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夹缬和蓝夹缬的了解,始于青年学者张琴女士的著作。2006年5月间,我的朋友、学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刘涟同志带着他们的作者张琴到我家里来,给我送来了刚刚出版的张琴新著《中国蓝夹缬》一书。这是一本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蓝夹缬研究专著,作者花费了五年时间,奔走在浙江南部温州市、台州市及丽水市的农村和山区,对可能找到的制作过蓝夹缬的刻版、种植过蓝靛染料、操作过印染工序的老人,一个一个走访、做口述记录。把古老的蓝夹缬在现代社会的极度濒危状态,全方位地公诸于世,对提醒、呼吁、抢救和保护这种重要的传统印染技艺,起到重要的作用。我被她对蓝夹缬所做的执着而漫长的田野调查所感动,也为她对蓝夹缬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所做的思考和探究由衷钦佩。于是,我鼓励她、并向主办单位推荐此书去参加“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的评奖,所幸的是,该奖项的评委们对这本著作的评价,竟与我不谋而合,最终给予一等奖的荣誉。此后,我断断续续地听她讲述了她的田野调查的艰难曲折和种种故事,知道了她的近乎痴迷的治学道路,特别是观摩了她从各地搜求来的那些难得而又十分珍贵的蓝夹缬收藏,深信她已以扎实的调查和深度的研究,跻身于蓝夹缬研究的学术前沿了。
她没有止步。在一次偶然的交谈中,得知她又在撰写一本关于蓝夹缬与昆曲的书,这是她在蓝夹缬研究道路上的一次新的开拓。如今这部新作《蓝花布上的昆曲》已经脱稿,就要付梓了,作者嘱我写序,尽管我对此并无什么研究,却不能推辞。即使是对她的新著的祝贺,也应该写上几句。
夹缬原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彩色丝绸印染工艺,到了元明两朝,由于棉织品逐渐取代丝织品,成为最普遍使用的纺织品,以彩色印染技艺为表征的夹缬,也随之渐渐过渡到了以单色(蓝靛)印染为表征的蓝夹缬。在蓝夹缬的刻版与印染中,图案设计者和刻工们广泛地从当时在昆山、海盐、余姚、杭州等地兴起和流传的南曲(南戏、后来的昆曲)中吸取题材和人物,以传统的装饰画的构图方法,在蓝布上印染出一幅幅戏曲故事画面,从而使蓝夹缬在单纯的印染技艺之外,又平添了版画的艺术元素,而成为当时工艺文化的一支奇葩。
蓝夹缬的印染技艺与刻版绘画相结合的特点,不仅反证了我国古代版画在有明一代发展至“登峰造极”,从而“光芒万丈”影响深远的这一论断(见郑振铎《中国古木刻画史略》、马昌仪《全像山海经图比较》)之不谬,而且也显示了手工艺与戏曲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段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借鉴所诞生的新的艺术样式和造型。张琴在其调查和研究中,敏锐地发现了和捕捉到了这一文化互渗现象,并多方搜集了清朝以降的以戏曲为主要题材的蓝夹缬图像实物,如本书叙及的《白兔记》、《杀狗记》、《蜃中楼》、《西厢记》、《义侠记》等,据以展开分析论述。她的视角是独到的,视域是广阔的,发人所未发,言人所未言,填补了传统戏曲研究和纺织品工艺美术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
滥觞于民间的南戏—昆曲,经过文人的参与之后,变得高雅清丽、超凡脱俗,逐渐成为“富贵家不可无”的“山珍海错”,而不再是“家家皆有”的“布帛菽粟”(明·徐渭《南词叙录》)。应该说,戏文蓝夹缬通过被广泛应用于婚嫁习俗而产生的特有的社会功能、民俗功能、知识传播功能和审美导向,把已经在民间社会呈现出衰落之势的南戏—昆曲,再次从上层社会牵引回流到民间社会,使其得以继续在民间社会广泛流播,使那些栩栩如生的戏曲人物和委婉动情的戏曲故事,在民间的肥沃土壤上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我看,通过张琴的笔墨,在这样的一个文化意向上,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至少是展现。
再者,以往学界对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领域的研究,所关注的大半只是文字的记载,从石器上的文字符号,到甲骨文、金文、简帛,到历代著述等,总之,文献和史料研究,几乎构成了人文研究的全部。近年来,图像研究开始被注意,且渐成为人文学术的一个热点。张琴的蓝夹缬图像研究,给工艺和戏曲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蓝夹缬所滥觞、生存和兴盛的时代,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的时代。而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时代的平民,除农民外,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手工业工人、城市的市井居民,他们所生活与活动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空间是极其狭窄的、有限的,他们的利益诉求和审美追求显然也受到这种狭窄的环境和空间的制约。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转型的时代,亦即一个信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化时代。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文化的多样性受到了严峻的威胁。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重要遗产,正面临着因失去传播的土壤而逐渐衰微的趋势或局面。蓝夹缬的命运正是如此。蓝夹缬兴盛的那种社会环境和人文条件,已经渐去渐远了。这是无可奈何的。正是这种情势,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文化界有识之士的严重关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4年8月通过决议批准这个国际公约,并成为该公约的缔约国,承诺履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义务。从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从过去的民间组织的行为,过渡到了政府行为的新阶段,开展得有声有色。张琴笔下所描绘的浙江南部地区至今还残存着的蓝夹缬传统制作技艺,以及已成为蓝夹缬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的南戏—昆曲图像艺术,理所当然地成为浙江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主管部门保护的对象。张琴的著作中的大量珍贵的信息和理念,不仅为广大读者提供了新鲜的知识和艺术欣赏的门径,而且也为蓝夹缬遗存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参考。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要说,这本书是非常适时的,也乐于向广大读者推荐。
2008年5月15日写于北京安定门寓所
《蓝花布上的昆曲》,即由三联书店出版。)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