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
央视国际《电视批判》第28次论坛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6-10-06  作者:《电视批判》栏目专稿


 
    12月25日晚7:30,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室主任、研究员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室副主任、民俗学博士巴莫曲布嫫(彝族),以及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两位硕士研究生李琳、李斯颖做客《电视批判》论坛,围绕"南方少数民族是如何过年的"这一话题,从“少数民族与春节”、“节日与文化”、“民族文化传承问题”、“节日与仪式”多角度、多侧面与网友展开了亲切互动交流。

开场白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今晚在这里与你们相聚,主持人张青叶感谢各位的光临和支持。今晚我们要讨论话题:"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传承",我们邀请来到网络演播室的两位嘉宾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室主任、研究员刘亚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南方室副主任、民俗学博士巴莫曲布嫫(彝族);另外,今晚还有两位网友嘉宾,他们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两位硕士研究生李琳、李斯颖。让我们谈谈南方民族是如何过年的,首先请各位嘉宾向大家问候一下吧!

【网友嘉宾:李琳】大家好!我叫李琳,纳西族,来自云南丽江,现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少数民族文学系攻读文学硕士学位。希望能和大家共度一个愉快的晚上。

【网友嘉宾:李斯颖】大家好!我叫李斯颖,广西南宁地区上林县人,壮族。我现在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的研究生。很高兴和大家有机会聊聊春节的话题。

【特邀嘉宾:刘亚虎】开场白: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与你们相聚,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南方室的研究员,这里所说的南方指雅砻江以东、淮河以南广大地区,包括31个少数民族,他们是苗、瑶、畲、高山、壮、侗、傣、布依、仡佬、土家、白、纳西、哈尼、彝、拉祜、羌、德昂、佤、布朗等。少数民族文化本来是一只"丑小鸭",很高兴大家来关心这只"丑小鸭"的成长。也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南方少数民族节日习俗和文化传承的问题。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开场白:大家好,我是彝族人,名字叫巴莫曲布嫫,比较复杂,大家叫我巴莫好了。很高兴在圣诞节的晚上来到《电视批判》。去年的今天,我在波士顿莱克星顿过圣诞节,今年的圣诞节我们则在这里聊聊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民间文化传承。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不同的年节习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的话题。

 [分页]


南方少数民族与春节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两位嘉宾,南方的少数民族都过春节吗?
【特邀嘉宾:刘亚虎】南方的壮、侗、布依、黎、瑶、畲、白、纳西、拉祜等民族过春节,应该说都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过春节既吸收了汉族的一些习俗,例如都是从腊月三十晚开始、讲究吃穿、守岁、拜年、贴春联等;也有自己民族的一些习俗,例如一些地方的侗族除夕晚上每人要吃一碗稀粥,意思是预示明年水田有水、泥巴不硬,这称"年更饭";初一清晨雄鸡叫第一声,早早来到井边的姑娘们便一齐舀井水挑回家,用新年的第一担水煮油茶给家人和客人吃,这称"年茶"。一些地方的壮族姑娘则是在除夕晚上数星星,数到天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星时,便开始捧喝新水。一些地方的拉祜族除夕夜舂米粑要放一些在犁、耙、刀、锄等农具上,让它们也分享一下节日的快乐。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南方民族过春节跟汉族过春节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过春节最大的区别是:如果说汉族过春节基本上局限在亲族联系的话(例如全家团聚、给亲戚拜年等),那么很多少数民族过春节还保持较多的群体文化特质。例如一些地方的侗族正月初八起,村寨寨老要带队集体去其他村寨赛芦笙、对歌,主寨要热情接待,与客人一起喝酒(自制米酒),一起歌舞,同醉同欢。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底。如果说在汉族地区(例如北京)很多人过春节只是观众,那么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过春节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参与者。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酒和舞蹈能使人产生反常感觉和行动,使呼吸加速,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肾上腺分泌增加,使人身心放松、精神解脱。少数民族过春节,又有酒又有歌舞,该是双倍的享受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春节"是汉民族的传统新年,不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本土年节。当然,由于文化传播的族际影响,尤其是汉族农历很早就通行于南方的许多民族地区,汉族的"春节"自然而然也就进入了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中。但我们不能断然地说"南方的少数民族都过春节"。因为民俗学的调查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南方少数民族都秉承着自己民族自古相沿的岁时习俗与年中行事,有自己传统的"新年"。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盍什"(新年拉歌节)、基诺族的"特莫克节"(大鼓节),普米族的"吾时高"(过大年),独龙族的"卡雀哇"(年节)、布朗族的"景比迈节"(新年)、怒族的"吉佳姆节"(新年)等等,都有自古相沿的年节仪式与礼俗惯制。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有些南方民族的年节也是在农历正月期间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基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当从本土文化传承的"自源"与"他源"关系上区分少数民族传统年节与汉族春节,不能因为诸多少数民族的新年佳节在时间的发生线索上与汉族春节吻合,就将这些民族自成一格的年节完全等同于汉族的春节,或视作汉族春节的影响结果,比如景颇族、京族、毛难族、畲族、布依族、白族、阿昌族等民族。当然,从节日的社会文化功能与民俗内涵而言,少数民族的传统年节与汉族的春节,既有人类文化的共通之处,又不乏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我想这些南方民族的春节肯定也是各具特色的,巴莫老师,是这样的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青叶说的很对。但纵观南方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很容易发现到这样一种事实,即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及其整体结构是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相呼应的;加之南方族群在历史上的趋同与变异表现为多民族、多支系及族群分布上的"大分散、小聚合",这也使得南方那些过春节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如果从新年的节日功能与文化涵义来看当地的春节,你不难发现南方民族的这个节日都点染上了自己的民族个色,异彩纷呈:哈尼族在过春节时要"荡秋千";傣族青年男女则喜爱甩糠包的游艺活动;云南陇川一带景颇族有争挑新水、观察日照占卜来年丰欠的习俗;白族过春节则要"放高升"来庆祝(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象征着"高升");黎族则有集体围猎,向河神、土地神买"福水"等活动。总的说来,这些民族的春节大都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地方礼俗来构建节日传统,其间的各种节庆活动都深深地嵌入了彼时彼地的民风民俗,而非一种直接的"文化渗透"或简单的"文化移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巴莫老师以彝族为例,讲讲彝族是如何过春节的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的家乡在大小凉山,在腹心地区的山寨,人们通常是不过春节的,但有自己的彝历新年。凉山彝族的新年则称为"库斯"。即年称为"库",其义为"轮转"、"转回",以"转"一轮作为一年。"十月年"称为"澈勒觉",即"转十月"。这与传统历法密切相关。
    “十月太阳历”作为彝族先祖的文化传承,曾盛行于川、滇、黔、桂广大彝区,至今仍遗存在大小凉山民间。在十月太阳历通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彝族两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一个在冬季,叫"彝历年",又称"十月年";一个在夏季,叫"火把节",也叫"星回节"。也有学者认为十月年是大年,火把节则是小年。民间也常常说"彝历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则是眼睛的节日。"大家都比较熟悉"火把节",对"十月年"可能比较陌生。简单地讲,"十月太阳历",将一年恒定为10个月,一月恒定为36天,另加的5-6天为过年日,即"岁余日"。过年日平均年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为闰日,过年之后,新年伊始。彝历年的节期一般为三天:第一天迎请祖先回家过年,祭祀祖先;第二天男性成年人挨家挨户去杀"过年猪",妇女留在家中烹制各种传统的节日食品,儿童们则由村中长老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体聚食"活动──意在祈祷与祝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第三天恭送祖先回到祖界,人们祈祝平安幸福、牛羊兴旺、五谷丰登。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您跟我们说说“十月太阳历”有什么特点,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天文学家的研究表明,按这种历法计算,寒暑往返一次的时间也即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5日,与太阳回归年的真值密近。彝人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来测定时序的变化:太阳南至为冬至,彝人称为"补库",意为"太阳转回";太阳北至为夏至,彝人称为"补迥",意为"太阳回归";故彝谚有曰:"补迥后昼长夜短;补姑后昼短夜长。"又或选择北斗星"沙聂"为星回标志的星座,每当北斗的尾巴(北斗柄)上指或下指的时节,就是星回节到了。北斗柄指下则为大寒,指上则为大暑,以大寒大暑为元日;大寒之际也就是"补库"时过十月年,大暑之际也就是"补迥"时过火把节。不论十月年还是火把节,都是从彝族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体系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彝年以祭祖为中心事件;火把节则以照岁祈年为主要特征。火把节和彝族年主要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狩猎丰收、森林茂密、房屋清洁为目的,其中火把节已发展成了具有族群性、超地域性的传统佳节。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其它彝族地区过春节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彝族分布极广,支系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也就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与支系色彩。比如,云南巍山彝族以农历二月八日为年节;在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县,那里彝族撒尼支系就与大小凉山彝族的诺苏支系不同。他们的新年就几乎等同于"春节",从正月初一起到十五,一直贯穿着情趣生动的民俗活动。
    除夕,撒尼彝语叫"思搓期"。是夜供祖祭祖,吃年饭,气氛肃穆。初一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翠绿的柏枝,枝柯上悬挂一顶草帽以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初二午后有"敬牛礼":村民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上几圈,然后在牛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勤恳贡献的敬意;还要喂米饭和肥猪肉给牛,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新年慰问。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祖的仪式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祀和怀念中,你不难发见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对社区稳定的维系作用。有趣的是,在当地彝语方言中,"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此,撒尼彝族过新年一定要吃汤圆,这是节日食俗的一种体现。

