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洋溢着斯拉夫和日耳曼文化的国度——访问波兰共和国有感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3-05-10  作者:黄中祥

  我于2012年7月23日至8月19日对位于欧洲中部(学术上称之为东欧)的波兰进行了为期4周的学术访问。期间,访问了波兰的华沙、克拉科夫、伏罗兹瓦夫和波兹南等省,与当地考古、人类、民族、文学和民俗等研究领域方面的学者进行了座谈并交换学术观点,到当地图书馆、资料室查阅有关资料,参观了当地民俗、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博物馆和展览馆,访问当地居民。应邀就我国主体民族以及哈萨克等突厥语族的传统文化及发展现状作专题讲座和座谈,回答研究生和专家们的提问,参加考古、人类和民俗等学科方面的学术会,结交了新的同行专家,建立了学术关系。

  波兰,全称波兰共和国(波兰语为:Rzeczpospolita Polska),我国史称“孛烈儿”。其西面与德国接壤,南部与捷克和斯洛伐克为邻,东部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相连,东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罗斯接壤,北面濒临波罗的海。波兰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导致历史上连年的战火纷争,几个世纪以来波兰的版图也一再更改,而近年波兰无论在欧盟还是在国际舞台的地位亦与日俱增。波兰是欧盟、北约、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世贸组织的成员。

  波兰国家起源于西斯拉夫人中的波兰、维斯瓦、西里西亚、东波美尼亚、马佐维亚等部落的联盟。早在6~10世纪中叶,西斯拉夫的原始公社就开始逐步解体,封建土地所有制产生。10世纪中叶,以格涅兹诺为中心的波兰部落逐渐统一了其它部落。皮亚斯特(Piastów)家族的梅什科一世(Mieszko I,约960~992在位)建立了早期封建国家。公元966年,波兰接受基督教。1025年,博莱斯瓦夫一世(Boleslaus I,992~1025在位)加冕为波兰国王,波兰成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国家。

 

本文作者在与波兰科学院的专家交流。

  公元14、15世纪进入鼎盛时期,18世纪下半叶开始衰落。曾三次被沙俄、普鲁士和奥匈帝国瓜分。19世纪波兰人民多次举行争取独立的武装起义。1918年11月11日恢复独立,成立资产阶级共和国。1939年9月,法西斯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纳粹军队与苏联军队占领了波兰全部领土。 1944年7月,苏军与在苏组建的波军进入波兰国土;22日,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宣告波兰新国家诞生。战后40多年,波兰一直由统一工人党(共产党)执政。1952年颁布人民共和国宪法,取消总统制,设立国务委员会。1980年发生团结工会大罢工,1981年12月至1983年7月实施战时状态。1989年4月波兰议会通过宪法修正案,确认团结工会合法化,决定实行总统制和议会民主。1989年12月29日,波兰人民共和国被改名为波兰共和国。

  波兰国土面积31.2万平方公里,人口为3850.1万人(2012年3月22日),比上一次在200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的人口总数增长了27.1万,增长比例为0.71%。其中女性人口数量为2006.7万,男性人口数量为1843.2万,男女人口比例为100:109。这其中女性人口数量增长了35.3万人,而男性人口数量则比2002年减少了8.4万。波兰城市人口数量为2316.9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0.2%,而2002年城市人口占61.8%;与此同时,波兰农村人口的数量为1533.2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9.8%,而2002年时的比例为38.2%。总人口中波兰族约占98%,此外还有德意志、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立陶宛和犹太等少数民族,其中德意志人占1.3%,乌克兰人0.6%,白俄罗斯人占0.6%。官方语言为波兰语。信仰天主教占95%,东正教、基督教新教和其他教派占5%。使用货币为兹罗提,国语是波兰语。

 

本文作者在与波兰科学院波兹南分院的专家交谈。

  一、查阅有关专业科研资料

  数百年来,波兰民族文学伴随着波兰历史进程的跌宕起伏,丰富了波兰文化的神韵,培育了波兰政治的激情。波兰文学萌生较迟,最早的一些圣徒传记和宗教活动编年史是用拉丁文写成,出现于11、12世纪。13世纪,教会开始用波兰文翻译天主教祈祷词。第一篇用波兰文写的作品《圣母歌》(Bogurodzia)很可能是在13世纪末完成的。

