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为民族文化生态建设奠基
记建设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11-30  作者:塔娜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讯 最近,一位神奇的蒙古族艺人金巴扎木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这位民间艺人连续多日演唱的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经我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研究库”课题组成员转写,总计有86000诗行。这大约三倍于举世闻名的古希腊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相加的篇幅。民文所资深研究员、蒙古史诗专家仁钦道尔吉听了他的演唱后认为,这是他从事史诗研究几十年来所听过的语言最为优美、情节最为跌宕的蒙语《格斯尔》史诗演唱。现在这份珍贵的演唱录音、录像资料被该所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料研究库收藏。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是民文所2000年立项的院重大课题。由民文所副所长郎樱、朝戈金主持。郎樱在介绍课题情况时说,我国具有丰富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资料,但至今全国尚无一个少数民族文学资料库。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对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促进相关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该资料库包括口承资料和书面资料两类(口承资料包括口承史诗、叙事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内容,书面资料包括古代文献和现代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及手稿),通过搜集、整理和研究,将有关文字、音像、图片和实物资料运用数码技术、光盘等现代手段加以保存。资料库的最终目标是借鉴国外口承文学资料库建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建成一个具有国际水准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在进行局部和定向的搜集整理工作,但还远远没有达到科学规范的要求。随着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标准化趋势的增强,这些历史悠久又相当脆弱的民间文化资源正在急速湮灭。那些被称为“活化石”的传统叙事,那些被称作“图书馆”的民间艺人,都将迅速成为历史。以日本为例,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乡村社会还蕴藏有大量民间故事,搜集到的民间故事有6万个之多。而在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高度现代化之后,今天,那里的传统口承文学资料已经消失殆尽。如果当初没有进行及时的抢救,今天想要分析构成日本文化“底色”的民众的意识和信仰、民众的情感和理想时,将无从入手。

  随着对课题学术理念的深入开掘,该课题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丰富和扩展,并建立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其理论意义已超出了课题论证时的范围。课题负责人朝戈金告诉记者,这个课题的设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和作用:首先,从形态上说,少数民族文化保存有大量异质文化基因,这些基因是整合中国文化的重要因子。其次,从现实作用上说,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前提。第三,从历史发展过程来说,尽管各民族不断有冲突和对立,有矛盾和斗争,但历史主流是中国各民族在文化上和谐共处、共同发展,这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经验,在种族冲突和文化冲突频繁的今天具有特殊意义。第四,从功能上说,大量少数民族文学艺术遗产,为开发新的人文精神,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资源。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发展出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样式,其中音乐、舞蹈、戏剧、造像艺术、抒情和叙事文学等方面成就尤为突出。如史诗、藏戏、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蒙古的好力宝、彝族的克智论辩等等,它们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以多样的传统形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戈金说,就课题参与的广泛性而言,课题在推进过程中,全所科研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进来。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为资料库的建设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就课题的延续性而言,它不仅是要建立一个资料库,而且具有对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的性质。所以,该课题虽有结项日期,但相关的工作却要继续下去。就课题的启示意义而言,它实际上对民族文学学科的建设,产生了良性的影响:第一,通过资料库的建设,大家对民族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和研究工作的现实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功能、价值、意义和影响等,有了更为直接的感悟。第二,通过资料库建设,我们意识到文化基因的保护,不能仅仅做到采摘“标本”这一步。民间文化生态的综合保护和利用,作为一个有很大难度,又蕴含生机的新课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解决。第三,既然不能满足于资料库成为“风干标本”库,就必须转向文化生态基地的建设。今年,我们在院工作会议上提出了“研究基地”建设的计划,得到了院领导和相关专家的肯定。第四,资料库的建设,带动了研究所学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以往在民族文学研究界,存在着“把持”和“垄断”资源的弊端。而资料库的建立,明确了归属权、使用权问题,特别是明确了资源共享的原则,这从长远上说,符合文化和学术建设的大局。在人力资源的整合方面,由于有了长期的规划,有了明确的目的,避免了重复出差、重复采录的现象的发生,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研究基地的设立,还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制度保证。课题组成员都表示,研究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强化他们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树立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其意义重要而深远。

  资料库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大量的卡式录音磁带以MP3格式压缩刻录成光盘,其超过50年的物理稳定性,让这些珍贵的资料得以用现代化的手段存储。在课题组2003年上半年的总结报表上,有这样一些数字:(资料库中)古代文献:316册;口承文本:62册;录像带:2400分钟、23盘;录音带:59000分钟、995盒。光盘:5920分钟、93张。在资料库长长的编目中,还有课题组成员在新疆腹地录制的传统的葬礼仪式,在西藏蓝天白云下史诗艺人声情并茂的演唱,在吉林采录的萨满祭祀活动的资料,在内蒙古扎鲁特旗为民间艺人制作的光盘等。课题组成员任春生为记者播放了一段2001年他在贵州丛江县芭沙苗寨录制的田野作业录像。他介绍说,这个村子离县城只有5公里,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生活方式。受西部大开发和经济大潮的影响,千百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形态开始发生了变化。如果不及时着手抢救,这些地域特征鲜明、历史内涵独特的文化形态就会消失殆尽。

  当前,国际社会对文化多样性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多样性宣言”里开宗明义地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民文所资料库的立项,早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的昆曲名列其中)。当时,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问题的重要性还未引起学界和社会的重视。可以说,民文所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资料库”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并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