【高正奎】南方民族本土年节与汉族的春节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汉族的春节对少数民族本土年份的发展体现在哪里?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觉得,南方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接受春节习俗的同时,也发挥了主体的作用。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筛选、过滤,再和自己民族某些富于生命力的习俗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春节习俗。例如,有的民族选择了汉族的守岁、拜年、贴春联等习俗,又加进了自己民族的挑新水、集体串寨赛芦笙、对歌、摔跤、射箭等活动。
【高正奎】会不会因为这种重新组合,使少数民族本土年份失去他原有的特色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不会,很多民族本土年份还是照常在用,本民族的节日照常在过,只不过引入了汉族的一些节日罢了,就像我们汉族既用农历、又用公历一样。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请问嘉宾,它对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化和百姓生活产生了什么样巨大的影响?南方民族是否受到了这种影响?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认为,春节起码在百姓生活中起了这么一些作用:首先,春节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一年辛劳的终结,是最清闲的时期;对于工作群体来说,是最长的假期,它的休闲功能和各种习俗活动能调整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调适社会群体生活。其次,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外地工作的儿女纷纷回到父母身边;也是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拜年、互相恭贺新禧的日子,这能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第三,春节期间举行各种集体的竞赛竞技活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集体串寨赛歌赛舞活动,这又对整合社会群体、强化集体意识产生作用。最后,春节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大窗口,民族的衣食住行、传统艺术、民间信仰以及深层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都得到集中的突出的表现,人们无疑能得到一次很好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洗礼,对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被称为"新民俗",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的?
【网友嘉宾:李琳】一、出现这样的新民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其他新型的民俗活动,如网络民俗等都有可能出现。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社会价值、娱乐功能、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体。也就是说,它符合社会主义文艺和宣传工作的中心,对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小徐0011】的确如此,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发展的必然要发展,因为人们都不愿失去晚会。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当代社会应该重视各民族丰富多姿的口承文学,通过节日活动来唤起人们对口头传统的保护、弘扬与发展。当然,怎样在"春节晚会"这样的"新民俗"中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可以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也不妨从南方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中借鉴一些口头传统的文化实践。如在节日期间讲述神话和传说、演唱古歌与史诗,大都旨在告诉人们一些关于民族族源、民族迁徙的史路历程,让年轻一代记住自己的"根谱"和"历史",从中理解自己民族那充满着苦难和欢乐、光荣与梦想、沧桑与辉煌的史路历程。电视媒体也一直在"讲故事",但我们能不能通过"春节"这一重大事件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远古先民理解世界、寻解人生的一个个问号,也是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跟一些人的意见不一样,我对春节联欢晚会的印象挺好。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完饭,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一台几个小时的晚会,而且全中国起码有上亿家庭都这样做。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春节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一个大舞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展示民族艺术形态最集中的形式。我是带着欣赏、审美的眼光来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每看一个节目都会得到某种艺术上的享受,很少去评论它、挑剔它。一年到头已经很累了,哪还有精力去评论、挑剔。而且也许我也是从文艺队出来的,体会得到编导、演员们的甜酸苦辣,我希望把春节联欢晚会继续办下去,不断提高。有人提出:把一些民间艺术搬上春节晚会的舞台,其实我觉得一些民间艺术只有亲身置身于那种情境里,才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比如史诗那么一种缅怀祖先的氛围,哭嫁歌那么一种依依惜别的气氛,情歌那么一种热恋的情怀,没有这种情境可能是有点乏味的。

