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首届中国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5-11-13  作者:吐孙阿依吐拉克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首届中国维吾尔族民间达斯坦国际学术研讨会”(The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Uyghur Folk Dastan of China)于2015年10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德国、日本、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韩国等国家的外国学者及来自北京、新疆、甘肃等省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近50名代表以及参加了会议,在京的10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也前来听取并参加了学术讨论。来自新疆和田、喀什和哈密的三位达斯坦民间艺人应邀在研讨会现场演唱了达斯坦。

   

  会议开幕式

  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30篇,会上宣读论文26篇,涉及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前沿理论研究、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突厥语民族达斯坦不同变体之间的比较研究、达斯坦学术史、达斯坦个案研究、达斯坦民间传承现状与保护措施、数字化等诸多方面,反映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维吾尔达斯坦研究的一次大检阅与大交流。

  维吾尔民间达斯坦是散韵结合的叙事长诗,是具有完整故事情节和鲜明人物形象的活形态的说唱传统,2009年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月19日上午,研讨会开幕式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叶尔克西·库尔班拜克女士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朝克研究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马雄福分别致辞。朝克在讲话中指出维吾尔文学是我国文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护并发展少数民族口头传统是时代交给广大学者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新疆文联副主席马雄福认为,达斯坦历史悠久,是深受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钟爱的说唱艺术。历史上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大都是游牧民族,而且他们特殊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自己文化特殊的传承形式——口碑相传。而长诗(达斯坦)就是民间文化传承的主渠道。长诗以易记易诵、便于流传的优势,成为草原民族,也称诗歌民族最为流行的文化样式。长诗将本民族的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观念、审美取向、民风民俗、文化、技艺、语言等以韵文体的形式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所以说长诗就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史、百科全书。此次会议的召开是维吾尔达斯坦保护与传承成果的一次展示,是维吾尔达斯坦学术探讨与交流的一次盛会,可歌可贺。最后他强调,这次研讨会为广大达斯坦学者提供了一个切磋、交流的平台,也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机会。

   

  学者给艺人赠送袷袢

  开幕式上,来自和田墨玉县的老艺人吾布力·艾山·喀日用陪伴自己几十年的和田热瓦甫伴奏给与会的学者演唱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轻·铁木尔·巴图尔》的片段。他的演唱风趣幽默,富有感染力。据艺人演述,历史上和田地区生活过五位巴图尔(英雄),轻·铁木尔是其中的一个。

   

  民间艺人吾布力•艾山在开幕式上演唱达斯坦

  开幕式结束之后,会议进入主题发言阶段。德国波恩大学教授卡尔·赖歇尔(Karl Reichl)作了主题为“对比语境下的维吾尔民间达斯坦体裁研究”(The Genre of the Uyghur Folk Dastan in a Comparative Context)的发言,他说,维吾尔民间达斯坦散韵体构成的特点有别于西方和中亚原生态史诗,同时,维吾尔达斯坦还有别于其他英雄史诗,如“伊利亚特”或“玛纳斯”:当这些史诗反应英雄主题时,维吾尔达斯坦则勾勒出恋人间经历的坎坷和内心感受,如《帕尔哈德与西林》、《塔依尔与左赫拉》、《艾力甫与赛乃姆》等等。早期的突厥口头叙事诗《阔儿库特祖爷书》也由散韵结合体构成。散韵体对应兼说兼唱并以爱情和冒险为主题的特点形成了单独的口头文学体裁,尽管这类体裁在不同的传统中有着不同的称呼(如dastan、hikaye、romance等),但基本上都是口头语言艺术的同类形式。

   

  卡尔•赖歇尔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新疆大学资深教授阿不都克力木·热合曼先生就“民间达斯坦《塔依尔与左赫拉》变体之比较”发言。通过对维吾尔文和其它文字出版的10多种变体的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如下结论:第一,从地理位置来看,民间达斯坦《塔依尔与左赫拉》根据本土历史情节的基础上,形成在中亚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人民之中。第二,从时间背景来看,这部达斯坦的创作与蒙古成吉思汗在西征末年(公元13世纪)有关系。第三,从达斯坦的艺术和结构(散文与韵文)特点来看,《塔依尔与佐合拉》属于突厥语民族传统达斯坦的乌古斯-维吾尔达斯坦流派。第四,《塔依尔与佐合拉》与东方的现实型爱情达斯坦中存在着母题和形象上的共同点。第五,从其最早版本的语言特征来看,该达斯坦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维吾尔语罗布方言的语言特征。

  日本名古屋学院教授西胁隆夫(Takao Nishiwaki)也就《塔依尔与左赫拉》发言,其题目为“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塔依尔与左赫拉》研究”。基于五种版本的比较,西胁隆夫教授举例讲解了这些变体间的区别。将《塔依尔与左赫拉》与《少年阔孜与巴艳美人》、《库勒米尔扎与阿克萨特肯》作比较,划分出了这些达斯坦的母题,并指出了其中一个重要的母题:情侣殉情后变成其它事物。 他认为类似母题同样还可以在其它传说、民间故事和叙事诗里发现,如中国的《孔雀东南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法国的《特里斯丹和依瑟》,英国的《托马斯勋爵与安妮特》。最后他强调《塔依尔与佐赫拉》是绿洲文化里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郎樱研究员作了题为《简论维吾尔达斯坦的形成与发展》的发言。她把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十一世以前是“形成期”;15至16世纪初,是“发展与繁盛期”;19世纪至20世纪是民族化与大众化时期。郎樱研究员还指出维吾尔民间达斯坦传播中民众与作家的互动,使维吾尔达斯坦得以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典型性。在汉族文学、外国文学中较为罕见。

