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巴克思在其民间文学传承中的作用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2-01 作者:黄中祥
[内容提要] 巴克思乞求天神的程式渐渐地嬗变成流行至今的巴克思歌、巴克思曲和巴克思舞,其中巴克思歌又分为加勒巴热奴歌、白迪克歌和阿尔包歌。加勒巴热奴意为“祈求、央求”,即呼云唤雨歌;白迪克意为“戏谑、祛除、驱逐”,即诀术歌;阿尔包意为“诱惑、诱骗”,是为治疗人或牲畜被蛇、蝎、蜘蛛、黑甲虫等毒虫咬伤而唱的一种巴克思歌。他们不仅会唱求雨、治病的巴克思歌,而且也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说唱艺人,是古老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承者。
巴克思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演唱艺人,是哈萨克族古老民间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和传承者,是哈萨克族英雄史诗的创作者和演唱者。巴克思的功能在不同民族中是有差异的。如与哈萨克族同语族的卡拉卡勒帕克族的巴克思就是单一的民间演唱艺人,主要演唱大布头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①]
哈萨克族称萨满巫师为巴克思(有的学者认为哈萨克族的巴克思“baqsI”[②]来源于汉语的博士一词)。哈萨克族民间的巴克思不但是歌手、乐手、诗人、巫医、占卜者,而且还是口头文学韵文作品的演唱者。他们演唱时,一般用库布兹琴(现在多为冬布拉琴)伴奏,并伴有一定的形体动作。虽然巴克思是古老萨满教的产物,但他们在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大草原之后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萨满教认为世界分三层:上层居住着神仙,下层居住着恶魔,中层居住着平凡的人类,而巴克思是连接中层人类与上层神仙的使者。当遇到疾病、灾难、丢失牲畜等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时,只好求助于超自然力量的天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灵魂。那么,怎样求助呢?他们只有通过人与神仙之间的使者——巴克思去求助于神仙。巴克思就要用自己超人的语言去感化神,让神施展其超凡的力量,达到祛病消灾的目的。为了使自己的唱词更加生动、响亮、富有震撼力,巴克思要在库布兹或冬布拉琴暴风骤雨式的弹奏声中,疯狂地舞动。随着萨满教在哈萨克草原的普及,巴克思的这一整套乞求天神的程式渐渐地嬗变成流行至今的巴克思歌、巴克思曲和巴克思舞。
巴克思歌在哈萨克语中称为“巴克思萨仁”(baqsI sarInI),“萨仁”是曲调的意思。巴克思歌取材于民间的神话、传说和史诗,由巴克思本人创作演唱。巴克思歌中运用的语言极其灵活,想像力极其丰富,在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对哈萨克族民间文学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流传在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一首巴克思歌:
"aq perim men kOk perim,\aspannan berdi kOp perim!\jalRIz qanat dAw perim,\jalRIz kOzdi jaw perim,\SaqIrRanda kel perim."[③]
(白神和蓝神,/天上来的众神!/独翅的巨神,/独目的敌神,/众神呀,邀请时就来吧!)
这里的“独翅的巨神”、“独目的敌神”与哈萨克族的神话、传说有关,是常见的一个幻想形象。常常可以看到英雄被派到一个有去无返的地方,在那里和鸟神相遇而得到援助的惊险情节。在巴克思歌中,对英雄和贤达灵魂的崇拜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不仅借助飞禽走兽和自然神的威力,而且还乞求英雄、贤达和部落头人灵魂的援助。
巴克思歌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学中最古老的体裁之一,与古老的英雄史诗十分相似。演唱时所使用的程式是中世纪哈萨克族民间歌手演唱英雄史诗惯用的“帖尔篾”韵律,其描写手法也有相似之处。如巴克思歌是这样描绘马神的:
"aynayIn kOk ayRIr,\kekiling bar eki ayRIr,\ayIw SaSIng albIrap,\tulIm SaSIng salbIrap,\kir Uyge,kel qasIma,\jal-quyrIRIng jalbIrap.”[④]
