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第七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综述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28  作者:吴刚

  4月17日、18日,由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在桂林举行。来自全国30多所高校的近百位学者参加了会议。本次论坛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历来以推进高端学术思考及理论建设为宗旨,组委会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尤其是综合性高等院校文科教育与多民族文化文学理念及内容相脱轨的倾向,因此确定了此次论坛中心的议题。议题涉及范围是:高校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的现状及其反思;在授课中怎样普及与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在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及硕、博研究生教育的学校如何实施此项教育;在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传授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与中华多民族文学内容;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培养能够讲授包含多民族文学内容的中国文学史课程的师资;普通高校中文系如何选取涵盖中华多民族文学事项的教材;等等。参会人员讨论的内容主要涉及四部分。

  1、教学观念问题

  《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关纪新指出,在综合性高校推进多民族文学及文化教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还是观念问题。史观的问题很要紧,解决了多民族文学史观问题,才有可能在整体上做到完善知识结构,补充历史书写,提升学术基点,丰富人文思路。四川大学曹顺庆、罗安平指出如何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不是简单的教学问题,而是以实践行动推动社会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汤晓青指出教育体制问题,她说,多民族文学教育从小学就缺乏。对于文学史观问题,她提出,并不是研究了多民族文学,就具备了多民族文学史观,无论是否研究多民族文学,都需要树立多民族文学史观。嘉应学院陈红旗认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可以为学界提供新的学术视域,可以让我们超越以往陈旧的叙述视角、艺术思维和审美惯例。西华师范大学傅学敏提出:在国家意识的前提之下关注多民族文学,特别应当注重它与中国现代文学整体性的多元互补性与有机统一性。四川大学李春霞认为,与中华多民族文学史根本相关的“民族”的知识谱系和多元的声音必须与课程的设置如影随形,并保持互动。山东师范大学王瑜通过解析“中国”一词,提出有意识地突出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风貌,挖掘少数民族作品“独特风味”背后的文化背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授课亟需加强的。大理学院纳张元提出,只有以史为本,从统一多民族中国形成、发展的历史出发,才能自觉践行“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广西师范大学覃德清提出,中国完整的文学地图的描绘和呈现,需要消解汉族中心论和文人书面文学至上的文化歧见,更需要宏观审视各区域族群的杰出文学成就。西南大学何圣伦对多民族文化背景下中国文学美学价值的民族性提出了自己思考。

  2、教学现状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凌宇指出教学现状,大部分老师没有多民族文学意识。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是正义之声。研究中国多民族文学先从史的角度,然后再谈理论问题。促进多民族文学教学要上升到国家行为。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分析了中国文学学科缺失少数民族文学的四个因素。一是由于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评价体系出了偏差;二是当时还没有理清中国的民族构成;三是研究工作限于在中原文学内大圈圈;四是翻译工作没有提到日程。提出重新建构中国文学学科,势在必行。北京师范大学李怡强调,语言隔膜给文学史的书写带来了问题,他说,语言的实际隔膜并没有真正解决,要加强翻译。新疆大学欧阳可惺、王敏指出,汉语文学研究基于正统地位拥有的合法趣味以及涵盖中国文学主流的真理性,激化了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身份认同的焦虑。同时,合法趣味的求之不得也造成了汉语文学研究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某种程度上的区隔。上海师范大学杨剑龙指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教学中,忽略甚至消弭了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民族色彩。河北师范大学马云指出,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人们习惯以一个整体性观念来阐释文学史,较少从多民族文学共建的实际来讲述文学史。广西师范大学黄伟林提出,在综合性高校推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的途径不是独立开设少数民族文学课程,而是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切实地建立多民族文学史观。西南大学杨亭提出,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与民间文学出现叠合,两者的文学边界显得不清晰,学科优势被遮蔽。中央民族大学周建军认为,立足多民族文学整体综合研究与比较研究将是长时间学者关注与奋斗的目标。