   

  郎樱研究员在大会上发言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海热提江·乌斯曼的发言“中国《先祖阔尔库特书》研究简述”系统的梳理了国内《先祖库尔库特书》的研究成果。《先祖阔尔库特书》是突厥语民族,即古代维吾尔等民族民间文学中的一部佳作。它形成于公元7-9世纪中亚乌古斯突厥语人之中,流传于从中亚至鲁姆国(土耳其欧洲地域)。作品描述乌古斯等突厥语诸民族的英雄爱国爱民的观念以及道德观、宇宙观等。中国学者很早就关注《先祖阔尔库特书》并开始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海热提江•乌斯曼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吉尔吉斯斯坦国立依先阿勒·阿拉巴耶夫大学教授,吉尔吉斯坦国家遗产委员会主席特尼奇特科别克·乔饶特根(Tyntchtykbek Tchoroev)作了题为《古代突厥史诗的早期时代研究》(On the Early Era of the Old Turkic Epics)的发言。他认为史诗《乌古思汗》与内亚、西伯利亚和中亚等地生活过的几个操突厥语的民族有关。比如十四世纪的手写本里的很多词与吉尔吉斯和阿尔泰语词汇有关。现代民间文学研究中,通过对比和历史文献研究方法,对这些用突厥语的东方方言和语言,口头保存或书面记录下来的古代史诗(达斯坦)进行研究是极为重要的。

  下午,会议继续主题发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阿布力克木·买买提先生首先发言,题目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的我国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研究》。阿布力克木教授认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应的文化艺术领域即将成为我国学者相关研究的新天地。维吾尔民间文学尤其是民间达斯坦的形成、发展、变化、生存乃至遗忘都和古丝绸之路紧紧连在一起。维吾尔民间达斯坦中的不少题材、人物、情节、母题、人名、地名都以古丝绸之路沿线为原型。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对我国维吾尔民间达斯坦进行研究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大会现场

  来自韩国同德女子大学的吴银庆教授宣读了题为《突厥语民族口头史诗中的萨满教母题研究》(Study on the Shamanism Motifs in Turkic Oral Epics)的论文。吴银庆教授整理出土耳其口头传统中有关萨满教的母题,尤其是英雄史诗的母题,指出源自萨满教的母题专注于祭天。对天的崇拜世代相传后,变成了对圣山和圣树灵魂的崇拜。突厥人皈依伊斯兰教之后,萨满在他们精神生活中的影响力逐渐下降。

  土耳其嘎子大学教授依布拉音·迪莱克(Ibrahim Dilek)作了题为“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塔依尔与左赫拉》与阿尔泰史诗《阔祖卡》的比较研究”(“Comparison of the Uighur Folk Epic Tahir Zohra with theAltai Epic Közüyke”)的报告。他阐释像《萨迪尔勇士》、《努孜古木》、《我的红花》、《斯依提诺奇》、《阿布都热合曼汗·和卓》等维吾尔族叙事诗是突厥语族部落特有的,而且创作受限于这些故事的群体所生活的地理位置。再比如《库尔奥格力》和《莱丽与麦吉侬》等一些故事是对所有突厥部落共有的。其中《塔依尔与左赫拉》是流传地方最为广泛的故事。这一达斯坦在阿尔泰地区的突厥人当中也有以《阔祖卡》的名称按照当地的传承特点流传。依布拉音教授认为,从结构上讲,《塔依尔与左赫拉》是散韵结合体,而《阔祖卡》是纯韵文体。除此,情节、介绍部分(即英雄及其家庭、诞生)、以及英雄的冒险经历和母题都有共同点。英雄的教育背景也有所不同:《塔依尔与左赫拉》中的英雄孩子很小就上学读书,可在《阔祖卡》里的英雄们不上学。这两部达斯坦情节和母题的共同之处能告诉我们,这两种版本均根据同一个版本,在新的地理位置和不同的叙述传统里,基于各自文化和信仰的变化改编而成的。

   

  依布拉音•迪莱克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菅原纯(Jun Sugawara)研究员用维吾尔语作了题为《维吾尔达斯坦的历史研究:以马丁·哈特曼在二十世纪初搜集的<阿布都热曼·帕沙>三个版本为例》的报告。菅原纯研究员首先向与会学者介绍德国东方学家马丁·哈特曼(1851-1918)收藏的,正在德国哈雷市德国东方学会图书馆(Bibliothek der Deutschen Morgenländischen Gesellschaft, Halle, Zaale )馆藏的维吾尔民间达斯坦《阿布都热合曼·帕沙》的三个手抄本的概况。然后他指出这三个文本能为我们考察这一传记故事从当地的短小歌谣到另一个文体的发展过程提供的几个要点:由口头文学到书面故事的转变;语言、风格上的改进以及历史上的一致性;展现和田和喀什方言的混合特点。

