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张富]马明奎《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从叙事学到生态叙事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9-09-21  作者:张富

  摘要:《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描述了从本体审美到题材叙述、文本建构以及文化存在的学理进程,形成一个生态叙事学理论体系。书中广泛汲取中西方文学理论,吸纳古典文论的精华,在生态化知识型背景下概括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经验,尝试建构本土化文学理论体系,将文学书写导向关怀人间苦难、建构人类存在的本体义域,其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令人瞩目。

  关键词:《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叙事学; 生态叙事

  2016年1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马明奎专著《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是一本重要的生态叙事学著作。该书45万字,以原型意象为逻辑起点,描述了从本体审美到题材叙述、文本建构以及文化存在的学理进程,形成一个生态叙事学理论体系。

  “叙事学”一词由托多罗夫( T.Todorov) 于1969年正式提出,作为一门学科,叙事学是20 世纪60 年代,在结构主义大背景下,同时受俄国形式主义影响得以正式确立。它“研究所有形式叙事中的共同叙事特征和个体差异特征,旨在描述控制叙事( 及叙事过程) 中与叙事相关的规则系统”。诞生于20世纪法国的叙事学,20世纪70年代介绍到中国,逐渐被中国学者所接受,并被运用在文学研究批评的实践中,成为风行的学术思潮之一。叙事学以结构语言学和形式主义批评为前提,摒弃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分析,从语言或结构进入文本的形式,追求文学独立性。作为一种技术性的研究,叙事学首先将题材作为指涉对象,研究其表层话语下面的深层结构,以此解构意识形态对于文学的强加。

  马明奎的《多民族文学意象的叙事性研究》( 以下简称《意象叙事性》) 与之有别: 他在大量分析作品的基础上,概括出少数民族文学叙事的一个根本特点: 叙事的对象指涉主要不是题材,而是意象; 不仅是对象指涉,而且是逻辑起点。在马明奎看来,少数民族文学书写中的意象指原型意象。他说: 排除了各种不及题意的阐释条文之后,“关于意象的理解,最迟也应追溯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它强调人对于世界的直觉把握和独特表现,构成意象理论的哲学前提。”他既然把意象与荣格的原型、柏格森的表现联系起来,就不能拿通常意义的科学方法,“亦即分析的、二元对立的、唯物客观的方式来把握,而应通过直觉来理解。”他这样描述意象: 不是梅兰菊竹之类的简单物象; 也不是抽象派或印象主义的感觉符号; “意象是心理之事,本质是一种生命冲动,蕴含于心灵体验之中,是一种具有深刻创造意向、绵延而攀援的生命意识,不仅涌现着自体的生命全息,犹如胚胎那样自足生长着,而且呼吸感应着客观对象和生命场域,衍射着存在方式及生命世界的纷杂信息”; “意象作为生命的冲动形式和意识形态,尽管分蘖成各种意识样态,但始终保持一个基本的意志方向,它与场域和对象的感通和融会呈现为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从本体化向对象化、从价值化向符号化不断表述的过程。”一旦如是,意象逻辑起点就具有了不同凡响的结构叙事功能和生命诗性趣向。

  意象作为主体性元素凝结着叙述功能和结构功能。意象的内驱力来源于意象本身的价值意向性和形式结构力,它基因于少数民族( 其实不仅是少数民族) 作家千百年来文化历史积淀的心理特质,超越简单能指,是一种凝聚着巨大心理能量和创作冲动的“内在客体”,内在地规趋着作家从本体审美进入题材叙事及文本建构的心理进程。《意象叙事性》指出,原型意象的内质可分析为喻指性、涵化性、结构性和变现性四个维面,与题材的结构和意义发生着心理关联,是生动活泼的主体生命因素。而叙事学则根本不涉及意象,而且抛弃传统文学理论对作家心理、社会经验及文学修养的研究,其“作家已死”的观点将意象研究阻挡于理论视野之外。《意象叙事性》的研究表明: 原型意象不仅潜跃于作家创作的心理学范畴,而且活跃于题材阐释以及文本建构的叙事学视域,构成生态创作和文本建构最深刻的灵魂。换言之,题材叙述及文本建构的意向不仅来自客观世界的规约,同时决定于作家的深层文化心理,这就是原型意象从无意识、潜意识向表层自觉意识升腾,不仅增补着题材叙述过程中的客观真实性,而且内在地氤氲着题材改制和主体赋义的历史情境,呈现为一种深沉涵泳着作家当下处境和状态的心理境相。这一论述滋补了“创作来源于客观生活”这一命题的学理短缺,开启了全新理论建构的可能。

