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扎鲁特英杰--毛依罕
中国民族文学网 发布日期:2007-01-10  作者:

  毛依罕(1906—1979)
  毛依罕,1906年2月12日出生于内蒙古昭乌达盟(今哲里木盟)扎鲁特右翼旗乌力吉木仁苏木太本艾里嘎查贫困牧民桑杰家里。由于桑杰家庭贫寒,出生一个月后便被送到伯父家抚养。不久,伯父因劳累过度病故。其伯母道玲波尔是位善良、忠厚、勤劳能干的牧区妇女,同时也是一位在当地享有盛名的民歌手和演唱艺人。她不仅能演唱蒙古族民歌,并且还能讲故事,说笑话,拉胡琴,吹笛子。所以,毛依罕的幼年是在伯母的歌声和琴声中度过的,这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毛依罕从5、6岁开始跟伯母学民歌、讲事故、拉四胡。8岁他就用柳条当“四胡”,经常给小伙伴们演唱。当时,扎鲁特旗著名说书艺人朝玉帮、扎木苏等人到他们村子演唱乌力格尔时,他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到16岁,开始跟伯母到附近苏木嘎查演唱乌力格尔、好来宝。20岁开始自己创作演唱,内容丰富多采。他经常讽刺和揭露封建统治者荒淫无度、腐化侈奢的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他背着四胡走遍了扎鲁特、阿鲁科尔沁、达尔罕(今科左中旗)和奈曼等旗。深受群众的欢迎。

  在这个时期他创作的主要作品有:《一粒粮食》、《仇恨》、《巴彦诺彦》、《胡日姆齐喇嘛》、《富家》、《虚伪的社会》、《四季》、《不成器的女人》、《黑色的残暴》等;说的主要演义故事有:《东辽》、《西辽》、《大唐演义》、《三国演义》等.

  1948年.他积极度参加土改运动,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1949年4月,他参如了在乌兰浩特举行的蒙古族民间艺术培训班,之后参加了内蒙古文工团,开始了他的专业文艺生涯,1951年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张家口举行的第一次民间艺人代表大会。

  1950年,毛依罕随中国人民解放军慰问团到朝鲜.为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慰问演出,受到军民的热烈欢迎。

  1955年.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民歌、音乐、舞蹈首届观摩演出大会,他演唱自己创作的《铁忙牛》.获得一等奖,在195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征文中荣获第二名。

  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他被评为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文化战线先进代表大会,见到了毛主席并合影留念。

  1958年,出席全国民间文学工作者代表大会,1959年.他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文艺代表团,出访蒙古人民共和国。他创作演唱的《苏和巴恃尔》、《胡日乐巴特尔》、《铁忙牛》等好来宝,博得了蒙古人民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蒙古著名作家策·达木丁苏荣特意到毛依罕的居所拜访并合影留念。蒙古著名博士波·仁钦称毛依罕为“历史学家”,并赠给银碗留念。

  1959年出版了《毛依罕好来宝选集》,1964年出版了《党和母亲》选集。1960年,他参加了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会上他创作演唱的《党和母亲》获得演出一等奖。毛依罕的《铁忙牛》等许多优秀作品译成多种文字在国内外发行,引起国内外学者的注意。他创作和演唱的作品还有《白毛女》、《刘胡兰》、《黄继光》、《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解放军颂》、《呼和浩特颂》、《繁荣的计划》、《幸福的蓝图》、《敖包山上的战斗》、《长征》等。

  在“文化大革命”中,毛依罕受到残酷迫害,造成精神和肉体上的巨大创伤。粉碎“四人帮”后平反昭雪,获得自由,重新拉起四胡演唱好来宝和说书。这期间,他的主要作品有《粉碎四人帮》、《学习雷锋》等。

  毛依罕因遭受“文化大革命”的无情摧残,积劳成疾。1979年2月12日不幸去世。

  毛依罕生前担任过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多次被评为呼和浩特市人民代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会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内蒙古分会主席等职务。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凡因学术公益活动转载本网文章,请自觉注明
“转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http://iel.cass.cn)”。