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2—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哲学部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及口头传统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期“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在北京开讲。此次讲习班聚焦于“史诗传承的多样性与跨学科研究”,在跨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史诗传承的多面相和文化间性,进而反思国内外学界的跨学科研究策略。
芬兰土尔库大学教授帕卡·哈卡米斯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分别作了题为“劳里·杭柯在史诗研究中的创新”和“诗学谱系中的口头诗学”的主旨讲座。劳里·杭柯为中国学界熟知的民俗学者,著述极丰,其理论影响甚广,但介绍多为碎片化,帕卡·哈卡米斯将杭柯史诗研究中的创新之处系统地总结出来,其中“文本化过程”、“大脑文本”、“传统”等关键词启发很大。朝戈金系统梳理了“口头诗学”专属的术语体系和理论方法论,以口传史诗的文本研究为主线,从学术史的角度讨论口头诗学的演成、发展及其理论模型。
此次讲习班中有五位中国学者,其中“70后”三位,他们各有专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黄群博士后所作讲座为“‘古今之争’中的荷马问题——以维柯为中心”,通过考察维柯如何借荷马问题为论争提供解决之道,如何调和古今双方的分歧,乃至如何开启荷马问题的现代性等,对于我们重新思考当代中国自身文化传统中的“古今之争”和“中西之争”、民族史诗传统的现代处境问题皆有着紧迫而重要的启示意义。姚慧博士后所作讲座为“《格萨(斯)尔》史诗的音乐范式分析:以扎巴老人、琶杰和王永福的说唱样本为个案”,她以所档案库音频资料为分析样本,基于曲式结构和类型化的曲调特征,提出由“史诗音乐范式”、“传统曲库”、“范型部件”和“具体曲调”组成的概念体系。北京大学教授陈岗龙主要运用普罗普的魔法故事形态学理论探讨蒙古史诗《锡林嘎拉珠巴图尔》,结合17世纪喀尔喀蒙古接受藏传佛教初期的萨满教与佛教的斗争来阐释被誉为“狂怒英雄”的史诗主人公锡林嘎拉珠巴图尔所具有的萨满英雄性格。
另一名中国学者阿地里·居玛吐尔地通过回顾和审视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玛纳斯》研究,梳理其史诗文本、歌手研究、《玛纳斯》学与相关理论探讨、国内外学者的代表性论著等学术史内容。
在过去五年间,“IEL讲习班”课程主题涵盖“理论、方法论和学术史”、“文化多样性及研究范式的转换”、“口头文类与跨文类”、“创编、记忆和传播”、“文本与语境”、“传承人与社区”、“田野研究和数字化建档”,以及“口头传统与IT技术和互联网”等诸多研究领域,且涉及中外古今数十种语言传统的个案研究。
此次讲座来自四个国度多个学术传统中的主讲人,带来的是史诗学、口头诗学、民俗学、叙述学、宗教文献学、民族音乐学、古典诗学及文化遗产研究等多重维度的思考和见解。其中,既有学术史的钩沉,也有方法论的创新,既有文本考释的理趣,也有田野个案的音声。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马克·班德尔在“举证策略:彝族和苗族史诗中的民间物质文化和环境意象”的讲座中,以彝族和苗族的史诗为例,运用相关民俗理论,讨论史诗中与物质文化相关的事项、意象的名称、术语、图像等内容;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奥奈·恩格尔霍芬的“阐释旗鱼足迹:叙事拓扑和叙事物”,讲述了西南马鲁古群岛统治区和图图阿拉两地流传的旗鱼故事,虽然传播途径、传播群体、语言的不同,但仍保留了基本一致的故事传统,并提出“叙事知识管理”这一概念。
“IEL国际史诗学与口头传统讲习班”意在深入探究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口头传统,进一步推进多学科之间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在国际合作中搭建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话平台。自开办以来,参与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第一期讲习班学员有40余名,今年已有近百名学员报名。
此次讲习班不仅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学员,还有很多年轻学人、外地学者参与。他们认真聆听讲座,积极参与讨论。为了让学员能够透彻领悟主讲内容,组委会专门于12日晚安排了近2小时的Workshop,20多名学员和主讲人展开了面对面的交流。 (高荷红)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