(我那可爱的青色公马,/长着额鬃的两匹公马,/你长着泛红熊毛鬃发,/你那抓髻向两边耷拉,/走进屋来,到我的身旁,/甩着你的颈鬃和尾巴。)
骏马不论在巴克思歌中还是英雄史诗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被夸张神化的对象之一。巴克思祛鬼时需要神马的震慑(直到今天哈萨克族的巴克思在驱邪治病时,仍然把马骑进屋内),英雄杀敌时需要神马的帮助。巴克思歌和英雄史诗离不开马,马永远是他们实现夙愿的工具。这是巴克思歌和英雄史诗的共同母题,是草原文学的一大特色。不仅巴克思是英雄史诗的演唱者,而且巴克思歌与英雄史诗也有着相同的情节内容和演唱程式。
霍尔赫特是哈萨克族巴克思的祖先,是著名乐手,还是一位拥有12章篇幅史诗的创作者和演唱者 。几乎所有的巴克思都视霍尔赫特为祖爷,将他奉为圣人和宗师。如巴克思演唱霍尔赫特的歌和库布兹乐曲时都要吟诵:“霍尔赫特祖爷是巴克思的鼻祖,若有失误,乞求予以谅解!”、“歌手的大宗师是霍尔赫特祖爷,得到他的祝福法术将力大无比!”等名句。
继霍尔赫特之后就算阿山·卡依赫了。一般把常发愁伤感的人比喻为阿山·卡依赫(卡依赫在哈萨克语中意为“悲伤”)。民间流传着有关阿山·卡依赫的许多传说,其中最出名的是他为解除百姓的痛苦去寻找“乐土”的传说。这一传说的故事梗概是:阿山·卡依赫是人民的庇护者,正义的捍卫者。他游历四方,可谁都没有见他笑过一次。他常常对汗王专横跋扈的行为不满,为部落的日渐衰落而忧心忡忡。他骑着一峰善跑的骆驼周游四方,寻找“乐土”——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流水清澈、天下太平,能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于是,他每到一地都要进行评说、预测和占卜,但最终还是没能找到想像中的“乐土”,带着终身的遗憾长眠于乌勒山之麓。[⑤]
这一传说反映了阿山·卡依赫为百姓担忧、为部落着想的高尚品质和崇高形象。然而,他为什么要啜怛伤悴,寻找“乐土”呢? 阿山·卡依赫生活在15世纪,是一位能说会唱的著名歌手。最初,他在诺盖汗王奥尔曼别特的御用之下,后来到哈萨克汗国的第一位汗王贾尼别克的部下谋职。14世纪,统治整个克普恰克(钦察)草原的金帐汗国瓦解,出现了部落之间不和的动荡局面。频繁的征战使人民颠沛流离、苦不堪言。阿山·卡依赫就是在这种状况下骑着一峰善跑的骆驼开始寻找“乐土”的。他每到一个地方,都要进行评说、占卜。实际上,这些评说、占卜的过程就是他演唱的过程。他要唱出百姓的忧愁,人民的历史和民族英雄的丰功伟绩。他奉霍尔赫特为宗师,是一位演唱过多部英雄史诗的巴克思。他无论走道哪里,都会把霍尔赫特挂在嘴边:
“人民的疾苦使他悒悒不乐,/唉,看我在忧郁地演唱!/唉,世道呀,唉,世道,/这能是人民祈求的世道?/ 这世道将来会成什么样,/唉,请你快将音讯昭告!”
14—15世纪,尤其是在乌兹别克汗国时期,萨满教受到了伊斯兰教的排挤。视巴克思的传统演唱活动为异教徒行为,把民间的陈规陋习都归咎于他们。从此,哈萨克族的巴克思衰颓减少,对自己的角色进行了调整。有的放下手中的库布兹琴,变成了行医治病的民间医生;有的放下手中的法器,捧起古兰经走进了清真寺。虽然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哈萨克族民间的萨满教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萨满教的自身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萨满教是一种原始宗教,具有原始性、兼容性、普遍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伊斯兰教兼容不了它,可它能接纳伊斯兰教的部分成分。因此,几百年后的今天,演唱英雄史诗的巴克思不多见了,然而占卜、行医的巴克思仍然存在,而且还容纳了伊斯兰教的内容。如巴克思在行使自己的职能时总要以“你的怀里揣着《古兰经》,你的脖颈挂着护身符;两者是亲密的安拉,两者是一对孪生兄弟!”等类似的颂词。可见,在巴克思歌中融合了一些伊斯兰教的内容,但原巴克思歌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更加丰富了。
在哈萨克族民间的巴克思中,最具代表、最有影响的是霍尔赫特祖爷。他为哈萨克族的古代民间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哈萨克民间文学,尤其是在英雄史诗中占据重要地位。哈萨克族学者艾·玛尔库兰对霍尔赫特进行了很多研究之后说:“在历史上,霍尔赫特是一位贤哲。他作为一位巴克思被人民公认为是智者、圣人、诗人、音乐家及具有先见之明的预言家和神奇的人”[⑥]。直到21世纪的今天,哈萨克族的巴克思仍然将霍尔赫特祖爷和阿山·卡依赫奉为宗师。
