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泰山论剑:文献传统的口头性解读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届会议暨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07  作者:任双霞

         2005年8月2日到8月5日,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届会议暨泰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研讨会在五岳之首的泰山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22所高校和科研单位、以及美国、日本研究中国民间文化的将近40位中青年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刘魁立、刘铁梁、车锡伦等著名学者到会祝贺。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是由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部分青年学者于20002年发起的松散性网络学术平台,该论坛已于2003和2004年分别召开了两届学术研讨会。第三届研讨会的主题是“文献传统的口头性解读”。本会议议题涉及到神话学、民间叙事、民间信仰、民间文书、思想史、宗教史等诸多层面,通过网络论文发表、会议发言专人评议和集体讨论,使来自民俗学、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宗教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了一系列跨学科的广泛交流。

       此次会议务实而紧凑,专题研讨会上的所有发言均直入主题、言简意赅,评议人的见解一语中的。开放的集体讨论和高强度的学术切磋使气氛相当热烈。会下三五人集结的小会更是唇枪舌剑,针对性强,深入而激烈。本次会议还就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6年的新论题拟定了基本方向。

神话:源流与文化

     对神话的关注成为此次会议的一大亮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宗迪《伏羲女娲兄妹婚故事的源流》一文指出,重新建构伏羲女娲兄妹婚故事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有重大意义。纳入宇宙论的框架中,伏羲女娲源流本是象征着春、秋,是古人口传时代的自然时间中龙星计时系统的两个标志性符号。伏羲女娲亲密又阴阳对立关系,在口传中衍为兄妹间的婚姻;时至中古,伏羲女娲成为婚姻神,依然源于龙星的春秋天象意涵。所有创世神话都与时空秩序有紧密关系。此文引起与会学者对时间观念的论争,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指出,处理时间、空间及因果关系,应注意三者结合。

        台湾东吴大学鹿忆鹿在其文《女子国神话—从台湾原住民谈起 》中提出,女子部落的神话问题,多数学者受摩尔根影响从母系制度解读,应该有多元的理解途径。女人国神话只是神话的一个母题,是原住民描述异族人的现象,其中有对女人群体的轻视或敌视态度,更多的是猎奇式地夸张。每个时代的人对于荒远地区的记录都是真实和想象并存。想象内容极易成为典籍,解读时更应注意弹性和尺度。

        北京师范大学杨利慧《仪式的合法性与神话的解构和重构》一文将神话与仪式的关系置于更加广阔的社会文化语境中,指出仪式与神话之间是“动态的互动过程”。将神话历史化、地方化以及将之解构和重构都是谋取仪式政治合法性的方式,而仪式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神话的重构。双方的动态互动随文化语境变化而不断变迁。神话地方化过程则是民间精英与官方的对话与较量(精英与普通百姓在此分流),充分体现民间智慧,巩固了小区内部的自我认同。

        电子科技大学曹柯平的《中国神话研究:新的探索途径》提出了神话类型学,认为以之作为神话研究的专业语言和分类标准器,将有利于神话学现代科学范式的建设。作者以藏缅族群中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为研究对象,借鉴确定数据时空关系的考古类型学和地层学方法,进行了一次神话类型学的学术探索。曹柯平提倡多元视角,由一般情节提炼神话的母题,到特定语境下稳定的母题组合,在多学科视野中检验神话类型,最终阐释神话的逻辑和历史意义。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杨宜静的《鲁凯族万山村石头神话的叙事诠释》从万山村的石头神话入手,厘清其它神话的渗透以及神话之间的迭加,以地域因素影响下的石头神话叙事来解读鲁凯族历史与文化。

民间叙事:母题与叙事规律性

       华中师范大学陈建宪在《中国洪水故事数据库试探》中提出,因互文性批评之需,研究者搜集丰富的多样文本,但细节变化的把握及文本间关联性殊难解决。以洪水故事为例,利用OFFICE软件的ACCESS,确定常量与变量,利用统计学方法和分类代码系统将故事中所有文本的所有变量进行简明而深入地描述。在对此问题的争议中,有学者指出,应特别注意分类代码的限定性以及类别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学者指出,对故事进行实证统计学的研究,以及同时进行的类型学结构分析,更应着重故事本身的具体性和多样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施爱东的《民间故事生命树的生长与寂灭》以梁祝故事的结尾方式为例,探讨民间叙事的模式。文中提出,故事发生的链环并非单线的因果,而是树状,故从不同枝条摘取节点进行逻辑诠释本不合理。故事生命树的形态多样,生长中不断出现缺失和弥补,但生命树将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几乎必然地选择一种最优的、近乎先验的生长模式。当故事成熟老化,有限的缺失多封闭时,故事熵最大,归于寂灭。有学者提出质疑,自然科学理论可否直接应用到复杂的社会?故事具有文化和社会意义,不可轻视社会本身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力量。

