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远平 杨兰 刘洋
出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9月
《亚鲁王》是苗族文学史上迄今发现的第一部长篇英雄史诗,口头传承于交通闭塞的贵州麻山地区,活态内嵌于婚丧嫁娶等民俗事项,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气势磅礴。但受地理区位与唱诵场域限制,《亚鲁王》长期以来未受重视,直至2009年才进入各界视野,成为当年“中国十大文化发现”之一。2011年,《亚鲁王》被纳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保护和研究进入了正轨。
2011年11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的苗汉文对照的《亚鲁王》由中华书局出版,影响巨大。但限于麻山地区地势险要,语言晦涩,特别是丧葬仪式的不确定性及追踪调查的不可行性,学术研究有着某些天然的屏障。
继《彝族“支嘎阿鲁”史诗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后,肖远平新著《苗族史诗〈亚鲁王〉形象与母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一经面世,便引发了学界关注。
拟古而不拘,尊古而不复。作者不仅凝练地表现了史诗古老神秘、雄厚悲壮、庄重肃穆、完整活态的特征,而且重视文本外的田野调查,通过多学科视角介入人物形象,解析史诗母题,挖掘文化内核。这种较为系统且全面深入的研究,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民间文艺家刘守华评论说:“《苗族史诗〈亚鲁王〉的英雄形象与母题研究》和《彝族史诗“支嘎阿鲁”研究》,可谓并驾齐驱的两驾马车,对南方史诗群和中华史诗学的研究有开拓之功。”
作为《亚鲁王》研究的首部专著,《苗族史诗〈亚鲁王〉的英雄形象与母题研究》不仅是《亚鲁王》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是南方史诗研究的重要突破。该书通过南北史诗母题比较,解析母题内蕴文化特质,并以“历时性轨辙”和“共时性流布”建构《亚鲁王》研究新路径,为非遗研究提供了新范式。书中诸多一手资料和研究线索,也为学者们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亚鲁王》进入学界视域不到10年功夫,文本再阐释显然是重中之重。且《亚鲁王》作为一部由史诗唱诵者(东郎)口耳相传的史诗,其变异性与稳定性是同时存在的。因此,在已有文本基础上,进入田野获取新资料是必要的,肖远平在麻山地区进行了长期的田野调查,最终这部著作才得以面世。这种从走出书斋到迈进田野,用脚丈量学问、用心求新求真的学术旨趣,无疑是深入《亚鲁王》研究的一次蜕变,更是南方史诗研究的一大幸事。同时,作者并不拘于学术研究,而是更关注《亚鲁王》的未来,领衔《安顺市亚鲁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审核修改工作,以学术推动立法,以地方性知识的再阐释实现了民间文学的文化表达。
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的灵魂。《亚鲁王》共2.6万余行,涵括苗族社会生活各方面,涉及万余名人物。正是这万余名人物形象勾勒出整部史诗的叙事结构,述说着特定时空下苗族人民的历史记忆,呈现出苗族古代社会生活的唯美画卷。在丰富的内容之下,史诗更具磅礴之气势,婉转之情节,历经千百年,依旧如故。肖远平的著作以历史语境为横轴,以亚鲁王成长为纵轴,由表及里解构亚鲁王形象,为人们了解《亚鲁王》提供了关键信息,同时通过亚鲁王形象,将苗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史诗母题研究是该著作的核心,作者安排了大量篇幅解析史诗母题,重点研究了史诗内蕴的特异诞生、成长、婚姻、禁忌等9个母题。通过分析母题链结构,探讨内蕴的文化符号,解析独特的文化特质,作者提出了许多符合实际又具有深度的见解。这些探索性的论点不仅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学术素养,而且体现出作者对民间文学理论方法和苗族历史文化的高度把握。更让人欣喜的是,作者还对《亚鲁王》中英雄好战、死而复生等母题缺失的现象进行了讨论。一般的研究或仅关注史诗内含的母题,肖远平却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出史诗中未有的母题并探寻其缘由,亦可见作者跨文化比较的研究视野。
值得关注的是,作者还从民俗变迁的视角,通过对《亚鲁王》的过去、现在到未来的解析,折射出史诗在现代社会中的重构与变迁、迷茫与调适,为市场经济冲击下迷茫的民族文化坚守提供了一种新的借鉴模式。概言之,作者以其开阔的视野、宽广的理论胸怀、深厚的学术素养、深邃的逻辑思维,让南方史诗研究熠熠发光。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