 [分页]

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通过节日的习俗,通过全民的过节活动,民族文化精神得到普及、延续和发展,在促使全民族团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节日习俗的这种重要作用的,在当代社会如何加强这种作用?
【特邀嘉宾:刘亚虎】节日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民族的衣食住行、社会关系、传统艺术、民间信仰等得到集中的展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得到突出的表现,它无疑使参与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沐浴,增强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责任心,这个作用就已经够大了。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还觉得,节日习俗的民族凝聚作用在南方少数民族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他们一些大的节日包括春节里,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或者请老年人(包括祭司、巫师)举行仪式吟唱、或者让青年人在聚会上对唱民族的史诗。史诗的内容主要表现民族的始祖神如何开天辟地、繁衍人类,民族的先辈如何进行文化发明、艰苦创业、艰难迁徙等。过去演唱史诗,有唤起祖先神的神灵、以保佑后代兴旺发达,以及宣示在社会组织、婚姻等方面的"祖训"即传统习惯法的功能;现在演唱史诗,则主要是进行民族历史的传授、民族精神的熏陶。这些活动都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猫咪mm】这些习俗在民族聚居区一般比较明显,而现在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走出深山,进入都市,他们的思想接受着更多文化的冲击,而这些或多或少已经影响了他们,那么再到他们的孩子,这样继续下去,这部分已经融入城市中的人,他们是否会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或者说他们该如何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网友嘉宾:李琳】我就是一个从深山走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我觉得我当我身处城市的时候,我的民族意识是加强了。每年过自己民族节日的时候,虽然身在异乡,但是我的思想是在过很浓重的节日。
【网友嘉宾:李斯颖】我也是一名从深山走向城市的孩子。我认为少数民族也在和汉族一样接受现代文明,但是户籍本上的壮族一词首先给我以民族的自豪感。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我们过自己的节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可以和现代文明相并存,但它是我们的根,是丢不掉的。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节日总是会通过一定的时空,将来自不同族群、受过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联系到一起,使人们在节日文化的社会互动中,共享一片美好灿烂的天空,共同浸染民俗民风的生动气韵,从中近距离体验"他文化"的魅力。从"全民族团结"来说节日习俗的社会功能,我想不但是"春节",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节日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民族共荣、文化共享、团结和睦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有的少数民族族群或支系每年都有两次新年,甚或更多,也就是除了本民族的新年外,还要过汉族的春节,有的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邻近兄弟民族的新年活动中,这在民族交错而居的地区甚为普遍。故而节日期间便成为人们互相表达良好祝愿、联络感情、化解矛盾、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纽带和桥梁。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我听说中央民族大学的节日就很多,每年学生们也常常过好多个民族的年节,是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这也让我想起80年代初期,我在中央民族学院上学时的情景:那时我和姐姐阿依除了跟同胞们一道过彝历新年(农历10月)外,也会跟着同学去参加藏历新年、傣历新年"泼水节"等等。记得有一年的"泼水节"让校园顿时成了"水上世界",其规模也是校方始料未及的,次年便出台了相应"泼水节规章",以警示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北京毕竟不是瑞丽江边,也不是村村寨寨都打井的西双版纳。此外,到了寒假过春节时,我们还要乘火车去河北怀安的姥姥家(我们有母亲给的1/4汉族血统,1/4蒙古族血统;其余的2/4当然就是彝族老爸给的了)去吃黄米糕,而姥姥用油面捏的各种小动物,活灵活现,特别可爱,一出蒸笼就被我们一抢而光。从那时起,我们对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有了切身体会,从中体悟到"一年数度新年"也是族群交往与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新的民俗生活事项,缩短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距离,增进了不同人群间、不同族群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对各自文化传统的相互尊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民俗旅游的开发会不会给传统的节日文化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当代社会可以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提倡,通过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通过文化主题公园的开放,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时代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手段来强化民俗节日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功能。对于今天的都市人群而言,也同样可以经历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岁时民俗,比如在北京中华民族园每年推出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首都市民与国内外游客都相当投入,这无疑对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然,旅游产业操作中的民俗节日展演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究竟是现代性改造了传统还是传统消融了现代性?是外部力量和强力意识形态侵蚀或摧毁了传统还是传统同构或同化了那些力量?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是生活在"后传统"中吗?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本土社会去体验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在其时其地的文化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地认真解读少数民族族群正在经历的传统变迁,或许会更加接近对这些疑问的求解。
【网友嘉宾:李琳】节日习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内部认同的标志。海外的华侨每年都要过春节、中秋,在北京的各族同胞都会过自己的三月三、那达慕、三多节。节日习俗凝聚起了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凝聚力更加突出。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刘老师,在民族节日文化中,哪种人是创造这种文化的主体?
【特邀嘉宾:刘亚虎】创造民族节日文化的主体应是广大民众,具体地说就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参与者、组织者,因为节日文化就是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某种活动、某种行为符合人们的实践需要,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理,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形成某种周期性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风俗,这就是节日文化。当然很多节日与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也分不开。既然节日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么人也在发展节日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逐渐除去一些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东西,增加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内容。例如春节,其初始意义是去灾迎福,除夕就是驱鬼去害的日子,所以古代封建帝王要举行一系列"逐恶鬼"的仪式。久而久之,节日含义演变成"辞旧迎新",喜庆的活动发展起来了,这就是进步。
【网友嘉宾:李斯颖】是的,刘老师的话很对。李琳和我都认为主体的人对推动春节习俗的发展起作用,既包括传统的继承,也包括适应时代的创新、创造。

