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50年后再回首
《“少数民族大调查”老照片展览》在京举办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3-15  作者:
    《中国民族报》讯 (记者 孙燕) 2006年12月31日至2007年2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为“民族所”)为纪念“少数民族大调查”50周年,隆重推出了《“少数民族大调查”老照片展览》。

    半个世纪以前,一场上千名学者参加,历时十余年的“民族大调查”轰轰烈烈地展开。老一代民族工作者走进田野村庄,在深山老林、雪域高原、大漠戈壁,对中国少数民族现状、社会、历史、语言,以及民族识别进行调查。这次大调查,完成了中国历来没有定论的中国少数民族的成分识别,为实现我国各民族的真正平等创造了条件;获得了我国各民族历史、语言、文化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挽救了中国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为我国民族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培养和储备了民族学研究的人才;民族大调查的成果为党和国家制定民族政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立各民族的和谐社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民族所简陋的礼堂里,主席台上悬挂着新中国民族学、民族史学、民族语言学、社会学的奠基人的大照片:包尔汉、吴泽林、杨堃、冯家升、王静如、翁独健、费孝通、傅懋勣、牙含章、秋浦等老一代学人以期待的目光注视着观众。礼堂两侧是100多幅50年前民族大调查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当年新中国第一代民族学工作者在调查、采访、劳动时的情景,他们曾经克服了怎样的艰难险阻,用青春华章记录了那个年代。

    据民族所党委书记揣振宇介绍,作为社科院成立30周年的庆祝活动之一,此次展览从侧面反映了社科院对社会科学的贡献。展览得到了当年参加过大调查的老专家、老学者的支持,这些都是他们当年个人收藏的珍品。民族所所长郝时远介绍说:“上世纪50年代田野调查的意义还在于它的精神,它是现代化社会发展中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科学精神、深入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弘扬这种精神是我们社会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再创辉煌的基石。”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7-2-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