“我要弹霍尔赫特的乐曲,/我脖子上挂着库布兹琴。/阿山·卡依赫是一位圣人,/我祈求你们快快显示神灵!”这已经成为哈萨克族巴克思们演唱时的固定序词。
随着萨满教对哈萨克草原影响的不断加深,巴克思的这一整套乞求神灵和魂灵的程式也渐渐地嬗变成加勒巴热奴歌、白迪克歌和阿尔包歌。
(一)加勒巴热奴歌
加勒巴热奴是哈萨克语“jalbarInIw”的音译,意为“祈求、央求”,即呼云唤雨歌。现已经成为哈萨克族民间的一种习俗歌。
对游牧民族而言,草场的长势至关重要。他们一年四季不断地迁徙,就是为了让牲畜吃上最好的草,着上最厚的膘。哈萨克族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牧场是天然草场,风调雨顺就丰衣足食;干旱少雨就人饥畜亡。天不降雨,地上长不出草,牲畜就吃不饱,随即就疫病滋生,牲畜死亡,依赖牲畜度日的牧民就会遇到重重困难,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遇到久旱不雨的时候,人们只好去向苍天的统治者——阔克腾格里(上苍)祈求。这样,日久天长就形成了呼云唤雨的习俗——加勒巴热奴歌。向上苍祈求,不仅要有生动的语言,而且还要伴随一定的仪式。形成一定规模的声势,才能感动高高在上的上苍。这种呼云唤雨的仪式要由人与神的使者——巴克思来主持。仪式上,要把取自白色大牲畜(马或者牛)内脏的结石(称为“雷石”或“魔石”)放入水中或洒上水,并由巴克思念诵神圣的祷文和演唱呼云唤雨歌。现流行最广的一段呼云唤雨歌是:
"at basInday,aq bult,\qoy basInday,kOk bult,\qoRalI kOlder qurIdI,\quba jondar SOldedi,\qoldan qara jawIn ber!\qara sabam qawsadI,\sarI ayaRIm sawsadI.\jandI dosIm aq bult,\omIrawdan soq bult!\tUrlen,qara bultIm!" [⑦]
(马头一样大的白云,/羊头一样大的灰云,/长满水草的湖干了,/枯黄色的山冈渴了,/请下一场瓢泼大雨!/我的黑皮囊糟破了,/我的脏脚趾溃烂了。/我挚友一样的白云,/直冲而来吧,云彩!/变幻吧,我的乌云!)
有时,哈萨克族的巴克思还会一边演唱着呼云唤雨歌,一边转动着一位男人的头,让他进入到昏迷状态,从而达到呼云唤雨的目的。另外,巴克思还运用“刮”一词的重复,感化风神,以此实现呼风唤雨的愿望。如流传在民间的一首呼风唤雨歌:
"qayIng basIn qayIra soq,\arSa basIn ayIra soq ,\tobIlRI basIn tolRay soq,\atan tUye jIRa soq,\at bawIrInan Ote soq,\Uzenggini Uze soq,\tebingini tese soq." [⑧]
(请你把桦树头刮得弯下,/请你把柏树头刮得散开,/请你把绣线菊刮得摇曳,/请你把公骆驼刮得倒下,/请你从骏马的胸脯刮过,/请你把马鞍的镫子刮断,/请你把马鞍的鞍韂刮穿。)
(二)白迪克歌
白迪克是哈萨克语“bAdik”的音译,意为“戏谑、祛除、驱逐”,即诀术歌。实际上,白迪克是运用生动、神秘的语言去祛除人畜疾病的一种巴克思歌。
在缺医少药的年代,疾病对人或畜而言是致命的强敌。当人或牲畜患疫病时,人们总觉得束手无策,只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超人的力量。要想获得超人的力量,就得想方设法去感动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白迪克之夜——唱祛除人畜疾病的巴克思歌。在山岗或阿吾勒村边点起一堆篝火,在巴克思的主持下,姑娘、小伙子们通宵达旦地唱白迪克歌。一般姑娘和小伙子们分成两队,把病人或病畜置放在中间,以对唱的形式进行轮流对唱,有时也合唱。白迪克歌有词有曲,拥有与“转移疾病”、“祛除疾病”的含义相对应的唱词——“转移吧,转移吧!”或“转移吧,白迪克!”。如:
小伙子们:
"ayt degennen aytayIn-aw bAdikti,\qaramaqpal tonIm bar barSa Adipti,\ot ottamay, suw iSpey jata berse,\bAdik emey nemene bir kAdikti.\KOS,kOS!"
(让我唱我就唱哟白迪克歌,/我的黑丝绒大氅格外挺直;/不吃草,不饮水那样躺着,/治不好病还算什么白迪克。/转移吧,转移吧!)
姑娘们:
"bAdik ketip baradI otqa taman,\jUgen ala jUgirdim atqa taman;\quday ongdap bAdikti qolRa berse,\iytere salar edim otqa taman;\KOS,kOS” [⑨]
(白迪克来到了火堆跟前,/我拿着笼头跑到马跟前;/胡达保佑把白迪克送来,/我要把它推到火堆跟前;/转移吧,转移吧!)