  16世纪,波兰文学在文艺复兴的影响下摆脱中世纪宗教的束缚,表现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出现了别尔纳特(1465-1529)、米•雷依(1505-1569)、克•亚尼茨基(1516-1543)、扬•科哈诺夫斯基(1530-1584)、法•克洛诺维奇(1545-1602)和希•希莫诺维茨(1558-1629)等一大批作家。他们创作的诗歌揭露了教会和封建贵族统治者的贪婪和自私,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17世纪至18世纪初,由于政治腐败和连年战争,国势逐渐衰微,社会矛盾尖锐,文学也随着“百年辉煌”的结束开始衰落。占统治地位的宫廷文学大多追求形式,内容贫乏。

 


本文作者在与波兰科学院克拉科夫分院的同行交流。

  18世纪末到19世纪,波兰国家惨遭瓜分和沦亡,占领者企图灭绝波兰文化。在政治重压下,波兰文学反而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内容和形式都大为丰富。出版事业和戏剧表演活动的发展,使文学作品得到普及和传播。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是浪漫主义伟大诗人密茨凯维奇(1798-1855)。他的诗歌满载民族的创痛,表达了爱国者强烈的救世心愿。他的抒情诗简洁明快,充满激情和寓意,把妇女的形象提高到波兰文学中前所未有的高度。与他同时期,波兰涌现出了诸如安•马尔切夫斯基(1793-1826)、塞•戈什琴斯基(1801-1876)、约•博扎莱斯基(1802-1886)、尤•斯沃瓦茨基(1809-1849)和齐•克拉辛斯基(1812-1859)等一大批浪漫主义诗人。他们的诗歌,弘扬了波兰民族精神,鼓舞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斗志,吹响了反抗占领者的斗争号角。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就诞生在这个时代。

 

本文作者在波兰波兹南市郊区参观波兰第一古都遗址。

  克拉西茨基(1735-1801)创作的第一部波兰小说《米科瓦亚•多希维亚德钦斯基历险记》于1776年问世。后来有艾•奥什科娃(1841-1910)、博•普鲁斯(1847-1912)、玛•科诺普尼茨卡(1842-1910)等。他们的小说《马尔达》(1872)、《涅曼河畔》(1887)、《前哨》(1885)、《玩偶》(1889)、《法老》(1895)等,在国内外都有广泛影响。

  进入20世纪后,波兰文学进一步繁荣,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很多小说都被搬上银幕。到现在为止,波兰已有4位文学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是显克维奇(Sienkiewicz, 1846-1916),1905年获奖。他的获奖作品《你往何处去》是一部描写尼禄统治下的罗马历史小说,被译成多种文字。第二位是弗•莱蒙特(Władysław Reymont, 1865-1925),1924年获奖。他的获奖作品是长篇小说《农民》,描述一年四季的农民生活,几乎全部用农民的语言写成。第三位是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1980年获奖。他的作品以其古典风格和包含哲理与政治问题而著名。第四位是来自克拉科夫的女诗人维斯拉瓦•申鲍尔斯卡(Wisława Szymborska),1996年获奖。

 

波兰弗罗茨瓦夫市的文化广场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而言,波兰的民间文学研究有些逊色。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波兰将民俗学归到了地理学(Geography)的研究范畴,着重强调民俗学的地理特征。民俗学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服饰、饮食、居住和信仰等方面,口头文学方面的资料比较少。因此,我主要查阅、购买和复印了有关波兰历史、人类和文学方面的图书资料,使自己也获得了一批课题所需的专业资料和一些难得的文章和专著。

  二、与同行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1945年,刚刚获得解放的波兰面临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所造成的极其困难的局面。当时对科学教育事业来说,恢复和重建高等院校和科学研究机构,迅速培养科研人员和弥补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延误而在科学事业发展上出现的空白,就成了波兰科学发展的主要任务。经过5年多的恢复和发展阶段,于1951年建立了波兰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波兰科学院。从此波兰的科学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8年,波兰通过了“高等院校法”,规定高等院校除了是教学单位以外,还要把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为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高等院校的内部机构作了相应的调整,建全了研究所和研究室等机构。1960年,波兰通过了“波兰科学院法”,规定波兰科学院是波兰科学研究的中心,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1963年,波兰通过了“专业部门研究所法”,规定各专业部和委下属的各研究所主要从事应用研究。这样波兰科学研究组织的三个主要体系,即高等院校、波兰科学院和专业部门研究所基本形成了。1963年,波兰成立了科学技术委员会,它是波兰全国科学技术工作的职能机构,但侧重领导应用研究方面的工作,而波兰科学院除了做好本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以外,在全国范围来说,还要协调与计划全国的基础研究。

 


