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昆仑山下的民族文学风采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05  作者: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除了汉族,还繁衍生息着藏、回、土、撒拉、蒙古等兄弟民族。他们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明和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灿烂而悠久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为青海省作家提供了厚实的精神土壤和广阔的生活领域。

   虽然青海文学队伍比较弱小,青海文学作品也比较薄弱,但是青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却引人注目。尤其是新一代少数民族作家的探索和成长,把一股清新之风带入了文坛,他们在汲取民间文化资源的同时,更注重了时代色彩和文体创新,为青海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体现出了一种建构大作品的可能性。

 青海省少数民族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老中青三代作家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汉语与母语作品,如藏族作家格桑多杰的《喳曲的传说》、多杰才旦的《齐毛太》、端智嘉的《一个奇幻的梦》、角巴东主和多杰才让的《雪山情》、班果的《雪域》、居·格桑的《雪山下的情思》、梅卓的《太阳部落》、扎西东主的《收获的季节》、德本加的《静静的草原》、尖·梅达的《南逝的云》、撒拉族作家韩秋夫的《秋夫诗选》、马丁的《家园的颂辞与挽歌》、蒙古族作家察森敖拉的《祁连游牧仔》、土族作家鲍义志的《呜咽的牛角号》等优秀作品,都曾先后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庄重文文学奖等国家重要奖项,在省内外颇有影响。

 青海作协一直对少数民族文学工作十分重视,在人员少、经费缺的情况下,挤出资金、创造条件为创作势头较好的少数民族青年作家召开作品研讨会。这不仅是为被研讨者的创作走向诊脉,更重要的是在少数民族作家中形成激励进取、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大力扶持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

 自新世纪以来,青海多次举办了较大规模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研讨会和文学研讨、策划活动,主要有:全省第三届藏族文学创作研讨会、全省第二届撒拉族、回族暨马丁诗歌研讨会、藏族女作家梅卓《麝香之爱》研讨会、全省第三届撒拉族、回族暨韩莉诗歌研讨会、土族作家祁建青《玉树临风》研讨会等。

 近十年来,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发展较为迅速,目前省作家协会会员885人中,少数民族会员有178人,其中16人为省作协委员,有13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省作协名誉主席、副主席中有藏族5人,蒙古族1人,撒拉族1人,土族1人。在全国和省级文学评奖中,获奖的少数民族作家有70多人次。

 据初步统计,青海省少数民族作家在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青海人民出版社等省内外出版的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有60多部,在《小说选刊》《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都在全国少数民族作家格局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丰富了少数民族文学的形式和内涵,反映了青海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发展和成就。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