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全13卷)是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方面迄今最全面、最系统的学术成果。该系列成果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强烈意识,对党的民族政策把握到位,是一部有统领性思想框架,有全国性视野,有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的书系。本书系作者多为长期深耕少数民族文学领域的学者,在材料的爬梳、民族语言的掌握,尤其是政治敏锐性和政策话语的掌握方面,表现出了深厚的素养和多方面的专业能力。
本套书的编写难度是超乎想象的。就呈现文学创作活动的媒介载体而言,55个民族,使用的语言超过100种,再加上不同族群在不同历史时期创制和使用的几十种书写符号系统,给资料梳理和规律探求带来巨大挑战。各民族民众的诗性智慧和文艺创造力,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神话、传说、故事、叙事诗等常见的民间文类之外,许多民族还发展出了独有的文类,如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蒙古族的好来宝等,让我们对大众文艺生活的活力和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在党和政府的长期关怀和扶持下,少数民族文学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获得了飞速发展。一些民族产生了自己的第一代作家或诗人,几乎所有的民族都撰写了各自的族别文学史,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队伍逐年壮大。在国家的学术体制中,少数民族文学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得到制度化保证。在少数民族文学战线上工作的同志们,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学术和文化事业,作出了多方面的贡献。在马上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适时推出整体性地回顾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发展历史进程的著作,更具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从这套书系中就可以看到,在党的文艺政策、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各民族文化事业得到大发展,文学事业得到大发展。
作者简介:朝戈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民族文学研究》主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国际史诗研究学会(ISES)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曾任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