波兰科学院主楼

  1970年,重新修订的“波兰科学院法”则明确规定,波兰科学院要担负起协调科研工作和制定科研计划的任务。进入七十年代以后,波兰的科学研究领导机构发生了新的变化,最明显的一点是1972年成立了科学、高等教育和技术部,取代了教育和高等教育部以及科学技术委员会,与波兰科学院合作,领导、协调和计划全国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到了八十年代,对科学、高等教育和技术部又进行了改组,变成了现在的科学和高等教育部,以及科学技术进步与应用局。尽管上层领导机构几经变化,但就科学研究体系来说,基本上是三个系统:其一是波兰科学院,是全国的科学研究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基础研究;其二是高等院校,全国共89所,主要任务是培养科学技术专业人材,此外结合教学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再次是专业部门研究单位(全国共123个),主要从事应用、开发以及新产品、新工艺的试验研究。

  波兰科学院是波兰的国家最高科学研究机构,它有权在科研和学术交流方面在国内外作波兰的代表。在科学研究工作上,有权就整个波兰科学事业问题与科学和高等教育部以及其他中央国家机关进行合作,有权在自己的科学研究单位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根据波兰议会的决议而建立的波兰科学院,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科学研究机构,即一方面,它是科学工作者的自治组织,其领导机构人员的组成由选举产生,另一方面,它又是国家机关,它要向政府报告全国科学研究计划和科研工作情况。

 


本文作者在与波兰波兹南省分院的专家交流。

  波兰科学院下分7个学部:社会科学部、生物科学部、数理化学部、技术科学部、农业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地理和矿业科学部。被选为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按其专长分别为一个学部的委员。学部的任务是,对科学院的各科学委员会和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进行领导和监督。波兰科学院的院士,由科学院代表大会推选,并根据科学院主席团的提名,报请波兰国务委员会批准。

  波兰科学院的各科学委员会,是波兰各学科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的学术组织,高等院校和各专业部门研究单位的科学家都可以参加科学院的科学委员会。这样的委员会目前共有96个,其中社会科学方面的科学委员会24个。这96个科学委员会共有4千多名委员,包括了科学院、高等院校、专业部研究所等部门的科学家和研究工作者,因此,波兰科学院科学委员会成了国内科学、技术、经济等单位的科学家们共同活动的场所,对国家的科学、技术、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进步起着积极的作用,发挥着智囊团的作用。

 


位于波兰南部克拉科夫的城堡。

  波兰科学院,除了科学委员会以外,还有包括研究所、图书文献和情报机构等在内的75个单位,其中55个研究单位分属 7个学部领导,科学试验中心、科学图书馆、科学情报和文献中心、专利和档案中心等部门则直属院部领导。此外,波兰科学院还在巴黎和罗马设有两个科学站。在克拉科夫、伏罗兹瓦夫,波兹南、卡托维兹和罗兹设有5个分院。分院除了和总院有统一的研究计划以外,还有结合本地区特点的科研项目。波兰科学院所属的科研单位,中心任务是在各个学科开展基础研究。在这些科研单位中,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单位共有15个,为哲学和社会学、国家与法、考古与人类学、历史和语言文学等研究所,在全国基础研究中起着牵头的作用。

  我在访问期间,通过参加学术会议、拜访、讲座和座谈等方式结识了一批在波兰颇具影响的学者,并与他们建立了学术关系,为今后进一步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宣传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5千年的文明史,拥有丰富的文学作品。波兰的学生和学者同其他国家的一样对此十分感兴趣,尤其是儒家文化。我应邀给波兰科学院和克拉科夫、伏罗兹瓦夫和波兹南分院的研究生和专家学者们作了儒家文化和突厥语文学方面的专题讲座,举行了座谈会。大多数研究生和学者是第一次目睹中国的学者,第一次耳闻中国学者的讲座。这些讲座和座谈会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政治效果。

  四、访问波兰族聚居的乡村

  除了与波兰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座谈交流以外,还前往克拉科夫省的的琴斯托霍瓦市(Częstochowa)和波兹南省格涅茨诺(Gniezno)市的乡村访问了普通人家,详细了解了他们的风土人情,切身感受了波兰民族的真实生活。

  波兰人因受宗教的影响,养成了特别爱佩挂“十字架”的习惯,如项链、胸徽等。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或年青人,甚至有的小孩子都佩挂。他们喜欢谈论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方式和家庭生活情况。他们格外喜欢花卉,并赋予不同的花以不同的含义,借以传达其不同的感情:视玫瑰花为“爱情”的象征,认为石竹花含有“机智”和“快乐”之意,把兰花看作为“激情之花”,用菊花做“墓地用花”,最爱“三色堇”。波兰人认为三色堇给人以欢乐和幸福,因此,尊其为国花。他们赠送鲜花讲究送单束,花束由一种花组成被认为是雅致的,送双束花在他们眼里是不礼貌的。对雄鹰倍加喜爱,视为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因此,将雄鹰喻为国鸟。