【老灾山】现在有很多年轻的人读书以后都不愿过自己民族的节日了,这是不是一种被现代生活所同化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现代都市人群中也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走向民间、走向民族地区,去亲身体验那里的少数民族节日,比如说每年的泼水节、火把节都吸引了许多在汉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内地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传统与现代绝对的对立起来。这些年轻人过不过自己的民族节日,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被现代生活同化了,一些传统的文化意识、民族情感更深隐地刻在他们自己的记忆里,至少我相信是这样。
【特邀嘉宾:刘亚虎】比如说我,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经参加过侗族的一次春节活动,跟他们一起大碗喝酒(烤热的自制米酒,不很醉人,似乎能很快蒸发),大块吃肉,吃完没了地唱,没日没夜地跳,全身能量似乎得到无限的释放,真不知道自己此身在何时何处。此情此景,有几人能享?如果我在北京,春节我也会参加一些民俗活动,但总没有上述那么一种尽兴、惬意的感觉,很不恰当地借用一句话来说,大概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吧?
【高正奎】这可能就是一种逆反心理,等一段时间以后,他回头看来会说:风景这边独好!

【小徐001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舶来的节日,什么情人节等等,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ngel红茶】我觉得在我们这儿可以有舶来的节日,也可以把我们的节日让更多的人所知。【猫咪mm】舶来的节日缺少民族文化的积淀,很多人选择过这些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满足好奇的心理,所以过这些节日的也是年轻人多。而情人节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七夕的乞巧。
【小徐0011】不过接受的人是越来越多,猎奇的多些,特别是学生,其实是给自己找一个欢乐的借口吧!
【网友嘉宾:李斯颖】是的,传统的民俗是民族内部认同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并非舶来的节日所能取代和相比拟的。
【小徐0011】我们的春节非常喜庆、热闹,很多美国都到唐人街去。
【猫咪mm】这可以用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小徐0011】所以很多的民族都被汉化了,本民族的文化渐渐遗失了。
【网友嘉宾:李斯颖】存在民族就存在民族文化,存在就在于它不同其它民族的特色。但世界具有向统一融合发展的一面,文化也是如此,这个问题很复杂。

  [分页]

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猫咪mm】请问巴莫老师,你说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学传统在传承与接受方式更多的是口头性、仪式性,那么你们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人,是不是就是要把这些可能会失传的文化用书面的方式保留下来?
【猫咪mm】在做研究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已经有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化?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我们研究所现在正在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资料库",并将"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丛编"纳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目的不仅仅在于用书面方式记录和保留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化,还在于用录音、录像、摄影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来抢救和保护正在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各种口承文学与口头艺术,因为静态的书写不能够完整地、全面地记录或再现动态传承的口头文学,即使我们现在使用了现代技术手段,许多口头表演中的文化要素都不同程度的流失了。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巴莫老师介绍一下,什么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是指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的传统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大力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请您谈谈当代社会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无形/口头遗产。但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的挑战,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也同样举足轻重。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濒临消亡。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您从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来谈谈"口头文化"的保护问题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南方少数民族的口承文学的确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仅从节日文化来看,各民族的史诗、神话、传说、风俗歌调等口头文体类型不仅折射着各族传统文化的原貌,而且以其极富活力的方式动态地保存和传演在这些民族的节日活动中。可以说节日既是民俗观念的形象展演,也是口头文化的艺术张扬。参加过傣族泼水节的人都知道,在这神奇、福瑞的节日里,江水中的龙船在芒锣声中劈波竞渡,两岸各族人民一片欢呼,傣家人跳起了婀娜多姿的孔雀舞,敲响了欢乐深沉的象脚鼓,人们踩着高升、丢着花包,在一派祥和的气氛中相互泼洒着吉祥祝福的水。
    泼水节的发展和流播,已经超越了地域,在京城、在深圳这样繁华的都市中,人们也同样可以领略到泼水节带来的福瑞和吉祥。而关于泼水节的种种传说和节俗歌调便是这个节日隆重气氛的催化剂。在傣族民间你可以从任何一个老人那里听到泼水节的来历,从而了解到为什么要泼水,要划龙舟、要踩高升。传说、节歌以其特有的述唱方式,将人们内心体验的、思想理解的内在旨趣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夸张地、生动地、更加感人地得到宣扬。如果没有这些美丽动人的种种传说和歌调,很难想象节日的延续和扩展会是如此的长久深远。当然传说、歌调也同时作为民俗事象的一部分被人们接受,才引起人们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感受的,口承文学与民俗生活互相激扬着成为一体。民族节日文化的提倡,应当重视其原生的文化语境,也就是重视挖掘和保护这些节日文化中的口头传统,不要让节日仅流于形式,要让人们知道节日背后的“故事”。

【高正奎】请问巴莫曲布嫫:假如有条件的话,你是愿意做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使者?为什么?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两个都做,因为学术研究是我一生的道路,尤其是研究自己的母族文化,更是我们这一代彝族学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可旁贷。但是研究不能停滞在书本上,作为学者也肩负着传达文化、传承文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等责任,所以,我想一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应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使者。

【高正奎】传媒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哪些有利的条件呢?
【推土机】宣传、介绍、报道。
【网友嘉宾:李琳】传媒在宣传民族文化的时候只要不是从猎奇的角度出发,而是健康、正确的宣传,那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积极、有利的。

