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11年5月19日下午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 持 人:劳里•哈维拉提(Lauri Harvilahti)
发 言 人:李锦芳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语言文学系(国家重点学科)教授
何彦诚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博士
约翰·迈尔斯·弗里(John Miles Foley)
美国密苏里大学教授,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中心主任
奥奈•凡•恩格尔霍芬(A. TH. P. G. Van Engelenhoven)
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域研究所教授
佐野贤治(Sano Kenji)
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神奈川大学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所长
现场翻译:王伟 朱刚 高颖
2011年5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文学):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在社科院第一报告厅继续进行第二场会议。本场会议由劳里·哈维拉提主持,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的李锦芳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的何彦诚博士、美国密苏里大学的约翰·迈尔斯·弗里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莱顿地域研究所奥奈·凡·恩格尔霍芬教授,以及日本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的佐野贤治教授先后发表了演讲。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关注的对象不尽相同,但是他们寻求的是同一个目的——更多地关注民族口头传统的生命,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更好地服务传承。
李锦芳教授与何彦诚博士的报告题目为《无文字民族话语材料的调查记录与数字化处理——以仡佬族为例》。他们介绍了SOAS ELDP项目的成果,该项目于2006年启动,主要是研究仡佬语的口传语言、语料,包括词汇、故事、历史传说、歌谣、风俗习惯、祭祀辞等的记录情况。
仡佬语是严重濒危语言,如今只有少数老年群体还在使用。令人欣慰的是,这些老年人还能叙述丰富的口头传统作品。在长期的田野工作中,李锦芳的研究团队基本掌握了仡佬语,采录了丰富的长、短篇口头语料录音、录像,不仅进行国际音标转写,也对资料进行了汉、英语言逐词对译注解和意译。他们的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对语料进行全面、客观的记录。不仅要记录语言本身,还要记录非语言的文化活动、文化场地、动植物、器物、食品等等,用民族语、汉语、拉丁文、图片及功能描述一一记录下来,为语言学家提供一些比较细致、权威、专业的文本的注解、发音。该项目使仡佬族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关注,甚至让原本已经不使用的传统服饰又恢复起来。另一方面,他们将这些语言资料分为几种体裁:故事传说、风俗谭、新旧民歌、祈祷辞、食品、传统工艺制作过程及其口述、会话等。根据这些口头传统记忆,从而来探析仡佬族的历史、文化、人生价值观、生产生活知识、技能,以及环境保护利用等等。
何彦诚展示了如何在ELAN软件环境中对采集到的濒危仡佬语进行国际音标转写,并以汉、英语言进行逐词对译注解以及意译。该软件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将音频、视频材料同步注解和翻译,能很有效地记录并展示活态口头传统文化。而采用国际标准的语料数据格式以及各种字体编码,是让他们顺利编辑整理所采录的珍贵数据,可以后续开发利用,并最终达到传播弘扬该语言文化的基本条件。
对于大部分听众来说,约翰·迈尔斯·弗里教授已不再陌生了,他几度来到中国做过学术交流。弗里教授是国际上著名的史诗学者,是古典学与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专家。现在是密苏里大学的教授、校董事会成员,古典学与古英语学的教授,也是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是学术刊物《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的创刊人和主编。弗里教授此次的报告题目是《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数字化项目》,介绍了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四个数字化项目:《口头传统》电子期刊;国际口头传统研究协会;“通道”项目(Pathways Project),以及最新田野调查论文专著的展示。
弗里教授认为人类最早、最广泛的交流媒体是口头传统,而它和网络媒体之间具有着共性。二者的运作都必须通过虚拟世界的网络来实现。两者的技术手段包括多重作者、多重观众和多重演述三个因素。此外,这两种媒体都包括了多重路径或多重可能的关联系统,这使操演者和受众有了多重的选择。以上的特征将口头传统和互联网区别于文本技术。文本技术是在具体的世界里运作,由静态的、预定时间的事物组成,而不是进行中的体验。弗里教授通过《口头传统》学刊的网页http://oraltradition.org/hrop,展示了口头传统与网络技术相似的运作方式,并介绍了《口头传统》的数字化成果,书籍与文章的电子版本使用情况。从中我们看到,可以通过网络来全方位地认识一部口头史诗。对于《口头传统》,大家并不陌生,至今已经走过了25年。弗里教授表示,他和他的团队致力于全世界口头传统研究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世界各角落的学者都可以登陆《口头传统》的网页,并免费下载25卷的电子学术资料。
