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民文沙龙第8期】“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8-05-04  作者:宋贞子/文 郭翠潇/图

  2018年4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民文所)民文沙龙第八期“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在民文所会议室举行。本期民文沙龙由刘大先副研究员担任引言人,文学研究所徐刚副研究员担任评议人,由吴刚副研究员主持。民文所所长朝戈金研究员、各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站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在读硕士生、博士生以及一些高校的师生参与了此次活动。

引言人 刘大先副研究员

  刘大先副研究员以其近期出版的《千灯互照: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一书的写作动机及构成引入本期沙龙的话题。随后,着眼于“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视野”,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发展阶段”,以及其“引发的理论问题”向参与活动的学者和学生展开讲述。

  在梳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术史”时,刘大先首先阐释了“少数民族文学”的特性。他从“民族”一词起源讲起,阐释其在当下中国所包含的三层含义:第一层即为国族,是国家、人民、民族三者合为一体;第二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经过民族调查、民族识别、法律认定的公民身份,并强调这即为他在学术研究中所侧重的涵义;第三层为90年代之后以及当下,是文化身份,在文化政治中趋向于突出特异性、差异性的族群概念。

  刘大先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阶段”分为“内蒙古自治区建立至改革开放新时代时期”、“改革开放新启蒙时代”、“20世纪90年代至当下”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兄弟民族文学作品与国家主导性意识形态诉求的叙事话语相吻合,分享着与主流文学话语关于人民性、阶级和集体的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则因为视听艺术表现手法的特殊性,而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经典。第二阶段具有少数民族文学趋于民族性泛化的特点,在文学的黄金时代,兴起了各种思潮,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被视为边缘的活力,成为主流文化保持自我更新的活力源头之一。第三阶段具有多样性、浓缩的族群观念与多民族文学的特点。前一阶段的多样性叙事在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发生改变,形成了文化相对主义的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学形成了从他者话语到自我表述的全面转化,在不断谋求并突出自身的文化差异性。

  在引发的理论问题部分,针对20世纪90年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呈现出的个人主义、多样的世界观和认知方式等问题,刘大先提出要反思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并且,他指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具有巨大潜能,这主要体现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蕴含着语言与美学的内源性多样化、文化主义与认同的政治、多民族的主体间性等方面。他还就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呈现的最为突出的三种意象,以及与这三种意象并生的叙事模式等展开了讲述。

  刘大先最后提出,要在从“兄弟民族文学”到“少数民族文学”,再到“多民族文学”的历史化途径中建构独特的研究话语,重新反思文学和文学性问题,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后人类时代,如何思考文学问题。要分析文本在当下的命运,想象多元的文化结构,在人道主义关怀中关照少数民族文学的保护和扶持,同时从特殊性中观照普遍性,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具有现实感。

  徐刚副研究员对刘大先的讲座做了点评。他首先提出刘大先关于”新世纪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生态与批评话语”的解读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虽是对建国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状况做了梳理,但始终围绕少数民族价值诉求,民族文化主体性如何呈现,以及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应如何评价等角度展开。接着,他对刘大先的专著《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做了点评,认为该书在理论的脉络中展开,涉及到了少数民族文学的方方面面,作者注重社会史、民族史、边疆史、人类学,注重田野,注重调查,同时也关注文本,更注重理论与理论相关的物质文化史。《千灯互照》这本书虽为少数民族文学年度报告,但涉及大量的少数文学作品,足见阅读量之巨大。徐刚副研究员从作者的实践,反观自己从事写作会议综述、年度综述的意义所在。

  讨论环节,杨霞、周翔、宋颖、意娜等就作家文学研究与田野调查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经典化标准、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制定等问题与引言人进行了深入讨论。

  (宋贞子,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博士后)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