  意象作为心理内容和叙述对象生成核心意象、叙述模式、客观情境及原型人物等主体性文本元素。这里,核心意象、客观情境及原型人物是西方叙事学相对冷漠或拒绝理喻的概念,但是它们将叙事“前摄”( 胡塞尔) 到心理域界,从而意象的喻指性提示着本体审美,构成叙述的仰望中心和终极意义; 意象的涵化性进入时空,形成创作主体的“内在客体”,进而生成叙述模式,规导着叙述指涉的边际和深度;意象的结构性关照着题材的历史逻辑和人性规则;意象的变现性传导着题材叙述向客观情境和人物形象的渐次展开,实现了能指与所指的历史同一,这里涉及作家创作心理的立体多维的境相描述。与之相比,叙事学拒绝传统文学理论在价值和形式两个层面的纠缠,将题材叙述简化为形式设计及叙述规则,创造了隐含作者、叙述者、叙述视点、理想读者、叙述轴等一整套概念,拒绝作家的心理参与,着力于编造矛盾和人物,使文学创作变成物理课件。《意象叙事性》则以胡塞尔的现象学和德里达“异延”观点来描述这一复杂学理,并以犹太教生命树及佛学十二支缘的学理参究,概括出摄持、吞噬、并植和拓扑四个范畴,详细论证了隐含作者携带原型意象来改制题材融铸意义的文本建构过程,不仅确立了隐含作者的最高主体性,而且强调原型意象的结构及赋义功能,使文学创作成为生命和存在的重建,而不仅是客观反映或能指游戏。

  意象与题材结合的命题超越现代性偏执,建构了叙述伦理的生态性。意象叙事是一种母语叙事,少数民族作家的生态化人格内质与中华古典文论的诗性精神有着内在的一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本体神性的多元共生意向与杂多人格样相的和谐统一; 本体取位的生态图景取代了以人物和情节为核心、张扬矛盾和冲突的叙事理念; 原型意象向题材对象异延的层级和阶段,实现了抒情与叙事的边际融通; 以原型意象储藏为资源,作家的人格实践是隐含作者的肉身化,从而打通文本与历史的边际,实现了文化拓扑。在我们看来,此四者隐含着一个立体层级的文化人格结构: 终极绝对观念的最高理性; 价值观念以及伦理观念; 存在方式及行为模式; 心灵水平及思维能力。这同样隐含着从本体审美向内在客体、从题材叙述向文本建构这样一个指涉作家人性操作和人格实践的历史进程。由此建构生态性叙述伦理:叙述命题与客观世界的符合指数超越逻辑实证,进入最高理性和家园亲情的重建; 看守神性和诗意,坚守传统人格及文化,实现叙述与使命的同一; 作为预设,接受者与叙述者享有平等的话语权、理性力和道德感; 拒绝叙述阴谋,追求作家身份的圣体化。与之相比,叙事学所彰显的叙述权利基本不持有道德限制,以作者已死的观点遮饰作者权利的放纵,这是文学及叙述尊严的沉沦。《意象叙事性》提出作家圣体化的人格要求,倡明作家的叙述权利不是一种特权,而是叙述人格的内在诉求; 叙述的自由是以叙述的尊严和庄严为前提的。

  意象叙事性汲取民间素材的神话素和人民性,把文本建构拓展到人类苦难的关怀和生态世界的建构。所有现代性都是指向个体价值和人性自由的。荒诞哲学乃至零度叙述更剥削着现代世界已经稀薄的群体认同感和人类共同性。全球化以后的人类存在已经变成统一市场经济模式之下的平面生物扭动。《意象叙事性》揭示了生态性叙述伦理引领的精神品格: 和谐生存的终极理念和生命境相; 万物平权生命平等的众生格局;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审美感知; 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尊重和领承。马明奎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神话素和人民性的范畴: 神明和灵魂;梦幻和谶语; 预感和涵化; 语象与生态。这些范畴为我们开拓了从叙述学向生态叙事的全新义域,又应和着那个持存于宇宙幕后然而光芒四射的逻辑起点——原型意象。

  本书广泛汲取中西方文学理论,吸纳古典文的精华,在生态化知识型背景下概括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经验,尝试建构本土化文学理论体系,将文学书写导向关怀人间苦难、建构人类存在的本体义域,其学术贡献和实践意义令人瞩目。

  原文载于:《阴山学报》2017年第6期,注释已略去。

  作者简介: 张富( 1962-) ,男,内蒙古乌兰察布人,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文学研究。

文章来源:“民族文学学会”微信公众号2019-09-20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