【开往春天的地铁82】请问节日状况和经济发展有没有关系?
【猫咪mm】我再加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民族节日和经济挂上钩,比如吸引大家来旅游参观,既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又能宣扬少数民族的文化,比如像蒙古现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似乎就非常成功。
【特邀嘉宾:刘亚虎】当然可以,但是我觉得两方面都应该提。一方面,民族节日与经济挂上钩,可以吸引大家来旅游参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也要让它自然发展,保持原汁原味,这也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否则都与经济挂上钩,很可能若干年以后我们就看不到真正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了。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不只是靠圣贤的提倡和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的礼俗,其中节日的礼俗是重要的部分。请问网友嘉宾,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节日的礼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网友嘉宾:李琳】以纳西族中摩梭人的"成年礼"来说,每年的大年初一,到13岁的男孩、女孩就要在自己家主房举行成人仪式,这种仪式是在很神圣的气氛中进行的。从此,意味着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不仅拥有了很多权利,同时在家庭、社会也担起了很多的义务。现在每个摩梭人都要举行成人礼,而且,他们认为这在他们生命中是很重要的时刻,在这仪式中强化了很多民族优良的传统。同样,很多大城市每年都会为年满18岁的青少年举行成人仪式,但是,这些仪式大都做得很空泛。所以,我认为在节日礼俗中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要突出神圣性,让参与这种礼俗的人感到这是很严肃很神圣的活动;另一方面,不能把活动做得太空、太大,让人觉得离自己遥远,而是要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

【黑雪39】南方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对汉民族节日和文化有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产生呢?他们产生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应该说南方民族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引起了汉族群众广泛的兴趣,例如:傣族等民族的泼水节,彝族等民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产生不同的习俗和文化的因素很多。例如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形态,思维方式,精神氛围等等。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两位嘉宾,在创造和推进民俗文化的发展方面,民族节日中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品质?
【小徐0011】好的一定要发掘,保存下来,给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留下富贵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历史会向前走,跟不上时代的慢慢的会被忘却,只能靠有识之士了。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民族节日中的人应该从珍视各民族的传统的角度出发,去经历或体验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只有在自己的亲历中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的气韵生动和民众智慧的博大精深。这种经历会成为一种文化的记忆,时常告诉你,开放、包容、理解、沟通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文化品质。

【西醋】两位老师:圣诞快乐!近年来不少人在呼吁电影的民族化问题,但大都不着边际,常常是使用一些中国古典文论或诗歌等与某些电影片段进行牵强附会式的嫁接,叫人看了或者一头雾水、或者乖戾可笑。
    我认为包括民族情感在内的民俗现象是电影中最具民族个性的载体,因而也是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的因素。我是一位电影学教师,打算开展"中国电影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但欠缺民俗学的积累,所以我特别希望两位就"电影与民俗的关系"、以及"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谈谈你们的见解。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很同意你的看法,上世纪有一些电影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一些民族的民俗现象、民族的文化,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比如:《刘三姐》(反映了壮族歌圩文化)、《五朵金花》(反映了白族三月街民俗)、《阿诗玛》等等。它们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跟民俗紧密结合,可以说是电影民族化好的例子。今天我们追求电影民族化,也可以反映民族民俗现象的遗存、发展、演变,民族精神的继承、优化,特别少数民族这方面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电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现在一些这方面的电影,比较倾向于反映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一面,这样的反映是不深刻的、不全面的。

 [分页]

