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走进西藏六:藏族的生活习俗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2-06  作者:程振宏[编辑]

  由CCTV.com、中国社会科学院格萨尔研究中心、《中国西藏》杂志社、亚细亚民俗学会共同主办的纪念格萨尔创作千年的系列在线活动“走进西藏”第六主题“藏族的生活习俗”。独特而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藏域文化,也造就了藏族人民的生活习俗,而从藏族人民的举手投足,一针一线间强烈的折射出那些规矩和仪式背后的文化积淀。今天请来的两位嘉宾都来自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的副教授罗桑旦增和岗措,一起为我们解读藏区民俗之谜。

  

开场白
   
 

  【网络主持人】晚上好!欢迎网友们和嘉宾们的到来!今天讨论的话题是藏族的生活习俗,这是一个大家比较关心也比较轻松有趣的话题。今天做客CCTV.com的嘉宾是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的两位藏族副教授,罗桑旦增老师和岗措老师。两位老师在学校里都教授藏族民俗课程,他们的讲解非常的生动,性格也很开朗,想必今天的论坛会因二位的到来而分外热闹。下面请两位嘉宾跟我们的网友们问个好吧!!

  【嘉宾:岗措】网友朋友们大家好,感谢大家关心藏族的生活!

  【嘉宾:罗桑旦增】大家好,今天我能在这儿谈谈有关藏族民俗有关问题,我感到非常高兴

[分页]

藏族多彩的衣食住行

  


  【网络主持人】西藏地域广大,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对于服饰来讲,更是多彩多姿,藏族的服饰大概分为几种类型?能为我们简单描述一下吗?。

  【嘉宾:岗措】一般分冬装和夏装。不同地区的冬、夏装又有所不同,如:青海、甘肃、四川的阿坝州等藏区,在藏语中被称为“安多”地区,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卫藏”地区,四川的甘孜州、青海的玉树州、西藏的昌都专区、云南的迪庆州等藏区被称为“康巴”地区。这些不同地区的服饰,有比较大的区别,尤其是妇女的装束。同一地区内不同的县乡的服饰也有所不同。如:卫藏地区中,“卫”指的是拉萨地区,“藏”指的是日喀则地区,这两个地区的服饰就有区别,尤其是饰物。另外,西藏林芝地区的服饰更不同于“卫”和“藏”地区,有他们自己独有的特点。虽然各地的服饰有所不同,但大体的样式基本相同,即:长袍、右衽、无领、无扣、长袖、系腰带等。服装的材料一般都喜欢用棉布、羊毛织的氆氇。

  最常见的氆氇藏袍为大襟式服装,男式宽大,带袖,女式稍窄,分有袖、无袖两种。一般都是左襟大、右襟小。氆氇分为三等,上等的称为“歇日玛”,次等的称为“氆竹”,末等的称为“氆氇”。无论男女,藏袍内配以白、红、蓝、黄等各色衬衣,穿上去英俊潇洒、艳丽多姿。在牧区,冬装一般要穿用羊皮制作的衣边镶各种彩布的泡子,不仅保暖性能好,而且穿起来雍容华贵,另外,还有用绸缎做成的藏装,女装腰间系着非常醒目、好看的彩色围裙,藏语叫“邦典”。在卫藏地区它是已婚妇女的标志。传统的“邦典”一般是羊毛手工织品,编织精密,色彩艳丽。

   
  岗措老师

  【网络主持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衣着习俗?造成这种的服饰差异的原因又有哪些?

  【嘉宾:岗措】因为藏族大部分都生活在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条件恶劣的世界屋脊上,这就决定了服装的基本特征是厚重保温,长袖长袍。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牧业生产的流动性,服装形成了大襟、束腰。束腰时把袍子向上提一点,让它的大襟在胸前形成一个大袋子,这样外出时可携带许多东西,甚至可以放幼儿。天热或劳作时,根据需要可袒露右臂或双臂,将袍袖系于腰间,需要时再穿上。不必解开腰带就能自如穿脱,非常方便。夜晚睡觉时,解开腰带,脱下双袖,铺一半盖一半,成了一个暖和的大睡袋。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等方面的不同,藏族服饰的种类很多,区别也比较大。有些地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都有较大区别。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服饰类型已有200多种。

  【网络主持人】比起男子来讲,妇女的服饰更加奢华,尤其是她们那些昂贵的佩饰,这些佩饰主要分几种类型?原材料是什么?像红珊瑚、绿松石这样的材料藏区并不出产,但为什么在藏区如此流行?它们产自哪里?

  【嘉宾:岗措】的确如此,藏民族是一个非常喜欢佩带首饰的民族,而且尤其喜欢佩带金、银、珊瑚、玛瑙、天珠、松耳石等贵重的首饰。以前,也曾有朋友问过这方面的问题:藏区一般地处很高的地方,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大海里才有的物品呢?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资料记载说,金、银、珊瑚、松耳石曾当过货币使用。从这一点上说,它不仅仅是一种饰物,人们是把它当作有价值的收藏品,非常时期可以变卖。至于来源,有多种说法。一种是说远古的青藏高原,原本就是海洋,后来形成了大陆,那么海洋中的东西留在陆地上是自然的。另一种说是贸易带来的繁荣。我想,这两种都有可能性。因为,在藏语中,把金子称为“仁钦当波”(意为“第一宝”),把银子称为“仁钦呢巴”(意为“第二宝”)。也有把“金、银、铜、铁、锡或金、银、玉、珊瑚、珍珠”称为五宝的。过去的马帮把这些值钱的东西带到各地进行贸易,极大地繁荣了市场。

  这些珍贵的东西还可以用来做敬佛、法、僧的供品、也可以用于制作唐卡的颜料,并且可以入药。著名的藏药“珍珠七十”中就含有珍珠、九眼石等七十味矿物和植物。

  【寒山秋水】随着西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适应现代生活,藏族的服装是否也有“现代化”的趋向?

  【嘉宾:岗措】藏装的改良首先开始于拉萨,城市的年轻人总是紧紧跟随着时代的步伐。80年代初出现了改良藏装的一股潮流,人们认为藏装在穿着时比较麻烦,尤其系腰带是个技术活,如果随便系上去,袍子就会走样,显得邋遢。讲究的人往往需要别人帮忙给系带子。为了既方便又美观,市场上出现了缝有腰带的女式袍子,布料也是五花八门、五彩缤纷。尤其是夏天穿的女式无袖袍,猛一看上去有点近似于内地的连衣裙。这种改革比较受城市年轻女性的欢迎。也给夏日增添了清爽、妩媚的色彩。

  【猫咪mm】岗措老师,就这些图片看,不同藏区的女子服饰,区别还是很大的呀,可以详细说说区别在哪吗?:)

  【嘉宾:岗措】不同的地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说甘青、云南等地,因为跟其它的兄弟民族生活在一起,它的服饰必然要受到其它民族的影响。

  【网络主持人】如今,藏族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但媒体在宣传藏族文化的时候,往往由于不了解藏族服饰习俗而产生了许多笑话。您能举例说明吗?

  【嘉宾:岗措】我看过一些文艺演出,当表演藏族舞蹈的时候,男士藏袍本应该露出右胳膊,但他偏偏却露出左胳膊,这是日常生活中不可能的。还有彩裙是已婚妇女的标志,但可爱的小朋友们戴着它在跳舞。

  【雪泥飞鸿】藏族服饰当然很珍贵,但可能一家人数代的财富就集中在这些服饰上。请问专家,这背后的观念和民俗内内涵是什么?

