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2级博士生】孙立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和新中国民族国家想象—— 以蒙古族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草原晨曲》为中心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29  作者:孙立峰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和新中国民族国家想象

  —— 以蒙古族电影《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草原晨曲》为中心

  孙立峰

 

  导师姓名及职称 : 斯钦孟和教授

  系 别 : 少数民族文学系

  专 业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 : 蒙古族与北方民族文学

  2015年4月

 

  摘 要

  1949年至1966年,中国大陆范围内的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艺术创作与相关历史现象,属于中国当代电影历史的一个特殊断代。本文主要期望从民族国家想象的角度,对于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进行解读,也是对于中国红色文本经典画面的坎坷寻真。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所发挥的特殊作用,是我们今天所需要重新探讨和建构的。

  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现实存在,因其独特性和叙述功能在特定历史,如何于民族国家想象中显示自己优势。论文共分为:绪论,历史与记忆,政治与生态,国家与革命,民族与叙事,女性与解放,人民与新生,结语八个部分。论文各个部分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需要提示的是,我们今天更加需要通过借助想象来理解历史,理解新中国电影以及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绪论由电影与文学两部分,这个入点构成论题学术背景,在这个背景之上,进行审视和探讨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与民族国家想象之间关系,读解学术界关于民族国家想象和重写中国电影史,以及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关系等等话题。话题试图将“想象”内容引向具体与深入。诚如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里面所论:民族是一种被想象出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一种团体归属意识。

  本文把讨论内容的时段划定在1949年至1966年新中国建立初期。也就是学界通常所述的新中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之前。由于这一时段的独特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特点规矩了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生产和存在语境。在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以及百花齐放年代时刻,我们能够回望看见,从1949年至1966年之间,一共拍摄中国少数民族电影49部。这些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是当代中国电影甚至中国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方面意义重大。

  第一章,历史与记忆:民族国家想象与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新生配置与话语建构。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历史与记忆内涵进行考察,是对于中国革命历史的一种重新感知与关注,是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记忆重构的迫切需要。

  第二章,政治与生态: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红色边地实践与革命理论路径。新中国成立之初需要获得社会整体认同。认同是一种理想化的光标想象,是一个国家合法性的心理宣言。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生存的南方和北疆地方布局和理论体系进行分析,重新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区域读解和领土进行认识。

  第三章,国家与革命: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考察的内外视角和红色视野。从《内蒙春光》到《内蒙古人民胜利》的诞生,是1949年之前新中国的文化曙光。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人民与革命主题进行探讨时,一个新建立民族国家最为重要的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成为人民对于国家的拥护和期待的根本源泉。

  第四章,民族与叙事:民族国家的革命理性与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道德视角。通过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银幕上面的革命心,阶级情,工作组,医疗队等等红色往事追述,重新鉴定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红色和荣光形象,重新塑型人民共和国银幕新人形象。

  第五章,女性与解放: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的双重话语与身体主权。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参与者。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女性形象是当代中国电影重要组成部分。她们在中国多民族文化共同体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构方面意义重大。

  第六章,人民与新生: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中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红色经典与主流人物。以上一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为中心, 读解和阐释这一阶段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中类型人物形象, 呼应新中国银幕英雄形象的审美特征,探索那一个年代里有关红色画面文本中新生形象特征,是今天时代的高端需求。

  结语,回眸1949年至1966年:新中国少数民族题电影的宏大叙事与红色命线。重新回看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对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之民族国家想象进行比较完整的总体评价,通过画面认同一种革命叙事。用镜头塑造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集体认同和共同记忆,期望今天重新成为关于民族国家想象的应用标尺。

  关键词:新中国;民族国家想象;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国家认同;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