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大先副研究员荣获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03-05  作者:中国作家网

  原题: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在京举行

主席台 

  主席台

获奖者合影 

  获奖者合影

  2015年3月2日,“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颁奖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吴义勤主持会议。

  唐弢先生是我国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鲁迅研究专家、文学史家和收藏家,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92年,唐弢先生的家人在先生逝世后将其全部藏书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赢得了中国文学界、学术界的广泛敬意。中国现代文学馆为此建立的“唐弢文库”,已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宝贵资源。

  为弘扬唐弢先生的学术精神,鼓励青年学者的文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馆设立了“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天津微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向“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提供了资金赞助,以支持中国青年批评家的成长。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于2014年7月9日正式启动。经过20位推荐评委的推荐,共有68篇论文进入初评,并有20篇论文进入终评。全体终评评委经严格评审、多轮投票,最终5篇作品获奖,分别是:贺桂梅的《1940—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黄平的《革命时期的虚无:王小波论》、岳雯的《抒情话语与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命运》、刘大先的《从时间拯救历史——文学记忆的多样性与道德超越》、李永东的《上海模式的中国乌托邦叙事》。获奖论文是反映本年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最新水平的力作,体现了青年学者透辟的思辨力和敏锐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评审专家的一致好评。5篇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已收入已出版的《2014年度唐弢青年文学奖论文集》。终评评委李敬泽、汪晖、王鸿生、南帆、丁帆分别为五位获奖者颁奖。黄平代表获奖者发言。

  李敬泽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高度评价唐弢先生在文学创作、鲁迅研究及文学史研究等领域的成就,热情赞扬了其家属将唐弢先生全部藏书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善举以及对中国现代文学馆事业的支持与贡献。阎晶明、梁鸿鹰、何向阳、陈思和、王鸿生、丁帆、南帆、施战军、程光炜、陈晓明、孟繁华、汪晖、王尧、张清华、孙郁、刘慧英等专家学者也纷纷发言,就“文学史叙事:整体观、历史化与现实感”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讨论,下午继续召开了第四届“唐弢学术论坛”,就此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天津微像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戈表示,将继续支持“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的评选,唐弢先生的家属和与会专家对此表示诚挚的谢意。

  唐弢先生儿子唐若雷、女儿唐若霓、孙女唐涵,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评委会初评评委陆建德、王双龙、李云雷、陈汉萍、郭娟、陈剑澜、姜异新、傅光明、李国平等,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助理、研究部主任李洱,第二、三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获奖作者李丹梦、齐晓红、敬文东、黄发有、邵燕君、姜涛、杨庆祥、王侃、张莉,以及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代表梁鸿、霍俊明、刘涛、傅逸尘、王晴飞、李振、徐刚、金赫楠、王敏、夏烈、丛治辰、张定浩、饶翔等出席会议。

    第四届唐弢奖授奖词 

  1

  贺桂梅的《1940—1960年代革命通俗小说的叙事分析》,将革命历史小说和革命通俗小说加以有效区分,在古典、现代、当代和民族风格、革命历史等众多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冲突的文化背景之中,处理革命通俗小说的形成及合法化过程。其理论视野、研究方法和具体论述,都令人耳目一新。评委会经严格评审,同意授予其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2

  黄平的《革命时期的虚无:王小波论》,超越了王小波研究中流行的“自由主义—文化研究”二元对峙模式,成功地剥离出另一个非观念化的王小波,并对王小波小说的反讽艺术和流行原因及其限度进行了恰如其分的分析。论文视野广阔,论证严密,显示了作者透辟的思辨力和敏锐的创新精神。评委会经严格评审,同意授予其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3

  岳雯的《抒情话语与八十年代小说家的命运》,深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小说的内部,从话语方式的角度分析了八十年代初期文学的抒情特征与权力话语的关系,考察了抒情话语对八十年代叙事文学的推动以及对于作家未来创作的限制。论文观点新颖、语调诚挚、论述恰切,是八十年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收获。评委会经严格评审,同意授予其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4 

  刘大先的《从时间拯救历史——文学记忆的多样性与道德超越》,运用人类学、元史学理论,观照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实践,重新审视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发掘多维度处理历史经验的可能性方面,作者有重要理论推进。论文视野广阔,敏锐透彻,历史感与现实感相得益彰。评委会经严格评审,同意授予其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5

  李永东的《上海模式的中国乌托邦叙事》,从“乌托邦叙事”的角度考察了清末民初小说对于上海的叙事呈现,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分析了租界文化的杂糅特征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对当时中国人关于未来社会的梦想进行了文学史回顾。论文对于当时小说中所普遍运用的乌托邦叙事的“反转策略”的分析尤具新意。评委会经严格评审,同意授予其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

文章来源:中国作家网 2015年03月03日16:34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