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文学):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综述(三)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7-14  作者:综述作者:邓佳玲 审校:尹虎彬 编辑:...
会议时间:2011520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
人: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马克·贾维斯(Mark A. Jarvis
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中心信息技术经理
赖彦斌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讲师
李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
何彬
日本首都大学人文社会系教授
现场翻译:徐德林
 
首先,马克·贾维斯做了题为《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电子伴侣的开发》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电子伴侣开发的目标,主要有三个:第一,促进将口头传统视为多媒体事件的理解;第二,提供印刷文本不能传递的一些资源;第三,为文本媒体提供电子媒介。随后,马克·贾维斯先生详细介绍了口头传统中心电子伴侣开发的三个重要项目,并分别演示了各项目网站的实际效果,同时进行解说。
项目一:如何阅读口头诗歌。该项目于2002年上载,目标如下:1,为传统书籍难以上载或者最适合网络呈现的材料提供例子和附加信息;2,同时利用两种媒体��书籍和网络;3,强调诗歌与网络之间的关联性。
项目二:电子版本(eEdition)。示范《Mustajbey儿子的婚礼》之电子版本。该项目目标如下:1,提供一项书籍或报刊难以传达完整的经验;2,超越无声的非语境化的文本;3,提供一项手段,使读者能够选择加入到“史诗的听众”中去。
项目三:《口头传统》之电子期刊。该杂志于1986年创刊,2006年实现网络下载。其目标是:1,让每篇文章的经验能够以综合集成的方式获得;2,提供真实生活的语境和经验作为背景;3,帮助读者成为讨论中的口头传统的更好更忠实的听众。接着,马克先生对《口头传统》电子期刊的主页(包括照片、视频、音频、参考书目等)进行了详细示范。
最后,马克先生提到了电子伴侣的未来发展方向,即EPUB3(新一代的电子阅读器)2011215日,国际数字出版论坛发布其公开草案,它将基于第5版超文本标记语言,包括音频、视频、誊写、互动等内容,最后的规范有望在2011年中期得到见证。
 
赖彦斌先生的发言题目为《清宫造办处手工行业传承的民俗志记录:数据库与数字词典》。他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数字民俗学实验处关于清宫造办处手工行业传承的民俗志记录的调查研究情况。共调研了十个行业:玉器、铁器、铜器、木作、珐琅、纸行、雕漆、盔头、花作、裱作。
该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研究角度如下:1,提供技术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过去都不注意的新问题(例如技术的“手艺”概念”、民俗文化对手工技术的控制等);2,弥补书面文献和民俗文献双方的不足;3,扩大技术史的资料范围;4,使用数字化技术管理分散的民间技术资料和技术史词语。赖先生强调,技术是表层的,我们观察技术背后的中国民俗文化、资源文化、环境文化和文化权利。赖先生逐一介绍了该项目田野调查的各项数据库实验。以幻灯片、照片与网站音频、影像资料相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清宫造办处现代传承调查对象结构图、现代民俗志的逻辑框图、花作数据库、珐琅数据库、木作数据库、纸行数据库、雕漆作数据库、盔头作数据库等。
经过一番声画并茂的方式展现实验处的的研究成果后,他最后作出如下结论:1,民俗学研究技术史研究互补,重视技术对工匠日常生活和文化权利的影响;2,技术知识与社会文化知识共存,重视中国上、中、下三层文化整体发展对技术行业化的促进作用;3,数字化研究与中国整体文化研究互利,重视把正在全球化下消失的技术文化变成在数字环境下可观察的活态系统和本民族自己的技术术语系统。
 
本场论坛第三位发言人是李松先生,题目为《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数字化应用》。李松先生简要介绍了中国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工作情况,长期以来立志于资料的收集、整理及将之数字化。在资料收集方面,有延续30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其中中国节日志工程包括志书、影像志、数据库三部分。
从2001年开始,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经历了10年“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库数据”的开发过程,也被称为“中国记忆”,是从分类编目标准到源数据到数据库。而目前比较完整的是中国民间文学数据库,如故事数据库、歌谣数据库、谚语数据库,而戏曲、曲艺、民歌部分有的只做了一部分,有的仅仅作为案例存在。
关于标准化建设方面,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有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从标准化推广应用-标准申报-标准制定有一套规程,目前已完成的标准草案有戏曲、曲艺、民歌、器乐和水书。
李松先生介绍了国家文化资源平台建设的相关情况,随后又播放了一段关于江西石邮的视频资料,重点强调了如何对视频资料进行属性标引的问题。
李松先生提到,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元数据陷入困惑。他以水书为例进行思考,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如何面对数字遗产?”,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最后他指出: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已建成数据库结构,希望与各地不同的文化空间的数据库有联系,中心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标准,力求在数字化条件下最大可能保存资源,尽最大可能达到共享。
 
何彬教授是本场论坛的最后一位发言人,她的演讲题目为《数据的保存与标示��日本民俗学数据处理方法解析》。何彬教授以民俗地图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日本民俗学的数据处理方法,简单说来就是把很多数据放在一张纸上,把信息浓缩之后再将其解冻出来,从而更有效地保存信息、节约时间。
何彬教授指出,民俗地图不是一种民俗学的方法,而是从地理学学来的,而且是从欧洲学来的。简单定义为:民俗地图是把民俗学记录下来的数据,从记录保存和每个人的研究角度出发,用自己规定的符号记录下来的一种平面的信息。也就是说,民俗地图是把民俗现象标注在空白地图上。
民俗地图的分类有很多种。按制作分,可分作记述型和研究型;按标示法,有点式民俗地图和线式民俗地图;单项多元或复项多元民俗地图;从绘制和应用方面,可分为一次性民俗地图和二次性民俗地图;单幅图或多幅性地图;此外,从地图的显示范围、制作主体等方面,又可以划分出很多不同的类型。
民俗地图有两种范畴。第一叫做民俗地图标示法范畴,就是把民俗事项、数据标在图里,用数据在地图上记录民俗的实态。另一种是民俗地图的研究法,通过图解各种符号,展开一种理论的阐述,从而得出一种理论的结论。何彬女士强调,民俗地图不是一种理论研究方法,它在民俗学界被定为民俗学研究的辅助方法,具体归类于民俗研究、民俗资料的整理方法类。
她简要叙述了日本“民俗地图”的历史。并且以柳田国男先生的方圆周圈分布图为例,对民俗地图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说。随后,她介绍了一个范例,即《日本民俗地图》的绘制及相关情况,从1969年到2004年,此套十卷本的地图历时近四十年才完成,工程巨大。该地图集用1342基本调查地点收集到的20数据标示,基本覆盖日本全国各个地区。随即她又介绍了另一套地图即《都道府县日本民俗地图分布集成》的相关情况,该地图集按地区编辑,各个地区合编为一册,共13册,3000多幅。
在下午的演讲中,她以日本正月习俗、端午习俗为实例,对民俗地图的各项符号进行解读。特别是端午习俗,她抽出“时间、食物、装饰”三类数据为例,将其列表,详细解读了了民俗地图所折射出的民俗现象。
最后,何彬教授做出结论:通过一张地图我读出了它的三个要素,实际上它一张图有36个要素。也就是说一张图可以浓缩大量的数据,那么我们解冻它、图解它,可以得到更多的关于民俗区域的现状。也就是说民俗地图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浓缩记录数据的方法。
 
 
综述作者:邓佳玲  审校:尹虎彬  编辑:郭翠潇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