民族节日与仪式活动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任何现代民俗都可以从古老的风俗中找到其文化的基因,请问巴莫老师,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如何传承这种文化基因,凭借新年这种仪式人们是否能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源?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还是从我自己的民族说起吧。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老虎"的节庆习俗,故又称"跳虎节"。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聚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土主神),随后由本村祭司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装扮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虎气十足。毕摩念罢请虎神的祭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顿时,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彝人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祖先的护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而这个节日却深蕴着一个远古神话:
    天地混沌未开时,格兹天神开天辟地,用虎的脊骨撑天心,脚骨撑地边,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天尾,虎耳做天耳……,虎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虎须变成阳光,虎牙化为星星,虎油成了云彩,虎气成雾气,虎血变海水,大肠成大江,小肠成河流,虎发变成草木和鸟雀……,从此世界有了万物。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这个神话应该是从无文字时代流传下来的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无文字的时代何其久远。这则口传史是广泛流传在楚雄彝族民间的一个神话,并被祭司用古老的彝文庄重地载入了创世史诗《查姆》之中。虎化身而创世,实则正是彝族黑虎图腾的一种遗形。彝人普遍认为虎是自己的先祖,并以"罗罗"自称,意思是"黑虎之族";并笃信自己生为虎族人,死则经火荐化为虎,在祭司毕摩的导引中归于祖先的发祥地──因为族人都是黑虎的后裔。神话之所以成为"彝家的根谱",史诗之所以在彝文文献中被归类为《起源经》,从而被当做是"真正的历史"并代代传诵成为千年绝唱,也正是彝人寻根溯源的集体文化心理的深沉回响。黑虎不仅是彝民族古老的族体标志,更是族体分化以后各地彝人对民族起源的回溯,对族群共同体的追寻,对族群文化标识的确认,也是各支系彝人在认同族群发展史的过程中已经内化了的一种文化图式。在彝人今天的送灵大典上,祭司毕摩为亡灵指引魂归祖地的《指路经》是这样结尾的:烈火熊熊烧,你将火中葬。烈火熊熊烧,洁逝的你呀,烈火中永生。烈火烧头发,头发变山草,随着吹风生。肌肉变沃土,与大地共存。烈火烧骨节,骨头变石头,与山河共存。烈火烧气息,气息变成雾,雾色罩山川,与山川共存。烈火来烧血,鲜血化作雨,雨露滋大地,万物生朝晖。烈火熊熊烧,全皆化尽了,唯留一双眼,炯炯闪光彩,永远望前方。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看来,虎化身创世的神话的确对今天彝族人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让人们能够直面生死问题。请巴莫老师再谈谈彝族人的"魂归祖地" 的生死观,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说到这里,我们在为彝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喟叹之余,自然会联想到前述的创世史诗中虎化身宇宙万物的起源神话──整个宇宙构造竟凝固于虎体,从虎体也可扩出一个大宇宙。在生与死的重大关节上,彝人正是在黑虎之祖的创世伟业中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最终归宿──让形体与天地同构,让灵魂回到祖先故地而得以永生──从这里传递出的虎的精神是那样强烈而鲜明,气宇轩昂的黑虎成为彝民族的精神范式。归祖观念很强的彝族人苦恋历史,尊重传统,以谙熟祖先发展史为自豪,凡能念诵《指路经》中祖先居住地及迁徙路线与能背诵父子连名谱牒一样,是彝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火葬、化虎、送灵、归祖作为彝人的生命历程,高扬着黑虎精神与归祖思想,长久、深刻地影响着彝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彝人的社会行为,并对彝民族共同体内部的认同,族群的内聚产生着重大影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春节的仪式感已经变得简单和模糊了,请问这是否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标志?如果舍弃这种仪式会给我们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推土机】在农村,这种仪式还原封不动地保存着,春节敬祖等等仪式一丝不苟。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记得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在其《关于时间的象征表示》说过:时间的绵延和历史连续性,都是从以下两种基本的经验中延伸出来的。这两种经验即是:一、某些自然现象自身重复;二、生命变化不可逆转。可以说,大凡人从自然──季节的变化推知世事与人生的变化,每当季节开始呈现出不可逆转的物候变象时,人会去推想自己的生活也面临着一个变化的关口,由此产生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危机。这时,春节之类的岁时仪式出现了,通过种种社会互动,如祭祀天地祖先、趋吉纳福求祥、阖家团聚等,帮助作为个体的人去度过危机、辞旧迎新。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现代都市社会不大可能照搬农村从初一到十五的春节仪式,所以我们是否应该从春节的传统精神来关注仪式感的培养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现在的春节,除了让人们知道自己生命之树又刻上了一道新的年轮外,许多人都不会感觉这个年与以往的年过得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因为传统春节的仪式感已经不知不觉地淡漠在现代生活的忙碌之中。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这样抱怨,“过年”正在沦为一种越来越空洞的文化仪式,其深厚、丰厚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淡化。作为形式的“过年”越来越索然寡味,了无生趣。时代是在发展,我们不大可能在“现在”重建“过去”的仪式,或是重新去实践先祖们创制的关于春节的种种仪礼,那有一整套繁缛的程序和轨范。但传统春节的文化精神却不应该被遗忘。我想我们不妨将“回家过年”理解为一种现代人的春节仪式:真实情境中的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的"回家"行为就有某种神圣的仪式感;想象情境中的"回家过年"也有某种仪式感的记忆。“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也是许多中国人所固守的一种文化精神。因为精神上的"有家可回"或"无家可归",的确事关重大。舍弃这种仪式感无疑是在背离亲情,背离传统,一个人连“家”都不爱,更何况去谈“爱国”、“爱人类”。能够"回家过年"的人都应该去一次次亲自经历这个属于自己的仪式。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大概也会在万巷街空的除夕之夜,在想象中去回忆自己曾经经过的这个仪式。因此而铭记一种精神,一种传统的文化精神。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请您谈谈民俗生活中的仪式与时间的关系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岁时仪式是年中行事的主要表现方式。在我的家乡,彝人延用本土宗教仪式来界定季节,用仪式作为每个季节的开端,用仪式牺牲来作为每一季节生存关口的过关措施,而驱鬼赎魂则作为结束旧的一年而进入新的一年的必要举措──辞旧迎新。在传统的重大节日中,彝人同样也用类似的宗教仪式行为来标志类似的划分,比如火把节与十月年。必须强调的是,岁时仪式有各种功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安排时间──季节。同一类型的岁时仪式前后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期",即当地的一年三段划分:春季、秋季和冬季;每一季节的转换都有一个仪式活动:春季反咒、秋季转咒、冬季招魂。
    如果没有仪式作为标志,这类"时期"就不会存在,社会生活、劳作生息就会毫无秩序而出现混乱。由于没有明确的季节分界日,普通山民也没有清晰的季节概念和准确的记时习惯,彝人便是通过创造仪式生活的间隔来界定季节,在仪式举行之前是没有时间可以准确地予以测量的。这便是义诺彝区的年中行事与季节仪式的时间关联,也是地域性的年中行事通过季节仪式而表现为集体民俗传承的行为模式之典型。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民俗集体生活中的仪式对化解个体心理危机有怎样的作用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可以说,每当人类面临着一种生存危机时,仪式便作为渡过危机的转折方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
    比如在凉山,当彝族山民面临生存困惑的时候,当他们的愿望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寻求仪式的帮助,让仪式带着他们渡难关向吉顺,让仪式带着他们实现梦想,并笃信通过仪式可以与主宰命运的神鬼进行沟通,从而达到人─神─鬼之间的和睦相安,可以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如此便能一次次地渡过生存的危机。仪式活动实际是人类文化的历史产物,是意识形态的外化。