      台湾花莲师范学院刘惠萍《在书面与口头传统之间—以敦煌本<舜子变>的口承故事性为探讨对象》指出,《故事舜子变》在民间「口头」和史传「书面」这两个系统同时演变着,敦煌本表现了两者之间的继承与转化,以及互动互生的过程。文章利用帕里—洛德的“口头程序理论”,从主题、叙事程序以及口语特色这三个方面,分析了敦煌本《舜子变》所蕴藏的口头传承性质。

      中国科技大学祝秀丽《重释民间故事的重复律》提出,民间故事的重复律是在历时性叙事中的共时性聚合,在横向性链条中的纵向性延伸。从叙事频率来看,它具有n(n)=N(n)和n(1)N(n)两种基本模式;从内部结构关系来看,它形成排比式、对照式、顶针式、完成式和复合式等主要的叙事结构。重复律使故事形成了既具有长度又容纳宽度的双向维度的链条。重复律的程序化叙事,在口头传承中通过表演者情境表演,赋予了故事以叙事丰富性。

      上海师范大学朱旭强《老獭稚型传说的越南文本研究》对越南文献中老獭稚型传说进行梳理。《公余捷记》中的“丁部领”一文是该型传说最早的文献记载之一,开启了老獭稚型传说的研究史。文中引用越南汉籍《南天珍异集》文本,以文献校勘为基础,深入阐述丁部领传说的文化意蕴。丁部领与域内流传最广的老獭稚传说主人公赵匡胤是同时代人,对老獭稚型传说的发生学与传播史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信仰:书写与口传

      华侨大学蒋海怒的《书写和口传:论中国宗教的两种类型》提出,中国宗教类型包括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两部分。经典宗教以儒释道为主体,民间宗教以民间信仰(即人类学上的“民间宗教”)和民间教派为代表,它们构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宗教史”。由宗教传播中“文字”和“言语”的关系,基于书写而形成的宗教传统,可以称之为“经典宗教”,这是一种具有浓厚精英意识的宗教传统,它是“文字本位”的、制定性的、并且拥有弘富的经藏系统;民众口传形成的宗教传统是一种后起宗教,是中国的“民间宗教”传统,具有民众性、口传性和变异性的特点。经典宗教和民间宗教的互动也是通过宣教方式。正统的经典宗教的民间化或民间向传授,必须借助于口头传教的方式。民间宗教向正统宗教的进步,经典化是必经之途。

      河南大学吴效群的《皇会:清末北京民间香会的最高追求》更多地关注特殊时期民间社会与国家之间有趣的互动。晚清皇朝统治者公开承认并封赏北京民间社会的行香走会活动,由此获得皇封成为民间香会的最高追求。民众行香走会的目的是竞争地方政治权力,皇权的主动认可目的是获取民众的支持和忠诚,进一步控制乡土社会;而皇会使双方追求都得以实现。在政权危急时,常规形态下的行政运作无法充分保证君权专制,非常规的补充形态就会被启动,社会边缘人的流氓阶层游弋于上下阶层,有可能因为庙会的表演而被封皇会,由手中的文化资源取得更多的政治资源。

     日本国共爱学园前桥国际大学张渭涛的《东瀛孔庙管窥》介绍了日本尊孔敬孔的概貌。文中以东京都内的久负盛名“汤岛圣堂”,和最为古老的枥木县“足利学校圣庙”为中心,详细介绍了其历史,由来,传统,发展,现状,祭祀仪式,亲民节日以及文化传承活动。


