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西南少数民族汉语文学文献首次获系统整理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3-14  作者:曾江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学研究进程不断推进,相关学术团体逐步成立,学术活动日渐频繁。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民族文学史料学分会自2016年底成立以来,已陆续参与组织多种学术活动,一系列研究课题也相继展开,有力地推进了民族文学史料学工作的开展。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便是较为重要的成果之一。

  2018年,“古代西南少数民族汉语诗文集丛刊”开题,项目组有条不紊地全面搜集了相关文献版本资料。“该项目的学术工作具有资料汇编和数据库性质,包括目录索引、集佚辨伪、校勘标点以及提供高质量的校注等。”该项目首席专家、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徐希平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汉文文集文献研究和整理情况过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还较为薄弱,刻本、稿本、抄本散于各处,极不便于研究,不利于对其文学成就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总体评价,也不利于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民族文献的保护与传承。

  据介绍,该项目涉及白、纳西、彝、羌、回、土家、布依、苗、侗等古代少数民族作家汉语诗文创作;研究团队成员是来自西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的学者,通过此次协作研究,将形成一支多民族、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高水平专家团队。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跃进认为,该项目首次对西南少数民族汉语文学文献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收集和整理,旨在全面展现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为民族文化保护提供借鉴,探索中国民族文献整理和文学繁荣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研究可说明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与汉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交叉影响,展示了其对中国文化的突出贡献。”刘跃进说。

  史料是民族文学史研究的基础。“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倡导中华文学,探讨其如何落地生根。以前,学界已有对作品的整理、个体的叙述,现在按照地区进行的文献史料整理也已经开始。未来,除了西南民族汉语诗文集整理项目,还会开展其他地区的文献整理工作。”刘跃进说。

  民族文献学是近年来相关学界探讨的问题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原副所长汤晓青看来,民族文学研究近年来遇到一些困境。学界一直在呼吁重写文学史,或提出大文学史、多民族文学史等概念,但在操作层面很难推进,这是因为民族文学究竟涉及多少内容尚不明确。少数民族文学的文献资料包括口传资料、书写资料、汉文典籍中的作家创作等部分。目前的文献尚不足以支撑相关研究,因此,相关文献亟须整理。“要在‘讲好中国故事’中讲好中华民族故事,需要有一定的文献基础。”汤晓青说。

  徐希平表示,民族文学史料工作者应加强传统文献学训练,借鉴传统文学史料理论和方法,可将其引入民族文学新视野,发掘和提供新材料,为中华文学史料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2019年3月8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