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1  作者:CFN 辑

坚持“本我”会更多彩

——“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关注文化多样化

记者  江胜信  来源:《文汇报》2008-10-20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如何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正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将目光投向了“文化多样化”议题,来自中国和欧盟26个成员国的百余位著名学者和艺术家达成共识:文化的趋同化苗头不应该成为各国文艺工作者拒绝交流和学习的理由;相反,在坚持“本我”的前提下交流学习,会让文化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有些艺术作品难分国籍
   
    “前几天我从德国到香港再到首尔,看到年轻人的服饰几乎一样,连他们脸上的表情也都是一样的。”中国作家莫言对此表示担忧,“在这样的情况下,以依赖个性而存在的文学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要抵抗,但依旧不能阻止越来越多的艺术克隆和近亲繁殖。我们看到,中国有些电影和美国电影越来越像了,越来越多的美术和雕塑作品分不清国籍了,国际上流行的小说,也越来越像用统一配方调制出来的流行饮料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认为,虽说经济全球化为文化趋同创造了传输手段等方面的便利,但最本质的原因是认识上存在误区。比如,认为文化包容和促进发展之间存在取舍关系,认为尊重多样性和维持和平之间水火不容等等。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将这些认识定义为“人类发展的误区”,但它们仍然在中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具有一定的市场,构成了多元文化共存共荣的阻力。

  
借鉴不应影响原创性
   
    就像我们不能因为眼下的金融危机而重新闭关锁国一样,文化的趋同化苗头同样不应该成为各国文艺工作者拒绝交流和学习的理由。
  
    为此,莫言重新审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文学。不少人认为“这个时期的文学由于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而缺少原创性”,但莫言指出,文学是否有原创性,与作家是否受到西方文学影响并无直接关系,很多大家,包括中国的鲁迅、沈从文和国外的马尔克斯、福克纳,都受到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但他们的作品谁能说不具备原创性?在莫言看来:学习、借鉴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甚至可以说,当今的情况下,如果要写出有个性、有原创性的作品,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外国作家的作品,必须尽可能详尽地掌握和了解世界文学的动态。
  
    莫言认为,高明的作家,能够在外国文学里进出自如,受到影响而不留痕迹。这在于他们有一个强大的“本我”而时刻注意用这个“本我”去覆盖学习的对象,他们的创作灵感尽管是被同行的作品所启发,但这道灵光照亮的是他自己的生活。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著名藏学家班班多杰的观点和莫言不谋而合。他以青海多民族文化为个案,谈到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各种模式,其中包括部分地区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同化等等。民族间的相互学习和交融,并不是“接受”和“舍弃”这类简单而绝对的行为,而是开“门”设“界”,在对传统的珍视和保护中,吸收借鉴其他文化,进而丰富本民族文化。

  
中欧文化互访频繁
   
    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主席汉斯—约格·克诺普还沉浸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带给他的惊喜体验中:“但如果只是通过这样的场合来了解中国文化,就会太过偶然和浮浅。”让他高兴的是,近年来,中欧之间的文化互访活动已经渐趋频繁,但大部分局限于文化产品、艺术作品上的交流,而文化认识、文化理论方面的交流并不多,因此,“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致力于将此平台打造成一年一届的对话机制。据悉,明年“第二届中欧文化对话”将在丹麦举行。
  
  

本报驻京记者  江胜信  (本报北京10月19日专电)

·延伸阅读·

 

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行
 
2008年10月20日08: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EUNIC)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日前在北京举行。

  来自德国、英国、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等欧盟成员国的著名专家学者,欧盟各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和私人文化机构的代表、负责人以及欧亚基金会观察员,同中国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汇聚一堂,就双方共同关心的文化多样性、文化管理与创意产业、传统与现代性、中欧跨文化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创见的对话。

  这次对话,无论从规模和规格还是从讨论和交流的深度、广度来说,都堪称中欧当代文化和学术交流中的一件盛事。

  据悉,今后,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每年都将分别在欧盟和中国举办此项活动。(朱蕾) 
 


百位学者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08年10月18日 09:33:01 

 

    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电(记者周玮)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日前在北京举行“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百位中国与欧盟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就共同关心的文化多样性、文化管理与创意产业、传统与现代性、中欧跨文化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说,中国和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载体,各自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曾在历史上创造出丰富灿烂的人类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丰富而复杂的文化问题和文化形势,面对经济一体化对传统文化形成的挑战以及对未来文化提供的机遇,关注当代国际文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是中欧双方应当勇于承担的时代责任。

