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新世纪文化工程的总纲目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04-09  作者:杨 义

 

  中国将以什么样的文明形态,或文明姿态走向新的世纪?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这个东方文明古国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这种“同样重要”不仅有“一”,而且有“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这里协调发展的文明层次不仅是“二”,而且是“三”)。这表明,中国已经在全面地规划作为一个现代大国的文明形态的总纲,它要以科学的精神、文明的风范建设一种崭新的社会主义文明形态。这是中国这个曾经为全人类文明做出过伟大贡献的国家,站在新世纪的高度,再一次为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的庄严承诺。

  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深刻地涉及一种文明运行的方向、方式、机制和气象,涉及它的总纲目和内在特质。它赋予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身姿态和风采。它左右着人心,凝聚着情感,化育着精神,把它视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是非常明智的,也是非常深刻的。作为早期人类最聪明的族群之一,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还在这种文明形成自己发展模式的所谓“文化轴心时代”,《周易》就这样表述对文明的理解: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止”字,依照甲骨文、金文,是脚趾的形状,也就是说,文明的立足点是人文,用它所包含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开化天下人心。这就是我反复说过的一句话:文化工程是一项人心工程。这也是我考察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的历史得到的一点体会。有记载说,中华民族于夏之时有万国,于商之时有三千余国,于周朝五等分封,还有千七百七十三国。这主要是讲中原地区。自中国的完整版图而言,更应该说它是多部族、多民族激荡而融合的复合形态的文明。在漫长曲折的分合激荡中,文化扮演了非常关键的粘合剂或精神纽带的角色。一方面是中原文化的凝聚力、吸引力,一方面是边远文化的“边缘的活力”,使不同地域民族在经济互补、和战相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愈来愈深厚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认同感。陈寅恪研究南北朝隋唐史,发现“文化重于种族”,实际上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条通则。惟有礼乐文明之邦的文化的这种关键作用,中华文明才不会像世界上其他某些文明那样,陷入无休无止的仇恨火并之中,从而统一起来共创、共享自己的文明成就。抗日战争时期,包括陈寅恪、陈垣在内的一批最有名的历史学家,以不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不同时段,都得出与上述相似的结论,既可看到中国文化精神有其千古一贯的脉络,也可以看到哲学社会科学在发现、弘扬和培育中国文化精神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一个民族在它全面振兴的时候,需要对自己的文化精神有一个系统的而不是片面的、深刻的而不是肤浅的、与时俱进的而不是固步自封的认识,以建立自己全面复兴的内在精神支柱和文化动力。因此应该加强和深化中国文化精神总纲目的研究,把小康社会与大国文化气象的建构,作为我们民族当下的必修课题。美国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不怎么被英、法文化精英们看得起的,但它此后以极大的注意力和资源进行美国学的研究,系统地阐释了熔炉文化背景中的清教—扬基文化精神的历史源流及其价值观的合理性,从而在美国经济强势中开拓文化强势。对比起来,中国文化的历史极其悠久,构成极其复杂,面临的难题和困扰也更加繁多。面对世界上第一流的文化资源,需要以第一流的精力和聪明,才能非常到位和充分地清理出其千头万绪中的历史根源、文化脉络、智慧精髓和精神结构,才能去芜存精、辨析精微地把握它的诸多因素的发生学、本体论、结构形态和发展动力学。这就是文化上“认识本我”的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的一项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只要把这项工作做充分了,做到位了,做得极有说服力了,就能够使全民族获得一种文化精神和文化价值上的共识。民族共识可是一种无法估量的力量,它可以在面对来势凶猛的经济全球化和日益频繁的文化对话时,底蕴深厚,众志成城,处变不惊,举措从容。

  讲到中国文化精神,讲到大国文化气象,我初步觉得有四个要点应该记取,这就是:重健行,讲大度,究天人,成化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此言为众所熟知;《周易》还有言:“其德刚健而文明。”文明而要刚健,必须有原创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文明之所以为文明,必须有原创;没有原创,它只不过其他文明的附庸或稗贩。能不断地原创的文明,才能有自己刚健的风骨。只有刚健,大度才有依托,才有价值。不讲健行的大度,会流于平庸和懦弱,正如没有大度的健行会流于刚愎和霸道一样。《说文解字》解释“大”字:“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这是一个会意字,大既是天地的本质,也是人生存于天地之间的本质。人下有横是“集”(亼)字,大下有横是“立”()字,集天下之智慧以自立,因此《周易》以“健”解释乾卦之后,又以“厚”解释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且要“德合无疆”,也就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意思。中华文明历数千年中不断而愈壮大,都是天地合德所产生的无限的原创力和兼容力交互作用的结果。为此,司马迁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成为中国历史学智慧千古不磨的格言,于今犹可做出新鲜的解释。究天者有自然科学,究人者有哲学社会科学。二者之际要通而究之,以求得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得科技而强,科技得人而正。二者协调发展的最高境界是化境。前人已经发现,“化”在殷周文字中是一个正立的人和一个倒立的人,即所谓翻跟头。怎样才能做到“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呢?关键就是这个“化”字。不要食古不化,或食洋不化。而要通过充分深入的现代性阐释、转化和运用,使古代的和外国的优秀文化智慧,在不同的层次、以不同的方式融入现代中国博大精深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体系之中。

  我曾经讲过,衡量一种文化的生命力有两条不可缺少的标准:一条是它的原创性,一条是它的共享性。中国文化的总纲目和总体精神经过充分深入的原创性研究之后,它浮现出来的原理原则、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还应该通过教育体制、传播体制化为全民族的理性思维能力和文化价值共识,成为举世同享的精神成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在这里所承担的历史责任是非常重大的。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2-9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