,更是一个通过筛选甚至制造信息以操纵社会的强力机构。从最近因欧美传媒依其特定价值观对西藏问题的偏颇报道所导致的欧美民众对中国的普遍性误解事件,即可以看出传媒在操纵社会方面拥有多大的力量。由此我们设想,如果我们的传媒也存在类似的价值观偏颇,并出于偏颇的价值观而将其强力加之于本来已备受磨难而生机脆弱的传统文化与艺术之上,结果将会如何?

  不幸的是,我们的媒体早已在这样干了。记得在上世纪的90年代末,我建议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开辟一个展示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专题栏目。蒙相关领导的恩准,这个叫做《一方山水一方歌》的栏目开始了首期拍摄。记得当时负责这个节目的女编导,是一位从法国归国的电影学博士,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文化责任感。她带领节目摄制组走遍了怒江两岸、黔东南山地和川北山区,拍摄了傈僳族“木刮”(古歌)、侗族“大歌”和白马藏族民歌及其相关民俗文化事象,制作出了3集精彩的民歌文化专题节目,但这个栏目刚刚播出就夭折于摇篮之中。其原因在于,当时电视台的某位领导认为这样的节目与“现代”和“时尚”距离太远,主观认定其收视率不可能高,因此所拨制作经费少到不足以支撑节目的外出拍摄。仅就这个栏目的夭折而言,当然只能算是一个小小悲剧,但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媒体从业者的价值观偏颇,使得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他们轻视、漠视甚至蔑视的信息排斥在传播之外,由此而导致中国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和艺术整体失语,并逐渐因为被排挤到当代社会文化边缘而渐渐湮灭。

  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价值取向,主要趋于“义”(对公益的强调)一端。如达斯坦、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之类民间叙事诗歌,通过对民族历史、信仰、爱情等内容的述说,把本民族生存所必需的各种知识、信仰、情感、伦理规范等,一代一代地口头传承给其所有的成员,并由此编织起凝聚族群、组织社会的强劲纽带。这类民间艺术从来就不是商品,也从来不是主流文化的“喉舌”,它们不太可能给其拥有者带来金钱和权力。但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不仅会失去许多人类世代积淀下来的知识,更将失去自身价值观念的平衡和健全,从而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或中国传统文化所鄙视的“小人”加“蠢人”。

  鉴于此,吁请中国的传媒人士们,为了你们自己的孩子,为了中国文化的未来,请伸出你们的手来救救已成绝唱的达斯坦们。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20080425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