接下来,弗里教授又向我们详细展示了“通道”项目(Pathways Project)。他将口头传统(Oral Tradition)简写为OT,而互联网(Internet Technology)简写为IT,与简写为TT的文本技术(Text Technology)形成对比。弗里教授认为OT和IT是类似的,这是因为它们的运作都是在网络世界里航行、冲浪;它们都是虚拟的而不是具体的;它们包含多重的作者和受众;它们包含多样的演述;它们都是即兴发生的。OT和IT的运作都是在网络世界里航行、冲浪,这是指口头传统在叙事的“网页”中航行,而互联网是在不同的网址之间航行。这两种航行中,每一次的选择将产生更多的选择。网络世界允许有无限的可能性,口头传统中有各种版本的故事,而互联网中也有不同的对话。OT和IT都是一种体验,口头传统寻找一个进入故事的路径(pathway),互联网则是通过点击交互的链接来航行,不是事物本身,而是带着体验的演述。OT和IT都包含多重的作者和受众,口头传统的作者是那些运用传统的历代歌手,而互联网的作者是那些推动互联网发展的人,等等。综上所述,这三种媒介中,口头传统(OT)和互联网(IT)都是虚拟的,由各种“路径”组成,要求通过“航行”来完成。而文本技术(TT)是具体的,缺失“路径”的,并且消除了航行和选择的可能。以上三种媒介技术产生了相应的三种集市(agoras):oAgora是口头集市,eAgora是电子集市,tAgora是文本集市。oAgora是可以冲浪的口头网络,它含有诸多口头词汇和专门化的语言;口头集市是共享的,没有具体的作者,或者它的原作者是分部的。口头集市的变异限制在一定的传统中,演述是自然地进行,归集体共享而不是私人。eAgora是可以冲浪的电子网络,通过相关联的系统来航行。读者可以登陆该项目的网页来www.pathwaysproject.com体验。
除了《口头传统》和通道项目之外,弗里教授还简要介绍了国际口头传统研究协会的情况,并展示了最新的田野调查论文专著图片。弗里教授介绍的这些项目对全世界开放,只要能连接到互联网,便可免费获取这些项目提供的信息。
经过短暂的茶歇后,我们又开始了这次会议的下半场。
奥奈·凡·恩格尔霍芬教授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在题为《典藏似失实隐的传统——记录塔图拉秘密和神圣语境中的口头传统》的报告中妙趣横生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东帝汶部族文化。东帝汶共和国是在2001年从印度尼西亚独立出来的岛国。东帝汶共和国生活着许多的宗族, 而东帝汶共和国的第13区是Fataluku语社群的故土。Fataluku语社群认为自己的语言是该地区唯一的“正确语言”。据当地的民间传说,在多年战乱中Latuloho宗族将自己的语言强加给其他使用不同语言的宗族。
而Tutuala是Makuva语的发源地,这种语言是该地区唯一一个南岛语族的语言,当地民众认为它已经濒临灭绝甚至已经灭绝。直到20世纪60年代,该语言在Cailoro宗族的保护下才在偏远的Tutuala分区得以复活。但是,自从Tutuala村和首都Lospalos之间的道路建成后,Makuva语开始受到Fataluku语的严重威胁。为了更好地、尽可能长时间地保留自己的语言和文化,Tutuala分区的Makuva语社群决定将自己的语言文化隐藏起来。在Tutuala社群中,可以分为两个世界:在外部世界,为了交流而使用Fataluku语言;在内部世界,则使用神圣的Fataluku语言,这也代表着族群的身份。因此,外人想要亲耳聆听,或用多媒体工具来记录、捕捉被隐藏起来的的Makuva语言是非常困难的事。然而,这种语言确实存在着。Makuva语社群每年有许多的仪式生活,他们或对着大海祈祷,或在林间祭祀,你可以听到他们大声地念出Fataluku语,却小声或无声地念着神秘的Makuva语。通过多年的参与观察,奥奈·凡·恩格尔霍芬对Makuva语有了这样的认识:它是Fataluku社群用的仪式语言(Ritual language);它被隐藏在内部人之间,外人不可能获知;想学习这种语言的人必须“被选中”。
奥奈·凡·恩格尔霍芬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他对Tutuala分区宗族草根民众口头传统的记录和档案化做出的努力,引领听众踏上了一次神秘文化之旅。
本场最后发言的是佐野贤治教授,他的报告题目为《民间用具名称的国际化标准与数字化诸问题——以地域、国际、全球为视角》,该报告以福岛县南会津郡只见町为实例,向听众介绍了日本民间用具的口头传统以及数字化的诸多问题。
日语中的“物”,有两方面的内涵,即物质的“物”和非物质性、精神性、灵魂性的“物”。日本人认为,非物质性的东西也存在灵魂。民间用具,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不仅建构着作为大多数群体的普通民众生活历史,它还属于一级非文字资料的有形民俗文化遗产。他认为,有必要对作为对比标准的“标准名”进行探讨,也有必要从认识论的角度,对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的名称以及其背后的本名体进行最终的思考。
在研究工作的第一阶段,佐野贤治教授和他的团队对有关民间用具方言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尝试着制作了衣食住等领域基本民间用具目录,也对各个民间用具的地方性称谓进行了比较。他们以民间用具搜集充足的福岛县只见地区的民间用具目录为出发点,逐渐增加了南九州、冲绳、东海地方等地区的民间用具目录。用此方法概括出了日本各地的基本信息并依次目录化,最终看到了作为比较研究基础资料的可能性。作者想做一个尝试,希望增加海外民间用具的数据,在更广的世界领域探索关系到人与“物”的基础资料建设中利用计算机技术。
在这个数字化的例子中,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他选择的作为民间用具名称的要素:形态、材质、机能、制作方法、搬运、社会性、身体部位、动作、动植物、拟音、作业效率、人名等。民间用具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的非文字资料,即使在相同对象的情况下,也会由于地域和年代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表现。因此,非文字资料的信息共享、信息流通,需要有与信息资源有关的信息,即要求使用高级数字的信息检索。检索民间用具数字基础时的输入语言,比起名称关键词更为重要。工作团队根据存在论的理论灵活运用检索法,考虑设定作为关键词的言语,通过在民间用具数字基础中导入存在论来表示效率。
最后,作者又向我们介绍了三种类型的博物馆: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网络生态博物馆。第三种博物馆基于网络,看上去虽小,但是在那里所展示的东西除了不是实物以外,绝不逊色于巨大容量的博物馆,可以瞬间连接全世界。存贮大量的数据,只要检索立刻可以搜索到所希望的数据。
综述作者:屈永仙 审校:尹虎彬 编辑:郭翠潇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