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为人民抒写 为时代高歌——“砥砺五年——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7-09-22  作者:王珍
   

 

  2016年9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颁奖典礼上,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昌平(左四)为中短篇小说奖获奖者颁奖。 资料图片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特别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

  “这五年,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少数民族文学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族作家以无愧于时代的特色作品,兑现了为人民抒写、为时代高歌的诺言。”9月4日,在文艺报社主办的“砥砺五年”系列研讨会第五场“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感慨地说。

  民族文学事业空前繁荣、成果丰硕 

  前不久,我国首套以民族立卷的文学丛书《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荣获了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新闻出版界最高奖项,每三年评选一次。消息传来,民族文学界极为振奋。

  这套55卷本60册的丛书,编撰历时3年,收录了从1976年至2011年公开发表过的2218位作者的4279篇作品,总字数达到1879万字,较为完整地呈现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面貌。

  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委员尹汉胤称赞,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破天荒的成就”,“第一次以文学的形式,构筑起了一幅绚烂多彩的中华民族版图”。

  2013年,在中宣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作协启动实施为期5年的“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设立国家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基金,从人才培养、鼓励创作、加强译介、扶持出版、理论批评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

  “这些作品扶持项目和人才培训工作,让来自边疆的作者,尤其是人口较少民族的作者,全面提升了文学素质,增强了民族责任感,坚定了文学创作的信心。”尹汉胤说。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作家的阵容可观。据统计,中国作家协会1万多名会员中,少数民族会员比例占到13%。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现有会员3500多人,这5年来,平均每年发展130多人。

  老中青三代作家扎根生活、扎根人民,奉献了许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他们对民族文化传统、民族生活习惯及当代现实生活冲突的描绘,对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的命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切,对底层边缘人物的励志书写,对底层人物精神救赎的关注等,营造了民族文学领域“百花齐放、星空灿烂”的景象。

  民族书写展示“文化自信” 

  拥有丰厚文化遗产积淀的少数民族,向来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民间文学和口头传统的激励下,很多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不但赢得了国内读者的喜欢,也获得了世界级的奖项和荣誉。

  8月29日,第三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组委会授予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银柳叶诗歌终身成就奖”。组委会主席艾伦·麦克法兰在颁奖时说:“吉狄马加的作品根植于彝族数千年的诗歌传统,是用彝人的古老乐器吹奏出的一曲献给他的民族和全人类的颂歌。”

  “一些少数民族作家,以文学的形式表达了对古老文化消逝的伤痛、对保护大自然的呼吁等主题,与今天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难题产生了高度的契合,因此很容易形成国际性对话。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少数民族文学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尹汉胤说。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敬文东认为,人类作为一个种群,爱恨情愁是一致的。尽管每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学作品有共通性。他认为,少数民族作家从某种程度上能够对汉语文学创作形成反哺。“这几十年来,在诗歌的创作上,我们几乎丧失了赞美、歌颂的能力,少数民族写作者却能够弥补这个不足。”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很多边远民族地区变成了开放的前沿阵地、文化输出的大通道,这对民族文学创作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民族文学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刘大先观察到,民族文学有一个特别突出的现象,就是非常关注本民族历史书写,是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进程的书写。他认为,这体现了一种文化自豪感,他将其总结为“千光护照、光光相映”。

  “以前我们讲文学的格局是:大的主流带着各种各样的支流向前奔腾;现在却是多个主题,就像一盏盏灯,形成‘光光相映’的局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多元性。”刘大先说。

  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也注意到,随着民族自信心的提高,少数民族作家的关注视野也在不断扩大。“少数民族作家不仅仅关注本民族文化或者是本民族生存状况,也将目光投向了人类命运、生态环境保护等宏大问题的思索。”

  族际互译推动文化交往交流交融 

  “这五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不断繁荣,扩大了中国文学版图,形成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学生态。其中,母语写作成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的一大亮点。”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说。

  陈岗龙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用母语写作的基层作家反而更有可能写出文学价值较高的作品。“一方面,他们通过互联网能跟世界快速接轨,文学创作手法娴熟;另一方面,他们对文化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没有离开原来的生活基础。”

  但陈岗龙也表示,目前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只能局限在本民族读者群里,如果想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必须要依靠翻译这个桥梁。

  在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中,族际互译是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据介绍,从2013年起,中国作协每年从上年度公开发表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中,精选出约200万字汉语作品,翻译成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种民族文本。民译汉方面,2013年出版了10卷本《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作品选》,2014年起专项,每年扶持民族文字作品单行本10部。

  “《民族文学》民文版的创刊,为‘民译汉’和‘汉译民’的翻译家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说。

  这几年,《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朝鲜文等5个民文版,2/3以上的内容属于翻译作品。“全国新近出版的优秀作品或者全国获奖作家的新作、代表作,大多数通过翻译才得以介绍给少数民族母语读者。”《民族文学》一编室主任杨玉梅说。

  这5年,民族文学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2013年至2016年,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项目共扶持100部作品的对外翻译,涉及15个少数民族、25种语言。

  在近期举办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译出版社和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等共同举办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海外推广计划发布会暨少数民族文学国际翻译出版论坛”,与来自不同国家的出版商进行了商谈。“国外的读者特别想知道,当下中国人是怎样生存、生活的,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恰好回答了这些问题。”叶梅说。

  精心打造精品力作,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在此次研讨会上,刘大先直言,新世纪以来,民族文学领域还没有产生传播特别广泛、流传特别久远的作品;也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这是民族文学在下一阶段要着力突破的地方。

  《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也指出,少数民族作家还要进一步深入体验生活,丰富阅历,开阔视野,克服题材狭窄、写作同质、原创性不足等难题。他期待,未来能够涌现更多能够驾驭大题材、大作品的作家。

  在作品的思想性上,与会专家也特别强调,在坚持多元文化和族别叙事的同时,要进一步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文学力量。

  “文学的民族性不是一个静态的符号,不是一个凝固的抽象物,也不是一个狭隘的藩篱。它离不开变化的社会生活,离不开国家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外界信息的影响。作为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必须扩大时代的眼界和文学的视野,把个人的体验和国家、时代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包明德说。

  与会者认为,未来还要加大民族文学评论、研究的力度,以推动民族文学更好地为人民抒写、为时代高歌,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高峰”作品。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国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