  【罗布林卡——】这样显示富有会不会不安全?特别是藏族女性。

  【嘉宾:岗措】是的,这些贵重的首饰平时不怎么戴,都是在节庆的时候才戴。现在为了开展旅游事业,专门让藏族男女青年穿着华丽的服装,戴着各种首饰集中在人们面前展示,据说那个时候都有警察保卫。

[分页]


 

  【网络主持人】藏族人离不开茶,嘉宾能给我们说说藏族人饮茶有哪些礼节吗?

  【嘉宾:罗桑旦增】用酥油茶待客是最普遍的礼节。客人一落座,主人就会摆好茶碗,把热腾腾的酥油茶倒入碗中,一定要倒满,否则不礼貌。客人要等主人用双手把茶碗端起来,才能接过来喝,接也要用双手。一般喝茶不能有“稀溜、稀溜”的声音,不能只喝一碗。上门拜访、送别亲友也都要提着一暖瓶酥油茶,暖暖的茶水寄托着人们的祝福和希望。

  关于喝茶用的茶碗,卫藏人一般喜欢用比较小巧、花样淡雅的瓷碗。内地景德镇的碗最受欢迎。安多地区的茶碗比较大一些,喜欢用有龙图案的和有八宝吉祥图案的碗。(八宝吉祥图案:法轮、妙莲、吉祥结、宝伞、右旋海螺、胜利幢、金鱼、宝瓶。)当然,这些图案是全藏区人喜爱的,只不过有所偏爱而已。

   
  罗桑旦增老师

  另外还有木碗,它是极富有藏族特色的餐具。木碗一般是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的,质地结实,不易破裂,花纹细腻、美观。它的优点是不烫嘴、易携带。但是,木碗通常是个人用品,不拿来给客人倒茶。

  【网络主持人】现在在西藏的很多地方,打酥油茶已经用电动的搅拌器了,现代化工具的产生,对藏族的饮食方式有着怎样的影响?您怎样看待这样的影响?

  【嘉宾:罗桑旦增】电动的搅拌器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欢迎,尤其是城市里的双职工家庭。因为它搅拌均匀,省时、省力、味道不变。对饮食方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认为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只是从此酥油茶桶要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了,为了保护将要远去的记忆,我们应该加强对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力度,建立民俗博物馆,把那些退出历史舞台,但又记录着民族文化遗迹的东西保护好、收藏好,给后人,以及不了解藏族文化的人予以展示。

  【网络主持人】青藏高原的青稞酒特别有名,嘉宾能跟我们谈谈青稞酒以及饮酒的礼仪吗?

  【嘉宾:岗措】青稞酒,卫藏藏语称为“羌”。酒用青稞酿成,制作方法是:先将青稞洗净煮熟,待温度稍降时加入酒曲,用木桶或陶罐封好,让它发酵。两三天后,兑上凉水,再过一两天便可饮用。青稞酒色泽橙黄,味道酸甜,酒精成分较低,类似啤酒。喝青稞酒讲究“三口一杯”,即先喝一口,斟满;再喝一口,再斟满;喝上第三口,斟满干一杯。一般酒宴上,男主人和女主人都要唱着酒歌敬酒,盛大宴会上专门有敬酒的女郎,藏语称为“冲雄玛”。酒过三巡后,客人也可以唱酒歌敬主人。宴会上的饮酒习惯是:当敬酒的人唱着敬酒歌给你敬酒时,你要认真、仔细地听,当歌曲接近尾声时,你就要开始喝,如果你正好是和着节拍曲终饮完的话,互相都不会被罚。如果歌儿没唱完你喝完了,就再喝一碗(杯)。如果敬酒的人把歌词唱错了,那他就要被罚喝一碗(杯),藏语称之为“唑羌”。如果敬酒的人歌儿唱的非常动听,博得了在场的客人们的好评的话,也要喝一碗(杯),藏语称之为“乐羌”,这是对他的赞赏。干杯时,要让杯中干干净净,倒过来时不能滴酒,否则也要被罚,藏语称之为“梯羌”。就这样,人们在歌声和笑声中度过快乐的时光。各藏区的饮酒习惯虽然大不一样,但是喝酒伴歌是一样的。

  【高山雪子】岗措老师,藏族饮酒时,要先用手指头弹三下。这有什么深层文化意义吗?

  【嘉宾:岗措】敬佛、法、僧三宝。

  【雪泥飞鸿】藏族在饮食方面主要有哪些禁忌呢?

  【嘉宾:岗措】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和狗肉。有只吃偶蹄肉、不吃奇蹄肉的说法。因为是以牧业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方面也以畜牧产品为主,喜食牛羊肉、奶制品、饮茶。既是做炒菜,肉的比例也在50%以上。水产品极少吃,大家都知道藏族不吃鱼,有人甚至认为鱼是神,所以不吃。对不吃鱼有很多说法:1.是龙。2.有水葬。3.不杀生等等。我个人认为主要是生活习惯所至,吃不吃鱼并没有什么禁忌。雅鲁藏布江边还有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呢!

  【猫咪mm】嘉宾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藏族同胞的饮食吧,平时吃什么为主呢?有什么是你们独特的饮食文化吗?:)

  【嘉宾:罗桑丹增】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造就了藏族人民独特的饮食习惯。传统的食品以糌粑、酥油茶、甜茶、奶渣、青稞酒、牛羊肉为主。

  青稞:又称稞大麦、元麦、米麦等,它适合在海拔高的地区生长。青稞炒后磨成面用酥油茶拌着吃,有时里边还放些奶渣末、白糖,既有营养、又有一定的热量,吃起来香甜可口。是藏族人民长期生活在高寒地区,所总结出来的生活经验。糌粑这种主食不仅是藏族人民的传统食品,也是与藏族生活在一起的其他民族的传统食品,如:蒙古族、土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等。如今在拉萨有很多藏餐馆,糌粑还是一道很受欢迎的点心呢!

  再来说说酥油茶,它是大叶茶煮沸后滤出茶叶,在茶汁中放入酥油和盐搅拌,使三者充分融合后饮用的一种饮料。生活在高原的人,每日饮用能使人精力充沛,增加热量,也能使皮肤光滑不干裂。酥油是从牛奶中提炼的奶油制品,与黄油很相似,可以说是一种粗加工的黄油,内含脂肪80%左右。因为酥油绝大多数是手工操作提炼,因此有优劣等级之差。奶的品质也有差异,最好的酥油是从牦牛奶中提炼的。除了酥油茶,还有咸奶茶、甜奶茶和清茶。

  咸奶茶的茶叶与酥油茶一样,所不同的是在茶汁中放入鲜奶和盐;甜茶也是一种奶茶,它与咸奶茶不同的不仅仅是口味,而是所用的茶叶不同,甜奶茶用的茶叶是红茶。是卫藏地区民众十分青睐的饮料。拉萨地区有很多甜茶馆,是人们放松身心、传播信息的地方。早已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就叫它茶馆文化吧。过去喝茶的人都是男性,妇女是不能进这类茶馆的,是会被人笑话的。现在当然不一样了,茶馆里除了喝茶,还可以看录像呢!

  各种奶制品也是藏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有鲜奶、酸奶、奶酪、奶皮等等。

  【杰克135】老师,您好!藏族的日常习俗中吃肉是最重要的,但在佛教中又禁止宰杀肉类动物。这之间有什么矛盾或是什么不相处的地方吗?请老师谈谈您的看法。

  【嘉宾:岗措】藏传佛教有这样的说法:出家人不能吃三种肉——1、专门为他宰的肉;2、自己亲自动手杀的;3、他亲眼看见被宰的肉。

  【雪泥飞鸿】专家在研究藏族饮食中,有没有汉藏饮食互相影响的例子,有的话可否举些例子?

