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忆师恩:承续学术薪火 传延治学精神】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当代中国,一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大师的名字犹如耀眼星石,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老一辈专家学者的优良学风,润物无声地滋养着年轻一代学者,内化为代代相传的一种品质,成为年轻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精神坐标。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社会科学院3位学者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深情回忆了授业恩师的治学之术、解惑之道、处世之风。
尹虎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一个人就是一个学术共同体——回忆钟敬文先生
钟敬文(1903.3-2002.1),原名钟谭宗,广东汕尾海丰人,我国民俗学家、民间文学大师、现代散文作家。他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和民间文学、民俗学的研究和创作工作,贡献卓著。
我在自己求学的各个阶段里都遇到过非常优秀的老师。要说学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我马上会想到钟敬文先生。认识了钟老,就等于结识了一个庞大的学术共同体,这就是大师的力量。
钟老令我永远铭刻在心的,是他身上一种人格魅力,这种看不见的力量能够让人心静如水。先生温文儒雅,和蔼可亲,谈论学问循循善诱,深入浅出,让人回味无穷。他从不谈论别人的短长,不屑于纠缠世俗琐事。因此,每次与先生见面交谈之后,都会感到全身轻松,一切烦恼顿时化为乌有,大脑像雨后晴空一样清晰,自己像重获新生一般。可惜,我再也不可能获得这样的体验了。
先生给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一件事,那是在他弥留的最后一个月。有一天我到友谊医院看望先生,我刚进门,就听到他在叫我的名字。那个时候,他老人家是在病榻上,眼睛并没有看到我,他如何做到通过脚步声而得知我的到来?对此,我长久以来找不到答案。今天想来,可能是因为先生爱教育,爱自己的学生,因此,他才有如此惊人的敏感和超凡的记忆。
我是在留学多个国家、从事23年研究之后,于40岁那年进入钟敬文先生门下学习民俗学。在聆听先生教诲的两年时间里,我逐渐改变了自己偏重外国理论而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主义倾向。人文学术研究,重要的是根子要正,方向要正确,方法要得当。在这方面,钟老给了我很多教诲。他常讲,做学问先要学会做人。做学问要做中国人的学问,做中国民俗学,做田野调查,努力获得第一手材料。他总是强调用材料说话,强调从实际出发研究问题。
钟敬文先生经常说,一个学者的长成需要各种条件。能够成就大学问的人为什么寥寥无几?这是因为个人的主观条件、社会历史和时代的客观条件及各种因素会综合在一起,共同造就一个大师的成长。他经常提起的大师就是顾颉刚先生。这些都证明,钟老对学生有着很高的期许。我虽然一辈子也做不到,但是,毕竟也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我现在进入中年,觉得人要淡定。这个境界是钟老给我们早就指出的。
钟老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遗训,就是他的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品质。对此,我们需要一辈子来体会。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