  土耳其内夫谢希尔大学副教授亚当·欧吉尔(Adem Oger)也用流利的维吾尔语给与会学者介绍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在土耳其的研究情况。亚当教授阐释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分类、特点及其界定,以及土耳其对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研究工作。他建议促进划分并分类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亚当•欧吉尔副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乌斯曼·司马义先生就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的分类做了精彩报告。乌斯曼老师先阐释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国内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经验,对达斯坦的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内容,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分了英雄达斯坦、爱情达斯坦、宗教达斯坦、劝喻达斯坦、历史达斯坦等五大类;根据表现形式,分了诗体达斯坦、散文体达斯坦、散诗体达斯坦等三大类,并分析了各自的特点。此外,基于维吾尔达斯坦的书面和口头性特点,指出了维吾尔民间达斯坦与书面达斯坦的几点不同之处。

   

  乌斯曼•司马义教授在大会上发言

  除了上述学者的发言之外,还有新疆社会科学院杂志社副编审玛依努尔·玉努斯的《<帕尔哈德与西琳>长诗中的共同母题》,来自新疆大学的牙森江·买提尼牙孜的《试探作为表演的“和田民间达斯坦”》,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黄忠祥的《浅谈达斯坦(叙事诗)的根母题与派生母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系硕士生茹克亚·吐尔逊的《从女性主义文学论尼扎里的诸达斯坦》,来自新疆艺术学院的库尔班·买吐迪的《维吾尔族说唱艺人与达斯坦奇的自我认同》,新疆喀什市第四中学老师阿吉古力·吾斯曼的《中国维吾尔史诗<乌古斯传>研究状况简述》,加拿大西蒙飞沙大学交互式艺术与技术学院博士候选人阿依努尔古力·卡得尔的《数字达斯坦:维吾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数字化与传承研究》,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化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晁正蓉的《维吾尔当代书面文学与达斯坦关系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维吾尔语言文化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阿布都外力·克热木的《比较视野下的维吾尔与哈萨克爱情达斯坦:以罗布淖尔达斯坦<博孜库尔拍西与黑发阿依姆>、<塔依尔与佐合拉>与哈萨克爱情叙事诗<阔孜少年与巴颜美女>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吐孙阿依吐拉克的《维吾尔达斯坦艺人的学习及演唱特点研究——以阿克陶和疏附县艺人为例》,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的布沙热木·依明的《维吾尔民间达斯坦奇及其演述艺术》,来自民族出版社的阿布拉江·玉素甫的《试论<乌古斯可汗>的变体》,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博士后阿比古丽·尼亚孜的《试论维吾尔达斯坦<阿布都热合曼帕夏>翻译成汉语中的若干问题》,新疆大学博士生哈司依提·艾迪艾木的《维吾尔族口头达斯坦演唱活动中的‘帖尔篾’》,共26人在大会上发言。

   

  特尼奇特科别克•乔饶特根教授向与会代表提问

   

  阿不都克力木•热合曼教授向与会代表提问

  会议期间,除了学术讨论之外,还有达斯坦艺人的现场表演。哈密市盲艺人依布拉音·亚库甫弹着哈密艾捷克演唱了达斯坦《雅琪伯克》。艺人洪亮的歌声将现场推入了高潮。

   

  艺人依布拉音•亚库甫演唱达斯坦

  来自新疆喀什莎车县的达斯坦艺人巴合提亚尔·阿布杜瓦依提也演唱了达斯坦《好汉斯依提》。这部达斯坦讲的是,十九世纪初生活在喀什的文盲好汉——斯依提的遭遇。

   

  艺人巴合提亚尔•阿布杜瓦依提演唱《好汉斯依提》

  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作了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和新疆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玉素甫·依莎克致闭幕词。

   

  阿布力克木•买买提教授在闭幕式上给大会的承办单位赠送图书

  朝戈金研究员在闭幕式上指出:对促进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研究工作几点建议:研究达斯坦之前我们要首先全面了解民众如何看待达斯坦、如何命名、分类并理解达斯坦。在此基础上,在学术界我们要用分析性的概念、学术界的话语来讨论问题。这样才能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展开比较。一个民族的文学文化艺术现象,总结特色、提炼规律,往往在不同的文化之间进行比较才能生成。朝戈金所长还强调用新的技术保存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弘扬、传承、复兴等都需要建立在数据化工作的基础上。保存民间仍然存活的传统是学者们的历史使命。对参会的中外代表跟大家分享有利于保护和传承达斯坦的研究成果表示了谢意。

   

  朝戈金所长在闭幕式上致辞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研究员总结了本次会议。他基于各国学者们的发言主题,指出了在维吾尔民间达斯坦研究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几个方面:达斯坦艺人研究,达斯坦典型个案研究,国内外口头诗学理论的借鉴、吸收,达斯坦演唱及其音乐性特点的研究,达斯坦的口头与书面互动的研究等。

   

  与会代表合影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