  【嘉宾:岗措】汉族的饺子很早就传到了藏区,还有馒头,到现在西藏藏族的语言中管馒头叫馍馍,显然是汉族的同胞带去的。

  【雪泥飞鸿】饮食与人的性格有无影响,有的话,可否简要介绍一下农区和牧区藏族同胞的性格差异?

  【嘉宾:岗措】牧区的人要比农区的人粗犷一些,习惯上是大碗喝茶,大块吃肉,农区就要秀气的多,这个可能就是你所说的性格吧。

  【雪泥飞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藏区的自然环境与饮食的关系是怎样的?请简要介绍一下?

  【嘉宾:岗措】自然环境与饮食有密切的关系,西藏属于高原气侯,以牧业为主,所以他的饮食主要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

  【雪泥飞鸿】近来藏式饮食正在“创新”,也在进行规范化的改造,以期进入高档餐厅,专家可否进行些介绍?

  【嘉宾:岗措】在拉萨有很多藏餐馆,里面的藏餐食谱中有很多藏族传统的食品和经过改良的食品,如:糌粑(变成了小点心)、酸奶盖饭、人生果米饭、咖喱饭、烤牛羊肉、辣肚子等。

[分页]


  【网络主持人】藏族传统的住房有哪些种类?农区和牧区有什么不同?

  【嘉宾:岗措】农区和牧区因生产方式不同,所以居所也不同。牧区的人们住帐篷,这是为了适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需要经常搬家,帐篷是最容易搬动的睡房。藏区的帐篷内的平面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用木棍支撑高约两米左右的框架,上面覆盖黑色牦牛毡毯,四周用牛毛绳牵引,固定在地上。帐篷正脊留有宽15厘米左右、长1.5米的缝隙,供采光和通风用。帐房内部周围堆放装有青稞的袋子和酥油、糌粑袋子。进门正对面放置佛龛、上方挂唐卡,中间置灶火,过去一般是三块石头架起的锅灶,如今多用铁皮炉子,烟筒从帐顶中央伸出去。两边铺牛、羊皮或羊毛毡子,再在上边铺用羊毛编织成的“卡垫”(地毯)。家人们日常就围着灶火起居。平时妇女坐在进门的左边,男人们坐在右边。藏族贵右,有尊贵的客人来访通常被让到右边坐或睡。

  灶火是供给一家人一日三餐的重要场所,对灶火的禁忌十分严格,因为人们认为那里居住着食神(瑟拉)、福神(央拉)、财神(诺拉)、火神(麦拉)等神灵。因此,禁止向火中丢弃骨头、毛发等物,不能把脚放在火边烤,不能跨过灶火,不能将大、小便撒在灶火边等。总之一句话,要保持灶火的绝对干净。

  【嘉宾:罗桑旦增】除了居住用的帐篷,藏民们还有使用一种娱乐、休闲帐篷,这种帐篷多适用于夏季居家外出野游。此类帐篷色彩鲜艳、各种图案丰富。图案的设计多与主人的喜好和宗教的内容有关,如:八吉祥图(宝瓶、法轮、法幢、双鱼、宝伞、吉祥结、莲花、白螺),七政宝图(法轮、神珠、王后、大臣、白象、宝马、将军),还有百姓们喜欢的花、草、鸟、兽、水、云、变形的“寿”字等等,过去是贵族老爷和大喇嘛们夏季享用的,现在经济条件好的人家和各大单位,在每年一度的赛马会上把各自的帐篷架起来,远远望去就像绿色的草原上撒满五颜六色的宝石,绚丽夺目。各种样式的帐篷叫人赞叹不已,从那新颖的造型、巧妙的构思、绝妙的剪裁上,可以领略到藏族人的审美观,体会到高原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嘉宾:岗措】至于农区的住房,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房子的式样也有很大的区别。如果要分类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平房、楼房、碉房等几类。

   
  嘉宾合影

  平房,一般是有院落的,上房是父母居住,相连的若干住房中分别住着儿女或他们的家属。房屋有单间的;也有套间的;有的人家往往要把套间中的里间设为佛堂。房屋都高于地面,一般上5至7阶台阶后,是一个有护栏的平台,护栏比较宽,上面放各种各样的花盆儿,非常漂亮。厨房一般与住房相对或斜对,厕所在院落的一个角上。城镇居民的院子里都种着草坪,留出小道出入。

  楼房的院落格局有和平房差不多,只是多了一层或两层的;也有第一层圈牲口,第二层住人,第三层设佛堂的。

  碉房,一般依山而建,多为三层:一层关拦牲畜,二层当卧室、厨房和储藏室,三层设经堂。平顶用来晾晒谷物。四周围墙,中间庭院墙很厚。过去可当碉堡打仗或防御之用。这种房屋建筑在四川的甘孜州、阿坝州比较多见。

  【复返得自然】农区藏族民居的装饰通常有哪些?室内的摆设通常是什么样的?有何禁忌?

  【嘉宾:罗桑旦增】西藏民居中的摆设是:通常以“┐”形,靠窗支床板,上铺褥子(现在用海绵垫子的多),最上面铺羊毛织成的地毯,藏语叫“卡垫”。两床前边要放一个四四方方的、像小柜子一样的桌子,说它像柜子是因为有两扇小门,可以放东西;说它像桌子是因为它有四条腿。桌子的四面和上面都有彩绘,底色常用红、黄、褐色。房屋的一面墙边要摆放立式双开门对柜,藏语叫“恰冈木”。柜子的底色也同桌子一样,上面绘有各种图案。藏式家具的图案多带有宗教色彩,常见的图案有“吉祥八瑞”、“六长寿图”、“八仙过海”、“西天取经”、“和睦四兄弟”、“山水花草”等等。装饰手法常用彩绘、珠宝镶嵌、雕刻等。

[分页]

商贸交通

 

  【雪泥飞鸿】就藏区的饮与食关系,及茶马互市,专家可否谈一下?

  【嘉宾:罗桑旦增】茶马户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它在明朝时期是最盛行的时候。在这儿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就不详细说了。茶马户市可以说历史比较悠久,实际上它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汉藏之间长久的关系。内地出产茶叶,而西藏牧区马多。明朝的时候西藏有不少人到内地给皇帝进贡,进贡的时候明朝政府专门把内地的几个地方作为茶马户的地点,在那个地方进贡的人回来以后,从那边购买了很多茶叶,然后把西藏的马又售给内地,这样互相交换以后,对藏汉之间的物资交流方面、文化交流方面,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说的这个是属于历史上进贡的问题。从那此以后一直到现在,西藏的茶叶主要还是靠内地供给,从内地进茶叶。现在交通条件非常好,那个时候就是通过这个途径,进贡的时候茶马户市。马的用处非常大,不管是在生活上,而且在军事上打仗这在少数民族地方,都是从少数民族购买。通过茶马户以后,还有一件事,汉藏之间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密切加强,从生活细节方面,去内地的人从内地回来回来以后,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同样内地的人到西藏以后,也知道了西藏的情况了。但是那个时候交通条件和现在是完全不一样,那个时候最好的交通工具就是马,别的就没有了。茶马户市就说明了汉藏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

  【秀世花火】藏族传统的运输方式有哪些?常常“背”东西,是否对藏族的体态有所影响?

