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文学):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综述(一)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1-06-20  作者:综述作者:方彧 审校:尹虎彬 编辑:郭翠潇

  会议时间:2011年5月19日上午

  会议地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

  主 持 人:尹虎彬

  发 言 人: 劳里·哈维拉提(Lauri Harvilahti)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馆长,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教授

        尤卡·萨里宁(Jukka Saarinen)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研究员

        妮可·雷维尔(Nicole Revel)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教授

  现场翻译:王伟

  2011年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1,文学)——“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隆重开幕。开幕式后,论坛迎来了首场精彩的学术报告。报告发言人分别是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馆长、赫尔辛基大学民俗学教授劳里•哈维拉提,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尤卡•萨里宁研究员,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妮可•雷维尔教授。

  首先,劳里•哈维拉提教授做了题为《卡勒瓦拉的批评式电子版本》的发言。他简要介绍了芬兰文学学会的成立及史诗《卡勒瓦拉》中的主要英雄和部分情节。目前,芬兰文学学会民俗学档案馆中存有约二百万行的《卡勒瓦拉》史诗,主要搜集于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这项工作主要归功于首任秘书伦洛特。然而,受历史条件和收集方法的局限,伦洛特收集的《卡勒瓦拉》与民间诗歌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偏离。目前,大约三分之二已出版于《芬兰人民的古代诗歌》(Suomen Kansan Vanhat Runot, 1908-1949,1993),共34卷。已出版资料的电子数据库(即SKVR数据库)自2007年可在网上利用。芬兰文学学会语义网项目FinnONTO结合Web 2.0和语义网技术的优点和协同作用,参与了《卡勒瓦拉》史诗的注释工作。该项目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比较《卡勒瓦拉》史诗和伦洛特所选用的芬兰传统卡勒瓦拉诗歌来追溯伦洛特汇编时的选择。语义网为EDP搜索提供了一个基于内容的元数据层次。这样,语义网补充和提高了网络一贯用法性能。下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根据卡勒瓦拉诗歌最突出的特色更加准确地注释卡勒瓦拉史诗,并形成一种关照卡勒瓦拉诗歌传统叙事特征的注释框架。卡勒瓦拉的批评式电子版本将是结合SKVR数据库和语义网的最终成果。

  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馆尤卡•萨里宁(Jukka Saarinen)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民俗的描述---芬兰文学学会民俗档案之元数据》。在短短的十分钟内,他通过纵览芬兰文学学会民俗资料库典藏资料的索引、分类、描述、归档的各种方法,着重讲述了“元数据”这一概念的变化及意义。在过去的民俗档案库里,数据一般被看作是民俗单项,但是随着资料性质的改变和电子数据加工和管理系统的发展,“民俗单项”这一概念在逐渐淡化,而重点逐渐转移到更大的数据单位,一般是物理实体或更大的单位。尤卡教授介绍了数据编码和传输标准(METS)以及开放式档案信息系统(OAIS)。METS包括描述性元数据和管理性元数据,在本地化、封闭式信息系统中,需要专业人员在场辅助使用信息系统。当相关数据信息被转移或技术人员不在场的情况,则这种非标准的元数据系统可能就不那么容易使用。OAIS档案由人员和系统所组成,它的职责是保存信息并能够为特定的社区所使用。一个开放式档案信息系统需要确保信息在指定社区在没有在信息提供者额外的帮助下可以使用优质的、足够的元数据,既是描述性的也是管理性的元数据。

  芬兰文学学会的民俗学档案内容非常丰富,大约400万份文本手稿,25000小时的录音,1400个小时的录像,14万张照片和绘图。计算机广泛使用之前老的系统,它以文类分类,包括a散体叙事,其中又分a1民间故事和轶事,a2宗教传说,a3信仰传说,a4地方性和历史性传说;b诗体文类,其中又包括b1卡勒瓦拉诗体传唱,b2“新”民谣,b3咒语,b4民间信仰和魔法;以及c俗语,d谜语,e歌曲,e民族志描写等等。传统归档系统使用卡片索引,原始收藏保持原样不变,而索引卡则采用字母顺序、收集者姓名的特定ID等等。然而,即便是专业人员,也不太容易识别这套编码系统。

  复杂的陈旧系统使用起来不太方便,需要选择特定标准来进行标准化,以便能够在互联网上方便使用。让旧系统的条目在新标准中建立映射关系,这中间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因此,管理元数据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妮可•雷维尔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菲律宾的史诗与歌谣——东南亚的一个新的多媒体档案》。作为语言人类学家,她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长期从事菲律宾语言和文化研究,并致力于当今活形态长篇叙事诗、史诗和歌谣口头艺术的保护和分析。在一些学者和知识渊博的人的合作与帮助下,她于1969年到东南亚群岛这个面积虽小却很复杂的岛屿国家,即努散塔拉地区,对他们的口头叙事进行了记录、分析、解释,并构思出一种保护方案。运用新的计算机技术,她们将文字誊写的“文本”转变为演述本身的声音、音乐和动态影像。这种载体的变化为民俗研究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她于1991-2001年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项目--“丝绸之路”。她将十年间在当地居民不同程度的合作下搜集而来的叙事诗资料分成了四类,并在在马尼拉雅典耀大学的支持下,在其图书馆和网络上建成了多媒体资料。这些资料在2011年1月国际学术会议“记忆之歌”期间投入使用。如今,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将口头传统脱离其物理存在而至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中,形成新的互动关系,这就使得人类的虚拟集体记忆得到更好的应用成为一种可能。菲律宾史诗、歌谣的多媒体资料库是在20-21世纪之交的20年间建成的。他们通过录音和摄像记录叙事的演述,在演述者的帮助下,对其进行誊写、翻译和分析。由于网上访问受限,她在发言中向大家展示了这一成果的部分内容,并对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本次会议的首场发言嘉宾,三位学者围绕口头传统与多媒体技术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他们深厚的理论知识,详实的一手资料,丰富的学术经历让与会人员受益匪浅,更为“世界濒危语言与口头传统跨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会议拉开了漂亮的序幕。

  综述作者:方彧 审校:尹虎彬 编辑:郭翠潇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