 


本文作者在参观波兰的传统村落。

  波兰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一般都惯施握手礼。在亲朋好友之间相见时,一般都惯施拥抱礼。他们还极为盛行吻手礼。吻手礼,一般都要在女士先伸手而且手作下垂式时,对方才可将该女士的手轻轻置手中而吻之,但嘴不可过于接近女士的手。波兰人交往,避免赠送高价格的礼物。波兰人以吃西餐为主,其口味偏清淡,不要过分油腻,普遍喜食以烤、煮、烩的菜肴,而且还爱用黄油菜肴。波兰人一般都喜爱酒巴,通常在饭前习惯喝烈性酒,饭后饮甜酒。他们也喜爱喝咖啡和红茶,但习惯往茶里放一点柠檬汁。

  波兰人大多数信奉天主教,无教派人占6.3%,无神论人占3.2%。他们有一切宗教上的禁忌风俗,祈祷、忏悔,按教规举行婚、丧礼等等。他们忌讳“13”和“星期五”。他们认为“13”、“星期五”是不祥之数和日期,象征着厄运和灾难。他们忌讳有人向他们打听个人的工资、年龄、宗教和社会地位等问题,认为这些都是个人的私事,无须他人过问。他们在交往中忌讳菊花。认为菊花是用于葬礼上的花;不喜欢送红玫瑰花,因为红玫瑰花为浪漫爱情的信物。

  波兰人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食俗上与其他东欧国家近似。日常用餐以西餐为主,也喜欢吃中餐,而且主食和虾、蟹以及海味品吃得比较少。他们有个独特的分菜习惯,凡碰到吃整只鸡、鸭、鹅时,总愿意让餐桌旁最年轻的女主人动手分割,并一一送到客人的盘里,然后一起吃。波兰人对酸黄瓜及清蒸做法的食品不太喜欢吃。

 


本文作者在参观波兰的传统民居。

  波兰民族的服饰既有斯拉夫民族的风格,也有日耳曼民族的特色,而且因不同区域也形成了本民族的地方变体。如位于喀尔巴歼山北麓克拉科夫等地区的服饰就别具特色。喀尔巴阡山脉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山区,它物产丰富,居住的数十个民族都有自己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这里的民族民间服饰优美绚丽、服饰艺术达到很高的造诣。在服饰的造型、色彩、装饰图形、装饰形式和手法等方面都各有特点,体现出独特的民族风格。地理环境与民族服饰按照文化生态学的概念,人类生存所处的环境必然地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同时又作用于人们生理与心理上的影响。服饰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不可缺少地受到地域和文化的影响。无论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波涛翻涌的大海,还是巍峨矗立的高山,都会产生与之相应的服饰形态,在不同的民族服饰中打下深深的印记。从欧洲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对人们的生活习俗和服饰装扮的影响来看,比较明显的差别在于欧洲西南部地中海沿岸的海洋型文化与欧洲中部与东部的游牧型文化之间的关系。虽然波兰民族已经定居了几个世纪了,但是其服饰仍然折射着游牧文化的元素。

  波兰人热爱生活,重视传统,特别喜欢过节,尤其热衷于发起和组织一些国际间的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一年之中名目繁多的宗教、民俗或艺术庆祝活动有近50项。从元月到腊月,每个月份都有节日,其中就我们中原民族的春节一样,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还是圣诞节。

  圣诞节前半月就开始筹办。各家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装饰圣诞树,准备由12道菜组成的平安夜晚餐。当看到第一颗星星时就可以开始用“年夜饭”。

 


本图为波兰民族的传统厨房。

  用餐前大家一起唱圣诞歌曲,家中长者的手里会拿着圣诞饼与家中的其它人共同分享,并按照年龄大小顺序一一祝福。家中成员都会说:“彼此宽恕,也特别祈求天主的爱,不断地与他同在。”在餐桌上会放些钱,意思是说:希望这个家明年有足够的钱,并且家中也布置有耶稣诞生的马槽,大家快乐地分享过去一年里所取得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末,波兰摆脱了前苏联的束缚,开始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重视起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弘扬本族优秀文化的浪潮,为前苏联时期的政治人物立起的人物塑像全部改成了本民族的杰出人物,出版了一批宣传本族传统文化的书籍。

 


波兰克拉科夫省的民族服饰。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网2013-4-16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