  【嘉宾:岗措】运输方式有:牦牛托运、羊托运、马托运等,现在有汽车了方便多了。我觉得没有影响,不过有的朋友说藏族人走路都有点前倾,那是因为海拔高缺氧,走路不能像内地一样那么飞快,得慢慢的,爬山身体必然要前倾。

[分页]

生命中的精彩的节点—谈藏族的人生仪礼?

 

  【网络主持人】藏族有祈子的习俗吗?生男孩、生女孩有着不一样的庆祝仪式吗?

  【嘉宾:岗措】藏族也有“男尊女卑”的规矩,但比起汉族要宽松的多。在西藏小孩生下来的第三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就要前来祝贺。这种活动叫做“旁色”(藏语“旁”是“污浊”的意思,“色”是“清除”),也就是清除晦气的活动。客人一进屋,先给生母和襁褓中的婴儿献哈达,给生母敬酒、倒茶;然后端详初生婴儿,对孩子的出生说一些吉利、祝福的话。一般要说“次仁”(长寿)。然后将各种礼物送给孩子的父母。

  在农村,生了小孩的人家门口,要堆上一堆小石子。生男孩,要堆上白石子;生女孩什么石子都可以,并在石堆旁燃烧松柏香枝。前来祝贺的人们,走到门口,首先在石堆和香堆上撒上糌粑面,然后再进入主人家门。

  在甘青藏区,一般不去生了孩子的人家,等满月后再去探望。客人进门前,主人要在大门前烧一个火堆,客人迈过火堆后,方可进门。目的是防止将外边的晦气带进家。有的地方有家里生了男孩就在门前烧一堆火,火中央立一个白石头;生了女孩只烧火堆的习俗。

  【网络主持人】请问嘉宾老师,藏族妇女生产有哪些禁忌和礼仪?

  【嘉宾:岗措】西藏日喀则地区的妇女在孕期提倡多活动,人们在生活时间中认识到孕期多活动有利于分娩。在饮食上禁止吃犏牛肉,据说这种肉会使孕期延长,而到分娩期延后时又必须要吃犏牛肉,认为这样才能破解。另外,孕妇不能抱婴儿,据说这会使婴儿出牙晚。

  坐月子期间,产妇要避风、避冷,不吃太硬的东西。卫藏地区产妇必须要喝一种类似粥一样的食品,藏语叫“归丹”,原料是青稞酒、红塘、糌粑、奶渣,一起煮沸后趁热喝,能够活血化瘀,补气养颜。对恢复身体特别好。

   
  主持人

  在甘青一带,孕妇不能串门,不能和陌生人说话,不能吃别人送的东西,尤其是陌生人送的东西。不能跟寡妇在一起。

  【网络主持人】请问嘉宾老师,藏族是怎样给孩子起名字的?藏族名字的特色是什么?

  【嘉宾:罗桑旦增】在母氏社会时期,藏族人的名字,取母亲名字中的一个字作自己名字的一部分。像母亲的名字叫“朗·莫莫”,儿子的名字便叫“莫赤”;母亲名叫“索·汤汤”,儿子名便叫“索赤”。可以说姓母亲的姓。古时候藏族十分重视姓氏,藏语叫“如名”,重视“骨头”(“如”就是“骨头”的意思)。后来,有了严格的等级制度之后,有地位的人为使自己的家族世袭相传,便把家族名作为自己的姓,如:昆·公却杰布、捏·赤桑云顿等。后来,松赞干布的吐蕃王朝建立,分封有功之臣的领地和封号,人们便把领地名冠在自己名字的前面,以显示自己是有地位的世家。如噶尔·东赞、直·司如贡堆等。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玉妥·云丹贡布、多仁·丹增班觉、多嘎·次仁旺杰、洽培·次旦平措等。名字前面的是庄园或领地、爵位名,因为这些是可以世袭的,如:多嘎·次仁旺杰的儿子叫多嘎·扎西贡布。一般的平民只有名,没有姓。

  佛教在西藏盛行以来,人们往往要请活佛起名。因此名字的含义多为佛教内容。如:

  丹巴——佛教的意思;

  江央——妙音的意思;  

  格来——吉祥的意思; 

  多吉——金刚的意思;  

  群佩——兴法或兴教的意思。

  要是出家当喇嘛,不管他年岁有多大,一律要重新经堪布剃度,取其法名,从此俗名便取消了。一个喇嘛或活佛,如果升到上层僧职,他的名字便要加上僧职或封号。例如:堪布·伦珠涛凯。堪布是个僧职,他自己的名字叫“伦珠涛凯”。又如: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他的名字是“却吉坚赞”,“班禅额尔德尼”是封号。为公元1713年康熙皇帝第一次封赐给五世班禅·罗桑益希的。活佛的名字前面,一般应加上寺庙的名字,如东嘎寺的活佛洛桑赤烈,那么他的全称便叫“东嘎·洛桑赤烈”、萨迦寺的喇嘛“洛珠嘉措”就叫“萨迦·洛珠嘉措”等。一般平民没有姓,卫藏和康巴地区习惯起四个字的名儿,甘青习惯起三个字的名儿。如:“多吉次旦”“索朗旺堆”“更堆群佩”“格桑卓玛”“仁青措”“扎西加”等。

  【嘉宾:岗措】藏族名字的含义除了有宗教意义的以外,也有用自然界中吉祥的物体做自己的名字,如:

  达瓦——月亮;尼玛——太阳;白玛——莲花;梅朵——花。

  也有用小孩出生的日子做名的,如:

  朗刚——三十日;次松——初三;次捷——初八;次几——初一。

  还有用星期为小孩起名 ,如:

  尼玛——星期日(也作“日”“太阳”解)、达瓦——星期一(也作“月亮”月份“解)、米玛——星期二、拉巴——星期三、普布——星期四、巴桑——星期五(也作“金星”解)、边巴——星期六。

  在汉藏交界和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地区,以及与汉族联姻的家庭中,出现了带汉族姓、藏族名的名字,如:张旺堆、李次加、陈贡布、赵仁增等。

[分页]

【雪泥飞鸿】请专家介绍一下藏族同胞的成年礼,谢谢!

  【嘉宾:岗措】青海农区藏族姑娘到十五、十七岁时,要把童年型的辫套改为成年型辩套。并要选择吉日进行,称“戴天头”(即姑娘成人礼),要请僧侣先举行宗教仪式,再由成年妇女为姑娘更新装,拜佛、祖先和父母,这时女眷们唱《跪拜天祖歌》。海西藏族姑娘在十五岁要佩挂“马尔顿”(发套)它用布或绸缎制成,上面饰以许多银盾、珊瑚。天祝藏族未婚女子的发套比已婚妇女发套短得多,而阿坝州藏族女子十六岁后才开始蓄发结辫。甘肃卓尼未婚少女把三根辫梳编起来,已婚妇女则中间编着,两边不编,但从腰以下又都编串起来。

  卫藏地区,一般女子至十六七岁,便择吉日举行成年仪式。这天请一位生年属相好、父母双全、有福气的同龄女性,给姑娘梳两条辫子(一般卫藏地区,幼女都梳一条辫子,到了成年,就改梳两条辫子),带“邦典”(彩条围裙),戴“巴珠”头饰,然后由父母、亲友及来宾向姑娘献哈达表示祝贺。仪式结束后,姑娘在三四位亲友陪同下,前往寺庙朝佛,回来就摆宴招待亲友来宾,娱乐一天。在这之后,姑娘可以参加男女之间的社交,也可以谈婚论了。所以,彩条围裙“帮典”是少女步入妇女的标志。我常能在电视和文艺演出时,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带着“邦典”跳舞,觉得很遗憾。现在孩子们都上学了,学校都有校服,这种仪式不流行了。不过,比起卫藏地区,甘青藏区一带,父母们重视女儿的“冠礼”仪式更有特点。