    因此任何民俗行为都是人的主体精神和客体社会或自然相互作用的反映与表现。可以说,山地彝族的季节仪式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翼,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网友嘉宾:李斯颖】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标志。新的不一定是好的,现代的;老的并不一定是落后的。我倒认为,这种简单和模糊是一种危机。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巴莫老师,从您的个人简历中,我注意到您正在进行的史诗研究涉及到"仪式与文学"的关系,那么您能谈谈这个话题吗?这与南方民族的新年有关系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仪式是文化真正的纪念碑"。在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中,本土宗教的巫祭职司者──祭司与巫师往往是本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学作为审美活动尚未从社会的其它活动中分化而独立出来,尤其是与各民族的生产仪礼、人生仪礼、节俗仪礼、宗教祭祀、巫术占卜等仪式活动紧密相生。因而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学传统在传承与接受方式上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口头性、仪式性与集体性,具现出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民俗文化氛围,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巫祭阶层作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仪式上施行着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控制。历史上,他们不仅主持本土宗教活动如祀天地、祈农事、祭祖妣等仪式,也主持着狩猎、征伐、出行、建房、农耕、婚丧、节庆等民间生活仪礼,这些都成为各族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风俗传统。与这些仪式活动相应的文学传播─接受活动,也随之成为一种既定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生活习俗,仪式性的文学接受在塑造社会心理方面有很大的限定作用。如彝族的毕摩、纳西族的东巴、摩梭人的达巴、哈尼族的贝玛、仡佬族的果珠、羌族的释比、景颇族的董萨和斋娃、傈僳族的必扒、拉祜族的慕拔、布朗族的布占、阿昌族的活袍、基诺族的卓巴卓生、普米族的师毕和汗归等等,在各民族仪式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诗史角色,在史诗创作、整理、编订、写定及传播─接受的文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角色作用,所以西南族群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大多保存在他们的记忆和经典之中。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巴莫老师,听您介绍,南方民族的仪式活动往往伴随着相应的文学活动,您能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吗?尤其是与年节习俗有关的。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各民族口承文学的传演形式与仪式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比如祝咒经词、史诗、风俗歌调、祭祀经诗等的诵读一般仅限于严格规定的仪式场合。如纳西族的史诗《创世纪》是在祭天和其它仪式上吟诵的;阿昌族的巫师活袍在演唱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时,要点燃长明灯,并在肃穆的气氛中先向遮帕麻与遮米麻这两位神明祷告,尔后方可在祭祀活动中演唱。在传统的宗教仪式和民间生活仪式上,口承文学的唱读配合着相应的仪式活动,由巫祭者神圣、庄严地诵读而得以传播。这样整个仪式过程就是某一作品的传播─接受过程。
    我们这儿有很多生动的例证:在少数民族的年节活动中,我们同样也观察到"仪式与文学"的深层交织。独龙族在新年"卡雀哇"节期间剽牛祭天鬼时,就要演唱他们的史诗《创世纪》。当中有一个诗章叫"祭鬼的由来",讲述嘎姆朋上天后,上天的九道土台被大蚂蚁踩倒,从此天地分离,嘎姆朋不能再回到大地,变成了天鬼。过年时唱述《创世纪》的目的就在于让天鬼不要忘记他的同类,不要降灾祸于人间。"卡雀哇"一章则讲述过年时人兽同乐的情景:年节到了,大家杀猪宰鸡,煮好了米酒,一起唱歌跳舞,这时"深山的走兽来了,森林里的飞禽来了"。"菠萝鸟翘起漂亮的尾巴,麂子跳得象喝醉了酒。"《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创世史诗,"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以传统说唱文学"哈巴"为传演形式,演唱内容从大体上被划分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对于宇宙自然、人类发展、族群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等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四季生产"一章,从冬月唱起,一一叙至正月、二月、三月……,一直到过"十月年"为止,叙述了日月更迭中自然景物和动植物的变化、岁时节气每至时的生产、农事活动和风俗仪礼。如三月栽秧,四月蓐秧,五月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过年、祈天神地祇和寨神福佑。《唱十二月花》是四川汶川羌族过年时吟唱的酒礼歌,此歌调很可能源出于民间,后经巫师"释比"采录、结集为经词形式的歌调。全歌通过一方设问、一方作答的对唱形式,唱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山野花木和庄稼的长势情况和过春节拜年、请酒、姑娘回娘家等有关礼俗。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因此可以说,许多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是在他们的仪式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学与仪式的关系也就非常紧密了?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们将西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活态化的仪式生活与文学文本交相对照,以辩证的眼光来考察传统仪式生活在具体作品从产生到流传的整个"民俗运动过程"中的正负影响和消涨作用。如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演唱传统大都与本土社会的仪式生活相关,仪式往往是史诗传演的特定文化语境,仪式的沿传促进了史诗的发展。从中可以发见到口承文学文本与仪式本身的关系,诸如仪式语言与文本语体;仪式程序与文本结构;仪式隐喻与文本象征;仪式情境与史诗的表演;史诗的形成与发展、传承与接受、流传与演变的仪式规定性等等。故而,对南方史诗的探讨,对研究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诗歌与仪式的关联都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我们探讨我国南方民族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的形成、发展、传承和接受都有着理论上的实践意义。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春节作为每个人一生反复的经历,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经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想春节或新年都是关于时间的民俗传统。作为岁首的伊始,在本土社会的文化传承中牵引出了人们一年复一年的生命体验,内化为人们世代相承的时间经验,积淀着人类世世代代对时间的经验感知和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感受。南方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源于民间,凝聚着本土社会的时间观念,以及关于时间的地方知识与集体记忆,折射着人们对生命原义、人生历程的观照和思索,当然也深蕴着乡土社会的时间哲学与生命哲理。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现代都市人群的时间观念与乡土社会的时间观念肯定有所不同,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在少数民族本土社会,或是在现代都市社会,“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远非是钟表上的指针、媒体上的准点新闻、电脑桌面上时钟能够明示出来的。史学、哲学、现象学、经济学等学科都特别关注时间,民俗学也同样重视时间。我想民俗学对岁时节令、对人生仪礼(出生、成年、婚娶、丧葬)的关注,引导着我们去追问民众是如何体验时间的。只有从原初意义的时间经验与生命感受出发,也就是说从民众世代相传相续的时间民俗中,才能获得乡土社会关于时间的素朴知识,从而感知现代时间观念是如何重构了民俗文化的传统,是如何重组了社区的维系与发展,是如何激发了个体生命在集体记忆与民俗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和价值实现。
    我们通过阅读《时间简史》、《存在与时间》这样的理论著作来理解时间,甚至也可以从《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中学习"时间管理"、"时间开发"等。但是,从"春节"或"新年"这样的节日文化中,我们能够更真切地感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建构自己的时间经验,重视生命的体验。

