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纪念贾芝先生诞辰110周年】[刘魁立]永恒的怀念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12-31  作者:刘魁立
  一个人的成长,除掉本人应具备的相应资质作为基础,并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奋进之外,还要有好的机缘。而这种机缘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明白地说,就是要顺应客观环境和满足时代需求,在多数情况下,或许还要有前辈或者师友的提携和帮助。
  我是幸运的。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几位让我永生感恩的贵人,在重要的转折关口,以他们的榜样力量,教育我、引导我,让我多作贡献,让我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尊敬的贾老,就是我永远感念的前辈和引导者。接受贾老教诲、与贾老相处的许多珍贵瞬间,时时萦怀在我的心头,成为永恒的记忆。
  1958年,我刚刚进入莫斯科大学研究生院学习,有幸回国参加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听贾老作关于新民歌的报告,在和平饭店的一间会议室,受到贾老和李星华同志的接见。那次谈话成为我学习期间强劲的鼓舞力量,那一场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永志不忘。
  20世纪70年代,我被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外文部工作期间,多次到演乐胡同贾老的寓所去看望他老人家,深深地被他关心国家命运、关心人民文化事业的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动。
  1979年5月,感恩贾老的多方努力,我被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从此就更直接地与贾老接触。那两年正是民间文学领域恢复工作、重建组织,看到他为民间文化事业操劳筹划、积极工作的忙碌身影,我深受感动。有几次看到他在蜂窝煤炉前,端着一碗稀饭,一面进餐,一面和来访的同志商量工作的情景,我钦佩和感慨的复杂心情交织在一起。到了今天,每当想起这些场景,总会沉思良久。
  在参与热火朝天的民间文学事业的同时,贾老还特别注重扩大中国民间文学的世界影响,努力开拓中国民间文学领域的国际交流。贾老在这方面的开创之功,应该被历史所铭记。
  1978年末,经贾老筹划,邀请以臼田甚五郎为团长的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日本汉学家和民间文化研究领域的专家伊藤清司、直江广志、野村纯一、君岛久子、加藤千代等10余位代表,和中国民间文学领域的专家会见、交流,开启了改革开放之初国际交流的先河。随后又与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以及苏联、美国、芬兰、冰岛、韩国的民间文化界,建立了学术联系和组织联系,这些文化交流间接地为我国民间文学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视野,为我们的学术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1983年9月,我陪同贾老出访北欧。我们从赫尔辛基乘火车到达土尔库。在土尔库火车站,贾老刚下车,一个高高大大的芬兰人迎上前来,第一句话就是:“您的到来、我们的见面,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这位芬兰朋友就是知名的民俗学者劳里·航柯。他时任国际民间叙事研究会主席、北欧民俗学会主席、芬兰文学协会主席、土尔库大学教授。后来他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工作并参加了《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起草与制定工作,从中给予中国很大的帮助。
  在冰岛访问期间,贾老碰到冰岛女作家奥尔加,奥尔加说:“我第一次看到中国人!”贾老回答说:“我作为中国人第一次被您看到,感到非常荣幸!”贾老这次出访北欧,开辟了我国学术界同芬兰民间文化领域以及冰岛文化界的广泛联系,为后来两国的学人互访和文化交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每到一个国家,贾老都借机宣传和介绍我国的藏族史诗《格萨尔》、演唱《格萨尔》的民间歌手以及时下的搜集研究情况;同时介绍了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这些信息的传达对树立中华民族具有悠久宝贵史诗传统的形象,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贾老的每次出访和发表演讲,对宣传我国民间文学事业成就、加强国际交流,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我还清楚地记得,1985年秋季的一天,时近中午,我和贾老赶往芬兰驻华大使馆,一进门,大使在门前迎接,刚寒暄几句,就见航柯教授匆匆赶来,他一面抚平着自己褶皱的衣服,一面抱歉地说,他从芬兰赶来,刚下飞机,在旅馆未及熨整衣服,深感歉疚。大家落座,茶叙未久,随之大家起身步入隔壁的一间像会议室一样的房间。大使怀着敬意对贾老说,您对中芬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芬兰政府和芬兰人民对您表示敬意和感谢,特别向您颁发奖章。说着大使从航柯教授的手上接过刚从芬兰运送过来的一枚奖章挂在贾老胸前。随后贾老致辞答谢。接下来大使和夫人又设宴款待贾老和我。
  进入21世纪,我和贾老见面很少。虽然有时也到干面胡同贾老寓所去探望,但时间都不长,仅仅报告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而已。记得有一次,我去看望贾老,贾老及夫人和来人商谈工作,时间已过中午,大家还饿着肚子。我趁机来到厨房,见有现成的猪里脊肉,便动手做成炸猪排,盘子不够便装在大碗里,端来给大家吃,大家交口称赞,我像一个受到夸奖的孩子,高兴得忘乎所以。
  
  2001年12月,贾芝(右二)与白庚胜(左一)、杨亮才(左二)、刘魁立(左三)、王平凡(右三)、金茂年(右一)合影
  2000年12月12日,是贾老的米寿纪念日,我去看望贾老。我们竟日长谈。我向贾老详细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贾老对我谈及他的人生态度。贾老说他从青年时代就矢志革命,虽不是永远都处在顺境之中,但遇事不汲汲戚戚,一是学会了超脱,二是始终乐观,抱定伟大目标,不停向前。贾老讲起许多往事,虽然是自己的回忆,但在我听来却是深刻的教诲。
  贾老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许多教诲,还时时响起在我的耳边,他的光辉形象鼓舞着我,让我在生活的道路上永远能汲取到不竭的、积极向上的力量。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年12月11日第5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