  举行“冠礼”仪式前,要为女儿准备华丽的服饰,仪式前一周内就开始让女儿用柏树叶泡过的水洗脸,不让乱吃零食。仪式当天的清晨,要请梳辫技巧最好的妇女为女儿梳头,把童年型的两根小辫改为成年型的多根小辫,表示“成人”了。一般在大年初二举行,姑娘打扮好后,就在好朋友的陪伴下,挨家挨户地去给亲戚们拜年。亲戚家也早已经准备好了各种礼物送给姑娘。晚上姑娘的家里要设宴请客,姑娘的朋友们都要来祝贺,从此男性可以追求她。不过现在孩子们都受现代文明的教育,同样,在城镇里已经很少见了。

  【猫咪mm】岗措老师,你能告诉我,藏族女同胞总是留又多又长的辫子,有什么含义吗?是否有已婚未婚的区别呢?:)

  【嘉宾:岗措】未婚的少女,由于地方的不同,有的地区只梳两根,有的地区只梳一根,有的地区梳三根,只有举行过成人礼的少女和已婚妇女的辫子又多又长。

  【网络主持人】我们这次在线活动请来了很多藏族学者,您二位也是,您能解释一下这些藏族学者的名字的含义吗?

  【嘉宾:岗措】好的,那我就来把光临CCTV.com的几位藏族嘉宾名字的含义解释一下:

  降边嘉措 :降边是文殊的意思,嘉措是大海的意思。

  丹珠昂奔:丹珠是事成的意思,昂奔是十万灌顶的意思。

  尕藏加:胜吉祥的意思。

  德吉卓玛:德吉是幸福的意思,卓玛是度母的意思。

  罗桑旦增:罗桑是好心眼的意思,丹增是持佛的意思。

  岗措:岗是雪的意思,措是海的意思。

  诺布旺丹:诺布是宝贝的意思,旺丹是有权的意思。

[分页]

【猫咪mm】嘉宾老师,你们给说说藏族的婚礼吧?一定很有特色哦。:)

  【嘉宾:罗桑旦增】藏族婚礼可以从三个方面说,一个是求婚,一个是订婚,最后就是结婚。有些过去的仪式现在不时兴,过去求婚的时候,男方就看女方的属相。为什么求?看男方和女方是不是七冲,所谓七冲就是,比方你属鼠,就是子,从子属数起,数到第七,如果对方正好是第七的话,那就不能结婚,因为那是相克。比方你是属鼠,而另一方属马,那就是子午践踏相克。相互再好也不能结婚。还有酉卯是食物相克。当然那都是过去了,现在是自由婚姻。还有男方到女方家求亲的时候还要送哈达、茶等物,定了以后就正式结婚。结婚以后如果女方住的地方比较远的话,那男方就由迎新娘的迎亲队伍去接新娘,新娘骑的马必须是怀孕的母马,娶亲队伍到女方家还要对歌,对赢了可以进去,对输了还不行。完了再把新娘接回去,在路上迎亲队伍,条件好的队伍就比较庞大,路上要是碰见背着满框的柴禾满满的水桶都算是非常吉祥,只要是满的,迎亲的队伍都要下来给那些人献上哈达。要是碰见框里头许多东西的,或者碰见抬着病人的,那就说明不太好,回去以后还要念经、消灾什么的。

  女方到男方家以后,一般都是二楼三楼这样的房子,上楼的时候从进大门到小门到上楼,走到哪里都要献哈达、唱歌等仪式。然后长辈按顺序坐下,新郎和新娘挨着坐,然后亲戚朋友都给新郎新娘献哈达,都盘腿坐着,脖子上都是哈达,仪式举行完了以后,新娘就避开了,伴娘就把她带到一边去,一直到婚姻典礼结束以后,这在之前给客人打招呼的都是新郎。另外过去有钱人家还要写婚姻书,这个书要请文笔比较好的写上:我的女儿嫁给你,要白头偕老,相互照顾等等。这个是一式两份,互相交换。嫁妆的交换也是这样,藏族新娘的嫁妆从自己家里带来是交给男方,还要写一个很长的单子,每念一个东西交一个东西。之后就是大家唱歌跳舞吃喝。过去婚礼都是母亲包办,现在是自由婚姻了。

  【网络主持人】葬礼是人生中最后的一个节点了,寄托着生者对死者的哀思和怀念,藏族的葬礼有哪些形式?通常使用的是哪一种?

  【嘉宾:罗桑旦增】藏族的丧葬习俗比较特别,分塔葬、火葬、天葬、土葬和水葬这五种,并且等级森严,界限分明。采用哪种葬仪,同时也主要取决于喇嘛的占卜。

  塔葬 贤能大德圆寂后的一种高贵葬仪。有名望的活佛圆寂后,除大规模地诵经作法以外,要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樟脑水、藏红花水等冲洗肠胃,用樟脑水、藏红花水等擦拭尸体表面,然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于灵塔之中,将遗体保留下来。每天由侍守的喇嘛点上酥油灯昼夜供奉。灵塔种类很多,有金灵塔、银灵塔、木灵塔、泥灵塔等。灵塔的不同等级,是根据活佛的地位高低而定的。达赖、班禅圆寂后用金灵塔,其他活佛只能用银、木或泥灵塔。

  火葬 也是比较高级的丧礼。具体方式是把酥油倒在柴草上,然后将尸体火化,敛起骨灰盛入木匣或瓦罐中,埋在山顶、净地等。也有拣起骨灰带至高山之巅,顺风播撒或者撒在江河之中的。德高望重的活佛、喇嘛施行火葬后。骨灰盛入金质或银质的小塔内。有的将骨灰置入塔内时,还同时盛入一些经典书籍、佛像、法器、金银财宝。以供人膜拜的这种塔一般名为灵塔或灵骨塔。

  天葬 藏族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亦称“鸟葬”。用于一般的农牧民和普通人。藏族佛教信徒们认为,天葬寄托着一种升上“天堂”的愿望。每一地区都有天葬场地,即天葬场,有专人(天葬师)从事此业。

  水葬 小孩夭折时,一般用水葬。

  土葬 对于藏民族而言,是最不好的一种葬仪。一般患有麻疯、天花、炭殖等传染病的人以及强盗、杀人犯死后用土葬。土葬大概有两个含义:一是,根绝瘟疫的流行,二是,惩其罪过,打入地狱之意。

  【秀世花火】天葬这种丧葬仪式与汉族千方百计的保存尸体大相径庭,那么天葬中体现出来了藏族一种什么样的生命观?天葬对藏族医学中的解剖学是否有所贡献?