 [分页]

关注民风民俗


【高正奎】巴莫曲布嫫:你穿的是你本民族的服装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对的,是我们凉山彝族的服装,但我穿的是甘洛县的男装,因为现在的许多女装都是机器缝制的,但这件甘洛男装是手工制作的,非常精美,我很喜欢。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巴莫老师的名字也很有意思,你想知道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的全名应该是七个字,巴莫是我们家的姓,阿尕是家中女孩子的排行老二的意思,曲布是银白色的意思,最后一个"嫫"字是性别词缀,代表女性,所以我的全名应该是巴莫阿尕曲布嫫,也就是说是巴莫家第二个银白色的女孩子,我姐姐巴莫阿依石布嫫,是巴莫家的长女,她是金色的女孩子,比我贵重多了!
【angel红茶】同是女孩子,为什么分"金色"与"银色"的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这是一种命名习惯,长女、长子叫"石布",次女、次子叫做"曲布",比如说"山鹰组合"的主唱叫"吉克曲布",其实应该叫"吉克曲布惹","惹"就是男性性别的词缀。其实原来不是有个电影叫"金环与银环"吗?说的是两姊妹的故事,我想金色或者银色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希冀,一同出现时很容易让别人知道这是两姊妹,谁是老大老二。

【Adam111】现在民族文化被一些外来的先进文化逐步同化,请问着是进步呢还是倒退?
【网友嘉宾:李斯颖】民族同化是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正如地球也在变为地球村一样,民族文化在接受新的洗礼与冲击。我认为这并不仅仅存在一种简单的进步或倒退的问题。作为一名少数民族,我真诚地希望各民族文化能走向世界,走得更好。

【黑雪39】正宗南方特色的节日有哪些?泼水节是一个吧。
【网友嘉宾:李琳】火把节是一个,主要是彝族、纳西族等彝语支民族的节日。
【网友嘉宾:李斯颖】是的,泼水节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傣语叫"桑罕比迈"。而其他的南方民族也有自己的独特节日,如壮族的"三月三",还有如网友说的彝族"火把节"。
 
【猫咪mm】请问刘老师,为什么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只丑小鸭"?我觉得它很神秘,很美丽,很吸引人的呀。
【特邀嘉宾:刘亚虎】对,我完全同意您的看法,但是可惜赞同你的看法的人可能现在不是很多,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还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比如说在现在很多名牌大学,都开了文学文化的选修课,例如《金庸研究》等等(这是应该的)。但是,我还没有发现那一所名牌大学开了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选修课。其实少数民族文学文化是非常丰富多彩的,它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的。但愿它更早地展示出"白天鹅"的丽姿吧。
【猫咪mm】对啊,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有点象蒙尘的珍珠,还有待大家去呵护。我们的网友有不少是大学生呢,可以去向校方建议开设这门选修课,当然要有比较强烈的呼声才行。

【Adam111】请问,我们现在保护一些原始文化,有什么直接、现实的意义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认为"原始文化"这种提法值得商榷,现在学界普遍比较注意不使用"原始"两个字来讨论少数民族文化,比如说用"本土宗教"代替"原始宗教",用"原生"文化替代原始文化。
【猫咪mm】怎么能说是原始文化呢??民族文化也一直是在传统的延续中发展,中国一直是个多民族国家,难道不该好好保护这些民族文化吗,如果失去民族的特色,一个民族大概也将走向终结。就象消失的玛雅文明一样。

【angel红茶】以前听过被大家叫做"花儿"的一些歌曲,感觉不错,不知是什么民族的呢,还有它的由来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 "花儿"是跨民族的歌曲形式,主要流传在西北地区的汉族、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民族中。
【angel红茶】那它的曲风主要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它体现了黄土高原的粗犷、豪放的风格,很受北方民族欢迎。
【猫咪mm】那么能介绍一下南方少数民族中比较通行的歌曲形式,有一些什么特点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南方民族没有比较通行的、跨民族的这种歌曲形式,如"花儿"这类。但是,有一些歌曲旋律通过电影等的传播,影响也很大,比如说,《阿诗玛》的一些歌曲旋律(也是根据彝族叙事歌《阿诗玛》的歌曲旋律改编),《刘三姐》的一些山歌都流传很广,得到大家的共同喜爱。

【angel红茶】对于少数民族,我并不全懂,最近看到了一个叫做仫佬族的少数民族,请问能够讲讲关于这个民族的习俗吗?
【特邀嘉宾:刘亚虎】仫佬族是广西的一个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语属于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但很多仫佬人兼通汉语,使用汉文,部分会说壮语。仫佬族最隆重的节日是依饭节,意为欢庆丰收,每三年一次。他们也过春节,正月初一多数人家斋戒素食一天,舂糯米粉做"水圆"过节,并有"买新水"的习俗。初二烧香、放鞭炮祈神,各村寨开展玩灯笼、舞狮子、唱彩调、"走坡"等活动,非常热闹。十五日晚上,要在别人的菜园里摘几叶青菜叶回来,没有青菜就抓一把青草回来,认为家里才会吉祥平安,名为"偷青"。


结束语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下面请各位嘉宾谈一下今晚做客《电视批判》论坛的感受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中华文明是由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所构成的多元体系。故这里我们应该感谢央视国际《电视批判》栏目,让我们能够从祖国南方的民族民俗文化传承,来观照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及文化类型的多层面特征。希望我国媒体更多地关注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向更多的人群、向世界敞开中国多民族的民俗文化长廊的一个个窗口。感谢今晚跟我们一起讨论民族民俗文化传承的朋友们,我非常感动,在许多人都在过圣诞节的晚上,大家在这里与我们这些民族文学工作者、民俗学者交流自己的看法、见解和感想,也使我获益匪浅,再次谢谢大家的参与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欢迎大家有机会到大小凉山--我的家乡去过彝历"十月年",还有火把节的"眼睛"也在望着你呢!元旦快到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特邀嘉宾:刘亚虎】很高兴今天晚上跟这么多网友讨论"南方民族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以前我只是在讲台上跟一些同学讨论过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问题,今天这个讲堂太大了,希望像这样的活动更多的举行,还是那么一句话:希望我们少数民族文学文化这只"丑小鸭"尽快地展示它的白天鹅的丽姿!
【网友嘉宾:李琳】电视批判论坛是一个互动的、能听到不同声音的平台。在这里我深刻感到原来有那么多的人关心民族文化的发展,让我在这个北京异常寒冷的冬夜感到格外的温暖,并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满信心。感谢大家,祝大家新年快乐!
【网友嘉宾:李斯颖】我十分感谢《电视批判》给了我一个与大家交流的好机会,感谢主持人给我们的民族文化宣传提供了一个窗口。今晚的交流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引起我的更多思考。希望大家今后更多的关注民族的文化!谢谢大家!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各位网友,今晚的论坛即将结束,网友们对南方民族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切使我感受到今天工作的意义,正如今天的巴莫老师指出的:民族迁徙的史路历程,让年轻一代记住自己的"根谱"和"历史",从中理解自己民族那充满着苦难和欢乐、光荣与梦想、沧桑与辉煌的史路历程。今天嘉宾与网友的讨论非常热烈,感谢大家的参与和发言。祝大家新年快乐!

责编:张文娟 邢立双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3-1-15 13:34:2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