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文沙龙第48期·综述】“雁过留声: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3-06-21  作者:刘经俏/文 郭翠潇/图
  2023年4月1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民文沙龙第48期“雁过留声: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内在逻辑——以辽河口‘古渔雁’口承叙事为对象”在文学研究所会议室举行。本期沙龙由辽宁大学江帆教授主讲,吴刚副研究员主持。民文所部分科研人员、在站博士后,来自各个学校的老师、同学等近百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讲座既为缅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先生,也为回应民间文学研究注重积累研究资料理论突破方面的难题。
  主讲人江帆教授    (郭翠潇 摄)
  讲座分为“前叙事层次:辽河口的‘古渔雁’及其文化传统”“叙事层次:‘古渔雁’口承叙事的形态与特征”“叙事学层次: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逻辑”三部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大领域之“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框架下对“古渔雁”口承叙事与“古渔雁”文化之间的互文关系展开探讨。江帆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把自己作为方法,让经历变为经验”,即将个人经验还原到具体、开阔的历史场景下,把被遮蔽的多种声音开掘出来,进而转化为具有共享意义的问题,由此跨出民间文学、民俗学学科壁垒而在多学科内引起学者关注。
  第一部分,将“古渔雁”口承叙事还原至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从而理解叙事生成法则。“渔雁”是辽河入海口区域古已有之的一个特殊生计群体,这一群体每年春、夏、秋三季在辽宁省盘锦市的小渔村二界沟从事捕捞和海产加工,冬季回到河北省白洋淀地区过冬。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一方面使渔雁群体被边缘化,脱离其他群体而处于社会底层,形成“自愿性的隔离区”;另一方面形成了一套渔雁独有的信仰体系,加强了这一群体内部的文化认同。
  第二部分,从“古渔雁”口承叙事的形态与特征切入,挖掘背后的“内置生态性”。渔雁先民以中原地区流传的神话、传说为原型,结合本群体积累的文化经验与生活智慧,重新建构起具有辽河口生境特点与渔雁生计属性的叙事体系。这些叙事具有鲜明的原始渔猎文化遗风与渔雁生计特点,作为象征物代表着渔雁真实存在的“过去”,使渔雁文明的起源及其传统建构变得“有法可依”。
  第三部分,从“古渔雁”口头叙事与渔雁文化传统的联系入手,探索民间叙事生成与演化的逻辑。渔雁文化传统内隐着渔雁群体的生存实践理性,在“生态至上”法则指导下,渔雁面对自然谦卑恭顺、心怀感恩,“古渔雁”口头叙事基于此法则合理地解释着自然与生计、社会与历史,实现“以文化人”的功能。由于渔雁文化依附的自然生态与地理条件没有发生质的改变,“古渔雁”口头叙事在生成与演化过程中得以保持稳定性。

  第48期民文沙龙现场   (郭翠潇 摄)
  在研讨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文所巴莫曲布嫫研究员、高荷红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康丽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汪立珍教授、浙江财经大学毕雪飞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杨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祝鹏程副研究员、辽宁大学隋丽副教授等学者先后发言。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高校的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参与了讨论。
  (刘经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