    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主席汉斯·约格·克诺普博士表示,中欧之间开展文化对话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让专家、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以及有兴趣的公众能够定期就重要的文化时事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阐述不同的观点,探讨互惠合作、共同发展之路。

    保护文化的多样性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与会者认为,保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对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而基本的原则是彼此尊重。所有的文化具有同等的尊严,应受到同等的尊重,唯有这样,才能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

    据悉,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今后每年将分别在欧盟和中国举行文化对话,交流和分享经验,以更好地承担起各自的文化责任。


 
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行: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与文化多样性间寻求平衡

文化部网站     08-10-20


    中国文化报记者徐涟报道: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EUNIC)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北京举行。来自德国、英国、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等欧盟成员国的著名专家学者,欧盟各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和私人文化机构的代表、负责人,以及亚欧基金会观察员,同中国文化艺术界的著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会聚一堂,就共同关心的文化多样性、文化管理与创意产业、中欧跨文化合作的现状与前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创见的对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致开幕辞时说,在全球化的时代,面对新的、丰富而复杂的文化问题和形势,面对经济一体化对传统文化形成的挑战、对未来文化提供的机遇,中国和欧洲应当关注当代国际文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

    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主席汉斯·约格·克诺普博士在答辞中说,中欧之间开展文化对话是十分必要的。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让专家、艺术家、文化事业者以及有兴趣的公众,能够定期就重要的文化时事进行交流和讨论。

    专家们认为,尊重并理解文化多样性,不仅能够加强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也能为世界未来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传统与现代,是在不断交织与相互传承中发展推进的,我们既要倡导现代,更要倡导传统;既要强调创造,更要强调继承。中欧专家学者还就各自从事的领域,对文化产业建构中的双重价值、政府文化治理的服务性转型等阐述了观点。对话也涉及到诸多难题,如传统与现代性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文化多样性中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产物是文化的共存、融合还是变质等等,因而彰显出本次对话会的理论深度。

    对话会上,欧洲专家对中国文化显示出极大的兴趣,热切希望今后能够把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落实到具体文化项目上。

    据悉,今后双方将轮流举办对话会。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和欧洲文化艺术界可以交流和分享各自的经验、见解和思考,相互启发、共同探讨,以更好地承担各自的文化责任。

    丹麦文化中心秘书长、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第一副主席芬恩·安德森,奥地利联邦外交部文化政策总司司长埃米尔·布利克斯等和刘梦溪、莫言、范迪安等中外专家、学者参加对话。 
 
 

中欧当代文化和学术交流的盛事
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在京举办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08-10-17 03:16:05

 

  光明日报10月16日电(记者 谌强)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EUNIC)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欧文化对话15日在北京揭幕,来自德国、英国、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奥地利、匈牙利、波兰、斯洛文尼亚等欧盟成员国的著名专家学者,欧盟各国驻华使馆、文化中心和私人文化机构的代表、负责人和专家,亚欧基金会观察员,以及数十名中国文化界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为期两天的首次中欧文化对话。

  此次中欧文化对话,将在两天时间里举行四个单元的对话,与会的中国和欧盟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将就双方共同关心的“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管理和创意产业”、“传统与现代性”、“中欧跨文化合作的现状和前景”等议题进行深入、广泛而富有创见的对话,交流沟通,促进互信,达成共识,分享经验。此次中欧文化对话,无论规模和规格,还是讨论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堪称中欧当代文化和学术交流的一件盛事。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在开幕辞中说,中国和欧洲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是东西方文明的主要载体,各自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曾在历史上创造出丰富灿烂的人类文明。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对丰富而复杂的文化问题和文化形势,面对经济一体化对传统文化形成的挑战以及对未来文化提供的机遇,关注当代国际文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是中欧双方应当勇于承担的时代责任。

  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主席汉斯-约格·克诺普博士在答谢辞中说,中欧之间开展文化对话意义重大,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共同的平台,让我们的专家、艺术家、文化工作者以及有兴趣的公众能够定期就重要的文化时事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阐述不同的观点,探讨互惠合作、共同发展之路。基于双方的相互理解与深入了解,中欧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具体事项正在日趋明确。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是一个文化方面的国家机构间的合作组织,目前的会员来自26个欧盟国家的30个机构。营造参与机构间有效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各欧洲社会间的理解和文化多样性,强化与欧洲以外国家的对话与合作,是该组织的宗旨。据悉,中国艺术研究院与欧盟文化中心合作组织今后每年将分别在欧盟和中国举行文化对话、交流和分享经验,以便更好地承担起各自的文化责任。

文章来源:文汇报 2008-10-20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