  【嘉宾:罗桑丹增】天葬和宗教有关系,通过天葬以后人的尸体解剖奉献给鹰,这在别的民族看感觉不可思议,也可能感觉非常的残酷。其实也不然。天葬追诉起来的话,它也是从印度传来的,跟宗教有关系。信仰宗教的人,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人,认为人本身活着的时候躯体里面存在着灵魂,人死了以后灵魂出去了,这就是灵魂观。灵魂确切的名词是“识”,人死了,意识从躯体里离开了。宗教徒认为,人的一生一世,你的躯体就等于是寄宿在躯体里头,灵魂是主要的,人活着的时候就等于借助这个躯体,躯体就像房子一样,灵魂就像客人一样,人在的时候,就住在躯体里,人离开了以后,也就是灵魂走出这个躯体以后,躯体只不过是一个外壳而已,重在于灵魂。灵魂要是堕入地狱什么的,那你就会受很大的苦难,想方设法把自己的灵魂走向极乐世界,佛教上说的就是超出三善区,所谓的三善区指的是人死了以后,再转生为人,那就不错了,再好一点就是神,再好一点就是阿修罗,也管它叫飞天,介于人与非人之间,到三善区就不错了。

  【猫咪mm】不仅仅是天葬,包括地葬、水葬和火葬,好象都不保留遗体的。这大概与藏传佛教有关,是将死者遗体还其本源吧。:)

  【嘉宾:罗桑旦增】如果你作恶了,就会堕入三恶区,就是地狱里。总而言之,注重于灵魂,人死了以后灵魂是永远都存在的。人死了以后把躯体最好还是献给鹰,一个就是奉献的精神,如果鹰要是吃别的有生物的东西的话,那它也是造孽的,吃人吃饱肚子,就不会伤害别的生物。也有一种说法说鹰是神鸟,应该奉献给它人的尸体。所以我刚才说了,人死了以后,实行天葬主要的原因就是刚才我说的这几个原因。如果是这样想的话,也就不感到觉到可怕了。

  【猫咪mm】嘉宾老师,祭祀在藏民生活中的地位是否重要?那些跳神、占卜对他们来说意味什么呢?:)

  【嘉宾:岗措】重要,跳神、占卜是为了祈福禳灾,为了家人的健康和平安,人们会去祈祷、祝福。

  【雪泥飞鸿】藏族的丧葬习俗有许多特色,我想问的是,这些风俗与藏区的自然环境之间是什么关系?

  【嘉宾:岗措】林芝地区有树葬、水葬、崖葬,这和他们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吧。

  【猫咪mm】罗桑丹增老师,请问藏民现在是否还有对动物的信仰呢?他们有没有特别尊重的动物,奉若神明那样的?

  【嘉宾:罗桑旦增】动物的信仰没有。但是藏族有这种说法,动物里头最神圣最厉害的兽中之王就是狮子。

[分页]

生活中的狂欢——谈藏族节日

 

  【在佛前求了千年】请问嘉宾老师,藏族地区有补冬的习俗吗?藏族同胞过节气节日吗?

  【嘉宾:岗措】藏族有节气,但是没有过节气的习俗。

  【在佛前求了千年】那藏族同胞有什么自己的特色节日,都怎么过呢?

  【嘉宾:岗措】1、藏历年

  现在使用的藏历以公元1027年为元年,藏历的每年元旦为藏历年。藏历年是西藏最盛大的节日,节日期间,家家户户团聚,用吉祥如意等美好语言相互祝福。

   
 

  2、传昭大法会

  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也称传大昭。时在藏历元月初一至十五.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萨发起的一次祈祷法会延续而来的。在此期间,西藏三大寺的僧人集中在拉萨大昭寺,诵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西藏及其它地方的广大佛教信徒也来此朝佛。  3、酥油花灯节

  藏历元月十五日是传昭大法会的最后一天。为了庆祝释迦牟尼与其它教派辩论的胜利,人们集于拉萨八廓街(俗称八角街),白天朝佛、转经,入夜满街搭起各种花架,放上用彩色酥油捏成的塑像、花木、鸟兽等,并点燃酥油灯祈福。人们载歌载舞,热闹非凡。

  4、萨嘎达娃节

  藏历四月十五日据说是释迦牟尼降生、圆寂和涅盘的日子,成千上万的人们围绕拉萨市林廓转经线转经。当日下午参加转经的人们又集中在龙王潭划船和歌舞。

  5、江孜赛马节

  赛马射箭活动在西藏各地非常普遍,而把它作为竞赛活动固定下来起始于公元1408年的江孜。以前的赛马节仅限于赛马、射箭和骑马射箭三项。而今的赛马节除保留以上活动外,还增加了各种文体活动和物资交流,已成为西藏各地区每年最盛大的地方性民俗节日。

  6、楚巴次西节(藏历6月初4)

  佛家认为这一天是释迦牟尼第一次举行讲经的日子,所以,这一天人们穿着新衣、带着食品,赶到拉萨附近山上的各寺朝佛、念经,而后到野外尽情餐饮、歌舞,直到日落才返回城里。

  7、雅砻文化节

  雅砻文化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雅砻文化节就是为进一步向世人展示雅砻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更是为展现当今的崭新风貌。节日期间,有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项目比赛、民族歌舞、藏戏,还有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表演。雅砻文化节能使八方来宾在泽当镇度过一段美好的休闲时光。

  8、雪顿节

  是西藏最大的节日之一。过去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半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因此,雪顿节一名的本意是“酸奶节”。从17世纪开始,雪顿节定为藏戏节,每年此时西藏各地的主要藏戏团体汇聚在拉萨罗布林卡,连续几天进行表演和比赛,其场面热闹非凡。

  9、羌塘恰青赛马节

  藏北草原黄金时节最隆重的节日。数以万计的牧民蜂拥至那曲镇,搭起连绵数里的帐篷城,蔚为壮观。届时有激动人心的跑马、射箭比赛,有各式各样的马术表演和商品交易,来自各地区的歌舞表演队也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10、驱鬼节

  每年藏历十二月廿九日,拉萨的布达拉宫举行一次大规模的跳神活动,各寺庙中也举行类似的活动,认为新的一年即将来到,得驱鬼消灾。

  11、沐浴节

  在藏历7月6日至12日举行,历时七天。时值夏末秋初,万里高原负和日丽。无论是城市、农村还是牧区,男女老少全农出动,来到河边溪畔进行圣洁的沐浴,据说可防百病,强身健骨。

  12、望果节

  是西藏人民渴望丰收的节日。于秋收前择日举行,历时一至三天。届时,人们身穿各色新装,打着彩旗,带着美好的祝愿,用哈达缠着的青稞、青穗做成丰收塔,敲锣打鼓,唱着颂歌,绕地头转圈,祈求丰收,然后进行骑马比赛。节日一过,便开始秋收。

  13、仙女节

  又名“天母节”。每年藏历10月15日,各地都要举行一些宗教活动。妇女们则认为仙女节是自己的节日,所以十分活跃,最为高兴。

[分页]

【8248:】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节日中,几乎都于宗教有关,是否可以这样说,藏族的宗教节日已经变成了民间节日,或者说藏族的民间节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充满了宗教色彩?

  【嘉宾:罗桑旦增】可以这样说,大多数都跟宗教有关系,但是现在都演变了。举一个跟宗教有关系的一个节日吧,比如萨噶达瓦节,藏历4月15号,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诞辰、修道、成佛、镍盘都在这个时间,这个时间正好是藏历4月15号,正是24宿当中的氐宿出现的时间,氐宿月当中一般的人都转经什么的,佛教仰一般不吃荤,而吃素,整个4月份都是这样。但也不能完全都跟宗教有关,有一些跑马、射箭等游戏类节日可能就跟宗教没有关系了。

  【复返得自然】藏族的民俗礼仪和宗教礼仪是否有相互转化的现象?也就是说民间习俗中不断地渗入了宗教的内容,而有些宗教活动在民间影响越来越大,进而成为民众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宗教界的活动。

  【嘉宾:罗桑旦增】这个情况是这样的,过去宗教色彩的很多礼仪以民俗的形式上出现,现在这些宗教的礼仪慢慢地演变为民俗,我认为不可能再转变为宗教礼仪。因为在现在社会的现代化的文明的冲击下,带有宗教的色彩也受到这方面的影响,因为社会是先前发展的,这样以后只能趋向现代文化的方向。所以不可能原本不变地一直保留旧的民俗。我不认为是相互转变,只能是往新的文化发展。

  【网络主持人】藏族有自己的历法——藏历,请嘉宾为我们介绍一下藏历吧?