  3、教育教学建议

  四川大学徐新建提出,要让多民族文学回到中文课堂,以此来讨论“中国文学”学科体制的改革和完善的理论以及现实问题。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孟庆海提出,中国多民族文学史观进入课堂,要注意“一体”与“多元”的关系。西北师范大学邵宁宁提出三个超越,即超越“文本”中心主义,充分理解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的意义;超越“言文合一”想象,正确看待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的关系;超越“狭隘民族主义”,正确看待中华多民族文学的民族特点。湖南师范大学谭桂林认为,进行中华民族文学教学者的主体建构是最为重要的。主体建构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民族意识的确立;比较眼光的运用;共构心态的形成。西南民族大学罗庆春认为,采取“自上而下、多学科互渗并举”的方式是比较切合实际,比较稳妥的做法。湖南大学罗宗宇提出坚持以普及与强化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作为课程教学的目标导向;坚持“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在中国现当文学史讲授中的“双线一体”。中央民族大学赵志忠提出,当务之急就是要编写一本《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纲》。这本书要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文学教材之一,作为民族院校非民族文学专业的教材之一,供研究生、本科生使用。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吴刚提出,要确立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教育教学理念地位。区分普及性教育教学与研究性教育教学。不能用二分法割裂汉文学与少数民族文学。聊城大学石兴泽提出,用多民族文学理念指导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是学术研究的必要,也是课堂教学的必然。青岛大学魏韶华提出,在条件不成熟时,可以考虑开设“少数民族文学”方面的选修课;在条件成熟时,应该让学生选修一门少数民族语言,建构中国学生国内的“跨文化意识”。西南民族大学徐希平、彭超认为,使师生充分认识到在本专业传授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对于促进各民族交流和增强凝聚力的特殊意义。大连民族学院李晓峰指出,中国文学史研究应该重视创作主体的多民族身份属性;多地域、多民族与跨地域、跨民族的多样性文化对中国文学风格的影响;多种文学传统与多种文学形式;多种母语、跨语种与双语文学写作等四个问题。四川大学银浩提出双语教学问题,指出双语教学有利于民族团结稳定,要培养双语人才。

  4、教学经验交流

  南开大学刘俐俐提出,将叙事探究理念引入高校多民族文学教学,具体是淡化乃至消融学科设置壁垒;确立大文学观;强调多民族文学课程的叙事特性;确立多民族文学课堂理念。厦门大学彭兆荣提出,在大学教学中,尤其是在民族民间文学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各种各样材料的能力——包括其“科研成果”的构成,是判断这一学科特色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内蒙古大学高建新介绍了本校《大学语文》设立了民族篇,由内蒙古少数民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的作家、作品所构成。力求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学的丰富性和独特性。河池学院温存超以本校为例,谈了坚持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推进少数民族文学教学的具体做法。哈尔滨师范大学郭崇林交流了以地域为基础的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情况,即立足于黑龙江、辐射东北地区的多民族历史文明与民族文学资源的多民族教学实践。北方民族大学李小凤谈了中国古代文学史、民族民间文学课程讲授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评价民族作家作品的民族性应更宽容。山东师范大学张丽军以沈从文的“湘西”、张承志的“西海固”和迟子建“额尔古纳河”为例,阐述了作家创造了以往汉民族文学所没有的多元文化精神空间。

  徐新建从政治纬度、教育纬度、诗学纬度、史学纬度、人类学纬度,总结了论坛的五个收获。同时提出三个热点即现状问题、门户问题、实践问题。关纪新在总结时强调,要把“美人之美”的文化理念当成目标,要增强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基本理念。

  此次论坛议题针对性强,涉及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中的观念、现状、建议、经验等四个方面问题。参会人员从各自专业背景出发,探讨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交流与碰撞。参会人员既有民族院校的教师,也有综合性高校的文学院长、中文系主任,诸位学者对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的意义与紧迫性达成共识,综合性高校的领导、教师表示,在自己职责范围内,要促进中华多民族文学教学。同时,诸位学者对文学史与文学性、国家性与自由性、他者性与自在性等问题的激烈争论没有结论,这为下一届论坛留有余念。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