萨满教认为,不仅天地、山河、雷电、风云、雪雨等自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有灵魂,而且每一种疾病都有其神主,而且是依附在人和畜身上的鬼魂。这些鬼魂不会死亡,只能将它们从人、畜身上和阿吾勒的住地转移到其它物体的身上或别的地方。唱白迪克歌的目的就是把这些鬼魂驱逐走。这种驱逐鬼魂演唱白迪克歌的习俗是在原始萨满教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男女青年对唱联欢的娱乐形式。白迪克歌已经从巴克思歌逐步演变成流行于民间的习俗歌,这一贡献要归功于哈萨克族民间的巴克思。
(三)阿尔包歌
阿尔包是哈萨克语“arbaw”一词的音译,意为“诱惑、诱骗”,是为治疗人或牲畜被蛇、蝎、蜘蛛、黑甲虫等毒虫咬伤而唱的一种巴克思歌。它是“具有神秘力量”的咒语,利用它可以消灾祛病。一般认为,对毒虫的神主唱神秘的歌可以感化它,使其虚弱无力,并可转移其毒汁。哈萨克族民间把从事这一活动的人叫做“arbawSI”(阿尔包齐),也就是巴克思。如为被蜘蛛咬伤的人所唱的一首阿尔包歌:
"bUyi,bUyi,bUyi SIq,\bUyi qambar SIq,\zAhAringdi jaymay SIq,\otIz omIrtqadan SIq,\qIrIq qabIrRadan SIq."
(蜘蛛,蜘蛛,出来,/蜘蛛康木巴尔,出来,/不要扩散毒汁,出来,/从三十节的脊椎出来,/从四十条的肋骨出来。)
(蜘蛛,蜘蛛,出来,/蜘蛛康木巴尔,出来,/不要扩散毒汁,出来,/从三十节的脊椎出来,/从四十条的肋骨出来。)
阿尔包歌的另一种类型是通过念诵威严、有力的语言对毒虫的神主进行威慑、恐吓,以便达到祛毒的愿望。如:
"Siyge tUsken SIydey qurt,\kUyedey Ongdes qara qurt,\jaylawIngdI jaw aldI,\qIstawIngdI Ort SaldI,\qarabas qurt SIq beri,\SIq degende qalmay SIq!"[⑩]
(落在芨芨草上的小虫子,/像火棍一样黑的小虫子,/你的夏牧场被敌人占了,/你的冬牧场被大火烧了。/黑头虫子快出来到这里,/叫你出来就全部得出来!)
目前,哈萨克草原的巴克思已经所剩无几,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失去了本来的许多功能,只剩下了治病、占卜等几个微不足道的功能。然而,我们不能忽视他们曾经发挥过的作用,曾经为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承所作出的贡献。
哈萨克族的巴克思生活在浓厚的草原文化环境中,是在草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哈萨克大草原为巴克思创造了独特的成长环境,使他们的性格粗砺、声音洪亮、外型奇异。巴克思高昂震慑的歌声和怪异的外型打扮是草原文化的直接产物,也是其区分于其他民间说唱艺人的主要标志之一。他们能说会算,能弹会唱,与萨勒-赛里、吉劳、吉尔奇、阿肯、安奇-阿肯和黑萨奇等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一样,在哈萨克族民间口头文学的创作和传承上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对他们进行探讨,不但有利于厘清哈萨克族民间说唱艺人的来龙去脉,而且也对深入探讨哈萨克族草原文化所蕴涵的丰富内涵裨益非浅。
注释:
[①] 笔者于2004年5月访问了生活在乌兹别克斯坦卡拉卡勒帕克自治共和国薛玛乃县的卡拉卡勒帕克族民间著名演唱艺人居玛拜·巴扎尔。这位巴克思已经年逾花甲,但仍然能够拉着库布孜琴,以紧喉的沙哑声演唱长篇韵文作品。当场给笔者演唱了英雄史诗《叶德盖》的片段,十分流畅,一唱就唱了两个多小时。
[②] 本文出现的哈萨克文一律使用国际通用的突厥语拉丁字母转写。
[③] 《遗产》(哈萨克文),1984年,第2期。
[④] 同上
[⑤] 《绿草》(哈萨克文),1984年,第3期
[⑥] 艾·玛尔库兰著《古代民歌和传说》(哈萨克文),阿拉木图。
[⑦] 《哈萨克文学史》(哈萨克文),第一卷第1册,第106页,1960年,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
[⑧] 同上,第107页。
[⑨] 托克塔森·毛尔达克麦提“论与宗教观念相关哈萨克族民歌”《新疆高等院校论文集》(哈萨克文),1991年,第1期。
[⑩] 同上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