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文沙龙第41期·综述】“叙事传统的转化路径”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22-06-15  作者:宋颖 崔开欣

  2022年5月10日下午,第41期民文沙龙在线举行。本期题目为“叙事传统的转化路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颖主讲。该议题作为“中华文明发展与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的子课题研究汇报,讲座从民族文学传统中的个案调研出发,讨论当代传承和创新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挑战、问题和应对策略,提供几种基于实践的探索路径分析。讲座时长为两个半小时,50余人在线听讲,部分学者参与了讨论。沙龙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刚主持。

  

  一、主题说明:可说、可听、可见的“民族文学传统”。民族文学作为一种传统,或者说它承载了某种传统的时候,就不能单一的把它看成是一种文学,也不能简单的把它扩大为一种文化,而应该把重点放到民族文学实际上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呈现上。以往的研究受学科的限制而偏重于文学样式,偏重于在文学立场上来做这种文本分析、语境分析、共性与个性的分析,探究口头和书写文献之间关系探究,而这都属于文学领域内。站在文化的立场上,民族文学看成是一个文化的综合体,民族文学反过来可以包容文学以及其他很多学科当前关注的内容,这也是民族文学研究对象的现实资料层面的事实。

  

  二、将创新作为一种路径:回应“怎样”的问题。本项研究在院课题的资助下,主要关注如何创新,哪些东西可以纳入创新。也就是说,把“应用”作为一个问题,来提供一些学术思考,在具体的应用当中做一些学者能做的努力。在当前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生产和文化实践中要特别注重受众和参与者、接受者的体验。在应用当中,大家看到某个东西还是喜闻乐见的。在其体验中,如果受众觉得还可以,那么这个创新在当前就是比较成功了。这是创新首先要考虑到的。那怎样转化、如何转化、转化当中要回避哪些问题、哪些能用而哪些不能用、为什么这些能用而那些不能用等等。对此的学术思考就是将“应用”作为一个学术问题来进行一些讨论。借助学术讨论,支撑应用转化,在应用当中、转化当中、在实践当中显得正常,能被更广泛地接受。公共民俗其实一直在关心民俗怎么用。我们如何在当前重新再思考这种民俗的应用和利用,如何规避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问题,如何把它用得更好、更恰当、用得更受欢迎。“怎样”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可见”的方向的研究上,对于可看性的生产上,将当前的民族文学传统所包含的神话故事等叙事传统以及相关的民俗作为文化资源加以利用。在中华文化传承脉络下,用学术来面对和解决、应对这一时代命题的挑战,这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三、个案调研:包括景颇族、佤族、苗族、藏族、傣族等民族的叙事传统。调研案例涉及到几个民族,在个案分析中,把其中的文化因子列了出来,用文化因子的分析观探究叙事传统当中具有的内核性。这非常重要,而且这种研究以及对互动关系的关注本身也很重要。要考察这些文化因子在民族文学文本当中细微的差异和它的变迁过程,就是跟踪一个因子的叙事方式是怎么从这个民族的古老的文本当中进入到另外一个民族,或表现在另外一个民族的文本当中的。在探讨多民族之间的文本关系和文化关系的时候,从文化因子这样一个细微角度入手是更有效的一个分析方法,探讨这些文化因子在当代民族节日或其他视觉环境当中集中的展现和展演。呈现与展演的其实是这些文化因子,当展演出了这些文化因子的时候,展演就是成功的。别人获得了新的文化因子,而这个文化因子对于受众来说是新的。对一个文化来说,要做的是怎么样有效的进行转化和利用,把民族文学和民族文化等资源打散,把其中的文化因子表演出来,然后在脱离语境和重置语境的表演过程当中,表现出提炼的文化因子。这个过程不仅是传承的过程,更应是一个进行创新的过程。

  

  四、转化路径的探索:形式、内容、结构、功能。形式上的转化主要是对于当代一些影像资料的视听呈现,主要就是对于以前口头传统和书面文本讲的故事诉诸于视觉,到影像资料静态的图像看图讲故事,看图的时候就已经有“凝视”这样的目标物产生了。另一个讲述故事的方法就是组织故事的方法,即运镜。就是指这个镜头切换以及每一个画面中的运镜的运用,就是片段之间的这样的排列组合。内容转化主要有三方面。一个是采用新的形式来呈现和表达老内容。另一方面就是内容本身在传承过程当中也有变化的内在需求。还有一些内容上的数字化的处理,即数字时代的新文学创作和跨媒体的改编。这种跨媒介叙事的多样态,所有的内容完全被打碎成文化因子,进行重新衔接和塑造。结构转化,是新技术环境中跨学科的叙事探索,它改变了文本。我们讲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容易理解和去做。但这种结构上的转化,实际上是改变了一个内在的结构方式,概括讲有两个方向。功能上的转化,即叙事传统的认知图示与话语应用的探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家所提到的民俗,就是Folklore,或者是民族文学,它的应用语境都是小群体内面对面即时性的艺术交流,这是一个传统定义。上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个传统定义,现在已经转化成为全球范围内互联网能到的地方的所有用户之间的媒介化的交流。这种交流是主体交叉的,时空重叠的,进行这种新式的融合交流。

  

  (宋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崔开欣,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