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乌尔沁]有用的话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01  作者:乌尔沁

卞之琳先生

  2015年元旦之前,去看望刚刚游学回来的朱虹先生,叙谈时说到了朱老师的老师卞之琳先生。朱老师说:卞先生一直都是我老师。他就是在这样一个冬天走的。记得我刚刚当他学生的时候,还是一个小姑娘呢。现在一眨眼,我都80岁了。

  记得那是1998年底的一天,我如约前往京城东区干面胡同探望卞之琳先生。这一天是卞先生88岁生日,正在病中的卞之琳由女儿陪伴。白天多数时间,先生坐轮椅,扶在朝阳的书桌前面,在小书房里编纂着他的个人文集。卞老这一天跟平常日子一样,我甚至想到,他也许忘记了自己生日。每一次看见卞先生的时候,他都会用手指理一理自己满头白发,抬眼睛看看我,嘴巴稍微动一动,没有说话,只有眼神。

  来看先生,我仍然如同以往那样,抱着一些跟先生有关的书,请老人签名留言。卞先生轻轻打开他的第一本诗集《三秋草》扉页,用略微颤抖的手签上名字。先生签名没写多余的字,只是写上:之琳留念。卞先生拿笔的姿势犹如写诗,埋头签名时他低语一声:那时候年轻啊。阳光亮亮地照耀在先生满头白发上,先生身穿的浅蓝色毛衣,被阳光投上温暖。卞先生抚着每一本书的扉页,手握着笔问道:要写点什么话吗。

  在他的诗论集《人与诗:忆旧说新》签名以后,先生抚摩着书,对我低低说了一声:诗,是有用的话…… 有用的话。

  签名。留念。说了有用的话。然后,向卞先生道别,老人摇着轮椅,无声送我到门口。我退出门去。仍然面向老人。

  莫非人越老去,他们话越少吗?像卞先生这样一辈子做文字的老人,其实并不是不爱说话。卞先生回忆说,记得在西南联大的7年中,那真是说话喷薄一般的年代。有用的话。那个时候,来往比较多的有冯至。说到文坛老友们,卞先生目光闪烁。他回忆道,冯至1946年夏天来到北平,他41岁任教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卞之琳当时跟朱光潜、沈从文、闻家驷、陈占元等一些朋友,同住中老胡同的红楼老北大教师宿舍。当时朋友见面,常常谈文学问题和哲学问题。那时我们年轻,有话就说。说的都是有用的话。当时或者后来,冯至一直都是诗兄,我们在一起有共同语言。

  卞先生忆起,1988年初,冯至和我邀约臧克家和艾青一起,参加了由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诗歌一日”活动。冯至在讲话时深有感触说道:“从前那个时候同我一起唱歌的人,除了湖畔诗社的汪静之,其他人现在都已经不在人间了。生物学上有一种孑遗生物,就像植物中的银杏,动物中的大熊猫,我就是这样的孑遗生物。我希望像银杏一样,和诗苑中的繁茂树木一起生长。我也像熊猫一样,和大家一起追求美好的生活。” 卞先生说,你看,这就是诗人语言,是多么有用的话啊。而且冯至他们这些人,一直都是对国家有用的人。

  从前,我们只要见到卞先生时候,他自己还有我们,总是会想起先生的名篇《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是卞先生久远地留存在人们心里的话。

文章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5年02月06日 第 15 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