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学术讲座综述(之三)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9-06-16  作者:包秀兰 整理 高荷红 编辑

  2009年6月11日,首届“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研究讲习班”由美国康奈尔大学古典学系的艾伦•泰特博士和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的塔亚教授做了精彩的学术讲座。

  上午,艾伦•泰特博士做了题为《誊录语文学:田野作业、誊录、档案、稿本、出版和文本》的学术讲座。他首先强调,田野作业、誊录、档案、手抄本、出版的文本等,都是记录口头诗歌的媒介,这些媒介之间的转换是其重点探讨的话题。他的演讲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艾伦•泰特博士正在演讲    郭翠潇 摄

  (1)口头史诗不同媒介之间的转换问题

  艾伦•泰特博士以其在克罗地亚的史诗田野工作为例,探讨出版的演述文本与最初的原始口头演述之间的距离和区别,分析了从原始口头演述到出版过程中的利弊。他认为:最后的出版物往往是经过高度编辑的文本,从最初的口头演述到出版的过程中失去了很多原始的东西,比如,一些片语和字词被誊录者擅自修改,部分内容缺失,一些特色方言被去掉,某些歌曲与手抄本脱离并在其他文集里出版,演述空间和受众群体的逐渐消失等等。当然,也要承认口头史诗文本化的好处。至少读者可以了解并收藏这些出版物,更多的口头史诗可以被民俗学家分析研究,一些歌手的出名也会使得对艺人的研究将继续下去。虽然原始语境会丢失,但如果没有出版文本,口头史诗就不能被大众所熟悉。因此“演述——文本——演述”是一个循环过程,这涉及到演述世界与文本两种媒介之间的转换,我们可以用一些术语将两者连接起来。

  (2)从现象学角度去研究口头史诗的问题

  他举出一个例子,即如何把现象学中的“前景”与“背景”两个概念引用到口头史诗的研究当中。他分析了口头史诗中最为突显的部分及其与背景的关系,认为有必要对研究方法做出调整,必须淡化民俗学现象中的某些东西以突显其他部分,这种适当的妥协是必须的。

  (3)方法论问题

  简单介绍了口头程式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以及米尔曼•帕里、艾尔伯特•洛德、约翰•迈尔斯•弗里等学者对该理论的贡献。

  (4)介绍了“演述理论”和“民族志诗学”的情况。

  (5)提出“传播”与“有机变异”这两个概念。

  最后,他做了一个简短的结论:口头诗学可以从现象学角度去研究,现象学的模型能够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比如“前景”和“背景”两个概念。用现象学方法去考虑口头诗学中的哪些部分需要突出,哪些部分可以淡化。并且可以结合两者,构建新的概念,把口头诗学变成一个传统的生态有机体。

  下午,塔亚教授作了题为“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奇研究”的学术讲座。首先,他强调从传承的内部与外部去研究史诗的区别,并说明自己从传承的内部角度去研究蒙古族大型史诗《江格尔》及江格尔奇。接着,他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目前蒙古族江格尔奇研究的概况。

塔亚教授   郭翠潇 摄

  (1)江格尔奇现状:

  塔亚教授用详细的数据说明史诗《江格尔》的传承趋势,《江格尔》与书面文学的关系,江格尔奇的培训对史诗《江格尔》传承的影响等情况。他将江格尔奇分为传统江格尔奇和新江格尔奇两种,并比较了两种江格尔奇的优势与缺点。同时指出,目前新江格尔奇培训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要求受训人员有文化,背诵书面史诗文本,以同样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江格尔奇与新江格尔奇等不合理之处。他认为,史诗《江格尔》应该在口头文化的范畴内自然传承,而不该出于宣传目的盲目操作。

  (2)江格尔奇研究现状:

  中国的江格尔奇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这项研究起初只局限于报道有关江格尔奇的信息,史诗文本的校勘等范围,后基于口头程式理论和演述理论等理论方法的盛行,《江格尔》的学术研究思路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江格尔奇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据塔亚教授统计,时至今日,国内已出版一部江格尔奇研究专著,专题论文近100篇。他还指出了江格尔奇研究的不足之处。

  (3)对江格尔奇的田野调查实践与国外史诗理论:

  史诗《江格尔》产生并流传于居住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族民众中,《江格尔》与世界其他民族史诗有共性也有差异性。它是世界上现存的活形态史诗之一。从江格尔奇田野调查实践来看,研究江格尔奇时既有借鉴国外史诗理论之必要,谨慎反思亦不可少。

  史诗《江格尔》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其演唱目的、时间、场合等都有严格的要求。江格尔奇的演唱不是固定文本和乐谱的简单相加,而是动态的文本与变化的韵律之间的呼应。传统江格尔奇都是即兴诗人,他们可以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作,但这种即兴创作不会改变已经沉淀下来的重要的传统成分。塔亚教授还谈到《江格尔》传承中演唱技巧的学习问题。他认为,学习演唱《江格尔》没有任何特定的方法和顺序,而主要取决于学习者个人的天赋和知识背景。

  最后,应与会者的请求,塔亚教授现场演唱了史诗《江格尔》中的一段,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与会者听完艾伦•泰特博士和塔亚教授的演讲之后,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踊跃提问,与二位学者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和良好的互动交流。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