  【嘉宾:罗桑旦增】藏历是藏区固有的“物候历”与汉族的“夏历”以及佛教的“时轮历”相结合的产物。

  藏历确定一年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同时,藏历也使用夏历的天干地支来纪年。藏历将星体分为二十七宿:胃宿、昂宿、毕宿、嘴宿、参宿、井宿、鬼宿、柳宿、娄宿、张宿、翼宿、轸宿、亢宿、氏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斗宿、牛宿、角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奎宿、星宿等。天体位置分为十二个区域,即天之十二宫,地面分为十二部分,即十二个地支。十二个地支又与动物相属:东上属虎,东下属兔、东南属龙,南上属蛇,南下属马,西南属羊,西上属猴,西下属鸡,西北属狗,北上属猪,北下属鼠,东北属牛等。此外,还将天体配以五行:木火土金水。

  藏历以12年为一小循环,60年为一大循环,称为一个“饶迥”,第一“饶迥”便从公元1027 年开始。在纪年时,藏历一般称第几饶迥木牛年或水狗年等。

  藏历一般由藏医院推算。现在我国藏族居住区如西藏、青海、四川等地年年出版历书,印度藏族人居住区达兰萨拉也出版历书。

  古代藏族的几种主要纪年方式有:

  十二属相纪年法,该法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动物名称纪年,12年为一周期,循环往复。从敦煌古藏文手卷中的大事纪年可以看出,至迟在松赞干布之世,十二属相纪年法一直使用至今。

  阴阳、五行、十二属相相配的纪年法。这种纪年法,与夏历甲子纪年法极相似,其中五行指木、火、土、铁、水,五行别以阴阳;故有阴木、阳木,阴火、阳火,阴水、阳水,……共十项,与汉地十天干相当,十二属相与前同,相当于汉地十二地支。用别以阴阳的五行与十二属相一一相配,则有阳木鼠年、阴水牛年、阳火虎年、阴火兔年……如此循环往复。该纪年法每一循环周期为60年,是第一种纪年方式周期的五倍,故因年代名称相同而造成的纪年差错的可能性是十二属相纪年的五分之一。

  因此,藏族人也有属相。

  【猫咪mm】再一个月就是传统的农历新年,请问嘉宾老师,藏族同胞是怎么过汉族的新年?比起藏历新年有什么不同吗? :)

  【嘉宾:岗措】农牧区的人一般不过汉族的新年,都是单位里工作的人跟汉族同胞一起过,有国家规定的法定节日。

[分页]

藏族吉祥文化漫谈

 

  【秀世花火】最具特色的吉祥话就是“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还有“公康桑”,意为“身体好”。吉祥物那当然就是哈达了,婚葬嫁娶都要用到这个,它有这样的含义——“天衣”,即“天上神仙的衣服”。还有吉祥八宝,即“宝伞”、“双金鱼”、“宝瓶”、“莲花”、“右旋螺”、“宝结”、在藏族生活中充溢着的丰富多彩的吉祥文化,从见面的问候“扎西德勒”到吉祥八宝,嘉宾们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藏族最具特色的吉祥话和吉祥物吗?

  【嘉宾:罗桑旦增】最具特色的吉祥话就是“扎西德勒”,意为“吉祥如意”,还有“公康桑”,意为“身体好”。吉祥物那当然就是哈达了,婚葬嫁娶都要用到这个,它有这样的含义——“天衣”,即“天上神仙的衣服”。还有吉祥八宝,即“宝伞”、“双金鱼”、“宝瓶”、“莲花”、“右旋螺”、“宝结”、

  【猫咪mm】哈达是藏族人民表达敬意的礼仪用品是吗?请嘉宾老师给介绍一下哈达的使用吧,哈达是否有它独特的文化内涵呢?:)

  【嘉宾:罗桑旦增】“哈达”,藏语“礼巾”之意。是藏传佛教格鲁教派的礼敬用品,现在已成为藏族人民生活中最普遍而崇高的礼品。

  “哈达”是用丝绸或绢纱做成的长带,有粗细三等,按质料分为一般棉纱织品称“素希”。中级为丝织品,称“阿希”。高级织品称“浪翠”,一般是敬献给政治、宗教的领导人物,或有卓越战功的英雄。不过做为一种崇高的礼品,人们并不讲求质料之优劣,只要能够代表崇高的感情和美好的盛愿则可。“哈达”长短不等,一般约二至五尺左右,也有丈许或者更长一些的。普遍都采用白色织物。藏族人民认为白颜色象征着纯洁,可以带来吉祥,标志着崇敬之情。当然也有黄色和蓝色的,但比较少,除了敬献活佛,平常不多用。

  在藏族和蒙古族地区,献哈达是一种既普遍而又崇高的礼节。无论节日、婚礼迎送贵宾,还是敬献活佛或丧葬祭祀时均有献哈达的习惯。

  “哈达”是一种丝织品,分等级,上品“哈达”织有莲花、宝瓶、伞盖、海螺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花图案。哈达的长短不一,长者1至2丈,短者3至5尺。藏族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般是白色的。此外,还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红色是空间护法神,黄色象征大地。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迎亲时做彩箭用的。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用。

  献“哈达”的动作一般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将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哈达”在不同情况下代表着不同的意义。佳节之日,人们互献哈达,表示祝贺行日愉快,生活幸福;婚礼上呈献哈达,意味着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迎宾时奉献哈达,表示一片虔诚、祈祷菩萨保佑;葬礼上献哈达,是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死者家属的安慰。

  【秀世花火】藏族为什么特别偏爱白色呢?除了白色,藏族还喜欢什么颜色?这些颜色在藏族人心目中代表什么含义

  【嘉宾:岗措】白色代表纯洁、善良、正直,藏族有一个谚语叫做:不要给白人带黑帽子,这个白人指的就是好人。日常生活中,形容自己有一颗忠贞的心,都说我有一颗白色的心,所以藏族非常喜欢白色,哈达也是白色,雪山也是白色。还喜欢红、黄、绿、蓝等颜色。就像天上的彩虹,红色代表火,黄色代表土,绿色代表草,蓝色代表天。

  【网络主持人】藏族有自己的吉祥数字吗?都是哪些?为什么喜欢这些数字?

  【嘉宾:岗措】吉祥数字有:3、21、108。藏族基本上喜欢单数,3、21、108都是佛教文化的反映

  【复返得自然】为什么藏族会有这么丰富的吉祥文化呢?跟信仰佛教有关吗?

  【嘉宾:岗措】有关。日常生活中所能见到的各种吉祥图案都跟佛教有关系,当然也有原始宗教本教的文化体现,比如茶碗上的八宝吉祥图在寺院中常能见到,家具上的和睦四兄弟图案在寺院的壁画中也有体现。

[分页]

【复返得自然】与吉祥文化相对应的,藏民族还有许多禁忌存在,这样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民众的怎样一种心理?