文本:口传、图像、文献与仪式

      清华大学刘晓峰的《论重数节日序列及其阐释系统的形成》提出,在重数节日序列的深层包含着共通的文化特征。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中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的特殊重数节日序列,在表层上至少拥有下述特点:由一始,由九终;月日均由奇数结构而成;月与日均相重合。伴随这一序列的定型,出现了一个相应的阐释系统,记载的基本上是两汉以后的民间口头叙事,实际上重新构筑了上古岁时节日。由此标志着魏晋时期节日体系从形式到内涵,对上古岁时节日体系的重组最终完成。在中国古代岁时发展史上,这一序列的出现具有标识性意义。

     山东大学刁统菊的《对红山峪村16张地契的民俗学解读》体现了民俗学对民间文书在资料学意义上的重视。红山峪村保存着的从民国至解放初期的16张地契,可折射当地的土地流动和交换情形。地契记录了土地交易状况,体现交易习俗、民众视土为金的观念,也体现了交易中宗族在场、国家在场、以及国家和地方之间的冲突。文章充分利用田野作业方法,对民间文书数据的深入解读进行了探索。

     沈阳师范大学吉国秀的《文献、田野与自我:关于民俗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中,对《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一文进行方法论层面的反思。作为一对平行的线索,文献与田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相互间的参照可衔接历史与现实。而自我则摇摆于文献与田野中,当文献与田野相符合时,自我隐去;当文献与田野相矛盾时,自我出现,表明倾向性。因为文献与田野无法自行言说,故始终需要自我的存在,这是文献与田野并置意义背后的意义,而这一意义恰好体现了民俗学研究的独特视角。

     北京师范大学张成福的《庙会重建中的文化生产》在对妙峰山庙会进行民族志考察的基础上,以妙峰山上流传的传说为分析个案,探讨庙会重建过程中的文化生产现象。文章指出,庙会重建过程中存在着文化生产现象,这种文化生产是本地文化资源和外来文化资源有机结合的产物;在文化生产过程中有许多因素的介入,文化生产也有其内在的生产机制;文化生产是历史的延续,现在的文化生产承载过去,接续未来,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产物。

     北京师范大学韩同春的《论碑和碑刻数据的民俗学价值》认为,碑刻资料是传统文献的一种,向来被作为重要史料,它也是民俗学中的重要的文献类型。文中就碑刻资料在民俗学研究中的意义进行初步的探讨,强调碑刻数据的民俗学价值,同时提出在民俗学研究中利用碑刻文献应注意的问题。

    广西民族学院陈金文的《孔子“野合而生”乃民间传说》一文从民间文艺学的角度,论证了“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是传说的观点,指出“野合”即非正常性关系,但并非是有意丑化圣贤,而恰恰是民间沿用描述英雄或伟人出生时常用的叙事模式,将孔子的出生传奇化。

    山东省委党校王宪昭的《云南大林窝佤族杀年猪习俗文化的调查》介绍了佤族年节习俗,论述了杀年猪在过年的意义,对佤族风俗与地方文化做了探讨。

泰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山是首例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郭沫若认为泰山是 “中华文化史的缩影”。泰山管委吕继祥介绍了泰山历史、文化研究现状,并介绍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泰山石敢当信仰。在泰山丰富多彩的信仰体系中,泰山的石敢当信仰更具独特深意。从自然山石到灵石,再到人格化的英雄,最后上升为神。
泰山学院周郢的《泰山石敢当的两处文物遗存》提出了泰山石敢当的新史证。在泰山周边,发现两处石敢当信仰的文物遗存,旧县的石敢当像可能是石敢当的原始形象;祝山《石大夫庙叙》碑则可透视石敢当信仰的支流,即石大夫的庙祀由来与历史传布。

    研讨会期间,与会代表在泰山周边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学术考察。代表们参观了岱庙、王母池、普照寺,深入了解泰山周边的民间信仰形态;泰山学院将铁生介绍了泰山王母池、玉皇顶等处的信仰活动状况,分析比对其历史与现状;在登泰山的过程中,山东大学叶涛介绍了泰山香社碑及其它碑刻的民俗解读状况,且述及碑刻的研究动态。部分代表还参观了泰安博物馆收藏的的汉代画像石和明清时期的神轴。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主办,叶涛教授为会议召集人。研讨会得到了泰安市人民政府、泰山学院和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大力主持。研讨会的学术论文将陆续在《民俗研究》杂志上刊出。  (山东大学民俗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任双霞)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