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举行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8-08-01  作者:

  7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主办,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西江千户苗寨文化研究院协办的“口头与书面文学及其它——中国与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及原住民文学”学术研讨会分别在贵阳市孔学堂和西江千户苗寨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昆士兰大学教授、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大卫·卡特,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娜·帕罗林,贵州民族大学副校长兼人文科技学院院长肖远平,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马帅等出席研讨会。

  27日,在贵阳市孔学堂举行的研讨会上,朝戈金表示,我国拥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财富,其中绝大多数保持了较好原生形态。从多面相维度对“口头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是十分有益的,其实践过程具有多民族、多语言、多类型、多面相、多功能的特点,表达形式包括了口头传统与视觉、听觉、肢体等,同时它也是语词艺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综合表现。

  肖远平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学资源,不仅留存了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学史料和文本,还拥有丰富发达的民间口头传统,如侗族大歌、屯堡地戏、苗族古歌、彝族史诗等口头样式早为外界所熟知,这些口头样式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代际传承,蕴含了灵动鲜活的生命律动和深邃旷远的哲学思想。肖远平表示,此次研讨会搭建了中澳两国口头传统研究专家的学术交流平台,有助于相关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贵州丰富多彩的民间口头传统。

  大卫·卡特在发言中表示,此次交流能够加深中澳双方口头传统研究学者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增进两国文化的深层次交流。克里斯蒂娜·帕罗林认为,此次研讨会为中澳两国人文学者在文化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利于相关学者了解到更多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澳大利亚的文化遗产保护信息。

  28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中澳口头传统研究专家和西江苗族古歌歌师在西江千户苗寨,就苗族古歌的来源、分类、演唱及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交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等近20名从事口头传统研究的学者参加研讨。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报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