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影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
主讲人:庞涛 副研究员
时间:2005年3月15日(星期二)下午 2:00—4:00
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院部大楼11层西段会议室
2005年3月15日下午,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庞涛先生在民文所会议室举办了题为“影视人类学的田野作业”(Fieldwork in Visual Anthropology)的讲座。这也是本年度我所开展系列学术研讨活动“新世纪民间文化讲坛”(Tribune of Folk Culture in the New Era)的第一讲。
庞涛,1964年生,广西武宜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影视人类学研究室(Department of Visual Anthropology,Institute of Ethnology and Anthropology) 副主任;曾参与过“民族地区环境与民族文化关系研究”课题研究,与揣振宇、张江华、陈景源一行四人赴西藏墨脱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工作。主要著作有《影视人类学概论》、《论现代视听科技在影视人类学中的应用》、《青海省同仁地区民间宗教考察报告》、《窿务河畔的鼓声》等。影视片《仲巴·昂仁》(与陈景源合作)获得影视人类学国际研讨会参展影片奖,2003年度民族研究所优秀科研成果奖。讲座上,主讲人以实际素材为例,就田野采录工作中所遇到的实践问题同与会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使大家提高了实际操作技巧,而不只是获得抽象的理论。
·讲座大纲·
人类学电影的实践与制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庞涛
1、影视人类学概述
◆影视人类学的表述:①保罗.霍金斯:“影视人类学是一个广泛的学科,包括人类学的各个方面,但中心还是民族志电影摄制,它涉及到民族文化”。②庄孔韶:“影视人类学是以影像与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原理,记录、展示和诠释一个族群的文化或尝试建立比较文化的学问”(强调人类学影片的制作)。
◆《影视人类学概论》观点:影视人类学是以人类学研究中影视手段的应用方式及其表现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影视手段在人类文化研究中的功能、性质、应用规律,以及人类学片的特征、分类和制作方法的人类学分支学科(有了自己的研究对象,但不符合实际)。
◆我的观点:“影视人类学”如果被认定为是一门学科的话,它应是以影像等视觉形式为表达和分析手段的人类学,它与人类学有共同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理论,而它的学术成果则主要是人类学电影(片),它包括利用视觉素材进行人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2、人类学电影的拍摄实践与影视表达能力的培养
◆人类学电影(片)的定义:“人类学电影(片)是在人类学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人类学研究的科学方法和影视学的表现手段,对人类文化进行观察和研究,所取得成果的形象化表述。”
在表达形式上,人类学影片是纪录片的一种,它运用纪录片的表现形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纪录片都是人类学影片。它是作为文化纪录的影片。
人类学片的本质是另外一种民族志的形式。相对于文本这种靠人类学家的观察和写作来完成的民族志类型来说,人类学片的优点恰恰在于弥补了文本民族志的不足,即文本需要读者借助想象来还原人类学的田野场景,而人类学片则直接显示了人类学家的田野工作环境。
人类学片分两种,一种是人类学的成片,这是经过了人类学家剪辑后的成品,另一种是人类学的素材片,这是人类学成片的来源。就两种人类学片的重要性来说,人类学家更加偏爱的是人类学素材片:它们是典型的历久弥新的东西,越久越珍贵,因为它带有原始资料的性质
◆人类学电影的拍摄实践
⑴掌握影视语言
人类学电影撰写者的要求:首先作者是人类学学者或了解人类学知识和理论的人,然后要具有一定的影视语言表达能力。学术水平决定影片的学术价值,运用影视语言的水平高低决定了作品表达的准确性和影片的可视性。
影视语言与文字和语言一样,都可以表达人类思想和情感,但影视语言有着不同的叙事方式,它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和发展的。
影视语言表达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要经过训练的,只不过这种训练从出生就开始了。只要用心学习是可以掌握的(现在影视人类学专业要开影视课)。
方法:①系统学习影视专业;②自学--模仿成熟影片;
理解:影片也有结构和叙事技巧;
文字与影视表达的对应关系:1、最小单位字词—镜头;句子—镜头组;段落—段落;文章—影片;
剪辑(蒙太奇)—镜头的组接构成影片的叙事。
⑵拍摄实践:
①田野工作:田野调查:形成观点构思影片结构:记录与叙述方式;组织素材;思考主题等拍摄:(地点;事件;人物;拍摄风格等),注意信息的采集和拍摄素材的标识场记;
②后期制作:在编辑之前熟悉整理素材构思编辑结构和思路:设计故事的开始、进程、高潮和结尾等。上编辑机编辑:按编辑思路把素材分解成镜头再从新组接,形成镜头组→段落→成片;
⑶人类学影片制作中的问题:一、民族学电影制作中的道德问题,要遵从学术职业道德守则(态度、尊重、隐私等)。二、真实性与重现问题。三、用途—-作为资料的记录与作为作品的纪录。
民族学基础 | | 缺乏民族学基础深深植根于民族学知识之上 | | ||
与文字材料的关系 | 无文字材料略有文字材料与之配合文字材料给予有力的支持与文字材料配合默契 | | |||
完整的行为 | 零碎细小的动作有开头、高潮、结尾的行动 | | |||
完整的身体 | 过多零碎的特写大量而必要的完整身体 | | |||
对各种失真的说明和评价 | 在影片或文字材料中没有说明有部分说明有充分说明 | | |||
基本的技术要求 | 使人眼花瞭乱技术不合格合格的技术表现力技术质量非常好 | | |||
适宜的音响 | 不适宜的音响适中的解说自然的同期声效果 | | |||
解说的适宜程度 | 过于累赘、没有关系的解说恰当的、释疑的、与画面相关的解说 | | |||
民族学家的出现 | 忽略了民族学家的存在提到民族学家的存在表现了民族学家与被摄对象的相互行为与收集资料 | | |||
前后连贯性 | 离题的孤立行为以手势来贯通连贯性强 | | |||
完整的人物 | 面目不清的群像展现某个人的情感 | | |||
影片制作过程中的失真 | | ·时间上的失真 | 重新剪拉的间隔性片断时间的紧缩实际时间 | | |
·连接性方面的失真 | 用许多事件中的镜头编成的片断与实际相一致的片断 | | |||
无意识的行为失真 | 最大中等最小 | | |||
有意识的行为失真 | 最大中等最小 | |
【说明】对于此图,海德解释说图中越接近表格上端的属性,重要性越大,如果一部影片忽略了这些项目,其民族学性就要受到很大的损害。表中每一属性越有民族学价值的表征越排在靠右的位置。
在线收听<<<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