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一讲:中国叙事学及其研究方法[杨义]
“新世纪人文学术讲座”之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09  作者:周翔 整理

第一讲:中国叙事学及其研究方法

主讲人:杨义 研究员

时  间:2003年3月21下午2:00─4:30
地  点: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11层西段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会议室

 


 

 ·内容综述·

      2003年3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会。报告的主讲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杨义研究员,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叙事学及其研究方法》。

     杨义先生在谈及中西方的叙事学理论时,提出首先要认识、了解西方的理论,同时要认识到西方理论也有其缺陷性,不能一味地拿外国的理论来套中国的例子。要深入到中国的文献、材料中,发现西方叙事学没有概括到的东西,用不同的声音来进行平等的对话,通过对话寻找共同的话题,相互启发,提供新的视野,产生新的原生性的理论。

     处理中国的叙事文献与西方的叙事理论的原则可以概括为八个字:还原、参照、贯通、融合,其中还原是最重要的逻辑起点。中国文化的高明、精湛足以与西方文化进行平等的对话。理论作为思维方式的参照,并不能代替原创性。要重视自己的第一印象,还要重视语言学与语义学,中文的每一个字、词都有很重要的意义。要直接面对文本,不要让那些固有的理论遮蔽住自己的视线。
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中我们已经走完了两步。第一步是以胡适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以西方的理论解释中国文化。第二步是以钱钟书先生为代表的学者们贯通中西文化。而接下来的第三步该怎么走,这是我们当代学者要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把眼睛放到自己的脚下,而不是一味仰视,酸了自己的脖子。

     中西方的叙事风格有较大的差异。如在时间顺序的排列上,中国的习惯是"年、月、日",而西方的习惯是"日、月、年"。不同的顺序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这说明中西方的第一关注点不同,所反映的思维方式及特质也不相同。中国人的思维是统观性的,以大观小;而西方人的思维是分析性的,以小观大。由此也影响了中西方的叙事文学,影响了文学作品的时间和运作方式。西方的叙事重倒叙,从一人一事开始,倒叙着介绍原因,必要时再加以补叙。而中国的叙事则重寓叙,即寓言式的叙事,冥冥中一切都有定数,用大时空来包容小时空。当然中国也有采用倒叙、补叙法的作品,好的编年体史书都采用此种方式,原因是为了不至于让时间将事件切割得太过零碎。叙事的开头关系着全局,中国文学习惯用大时空、大价值来定位。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且这精髓已融入了你的血液中,让你习而不察。再比如说到结构主义,西方讲求的是结构之技,而在中国讲求的是结构之道,意在笔先。中国的结构有自己的智慧,结构一词先是动词,后是带有动词性的名词。结构具有动态性,是人与天地之道的契约。结构之技受结构之道的解释和制约。


     因此当代学者在沿用古代和西方的术语时,要有自己的理解,并有所转化,古今中外的智慧可以共享,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创造有自己专利权的术语。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