  【嘉宾:罗桑旦增】禁忌就是为了图个吉利。在藏族有一些禁忌,比如说生孩子,在过去婴儿给他取的名字太好了,说得过分好了,这家人按就会害怕,怕这个孩子会折寿。再一个不让生人抱小孩,特别忌讳让不生孩子的人抱小孩,说不生小孩的女人是祸源,会给小孩带来不好。还有别的比方说认为吃的东西肉里头马肉,还有驴肉、狗肉不能吃,认为脏,不好。总之,都是为了图个吉利,为了能够吉祥。

  【秀世花火】今天我们的两位嘉宾都是研究藏族民俗的,那么能不能请你们二位为我们想去西藏旅行的王友们介绍一下在藏族民俗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以免冒犯了我们的藏胞。

  【嘉宾:岗措】到了藏区你能看到很多寺院,去参观寺院应该顺时针方向转,进殿堂应该脱帽,不能大声喧哗。第一次进藏民家最好戴上哈达,献给主人,以表示你对主人的尊重。

  【高山雪子】请问罗桑旦增老师,西藏本教的“万”字(雍仲)代表什么意思?与道家的仙圣有什么关系?

  【嘉宾:罗桑旦增】这个“万”字藏语叫“雍仲”,其实根据我的理解可能是汉字,我看过有一个蒙古人写的《汉区佛教史》,说这个“雍仲”在汉文里的意思,就是“永存”。本教里头说的“雍仲”意思也就是的“永固”、“永存”的意思。我认为现在本教和内地的道教要是扯到一块去很难扯 ,但是我认为两者之间肯定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本”字藏族也叫“万”,据说是武则天定它为“万”字。“雍仲”的含义就是“永存”的意思,永远不变。我认为“万”字本身是汉字,本教说不定也可能是“万”教,不过现在还没有完全考证出来。本教主要是讲述消除灾难、祈福,道教也有这个意思,它们在宗教的形式上来有共同支出,但是现在不能完全等同起来,也无法确定到底是谁传给了谁,但是根据现在的有关资料表明两者确实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说本教的图案里头,道教里头有一个太极图,藏族也有,藏族管它叫“格极”,意为“喜旋”,两者都有一个“极”音。再有道教经常说的“八卦”,藏文里头“八卦”的音和汉语里面完全是一样。现在只是不能具体说有什么样的联系。

  【猫咪mm】嘉宾老师,藏民身上是否一般都带有吉祥物啊?一般有些什么呢?你们带不带呀?

  【嘉宾:罗桑旦增】现在农牧区主要带护身符,是一个小盒子里头装一个佛像。

   
  特邀主持人:金志国

  【特邀主持人:金志国】请问罗桑旦增老师,请谈一下藏刀在藏族生活中的重要性。它的文化蕴含是什么?

  【嘉宾:罗桑旦增】关于藏刀一般官员们带的刀还是比较长,比较秀气,主要起装饰作用。在康区康巴人带的刀相当长,那是长刀,可能跟他们的性格有关系,一般都非常强壮,而且好强,他们的装饰里边都是扎着红辫子,腰上挎着长长的刀。卫藏的农区里头,都是一些小刀,没有装饰得非常好,农区带刀可能主要是吃肉用的。藏人带刀的挺多,刀的样式也是各式各样。去布达拉宫见拉拉喇嘛的时候,他们穿上官服的时候就带刀,那个可能是当时过去延续下来的,只是一个装饰品。

  【John3381】西藏人的右肩裸露是为什么?

  【嘉宾:罗桑旦增】可能是跳舞的时候为了便于甩袖,还有便于干活,也有两个袖子都脱下来的,有的时候不想两个都脱了,习惯上都先脱右边的,这跟人的习惯有关。

[分页]

藏族的生活习俗与文化积淀

 

  【雪泥飞鸿】藏族生活习俗是变化的,但也有其永恒的文化内涵,请专家谈谈其中不变的东西?

  【嘉宾:岗措】佛教文化的影响是它的核心,也是藏族文化的主要特色。

  【杰克135】岗措老师,您好!!对我们藏族来说,信仰是最重要的。请您谈谈藏文化和藏族习俗与佛教之间的关系。我应该如何去正确理解藏文化与佛教之间的关系?

  【嘉宾:岗措】佛教提倡不杀生,人们都应该怀有一个不能菩萨心肠,不贪财,这一点在我们的藏族习俗中处处都有所体现,藏族人以助人为乐为美德,只要有求与你的时候都会慷慨解囊相助,我想这是佛教文化与藏族习俗融合最突出的一点。

  【雪泥飞鸿】现在一些地区为了旅游,将藏区的一些生活习俗移植到非藏族地区,请问专家对此有何评价?

  【嘉宾:罗桑旦增】把藏族的习俗移植到非藏族地区,我认为也是比较好的,可以相互交流。比如说北京有几家藏族餐馆,也算是一种饮食文化的交流。

   
 

  【雪泥飞鸿】以拉萨为例,旅游对藏以拉萨为例,旅游对藏族民俗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请专家回答一下吧

  【嘉宾:岗措】藏族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民族,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会立刻被吸收,比如迪厅、卡拉OK、网吧等很受年轻人的欢迎,自助餐已经十分普遍的流行于藏族民众家庭。

  【雪泥飞鸿】请问岗措老师:目前从民俗学角度对藏族的物质生活进行研究,应从什么地方入手?其现状如何?

  【嘉宾:岗措】我觉得田野作业非常重要,应该深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去反映他们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这方面的工作,我认为做得还不够,有待于培养更多的研究人员。

  【杰克135】老师,您好!!! 走向“现代化”这样的趋势中,我们如何去保护和完善我们的习俗?

  【嘉宾:岗措】现在有很多流行的歌曲、舞蹈、藏装,我觉得他们既很好的保护了藏族习俗中朴实的元素,又符合当今现代文化的趋势,这是一个很好的保护。

  【雪泥飞鸿】如果将精神生活也纳入我们今天的话题,我就请专家对藏族的能歌善舞进行一下介绍?

  【嘉宾:岗措】藏族喜欢唱歌、跳舞,他们认为在劳动的时候唱着歌,跳着舞,能够减轻劳动的疲劳,能够活跃劳动气氛,并且能够传播劳动知识。

  【杰克135】老师,您好!!!具有前年历史的藏族文化中,请您谈谈我们藏族的“民俗史”。我想这是我们值得回忆的一个问题,也让周围的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我们的藏族文化。

  【嘉宾:岗措】你的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的藏族民俗史这样的专著,我们热切的盼望着这样的书尽快面世。一个民族自从形成就有它相应的民俗,一直延续下来就是一本厚重的史书。

  【杰克135】老师,你好! 我想问问我们藏族民俗习惯,包括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等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去进一步地完整和繁荣我们的民间文学?

  【嘉宾:岗措】:首先我们要学习关于民间文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方面的修养;然后要注意搜集自己周围的民俗现象,丰富我们的知识;再就是等你毕业以后考硕士博士研究生,拿到更高的学位,专门从事这项研究。

[分页]

结束语

  【网络主持人】两个半小时的精彩交流又要接近尾声了,感谢两位专家生动有趣的解答,一个民族的民俗文化可谓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今天两为嘉宾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藏民族,让我们对藏族的民俗文化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下面请两位嘉宾说说这次与网友在线交流的体验和感受吧?

  【嘉宾:罗桑旦增】感谢中央电视台网站,将来如有需要,我一定积极参加此类的在线活动。谢谢各位朋友们,祝你们晚安。

  【嘉宾:岗措】今天我非常高兴能到央视网站来用十分现代化的手段探讨藏族文化的魅力,谢谢央视网站、谢谢大家。请大家继续关注藏族习俗的发展与变化。再见!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